普 通,罗 禧
(玉溪师范学院, 云南 玉溪 653100)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仍部分存在内容形式单一、有效载体不够丰富、宣传途径狭窄、实效性缺乏等问题。志愿服务的出现,为高校破解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保守、模式单一、方法陈旧的困境提供了可能。志愿服务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反映和丰富发展,将志愿服务理念、志愿服务工作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实现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校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有机结合,是培养学生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道德修养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大思政”育人理念的提出,使得教育界对志愿服务的重视程度进一步上升。党的十八大提出了要发展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十九大则为高校志愿服务的制度化建设奠定基础,可见发挥志愿服务的育人价值已经成为必然。但由于当前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尚存在缺陷,需要结合“大思政”育人格局背景提出针对性解决策略,以有效发挥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价值。
志愿服务是指以不求回报为前提,以改善社会或弱势群体生活环境等为目标,自愿付出时间或精力的服务工作。联合国前秘书长科菲·安南指出,志愿服务的核心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正是在这一信念的驱使下,人们才会不求物质报酬的为改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进步而贡献个人的时间、技能或资源。志愿精神是人文精神最高级的表现形式,我国从1978年就开始了最早的志愿服务活动。1993年,在共青团中央的引导下,由学生和青年组成的志愿者代表着中国志愿服务已经进入有组织管理、有规章制度的全新阶段。此后,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愈发火热,《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志愿服务条例》等政策法规的提出,为推动中国志愿服务的发展奠定了良性基础。高校志愿服务是实现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的重要途径,在“大思政”的背景下,高校志愿服务具有五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一是思想塑造价值。通过志愿服务培养学生公民意识和奉献精神,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二是精神凝聚价值,主要表现在目标凝聚、情感凝聚与文化凝聚。三是观念引领价值。引导学生形成志愿精神、慈善精神,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是爱国主义教育价值。通过志愿服务培养学生对社会的热爱,进而形成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五是实践教育价值。志愿服务包括项目实践、基地实践、社团实践等多种形式,无论何种形式都是思想政治实践教育的重要环节。作为相对独立的领域,地方高校志愿服务体系主要具有以下几种基本属性。
地方高校志愿服务需要整合各行为要素,从而赋予志愿服务新的特质。志愿服务包含着给予和接受两个过程,是志愿者的直接影响和志愿服务组织者的间接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志愿服务环境能够满足志愿服务活动发展的前提下,实现志愿服务目标需要整合服务体系与服务要素两方面内容。因此,实现地方高校志愿服务体系,不仅是志愿服务要素之间的加法,更是其内部结构整合的必然要求。
志愿服务中的各要素,需要按照一定的层次性相互关联,才能实现志愿服务资源的合理配置。根据组织模式的不同,志愿服务的层次性可分为体制内和体制外两种类别。地方高校志愿服务体制大多由校团委组织建立,学校志愿者协会一般由志愿服务指导部门、院系级志愿服务组织及基层志愿组织构成。组织管理上大多为“由上至下”的管理模式,即校团委提出志愿服务活动倡议,下级志愿服务组织负责推广和落实。此外,也有志愿服务组织自发组织志愿服务活动的“自下而上”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主要得益于互联网发展带动的志愿服务繁荣发展。
稳定发挥志愿服务功能,需要志愿服务体系中各要素的协调,以发挥志愿服务合力。按照行为主体划分,地方高校志愿服务的主体可分为志愿者、受助者与志愿组织三种。其中,志愿者是地方高校志愿服务的基础,也是受助者与志愿组织之间联系的桥梁。对志愿者的考察主要集中于志愿者的人格特质,即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奉献精神、心理素质、沟通协作能力与实践技能。受助者是接受志愿服务的对象,根据对象不同,志愿服务的服务形式也会有所调整。主要的受助对象为老人、残疾人、留守儿童、低收入群体等弱势群体。志愿组织是保障志愿服务效果的关键,承担着志愿者管理、志愿计划制定、资金筹措等工作,需要对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进行战略决策。
针对不同的参与主体,地方高校志愿服务具有不同的影响与衍射功能。从受助者角度来看,大学生志愿者能够为受助者提供生活上的帮助,解决受助者生活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从而帮助其改善生活环境,满足受助者的情感需求。从志愿者角度来看,志愿者在自我奉献过程中能够得到自我肯定,发挥个人社会价值并满足个人的精神需求。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大学生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具有德育价值,能够对学生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准则产生积极影响。同时,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还有益于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这种积极影响是志愿服务活动的衍射功能。
地方高校志愿服务已经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史,形成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暖冬行动”等一系列具有品牌效应的志愿服务项目。整体而言,地方高校志愿服务主要有社区服务、环境建设、关爱留守儿童、教育援助和扶贫济困等。然而,地方高校志愿服务项目虽多,但基本都是由共青团主导开展的支教、帮扶贫困、照顾留守儿童等服务形式。即便是部分突出“创新”的志愿服务项目,也大多只是项目名字和志愿服务方式上有一定差别,与现有的志愿服务项目同质化现象严重。例如,暑期志愿服务项目绝大多数都是大学生支教活动,很多学校甚至会在暑期成立上百支支教小队。虽然贫困地区或偏远山区确实需要大学生支教来弥补师资力量空缺,但支教局限于暑期这短短几个月,很多地区甚至需要同时接待多个支教小队,导致志愿服务资源的严重浪费。
志愿服务动机是促使志愿者付出时间和精力实现个人价值的根本动力。其他形式的服务本质上都是为了获得利益,而志愿服务相比其他服务的特殊性,在于其对利益的追求并非停留在物质层面,而是转变为精神层面。大学生成为志愿者的动机主要包含两个层面因素,其一是利己层面,主要是为了通过志愿服务获取荣誉、提升个人能力并实现社会价值。其二是利他层面,主要表现为帮助弱势群体和服务社会。虽然利他动机看起来更加高尚,也更值得推崇,但不可否认的是,利己动机往往是决定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关键。然而主要注意的是,部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更多的是获取学分、奖学金和评优,存在功利化心理,没有将实现个人价值、创造社会价值作为志愿服务的动机,容易使志愿服务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发挥志愿服务的功能。
志愿服务被誉为人文精神的最高表现形式,拥有崇高理想与美好的精神追求。然而,仅有理想并不能支撑志愿服务的展开,志愿者个人的服务能力是衡量志愿服务质量的关键。当前,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显著,全国青联主席汪鸿雁指出,大学生志愿者在总量和专业化程度上都无法满足志愿服务需求。相对于已经步入社会的成年人而言,大学生的眼界较窄,能力大多局限于理论知识,社会实践能力不足,使得大学生志愿者常出现力不从心的问题。而大学生志愿服务能力不足所间接导致的一个问题,就是地方高校缺乏志愿服务供给。社会对志愿服务的需求量较大,而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能力并不足以满足社会志愿服务需求,加上大学生志愿者本就数量有限,导致地方高校的志愿服务供给不足。
地方高校志愿服务的主体是大学生,而大学生本身的迭代性使得大学生志愿者的迭代频繁。根据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调查显示,大一、大二学生是大学生志愿者的主体,大三、大四及研究生志愿者数量较少。其原因在于大一、大二新生的课业压力较小,拥有较多的空闲时间,且步入大学的新鲜感使其参与活动的热情更高。而高年级学生由于课业压力和就业压力的影响,缺乏参与志愿服务的兴趣,导致他们很少参与志愿服务。由此可见,大学生志愿者的迭代周期大约为1~2年,很多新人志愿者刚刚步入正轨,拥有丰富的志愿服务经验,就会因课业和就业压力的影响而退出志愿活动,使得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可持续性较差,管理难度较高。
地方高校志愿服务整体流程大多为党委领导、高校与社会部门协调、专家教师指导、校团委制定志愿服务方案的形式。就学校角度而言,校团委一般负责地方高校志愿服务的整体规划、管理、监督和指导工作,而青年志愿者协会等相同职能的组织则负责志愿服务工作的实施。这种制度沿用已久,有其优势,但志愿服务实际上是社会实践的一种,对提升高校实践育人能力大有助益,应作为常规教学的环节而存在。校党委应充分发挥其在志愿服务工作的领导作用,将志愿服务工作与学校各项工作紧密结合,如在学籍管理工作中,制定志愿服务与学分、奖学金挂钩的制度,在学生工作中,勤工助学岗位优先向大学生志愿者提供,这种方式能够通过激励政策激发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热情。此外,还应完善志愿服务管理方案,明确志愿服务的时间进度、阶段分工、责任制度与后续保障措施,加强对志愿服务的宣传引导工作,从而在完善志愿服务管理制度的同时,营造志愿服务的校园文化,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通过自我奉献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结合。
校社志愿服务联动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政校联动。地方政府利用在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和动员上所拥有的独特优势,组织动员大学生参与地方政府主办的志愿服务活动,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服务技能培训,并引导学生将志愿服务项目与岗位进行对接,活动开展中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水平进行监督与评估,后续则针对评估结果进行奖励,能够有效激发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也能提升大学生志愿者整体服务水平。其二,地校联动。学校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满足当地发展实际需求的同时,强化大学生对当地的归属感。学校可以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关爱社区中的孤寡老人、残障人士与留守儿童。同时,还可以缓解弱势群体生活难题为目标,鼓励大学生自主探索新的志愿服务领域。其三,校校联动。不同高校专业设置的侧重点不同,学生的专业能力也各有所长,可以通过加强学校间的联动交流,取长补短,弥补自身在专业设置上的缺陷,成立高校志愿服务联盟,充分发挥各专业学生的知识优势,从而满足社会多方面的志愿服务需求。
在志愿服务中应用新技术以推动志愿服务的供给侧改革,是解决当前地方高校志愿服务供给不足的重要途径。首先,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构建志愿服务信息平台,实现大学生志愿服务供给与社会志愿服务需求相匹配。一方面,为大学生提供直接了解社会志愿服务需求的渠道,从而针对性提供志愿服务。另一方面,保证大学生提供的志愿服务能被更多人所看到,进而保障和维护大学生的服务热情。当前,各地方高校纷纷与地方志愿服务部门合作,开展志愿服务信息平台的建设,极大程度地推动了志愿服务的发展。当前需要积极探索整合各志愿者服务信息平台,改善各自为战的问题,实现信息平台间的深度合作,以提高志愿服务的时效。其次,利用手机便捷化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重要的社交工具,其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强,且多媒体的传播形式满足大学生的审美需求。利用手机能使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更加便捷,高校应利用手机APP吸引大学生注册参与志愿活动,并开展志愿服务精神宣传、服务能力培训、志愿服务文化传播等工作,从而推动志愿服务精神的传播。
“大思政”的背景下,高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解决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社会实践的弊端,为思想政治实践课的开展提供了新的形式。当前各种形式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使得学生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思想政治的特殊性,使其对教育的要求不仅局限于培养学生理论知识,而是能将知识内化为自我的价值取向和道德标准。实践教育的缺失导致学生难以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使得很多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缺乏信服,且难以利用抽象的理论知识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因此,应将志愿服务与思想政治实践课相结合,以志愿服务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并建立量化的考核指标,将志愿服务作为常规的思想政治教育计划,以学分制的方式规定学生每学期的志愿服务时间,并按照完成与否给予对应的学分,以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