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华
(广州大学 , 广州 510006)
随着网络在国内的广泛普及网民迅速增长,网络公祭的传播影响力日益增大。网络公祭是借助于现代传媒,于清明期间或特定日期,在“民族魂”“中华英烈网”“国家公祭网”等网络空间构筑的对英烈或因重大自然灾害、重大公共事件去世的逝者进行网络悼念的活动。其借助于网络公祭空间的生产及再生产空间功能,拓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路和场域,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场域。2020年清明节期间因疫情防控的需要,国家号召全国各族人民采用网络祭英烈,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牺牲的烈士和去世同胞进行全国性哀悼活动,各级政府和学校等机构纷纷响应。以防控疫情特殊时期的“网上祭英烈”等活动为契机,网络公祭进一步扩大了受众范围,提高了大众对网络纪念仪式的关注、认可及接受程度。
空间这一词语源自物理学,在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全球化之后,其超越了一般物理意义,获得了政治价值和意识形态的属性。网络公祭通过网络虚拟空间中的“鞠躬”“点烛”“献花”“参观纪念馆”“留言”等互动方式建构了一个打破了地域限制、连接了历史、现在与未来的虚拟数字空间,把“慎重追远”的传统文化和与时俱进的现代网络传播技术有机结合,成为凝聚民族精神、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基地。
2000年初,我国第一家纪念网——“清明”纪念网站开始运营[1]。2001年6月28日,“民族魂”网站就开通了网上给先烈献花及开通留言祭拜活动。2002年以来,团中央等有关单位连续多年组织各级各类学校参加“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魂”活动。2003年活动开展期间,“民族魂”网站访问量超过百万人次,收到献花和留言5万条,在社会上特别是上网青少年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由“我们的文明”“民族魂”网站联合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央视国际于2008年5月18日开展“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网络公祭活动”,将尊重生命推向新高度,彰显了中华儿女血脉相连的友爱和钢铁般的团结意志。2014年,国家立法确立 “国家公祭日”,以国家之名祭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同年7月,国家公祭网上线,成为承载历史与记忆的 “博物馆”。近几年,随着网络尤其是微信等移动网络平台的迅猛发展,网络公祭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参与。2020年清明节期间,因筑牢疫情防线的要求,民政部门积极倡导并推行线上绿色祭扫,相关网站及微信公众号平台也推出了主题为“网上祭英烈”的网络公祭活动,各级各类学校和社会机构也纷纷响应,组织学生和单位人员参与了不同媒体平台开展的“网上祭英烈”活动。如中华英烈网开展了主题为“致敬· 2020清明 祭英烈 缅怀先烈 致敬英雄 同舟共济 众志成城”的清明祭英烈活动。截至2020年4月5日,中华英烈网共有一千九百多万群众参与祭扫,一千零八十多万群众进入英烈纪念馆[3]。国家公祭网也有一千九百多万群众参与网上祭奠活动[4]。上述数据表明,越来越多群众借助网络虚拟空间致敬为祖国和人民流血牺牲的英烈,网上公祭的形式已逐渐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和接受,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首先,网上公祭产生和发展的技术基础是现代网络技术及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1.2 %;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1 %。基于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涌现。由于其具备及时性和互动性、信息传播范围广、准入门槛较低——“人人都可以是记者”等特点,迅速被网民接受并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及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为网络公祭的流行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成为网络公祭流行的催化剂。其次,网上公祭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操作简单方便,满足了现代人的祭扫要求。城市化的进程导致我国人口流动性大,很多人身居外地,甚至在国外学习、生活和工作。网上公祭将现实的纪念馆与公墓“搬”到网络上,利用互联网跨越时空的特性,建构了一个方便人们随时随地祭奠先烈的虚拟空间。现代人工作紧张、生活节奏快,而网上公祭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的特点,满足了现代人利用短暂的时间在这一公共空间里缅先烈、寄哀思的愿望和需求。网上公祭不悖于传统祭祀,是传统祭祀的补充与延伸,改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其对中华民族“慎终追远”传统美德的传承。因其打破了时空的限制,给人们提供了公祭的方便。 第三,网上公祭响应国家低碳环保、绿色祭拜的号召,顺应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潮流。近年来,世界科技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为此,国家号召人民低碳环保,节约资源。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国土资源紧缺问题凸显,人们思想观念也逐渐转变,有些传统形式的殡葬形式已悄然发生变化,树葬、花葬、海葬等绿色殡葬形式逐渐流行开来,网上祭扫等绿色祭奠形式也因应而生。在网站或新媒体平台建构网上纪念堂、纪念馆等虚拟公共空间,让全国乃至世界其他地区的网民都有机会对英烈进行祭拜,既满足了人们的祭拜需求,又响应了国家绿色祭拜的号召,顺应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潮流,因而逐渐被人民群众广泛选择和采纳。
亨利·列斐伏尔指出,“空间从来就不是空洞的,它往往蕴涵着某种意义”[5]。网祭空间提供了一个连接历史、现实、未来的平台,通过空间中的声音、影像、图腾等要素和象征符号感染参与主体,唤醒集体记忆,唤起情感共鸣,激发家国一体、续写荣光、报效祖国的热切情感。对于网络公祭空间而言,意识形态伴随着网络公祭空间共生共存,意识形态性是其本质属性、价值体现、活的灵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和传播成为我国网络公祭的重要功能。可以看到,网络公祭蕴含的意义已然超越了祭扫仪式的范畴,网络平台凝结成不同主体社会交往和意义建构的特定空间。
网络公祭空间在网站和平台上将纪念馆、纪念堂、墓园等空间实践与现代数字技术相结合,输出一个有机融合地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的表征系统,实现了物理空间在网络空间的再现。这种再现不是简单的复制拼接,而是“以历史性的或者自然性的因素为出发点,人们对空间进行了政治性的加工、塑造。”设计者把地理空间中的祭奠仪式解构后,结合网络特点将仪式各要素重新塑造、组合,进而改变既有空间中的结构和社会关系,网祭空间得以生发出新的社会意义。不少公祭网中,依据特定的要素进行了不同主题和环节的艺术化设计。在空间的整体建构上,大多公祭网站首页以菊花淡淡、杨柳依依、绿草茵茵等清明时节的景物作背景色调,以人民英雄纪念碑、革命烈士英勇奋战的浮雕等相关图片作为界面的主题,鲜明地营造了对先烈的敬仰和追思的氛围。烈士纪念馆、英雄烈士谱、墓园、鞠躬、献花、点烛、留言或寄语等不同主题和互动环节,呈现出地理空间与虚拟空间、历史与现实交错交融的态势,产生了物质性向精神性的升华。
空间的生产具有社会性,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塑造相应的社会空间,社会空间也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通过网祭仪式,能够最清楚地看到:“个人、社会和国家与其说是分立的,不如说是共生的。个人在社会中,在国家中;社会在个人中,在国家中;国家在个人中,在社会中。”[6]浓厚的家国一体、家国同构的家国情怀因网络公祭的感召而生,网络公祭由此实现了其空间再生产的功能。网祭空间生产及其展陈内容,再现了历史的空间,并由历史记忆导向爱国主义情感的生发,成为凝聚历史记忆、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基地。在网祭的互动环节中,参观者拖动鼠标即可模拟完成鞠躬、献花、点烛、祭酒等祭奠活动,虽然没有身体上的相应的真实肢体活动,但通过界面上献花、蜡烛点燃等互动的动感画面,参与者在形式化和艺术化的参与式活动中感受历史的时空,表情达意、寄托对先烈的敬仰和追思,依然获得了祭扫仪式的沉浸式体验。从视觉、听觉到身体体验等感知的层层深入,参观者被一步步地引入空间设置的情境中,视动知觉多重刺激促成了人们的浓烈情感向忠诚信仰的转化,很多参观者在寄语或留言区表达其对英雄的崇敬、缅怀之情及自己作为新时代继承者续写荣光的志向。哈布瓦赫的“集体记忆”理论中指出,历史记忆需要通过阅读或者听别人讲述,或者在纪念活动和节日的场合中共同回忆时才能被激发出来[7]。网络公祭恰恰就是提供了这样一个可供参与者共同回忆民族历史、阅读留言、讨论对话、抒写寄语的场域。“书写文字拓展了时空伸延的范围,产生出一种关于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思维模式。”[8]在阅读和书写留言寄语的体验中,生者与逝者、当下与历史得以跨时空对话。在这个神圣的空间中,参与者在视动听的感染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在共同的历史回忆中勾连起相通的情感,个人、集体与国家在情感上紧密联结,个体的经验变成共同的经验。参与者在网祭空间参观、留言等沉浸式体验中形成一种对话机制,不同血缘、不同时空的人在缅怀先烈寄哀托思、在共同的历史回忆中增强了家国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参与者成为接过先烈遗志的无数生力军,团结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强大力量。空间增强和塑造了参观者“集体意识和认同”,促成了参观者“在信仰、情感和意愿上的高度一致”,把个体 “整合到社会全体之中”[9]。可见,网络公祭对建立民族国家身份的认同、塑造民族国家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也为这种凝聚和认同注入持久的生命力和强心针。
网上祭英烈等形式的网络公祭活动是“慎终追远”的中华传统祭祀文化与现代网络、传媒相结合的产物,它传承了“清明文化”饮水思源、追古怀远的精神特质,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对烈士的感恩和虔诚的敬仰、对崇高精神的永恒追求。它异于地理空间的祭拜仪式,但保留了传统祭拜仪式特征、本质特征和象征符号,建构了具有穿越时空的便利性和广泛性的无限永恒空间,先烈的光辉形象、伟大事迹永远留存在这个空间里。参观者的祭拜活动和留言寄语,日益充实着空间,促使空间的历史记忆不断生长,空间意蕴不断增长,空间对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凝聚力不断增强。 网络公祭适应了时代的要求,链接了遥远的历史和现实多彩的世界,对“革命精神”与时俱进地加以重新解释,其流露的文化可以吸引千千万万人民立志接力先烈遗志,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开拓者,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奋进之歌和精彩人生。由此,网络公祭空间成为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借助于这个平台,国家有了缅怀纪念的依托,人民有了表达景仰的平台,不同的个体穿越时空在这个虚拟空间相遇,共同回忆特定的历史、沟通交流、增进理解和认同,凝结成一股传承红色基因、沿着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铺就的民族复兴之路接力奋斗的巨大力量。
可以预见,去年清明节因防控疫情特殊要求而受社会普遍关注的“网上祭英烈”活动将成为网络公祭发展的契机,网络公祭将引领新时代文明祭扫新风尚,因时代和科技的进步而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和空间。网络公祭空间也将为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更广阔、更便利的平台,为新时代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新机遇、新平台、新载体。应重视并投入更多的资源建设这个重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阵地,充分发挥其成风化人、凝心聚力的作用,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