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下沙开发区和高教园区的融合发展研究

2021-01-16 17:12罗来庚
黑河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高教产学研开发区

罗来庚

(杭州师范大学 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浙江 杭州 311121)

经济技术开发区自建立以来,经历了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由速度、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特色转变,由单一产业功能向城市综合功能转变的转型升级发展之路。高教园区主要围绕高校全面扩招、办学条件改善、主城区功能疏导、高教资源共享等规划建设,形成多个类型高校共处一域,知识、文化、人才、技能要素集聚[1]。鉴于高校所在城市规划建设实际,高教园区往往选址在城市郊区或副城,也往往临近经济技术开发区。这种空间互邻、优势互补、资源互利的特点,为开发区寻求技术创新、高教园区寻求知识转化,进而实现两区融合发展提供了便利和可能。

杭州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是集工业园区、高教园区、出口加工区,以及跨境电子(进口)试点等多项资源优势于一体的国家级综合性园区。下沙高教园区,地处该开发区,是浙江省规模最大的高教功能区,已迁入高校14所,区内高校既有理工类院校,也有综合性院校;既有一般本科院校,还有高职院校,具有较强的代表意义。

2008年底,杭州市政府与浙江省教育厅签订《关于进一步推进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下沙高教园区战略合作协议书》,标志着合作的开始。十几年来,开发区与区内高校坚持以“区校联动、资源共享、深度融合、共同发展”为原则,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人才培育、平台建设等方面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维度的合作,有效推动了两区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两区融合发展取得的成效

1.产学研合作成效显著

组织载体方面,开发区于2006年成立了产学研合作中心,聚合了开发区企业与高校的知识、科技、研发、产业等优势。合作中心拥有成员单位共200余家。2010年,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产学研联盟,积极构建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中介、金融机构和政府间合作 “六位一体”的新型合作机制,深化科技合作、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科技人才聚集和培养、科技资源整合与共享。

空间载体方面,两区十分临近,合作空间成本相对较低。几年来,开发区积极与各高校合作,陆续创建了安防科技产业园、电子商务创业园、IT服务外包创业园等多个园区。这些功能园区在开发区工业从制造向“智”造转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政策支持方面,开发区设立了区级产学研合作项目的申报、评审和验收管理办法,并建立了开发区产学研合作项目的申报信息数据库,实施了较为规范化的产学研项目管理措施。2010年以来,每年立项支持项目达到20项左右。根据省科技厅创新管理办法,高校出台大型仪器设备面向开发区企业开放制度,推进了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等资源开放共享。

2.人才环境持续优化

面对开发区“后工业时代”的到来,经济增长更多依赖于良好的环境对人才、技术的吸引力。2013年以来,开发区通过设立专门机构、提供专门资金,积极打造“东部人才港”。如设立人才开发中心,以创业、创新、创优为目标,以全方位提供高效优质的人事、人才服务为宗旨。设立长三角紧缺人才培训服务杭州中心开发区分中心,着力接轨长三角,不断完善人才培训体系。设立3亿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和6亿元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并出台四大扶持政策,为高教园区人才的本地化创造了良好条件。

3.大学生创业就业趋势向好

两区在创业园建设、创业孵化政策、创业大赛支持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杭州高职学生创业园,作为开发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全真创业实践平台,建立了完善的孵化管理和淘汰机制,通过设立100万元创业“护犊”资金、制订创业学生个性化培养方案、推进创业导师队伍建设、完善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措施,创业孵化体系日趋完善。截至目前,园区累计孵化企业157家,在孵企业105家,其中学生企业73家。11家被认定为市高新技术企业。

同时,园区高校注重与开发区企业协同开展人才培养,通过设立校企联合学院、实训基地,推进订单区人才培养。如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在全国首创“校企共同体”办学模式。此外,开发区鼓励园区学生赴开发区企业实习或见习,并实施补贴政策,积极推进园区学生本地就业。

4.城市功能日益完善

随着开发区正在加快由建区向造城、由依江发展向跨江发展的战略转移,开发区宜业、宜居、宜学的副城雏形基本形成,高教园区的生活和生态环境逐步向好。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德胜高架路、之江东路、地铁1号线的开通,拉近了两区与主城区的距离。沿江居住带生活设施逐步完善,高教园区范围内形成了福雷德广场等重要商圈,实现与主城区同步的消费供给。利用钱塘江及生态湿地资源,精心打造沿江景观大道、生态公园等工程,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城市品质。

5.两区互动机制逐步完善

根据协议,开发区管委会和高教园区管委会主导建立了多层次的互动机制。建立了包括市政府、省教育厅、开发区、园区各高校等领导为成员的战略合作委员会,每半年召开一次全体会议,研究有关重大事项。每年形成年度工作计划,并加以项目化推进。以两区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战略合作办公室,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协调、检查、推进各项工作。

二、两区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1.园区高校市场化意愿和能力不足,教育培训本地化和根植性发展缓慢

受制于现有体制的约束,园区高校以教育系统的行政化考核为导向,市场化意愿和能力不足,进而影响了服务社会职能的发挥。开发区拥有区域最集中的教育培训市场,但从园区高校推动、衍生发展、对接市场教育培训主体发展方面较为缓慢。相对于北上广等地,开发区对接市场的教育培训本地化程度严重不足,没有形成立足于本地的规模化培训企业。尽管近年来开发区引进了以达内科技为代表的教育培训企业,但其课程研发等高附加值环节却不在本地。

2.企业和高校交流意愿不强,协同创新实践不够丰富

开发区企业主要为世界500强的落地加工型或本土代工型,园区高校关于工业技术方面的资源和基础也不占绝对优势,导致开发区企业与园区高校的合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有一定差异,使得双方交流意愿不强。企业更多关注的是从学校找到适合的技术设备资源、骨干人员解决技术攻关难题,而高校则更多关注的是学校资产、学生的就业和安全等。此外,开发区校企合作的实验室、研发中心比较少,虽然开发区企业有意愿投入建设,但高校由于涉及体制和安全因素等,导致合作意愿不强。

3.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体制性障碍难以逾越

园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体制性障碍和政策性问题仍难以逾越。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由于涉及高校体制框架下国有资产的相关规定,缺乏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投入市场的法律保障,使高校管理人员和教师缺乏转化动力;二是高校拥有的科研成果信息形式多样,构成复杂,统计归类难度较大,加之管理人员力量不足,导致有需求的企业难以精准对接到相关科研成果;三是高校缺乏符合科研成果转化工作特点的职称评定、岗位管理、考核评价制度[2],教师有“重论文轻转化”的倾向。

4.开发区人才使用不彻底,缺少挖掘园区高校特色优势

当前,开发区产业智慧化和智慧产业化面临巨大挑战,“四优四新”产业结构需进一步升级突破。诸多产业从前端技术研发到产品架构,再到技能操作,各类人才需求均无法满足,有效人才不足成为困扰开发区产业和企业发展的关键。相对开发区打造“东部人才港”等政策,加大区外人才引进力度及挖掘区内高校特色资源。在现有体制框架下,区内高校的资源与开发区企业的需求仍有错位。

5.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产出效益不高

虽然两区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大学生创业园等集聚平台、载体和设施,结合各类大学生创业孵化政策实施,加之大学生创业大赛和活动较为丰富,大学生创新创业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创新创业产出效益并不高。一方面,高校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市场化导向还不足,市场化实践明显薄弱,成果转化率较低;另一方面,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大多属于电子商务和文化创意类,电子商务以化妆品和服饰销售为主,文化创意以轻工产品设计为主,与开发区工业特征、资源条件和转型路径结合度并不高,短期内综合效益难以体现。

6.两区融合发展机制的长效性和时效性还需加强

近年来,推动两区融合发展的全面战略合作委员会发布的指导意见和相关文件较少,召开关于两区融合发展的主题会议和全体成员会议数量也明显偏少。开发区负责产学研联盟运行的组织力量较为薄弱,在对接企业技术需求与高校专利成果作用发挥方面还不明显。

三、推进两区融合发展的对策

1.进一步发挥推进两区融合发展责任部门的作用

在现有两区战略合作委员会的组织框架下,进一步明确两区相关责任部门的工作职责,充实岗位人员,健全组织结构。强化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制订详实的章程和年度计划,严格执行年度、季度会等会议制度,定期组织开展工作。每年确定若干重点专项工作,从点到面、步步推进。发挥高教园区管委会和管委会办公室作用,加强高校教学科研单位、科研机构与开发区相关产业协会、龙头企业之间的联系,定期组织开展校企对接会,促进信息交流和需求对接。做大做实开发区产学研联盟,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企业和高校的实时互动和有效对接,建立健全长效合作机制。

2.深化以项目为驱动的两区产学研合作

根据开发区产业发展战略定位,以及新兴产业发展和布局要求,结合高校和企业需求,有计划滚动立项一批两区产学研合作项目。引进风险投资和担保机构[3],为产学研合作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和风险控制,确保项目落地实施,形成示范效应。联合科技咨询、专利代理、检测监测等专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立产学研合作项目备案制度,形成“长期跟踪、政策服务、信息交流、动态考核”功能。强化产学研联盟、大学科创园等关于项目推介、项目评定和项目监督等职能,以市场化“订单科研”为导向,建立产学研合作项目管理体系认证制度,形成“申请—审核—筛选—考核—奖惩”的项目管理体系并严格执行。

3.推进由教育主管部门实施的园区高校体制创新

由开发区管委会发起申请,在杭州市政府层面联合浙江省教育厅,实施针对高教园区高校的体制创新,引导建立高校对接开发区产业发展需求和市场化导向的激励机制。比提高开发区产业服务等指标在高校综合绩效考核体系中的权重,强化园区高校本地化服务功能[4];加大高校与企业共建企业研究院、研发中心支持力度,同时,将其作为高校的实习实践基地;园区高校教师科研成果市场化和本地企业挂职实践经历,作为教师职称评定和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扩大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自主权,以市场委托方式取得横向项目经费,实行分类管理;产学研成果在不影响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前提下,可由合同双方自主约定归属和使用事宜;产学研项目完成后或专利成果转让后,按合同约定分配利益,加大对高校科研负责人的奖励;园区高校学生对接本地实习企业的实习成绩和进修学分,计入学生学分认定体系。

4.大力促进园区高校本地创业就业

充分结合开发区产业发展实际需求,加强政策支持力度,引导开发区企业和风险投资机构参与,提升在开发区层面的大学生创业、创意和设计等大赛的质量。提高园区高校创业就业公共服务能力和响应能力,加大园区高校本地创业就业政策的宣传力度,营造高校师生本地创业就业的良好氛围。切实发挥园区高校创业就业网络平台功能,扩大在校生实训范围,增加实践机会,依托高校和企业共建人才培养基地,联合开设“订单班”,规范创业就业中介组织发展,倒逼高校设立更多面向开发区产业需求的实践类课程[5]。

5.落实推进两区融合发展保障体系

落实两区战略合作委员会专项资金,制订相应的资金管理办法,激励各成员单位积极投入推进两区融合工作。完善两区融合政策保障体系,修订和细化两区产学研合作项目及经费管理、高校教师入企实践管理、大学生创业就业实习管理办法等政策体系,强化市场导向和公开透明,促进科技和人才资源合理流动、转化[6]。建立法律保障,制订园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和容错尽职免责机制,明确法律边界,有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四、结语

开发区和高教园区融合发展的实践证明,两区融合发展是顺应经济转型升级、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促进城市化的必须选择和有效举措。新形势下,要进一步发挥两区资源禀赋和要素优势,强化创新驱动和优势互补,注重发挥政府管理和市场主导作用,实现两区深度融合、共赢发展,努力成为国家级开发区和高教园区融合发展的典范。

猜你喜欢
高教产学研开发区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松木岛化工产业开发区
《吉林教育》(高教党建与思政版)约稿
2021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关于2021年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的表彰决定
推行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建设
高教明星“猎鹰”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开发区
中国高教学会美育专委会举行换届大会
国办发文部署开发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