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会明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
事业单位经济合同是在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遵守法律以及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等原则,对外签订的具有经济目的或体现经济内容的合同,包括购销、建设工程承包、加工承揽、货物运输、供用电、仓储保管、租赁、借款、财产保险以及科技协作等方面的经济合同。经济合同管理对于规范单位经济活动具有重要作用,是维护单位权益、防范经营风险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科学有效的合同管理,有助于防范各项经济纠纷风险,及时采取相应化解措施,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保障事业单位的经济高质量发展。
事业单位经济合同管理是对合同从立项、招标、签订、履行、变更、终止、和归档实施全过程的管控,与预算管理、采购管理、收支管理等方面内部控制制度流程紧密关联,特点有:一是种类繁杂,经济业务上包括物资采购、基建工程、科研项目、服务维修、后勤服务等各经济领域,经费来源上包括国家财政拨款、科研经费、事业单位自有资金等;二是参与部门多,包括业务科室、采购、科技、基建、财务、审计等部门;三是专业要求高,负责采购-洽谈-拟定-审查等环节的管理人员应熟悉涉及领域的业务,既要关注本单位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又要确保合同条款的有效执行;四是面临风险大,经济合同管理环节的失误可能导致经济纠纷或面临诉讼,使事业单位面临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
随着事业单位参与市场经济活动日趋频繁,签订各类经济合同的数量与种类逐年增多,但由于事业单位在资金来源上大部分为财政拨款,与经营性的市场主体对比相对缺乏经济合同管理意识,对经济合同的风险认识不足,不重视经济合同管理专业人员的配备和培养,合同管理人员不具备应有的法律知识,从而出现经济合同条款不够严密、对经济合同实质性审核把关控制不足等现象。
由于未将经济合同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内部控制措施加以落实,事业单位未建立归口管理机制,如属于采购物资的合同由资产管理部门牵头、属于基本建设的合同由基建管理牵头、属于资产设备维修维护的合同由后勤管理部门牵头等,不同经济合同未能由统一的归口管理部门进行审核把关,特别是在法律条款的审核上,各牵头部门的非专业人员往往采用不同的管理标准,易导致合同纠纷的产生,且难以掌控经济合同的整体情况。
经济合同管理贯穿于经济业务的始终,但在管理流程设计上往往由各牵头部门设定,有些流程设计过于简单,从拟定、申请、审核、履约、执行监督等环节均由一人完成,没有做到不相容岗位分离,没有形成有效的制约和监控机制;有些流程过于烦琐复杂,设定了多个部门参与审核,但未能清晰明确各自应承担的职责,流程管理形同虚设,管理目标无法实现,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事业单位经济合同管理主要放在签订审批上,尚未建立健全对合同管理考核与责任追究制度,缺乏对合同执行的监督检查、履约完成情况以及合同执行后开展后评估,未能有效发现在合同订立、履行过程中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容易导致腐败现象的发生,在合同纠纷发生后,又未能有效追究有关机构或人员的责任,导致不能促进经济合同管理的良性发展。
事业单位应站在全面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加强经济合同管理。一是将经济合同管理作为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将合同管理业务流程与预算、财务收支、采购与建设项目等管理的有机衔接;二是加强宣贯经济合同管理制度,熟悉理解管理制度,切实做到共同审核把关;三是配备专业人员,强化其法律法规知识、业务技术、档案管理等能力,提升廉政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合同审核把控能力。
经济合同管理制度应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各类合同的法律条款审核,参与重大重要合同的谈判,并对所有经济合同统一编号及归档管理;业务经办部门负责对合同标的、技术条款等进行审核把关;财务部门负责预算、款项收付条款的审核等。严格按照不相容岗位分离和内部授权审批的要求,各部门及人员确实履行经济合同审核把关职责。
经济合同管理有系统化、全过程化和动态化等特点,事业单位需根据管理要求和自身特点,从预算到执行等环节中设计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系统。借助信息技术实现高效管理,串联与经济合同相关的信息系统,便于经济合同管理各参与部门及人员能够快速且准确地获得有关数据信息,确保事业单位经济活动能够有序开展。
事业单位应更加注重对合同执行情况的监督管理,严格把控合同履行过程中的风险,一是归口管理部门应充分信息手段,设置合理的内控流程对合同履行情况实施有效监控,对存在的违约风险,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控制,将损失降到最低;二是财务部门在支付款项时,应加强对合同标的交付、规定期限、金额以及结算方式的审核把关,并要求提供相关佐证材料,三是审计部门要加强对合同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合同管理的后评估机制,定期组织对年度合同履行分析评价,总结存在的风险和不足。追究存在违规违纪问题的部门或人员的责任,形成震慑作用,促进不断规范经济合同管理。
综上所述,为了维护事业单位合法权益,减少经济纠纷,规范各项经济活动,事业单位需从全面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将经济合同管理作为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内容,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加强对经济合同的管理,以确保经济活动有序开展,保障事业单位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