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慧明,程 梅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新人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供给侧视角,深入剖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供给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期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有效性。
供给侧改革是一个宏观经济学概念,简单地说是指从供给视角对经济进行结构性优化,增加有效供给。[1]供给侧与需求侧两者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关系。主动进行供给侧改革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需求侧发生变化的一种自觉改革、主动创新,这一改革有助于建立合理的、有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供需结构。不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供给还是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需求都具有自身内在的规定性、多样性和局限性。
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供给概念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供给是指教师将一定社会或阶级要求的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通过显性与隐性的方式供应给大学生的活动。作为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供给面临着多重因素的制约。首先,从性质上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供给具有不同于一般知识供给的特殊使命,它不仅要求供给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等知识,还肩负着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使命,其目的是“要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有用人才”,以及“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其次,从教学供给主体来看,教学的供给主体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因此它还受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个人供给意愿和供给能力影响和制约。再次,从教学供给客体来看,大学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供给的对象,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个人意志也会对教学供给产生影响和制约。
2.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客观需求
(1)客观需求。从本体论方面看,“客观的含义是指独立自存,是具有独立自存性的事物的总称。客观的事物就是独立自存的事物”。[3]也就是说,客观需求是指独立于大学生主观性的自存性需求。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时期,青年学子的政治社会化则是核心内容。当前,中国与西方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依然十分激烈,虽然阶级斗争已不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但仍然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青年大学生要想获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其成长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一定阶级、政党以及社会对其成员角色期待的影响。所以,政治社会化需求是大学生的自存性需求。
(2)主观需求。“主观是人的精神过程的总称,是人通过精神活动产生的各种意识的总称。”[3]即:主观需求是大学生能够意识到的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各种需求。此外,大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在教学过程中会受到个体注意力、意志力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具有不稳定性。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4](P37)将矛盾的内涵引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供需矛盾中,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有效供给与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需求之间存在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关系。而这种对立统一关系是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供给与需求的变化发展的原动力,也充分体现了矛盾双方的辩证关系。
1.教学供给与大学生需求的对立
列宁指出:“对立面的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易逝的、相对的。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5](P557)只要承认矛盾的绝对性,就得承认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绝对性。正因如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供给与大学生成长发展需求之间必然存在相互对立的属性,这是矛盾产生的直接原因。根据引起对立的不同方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供给与大学生的需求之间的矛盾主要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
(1)有效供给不足引发的对立。从供给端来看,引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供需矛盾的原因主要在于有效供给不足。所谓有效供给,就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供给既符合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要求,又要适应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实现符合性与适应性的良性互动。但实际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供给与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失衡现象,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而这必然影响和制约大学生成长发展需求的满足程度。有效供给不足在客观上导致的对立集中反映在“三个失衡”。
一是教学供给的理论性与可接受性的失衡。网络技术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带来了巨大变革,大学生喜欢追求新鲜事物,容易形成较为瞬时和表层的接受习惯。如:碎片化、搜索式、跳跃式的信息获取方式对大学生整体思维和认知能力产生的冲击与解构。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供给的理论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乃至人类思维发展规律的高度抽象与系统的表达,这无疑增加了大学生感知和接受理论的难度和挑战。通常情况下,面对难以接受和认识的事物,意志力薄弱的大学生可能会选择放弃学习,使自己游离于教学环境之外。因此,如果不能平衡好教学供给的理论性和可接受性之间的关系,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
二是教学供给的政治性与隐蔽性的失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供给本身就是具有政治性特征的供给,政治内容供给居于核心地位,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独特的价值所在。当然,政治本身有其独特的魅力,大学生并不排斥教学中的政治供给。但由于长期生活在和平年代,并不是所有大学生都关注政治;同时,受错误的社会思潮和敌对势力渗透影响,大学生对政治宣讲往往带有防备、偏见心理。因此,若过度强调政治,反而难以实现教学供给与大学生现实需求之间的精准对接,甚至还会引发大学生排斥,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供给的效果。
三是教师供给的能力和意志与社会要求的失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供给的能力和意志与社会要求之间可能会因为某些主客观因素而存在对接失衡情况。首先,教师要坚定政治立场,积极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不能言行不一,更不允许传播负面言论;其次,教师意识到向大学生供给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信仰的责任,却因时间和精力限制或个人供给能力限制而难以打造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堂;最后,教师在面对抵制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思想渗透中“发声”和“亮剑”不力,弱化或消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供给。
(2)大学生有效需求不足引发的对立。从需求端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供需矛盾产生的根源在于大学生有效需求不足。从需求总量意义上来讲,大学生有效需求反映出大学生对自身的客观需求有着清晰而明确的认知。大学生既存在共同感兴趣的理论话题,又存在需求的个体差异性。当前,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大学生不同程度的存在理解认知偏差或者思想认识不到位,这使得教学供给面临很多困难和阻碍。这类矛盾主要表现为:
一是大学生主观意识未能对接客观需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大学生对自身的政治社会化等客观需求没有明确认识,只是机械地接受供给内容,无法享受需求被满足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这不仅使大学生难以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供给与自身需求之间的兴奋点,在教学过程中无法产生情感共鸣和思想共振,也会打击和减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供给的热情和信心,使教学活动失去生机与活力。
二是大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受到社会思潮的消极影响。在大学生成长中面临答疑解惑时,一旦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及时介入,各种社会舆论和非马反马思潮必然会乘虚而入,特别是当今社会,西方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激烈争夺,极大地冲击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挤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供给的空间与话语权,打击教学供给的效果。
三是大学生主观需求与客观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如:功利性需求和边缘性需求就是大学生对客观需求的一种误读。所谓功利性需求是指大学生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供给用于满足应对各类考试、获取学分的需要,为了物质利益而接受其教学供给。所谓边缘性需求是指大学生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风格的独特、课堂氛围的热闹、语言的新鲜刺激等感官需求作为自己的主要需求。这会误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供给的方向,导致授课教师为迎合大学生的功利性和边缘性需求而在一定程度上放弃教学供给应有的主导权和影响力。
四是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供给的需求各有特点,且每个个体对需求的认识也存在差异。当这些需求各异的个体汇聚在一起,无形中增加了教学供给的难度,特别是在大班化教学过程中,大学生需求差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规模化供给之间的矛盾更加凸显。而每个个体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供给的态度和评价往往又受其自身特殊性需求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大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自身内在的客观需求,表现得非常分散和表层化。
2.教学有效供给与大学生客观需求的统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供给与大学生客观需求之间的统一表现为教学供给能够满足大学生的客观需求。正因如此,才使得矛盾双方可以共存于一个统一体中,也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存在的可能和必要。
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供给的内容和目的与大学生的客观需求具有一致性。教学内容作为连接思政教师与大学生的核心介质,是教师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施加影响的主要依据,也是教学供给与大学生需求得以统一的物质条件。从本质上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开展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的主渠道。它最核心的价值与终极追求在于通过向大学生供给“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政治、思想、文化、道德、法律等内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供给的内容和目的本身就是为了满足大学生的客观需求,不管是能够被大学生意识所反映的减压的需求、解决思想困惑的需求、提升精神生活质量和水平的需求,还是暂时未被大学生意识所反映的提升思想认识以及政治参与等需求,这些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供给所力图解决的问题,二者具有一致性。
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供给的模式和特征创造了满足大学生客观需求的条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供给具有明显的公共产品特性,这是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供给模式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所谓非排他性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供给并不像专业课供给一样只供给本专业的大学生,其他非本专业的大学生无法获得;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供给是面向全体大学生展开的供给,每个大学生都有享受其教学供给的机会。所谓非竞争性是指在一定容量内,大学生在享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供给时不会对其他人产生威胁和对抗,多一个大学生并不会影响其他大学生听课的效果。基于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使得大学生的客观需求普遍能够得以满足。
综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供需矛盾既存在相互对立的属性,也包含着相互统一的条件。
马克思指出:“两个相互矛盾方面的共存、斗争以及融合成一个新范畴,就是辩证运动的实质。”[6](P111)供需矛盾是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的一对重要矛盾,也是促进其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所在。当前,要以科学性、精准性和引领性供给提升教学供给的有效性,并不断开发和刺激大学生的有效需求,推动矛盾转化,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供给与大学生实际需求之间的相对平衡,进而变阻力为动力,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1.着力增强思政课教师的供给水平
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能力、增强其供给意志和供给能力,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首先,更新教学理念,树立积极主动的供给意识,锤炼坚韧的供给意志,明确其肩负的供给责任。其次,完善培训培养制度,将培训培养环节作为教师成长发展的基础性和常态化环节,实现教师教育培训的全覆盖,切实提升教师的供给能力和供给有效性。最后,改革评价考核方式,完善评价考核内容体系,将教学评价结果与教师绩效工资挂钩,从而引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将主要时间和精力向教学倾斜,回归初心、回归本分。
2.引导大学生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大学生是教学供给活动的直接承受者,其成长发展的需求状态直接影响着教学供给的接受程度。大学生有效需求的满足程度也是衡量教学供给效果的重要指标。因此,有必要开发、引导并引领大学生的有效需求。所谓“开发”,就是将大学生暂时还未意识到的客观需求开发转化为其主观需求,使其能意识到政治社会化是作为社会人的必然需求。所谓“引导”,就是指将大学生从其他非主流、反主流渠道满足需求的境况中挽回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使其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实现其政治社会化、解决思想认识困惑等需求的科学渠道。所谓“引领”,就是强调创新供给,实现对大学生需求的超越性满足,释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供给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影响力。
3.创新思政理论课教学方式
教学研究在解决教学供给矛盾中具有前瞻性与科学性意义,因此,教学研究一方面要指向供给端,深化教学供给内容和方法的研究,为教师的供给活动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提升教学供给的科学性;同时,不断适应新时代的条件变化和大学生需求变化,推动教学供给模式革新,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教学供给格局。另一方面则指向需求端,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接受习惯和心理状况等内容的研判,加强对大学生整体性研究和分层分类研究,在特殊性与普遍性研究中把握大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和需求,进而提升教学供给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总之,新时代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张在充分把握需求侧的条件下从供给侧着力突破发展瓶颈,这无疑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改革创新关键之所在就是要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平衡发展和良性互动,实现科学、有效、精准的供给,来满足学生的需求侧的需求,推动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