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业双,黄贵英,郑绍红
(1.重庆广播电视大学 荣昌分校;2.重庆广播电视大学 创新教育学院;3.重庆广播电视大学 党政办公室,重庆 400052)
我国开放大学一直实行系统办学,采用层级化的办学运行体系,实行分级管理,国家开放大学管理省级开放大学分部和直属学院,省级开放大学管理所辖学院与学习中心,全国开放大学系统依托互联网连接总部、分部、学院和学习中心的远程教育网络,从而构建起一个可以全方位覆盖广大城乡、边疆、海岛的开放大学办学系统。在这个办学系统中,作为地方办学单位的分部、学院与学习中心是直接面对学习者的一线教学承担者,其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决定着开放大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学习者学习需求的最终成效,因此,如何办出特色就成为地方开放大学必须始终关注的重要问题。
专业和课程是地方开放大学人才培养的两大驱动轮。近年来,特色专业建设已受到地方开放大学的重视,一些地方开放大学采取了诸多举措推动特色专业建设,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同时,特色课程建设的问题也受到地方开放大学的重视,构建特色课程已成为特色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成为地方开放大学打造自身办学特色的重要路径。[1]开放大学系统实行垂直化的课程管理模式,部分课程由国家开放大学统一进行设置与管理,同时也通过选修课程的方式赋予了基层开放大学一定的课程建设与管理自主权。那么,地方开放大学如何在国家开放大学设置的统一课程基础上,开发出一定数量的特色课程,以完善地方开放大学的课程体系,更好地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学习者学习需求,破除开放大学课程体系不适应学习者需求变化,不能很好地激发学习者兴趣的弊端,[2]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特色”是指所属事物独有的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显著风格或形式,具有独创性的特征。特色课程是指在原有课程基础上开发的具有一定独特性的课程。地方开放大学的特色课程是指地方开放大学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习者需求而开发的具有一定独特性的课程。这种独特性主要表现为这类课程紧密结合地方区域性和学习者差异性,是为满足当地特殊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习者学习需求服务的。从目前开放大学的课程体系来看,国家开放大学统一设置的课程体系是无法全面满足各个地方开放大学人才培养需要的,课程内容的特色性亟待加强。[3]因此,基于地方特点开展特色课程建设,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体系,正成为地方开放大学转型发展的重要策略。
1.特色课程要瞄准成人继续学习的愿望
人是学习的主体,成人的学习是自愿、自主选择的行为。成人作为学习的主体,拥有学习选择的自由权以及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4]人的因素是地方开放大学特色课程建设中一个非常重要而多变的因素。开放大学的教育对象在年龄层次、学历层次、学习习惯和认知水平等多方面差异显著,所以特色课程建设要从成人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年龄特征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首先,课程内容设计要立足成人的主体性,以成人学习者的需求为中心选择和设计课程内容,激发成人的学习动机。其次,要鼓励学习者主动参与特色课程的持续建设过程,直接对接学习者的学习诉求。
2.特色课程要发挥成人学习者已有经验的价值
特色课程建设不能忽略学习者的经验在课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成人作为经验丰富的学习者,其学习经验特别是直接经验具有巨大价值,是成人教育课程设计的出发点。特色课程的建设要密切结合地方新兴产业、支柱产业,适应区域产业转型发展的需要,充分提炼地方文化历史、产业发展中的精粹,发掘出最具地方特色的潜在课程资源,同时要与地方学习者已有经验相结合,将两者整合后运用于特色课程的建设中,形成适应学习者需求的特色课程。
3.特色课程要促进和完善成人的终身学习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发挥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优势,创新教育和学习方式,加快发展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这既是对教育的新要求,也是新时代开放大学的新使命。开放大学作为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阵地,在促进人的终身学习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特色课程作为开放大学转型发展战略的重要元素,必须继承和发扬促进成人终身学习的历史使命。特色课程将地方开放大学与地方成人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沟通起来,将零散的课程内容有机整合在一起,以特色课程的方式呈现出来,适应社会多种人群的终身学习需要,从而为人们的终身学习创造灵活多样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
特色课程的建设是地方开放大学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彰显其独特的社会价值的重要方式。开放大学要坚持开放、包容、为全民终身学习服务的办学方向,建设特色课程则是开放大学在办学过程中与地方深度融合的体现,立足于地方特色,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集中适用且成本低廉的规模化学习渠道,为区域的发展培养实用型人才。因此,地方开放大学特色课程的建设要着眼于地方特色发展,其内在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对于地方开放大学而言,仅仅依靠国家开放大学统一设置的课程是无法满足地方差异化课程需求的。特色课程能够增强地方开放大学课程的独特性与差异性,进而增强地方开放大学课程的整体适用性。开放大学的发展与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深入挖掘地方产业特色,打造与地方经济发展相关的特色课程,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别于其他地方开放大学的特色课程体系,能够显著增强其在本地的竞争力和认可度,促进开放大学的良性发展。课程特色有两种表现形式,既可以体现在课程内容的选择方面,也可以体现在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方面。在课程内容方面,要精心挑选特色化和关键性的知识技能作为课程内容,展现当地的文化产业特色,同时又必须是当地成人学习者急需的知识或技能。在课程呈现方式方面,要结合地方的实际条件和相关课程资源,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设计能够有效利用这些资源的课程呈现方式,以更好地适应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特点与个性化学习需要。
地方开放大学的特色课程建设要为区域发展服务,为区域发展培养适宜的人才,彰显开放大学的区域性服务功能。特色课程是地方开放大学办学独特性的重要体现,有助于强化地方开放大学的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独特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办出地方和区域特色。因此,地方开放大学特色课程的建设要与区域的发展愿景以及区域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彰显课程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功能,通过特色课程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相应贡献。地方开放大学的特色课程建设不能脱离地方,要为区域的实际需求服务,紧扣地方新兴产业、支柱产业的实际发展需求,适应区域产业转型发展的需要,体现特色课程的实用性和服务性。同时,地方开放大学只有将自身的发展与地方的发展紧密相连,将课程改革特别是特色课程建设与地方特色产业相衔接,地方开放大学才能逐步形成有别于普通教育的、专属于开放大学的办学特色,促使开放大学的办学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开放大学在特色课程的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课程建设的多样性以适应不同学习群体的需求。开放大学所面临的教育对象都是已经进入社会的成年人,在学习需求上各不相同,因此开放大学的特色课程建设需要区分不同学习群体的学习需求,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选择。成人的学习具有如下特点:第一,成人学习是建立在成人自身经验基础上的学习;第二,成人的学习是自愿自主选择的行为;第三,成人学习的时间有限;第四,课程设计在以个人发展的学习需要为主的基础上也要考虑社会发展的要求;第五,成人学习是自我导向式的。在进行特色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开放大学的特色课程要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习需求设计不同的课程内容,满足多种年龄层级人群的学习需求。比如,面向处于工作阶段的中青年,要着眼于满足其在工作技能和知识积累方面的要求;面对赋闲在家的老年人,要着眼于提升其社交技能和充实休闲养生的知识,从而引导他们度过老年生活。多样化的学习选择能够更好的满足不同群体的学习需求,提高地方开放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与社会认可度,发挥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功能。
按照国家开放大学的发展规划,开放大学在功能上将日益呈现出学历教育、社会培训、老年教育“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发展格局。[5]地方开放大学必须积极融入国家开放大学的总体发展战略,在履行三重办学使命的过程中彰显其社会价值。因此,地方开放大学的特色课程建设也需要基于这三重使命进行整体性、协作性、综合化地设计与实施。
地方开放大学特色课程建设必须要顺应区域产业发展走向,以公众需求为导向,坚持学校主导的价值取向,紧抓区域内的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结合公众的学习意愿,深入挖掘学校所在地的社会资源和学校潜力,整合具有区域性特色的课程资源。因此,地方开放大学特色课程首先需要对所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充分调研分析,找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中最具代表性的核心特色,然后围绕核心特色确定课程建设的对象,整合相应的课程资源。在课程目标定位方面,特色课程要主动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强化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职能。同时为学习者提供便捷的学习途径,为学员提供多种学习选择,真正做到“随到随学”“随进随出”,更好地满足学习者多向发展和多重选择的需要。
比如,对于地方开放大学承担的社会培训而言,其功能大体上可以分为技能提升类与生活学习类两种。其中,技能提升类的社会培训特色课程以技能的学习和提升为主要目的,重点是通过非学历的教育培训在短期内获得某一项技能的完善和提升,帮助学习者更好地适应工作生活中的变化。而生活学习类的社会培训特色课程则与学习者的生活密切相关,主要是以兴趣学习和知识储备为主要目的,通过学习特色课程的知识领域,培养学员学习兴趣,丰富业余生活。从培训对象来说,地方开放大学社会培训的对象具有多样性,各个年龄层级的社会成员都有可能参与非学历教育培训。从年龄划分的角度来看,地方开放大学的社会培训对象涵盖了青少年、中年人以及老年人。社会培训特色课程要从课程受众的视角着眼,精准对接课程受众的学习需求。具体而言,面向青少年的社会培训特色课程以培养兴趣、丰富知识为主要目的,可以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面向中年人的社会培训特色课程以提升工作技能、增加知识储备为主要目的,课程必须紧密对接中年人岗位能力提升需求,为中年人持续的职业能力增长服务;面向老年群体的社会培训特色课程以帮助老年人更好地度过老年生活为主要目的,课程着眼于丰富老年人的生活,提供更多老年群体交流与互动的机会。
课程的特色是基层开放大学办学特色最基本、最突出、最直接的因素,也是专业特色的集中概括和综合体现,决定专业教学职能的发挥和社会公众对专业的认可度。课程特色既包括课程服务对象、培养模式的特色,又包括课程内容、学习方式的特色等,是一种综合化、多维度的特色表现。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地方开放大学的特色课程应该是一个体系,而不仅指某一门或某几门课程。特色课程应该充分运用模块化课程设计的思路,将内在相互联系的学习内容组成课程群,适应社会成员的多种学习需求,提高课程的灵活性。
以地方开放大学的老年教育课程为例,在开放大学的教育对象中,老年群体具有其本身的特殊性,除了具有一般的成人学习特性之外,老年群体的学习受到年龄和身体的双重制约,所以他们在参与开放大学的学习时表现出如下特点:第一,老年群体有着非常丰富的社会经验,对当地的特色有着非常深厚的了解;第二,老年群体对于学习内容的接受度相对较低,在特色课程的内容设置方面需要精简课程内容;第三,老年群体注重学习的趣味性,特色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该要简化常识性的知识内容,以创新性、实用性、操作性的特色课程内容为主,提升特色课程的趣味性。因此,地方开放大学老年教育特色课程建设,必须在模块化的课程设计基础上,仔细分析和筛选老年教育的特色课程建设资源,充分挖掘其老年教育功能,提炼其中能够为老年群体所喜爱、所接受的内容,使之形成功能化、序列化、系统化的特色课程内容,再将这些特色课程进行分类整理,组成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老年教育特色课程体系。
地方开放大学特色课程应该构建多元化的课程实施方式,为学习者提供多元化的学习选择。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灵活多样的教育与培训方式,地方开放大学特色课程的实施要充分发挥多种技术媒体的特点与优势,形成支持特色课程实施的多种媒介支持系统。在成人学习特点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网络教育优势,形成在线学习与面授教学相结合、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相结合、虚拟实验与现场实训相结合、在线形成性评价与课程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对成人学员开展全方位、立体化的支持服务是开放大学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因此,地方开放大学的特色课程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MOOC、微课程等形式,优化教学媒体与教学方式,[6]方便学习者随时随地参与学习。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线上教学在社会培训上展现出极大的优势,5G技术的进一步优化也为线上教育提供了技术支撑。地方开放大学特色课程要发挥线上教育的优势,形成不受时空限制、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的技术媒介支持系统,帮助学习者摆脱时间空间的限制,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个性化的社会培训参与形式,更加充分地激发与调动社会培训参与者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利用教学实践基地深入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增强学习者的实践能力。此外,还可以实行“专业+证书”的特色学习制度,畅通学分互认通道,允许学员将日常学习课程累积为学分,用学历教育的学分兑换相应的学习证书或技能证书、学历证书等。
课程实施的方式还要充分考虑知识的特征。从理论上说,课程的实施就是将抽象的文字材料通过各种方式具象化地传递给学习者的过程,采用各种方式将其具象化则是在授课教师与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动态生成的,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如学习的实际条件、学习者的学习水平与生活经验,教师的授课水平、教学经验、知识水平等因素都会影响这一过程。总的来说,课程实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并不拘泥于某一种固定的形态,要综合运用多种授课形式。对于理论性、认知性的课程知识,要根据学习群体的特点,将讲解、参观、实践等学习方式结合起来开展教学活动。对于事务性、实践性、操作性的课程知识,则采用实地参观与讲解相结合,以范本和案例的方式分析讲解,呈现出更清晰的内容。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还可以进行分组学习,以经验分享或者技能技巧分享的方式,采用讨论交流、分享会等学习方式,有效提升课程学习的趣味性。
地方开放大学特色课程的评价要坚持“能力本位、多元主体”的原则。在考核内容方面,要从成人学员参与学习的目的出发,以学员在课程学习中获得的实际能力为出发点,对学员的整体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价。特色课程的评价要由地方开放大学与行业企业共同建立校内学习考核、校外教学实习考核、学生自评考核相结合的立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以学校为核心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监控机制,培养出能够让企业和社会满意的合格人才。同时,特色课程考核要加强对课程评价结果的分析,从课程评价结果中寻找特色课程的薄弱环节,加强特色课程与学员需求的联系、特色课程与地方发展的联系,实现特色课程的良性发展。
有关社会培训的课程评价应从社会培训的目的出发,结合社会培训本身的特点进行课程评价。大多数的社会培训都具有培训周期短、课程学习时间集中、课程学习内容与学习需求紧密结合、课程设置灵活、实用性高的特点。因此,针对社会培训的课程评价应该是持续性的追踪评价,紧密追踪参训学员的学习效果,通过学员反馈的学习效果反向评估课程内容的设置是否合理,课程实施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等,以进一步的完善课程体系。从国内外现有的社会培训评价来看,大多数的追踪评价时间在1-3年之间。而老年教育特色课程评价要从两方面进行,一是课程实施效果,二是学习者学习效果。针对老年教育特色课程的评价同样要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采用过程性的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应该侧重于考察老年学员在学习过程中是否积极参与学习,是否能够充分理解授课内容等。学习效果的评价重在考察老年学员的学习效果,即是否能够掌握授课教师讲授的技能技巧,是否能够将所学的内容运用于生活中以及对授课内容的接受程度等方面。老年教育特色课程评价的最终结果要服务于特色课程的完善,要用于完善老年教育特色课程的内容设置、实施方式、编排方式等,从而不断充实老年教育特色课程的内容体系。
师资队伍是特色课程的重要支持体系,是特色课程得以实施落地的重要载体。基层开放大学在师资队伍建设的过程中要发挥开放大学办学的优势,与学员紧密结合,在学习参与者中挖掘师资力量,打造一支具有本地特色的专兼职师资队伍,既有拥有专业知识的专职教师,也有拥有地方特色技艺的兼职教师,专兼职结合,专业知识与特色技艺结合。
地方开放大学要着力建设特色师资库。学历教育方面要根据地方开放大学重点发展的专业方向,加强学校教师的内部培养,持续提升学校教师的学历水平,完善专业结构。社会培训涵盖范围广,要精心挖掘各个领域优秀师资力量,形成社会培训师资库,以应对各类培训对于师资的需求。老年教育教师队伍的培养要根据老年学习群体的特殊性,结合特色课程内容的独特性,挖掘老年学员自身以及社会力量的潜力,打造贴近老年学员实际需求的特色课程的师资队伍。地方开放大学要充分调动学员积极性,挖掘学员自身潜力,以学员为师。学员群体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和生活经验是师资队伍宝贵的资源,在参与学习的学员中招募能够承担特色课程知识技能教学或者经验分享的学员作为课程的主讲教师,不仅可以提高课程学习的互动性,还能增强学员的学习信心。要充分挖掘社会力量,在社会组织中找寻优秀的手工艺传承者、非遗传承人或者民间工匠艺人以及与特色课程相关的优秀从业人员充实特色课程的师资力量,为特色课程提供专业的课程教学,增强师资队伍的专业性。[7]
地方开放大学特色课程建设是开放大学转型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产物。特色课程的建设应该扎根地方特色,发挥地方开放大学的远程教育优势,深入分析成人学习的特点和需求,构建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学习者学习需求的地方开放大学特色课程体系,以促进地方教育资源不断优化,提升地方开放大学的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社会成员教育幸福感,更好地履行新时代赋予地方开放大学的功能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