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玉
(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重庆 400715)
2020年3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颁布,对新时期我国的劳动教育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覆盖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并强调“整体优化学校课程建设,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1]这为终身教育视域下的劳动教育课程开发提供了必要的政策依据以及重要的时代契机。
终身教育主张人的一生发展必须得到教育持续的支持与服务,应在个体成长的各个阶段,通过整合社会各种教育资源,加强学校、家庭与社会之间的教育融合与衔接,建立一个面向全体民众且围绕个人人生全过程的、连续且统一的教育体系。[2]终身教育视域下的劳动教育课程开发则旨在充分利用家庭、学校与社会的劳动教育资源,为受教育者劳动素养的提升提供具有系统性、针对性、持续性、实用性以及本土特色的课程资源,是新时期劳动教育纵向发展的必经之路。
课程是承载教育内容的重要载体,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渠道,其功能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是其他教育形式难以替代的。纵使《意见》已赋予劳动教育独立的学科和课程地位,将劳动教育课程正式纳入国家课程框架,但我国劳动教育课程在建设发展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思想观念滞后、资金设施投入少、师资力量难以达标、家校合作不到位、相关制度建设缺位等,[3]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的现代化建设。终身教育视域下的劳动教育课程开发试图突破传统劳动教育课程开发模式,积极拓展劳动教育课程的施教范围,将劳动教育课程开发置于终身教育视域下,延展劳动教育课程开发的时空场域,充分利用社会、学校和家庭多元劳动教育资源,构建满足大中小幼各阶段受教育者劳动需求的劳动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为深入贯彻终身教育视域下的劳动教育课程开发,我国劳动教育课程建设还需各主体多渠道筹措劳动教育资金,加大对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资金、设施投入,开展必要的劳动教育师资培训,加快校内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现代化建设,推进能助力新时代劳动教育实施的家校合作机制,完善相关的劳动教育课程保障机制,全方位、全过程地推进我国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可见,基于终身教育的劳动教育课程开发是破解新时期我国课程建设现实困境的重要路径,为我国劳动教育课程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方向指引与路径选择。
劳动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现象,可以揭示人的思想、情感、智力、美感、心理状态、创造精神以及自我教育的意义。[4]劳动教育课程化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形式,有助于落实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保障新时期劳动教育的时代化、科学化、常态化以及有效性。所谓“全息”,即指对象之间相互包含着全部的信息。[5]劳动教育的“全息”则指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及美育之间的信息相互包含,其实质是“五育融合”思想的反映。劳动教育课程的“全息”育人价值在于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既要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中进行劳动教育,也要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兼顾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方面素养的全方位提升。[6]终身教育视域下我国劳动教育课程开发应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受教育者的生活实际,全方位、多尺度地融通学科与专业的边界,落实劳动教育课程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全息”价值功能。通过参与具有适切性与多元化的劳动教育课程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基础且重要的劳动知识,掌握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劳动技能,适当接受一定的职业启蒙,继而培育学生科学的劳动价值观,端正劳动态度,培养优良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一方面,终身教育视域下的劳动教育课程开发,立足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紧扣时代发展主旋律,把握立德树人根本导向,试图拓展劳动教育课程开发的主体、对象、内容等边界,全方位革新我国劳动教育课程开发理念。在课程开发理念上,践行终身教育观,引导学生尊重并热爱劳动,积极参加实践性劳动,敢于、乐于、巧于创造有助于个人学习、人民生活、社会发展的劳动成果,培养科学的劳动价值观和优良劳动品质,争做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具有较高劳动素养的社会公民;在课程开发主体上,以学校教师为核心,充分尊重各个学段的学生、家长、学校领导、课程专家、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社会各界代表等组成的课程团队在课程开发中的智力支持作用,保证劳动教育课程开发主体的多元性;在课程开发对象上,充分挖掘具体场域内各个学段受教育者的隐性与显性劳动教育资源,不仅包含大中小各阶段的受教育者,也囊括学前教育阶段亟需掌握必备劳动与生活技能的学龄前儿童、已经走上生产或工作岗位的需要接受继续教育的从业人员以及社区“老年教育”中渴望与时俱进的受教育者,试图践行终身教育视域下多主体、全过程参与的劳动教育理念;在课程内容开发上,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深化产教融合,积极统筹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的劳动教育资源,合理规划各学段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与日常生活劳动的内容比例,全方位、全过程丰富我国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内容构成。另一方面,终身教育视域下的劳动教育课程开发应加强政府统筹,坚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区域内的多种劳动教育资源,持续拓宽劳动教育实施路径,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由此,凸显学校办学特色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彰显区域办学优势的区域劳动教育指导手册以及丰富劳动教育体验的地方劳动教育实践基地都是终身教育视域下丰富我国劳动教育课程的重要形式,是新时期推进我国劳动教育的重要路径。
劳动教育过程是一个具有连续性、一体化、整合性特征的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实践过程。[7]为满足不同学段受教育者的真实劳动教育需求,劳动教育课程开发需精准把握新时期劳动教育的内涵、规律和外在环境,构建具有系统性、一体化的劳动教育课程。对此,《意见》已针对不同学段、类型学生的特点,将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等阶段的劳动教育课程目标作了简要的阐述。在此基础上,终身教育视域下的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旨在拓展劳动教育的时空边界,结合产业新业态与劳动新形态以及特定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将劳动教育纳入学龄儿童成长发展规划、中小学国家课程方案、职业院校和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其他社区成人教育培养方案,循序渐进地推进我国劳动教育课程向纵深发展,构建在开发理念、目标体系、内容结构、考核评价、保障机制、政策环境、文化氛围等方面都具有针对性与连续性的劳动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可见,终身教育视域下的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将有助于推动我国劳动教育课程开发的一体化建设,帮助学生从具有适切性、组织化的劳动实践中持续提升其劳动素养,从而适应不同时期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特定需求。
《意见》指出,新时期的劳动教育建设应体现时代特征,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高其创造性劳动能力。因此,终身教育视域下我国的劳动教育课程开发应明确其时代任务,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彰显育人本质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劳动教育课程是有计划、有组织、要求明确且具有教育性的课程设计与实践。劳动教育课程开发应高度重视课程目标的拟定,明确学生将达成的学习结果,从而以“劳”育人。终身教育视域下我国劳动教育课程开发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根据不同学段、不同类型学生的具体情况构建具有一体化、系统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目标体系。为此,首先应遵循劳动教育课程开发的总目标。通过设置具有时代性、趣味性与系统性的劳动教育课程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观念,体认劳动不分贵贱,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尊重并热爱劳动者,培养奋斗、勤俭、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其次,明确不同学段和类型的受教育者在授课时间、课外劳动时间、必修与选修比例、劳动实践形式、劳动素养提升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如《意见》明确指出,职业院校应以实训实习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其中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不少于16学时;再次,充分调动各个课程开发主体的参与积极性,系统统筹区域内的劳动教育资源,合理规划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劳动教育区域特色课程以及地方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在劳动实践中的比例;最后,培育科学的劳动价值观,形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培养优良的劳动品德,掌握劳动知识技能,接受必需的职业启蒙思想向度,[8]深入挖掘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核心素养,构建具有层次性、逻辑性与包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目标体系,全方位提高受教育者的劳动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不是所有的劳动都有教育价值,有教育价值的劳动才能成为劳动教育的内容。顺应时代和民族发展的需求,终身教育视域下我国劳动教育课程开发的内容具有以下特征。首先,它要求课程开发的内容应具有顺序性和逻辑性,根据不同阶段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征,选择满足学生真实需求与多元化体验的劳动教育资源,合理规划规定性必修内容、选择性必修内容、开放性选修内容和非规定性选修内容,保证劳动教育课程内容的纵向进阶,各有侧重又相互衔接,构建系统化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其次,它要求课程开发的内容具有技术性与实践性,紧跟时代潮流,灵活运用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技术优化课程内容设置,强化学生的劳动实践,亲历劳动教育过程,实现知行合一,丰富其具身化的劳动实践体验;再次,它要求课程开发的内容具有跨学科性,试图打破课程开发过程中的学科边界,整合利于劳动教育实践的序列化劳动教育资源,不仅要实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全息”育人价值,还应积极链接具体教育层级下的基础学科、特色课程、社团活动等,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劳动者;最后,它要求课程内容应具有文化性和创新性。一方面,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开发应正视当下的新形势、新变化对我国精神文化系统的冲击,尊重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校园文化及时代文化对劳动课程开发的独特价值与意义,保证劳动教育课程内容有其“根”与“魂”,尊重劳动教育实践,继承并弘扬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劳动文化。另一方面,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开发应关注劳动创造的现实价值,吸纳有助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课程内容,引导学生积极投身劳动教育实践,注重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熏陶滋养,[9]培养担当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终身教育视域下的劳动教育课程开发是一个涉及教育场域内多主体、全要素,将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复杂过程。制定终身教育视域下劳动教育课程开发实施方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它首先需要异质交互的课程主体协同实施,开展由行政力量推动的“自上而下”式合作和由学校内部发起的“自下而上”式合作,[10]保证课程实施的有序性、逻辑性与可行性,保证劳动教育课程计划、实施建议、配套措施等实施方案的要素得到贯彻落实;其次,它主张以劳动实践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的方式丰富课程教学,如将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全息技术、数字孪生等技术有选择地运用到劳动教育中,关注学生真实生活与发展的需要,促使劳动课程与现实生活渗透,营造沉浸式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真实感知、体悟、认识劳动的价值,将劳动精神、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再次,它倾向于采用“主题活动式”“项目式”的教学方式,将劳动教学的内容、场域延展至更广阔的领域,如省、市、县、校一体化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不再局限于传统课堂或教室。尤其是对一些具有丰富生活经验的成人学习者而言,这样相对灵活且具有挑战性的教学方式,更能激起其劳动学习的兴趣,提升其劳动创造的能力,在真实的劳动实践中积淀劳动情感和提升劳动素养,真正践行终身学习的理念。
终身教育视域下的劳动教育课程开发有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受众群体的多元化、场域覆盖的全面化、内容建构的跨学科化、开发路径的综合化、参与方式的实践化等方面,故劳动教育课程开发评价体系的建设还需回应其评价对象、内容等的特殊性。据此,终身教育视域下劳动教育课程开发的评价体系可从学生、教师、课程与教学几个维度展开。
第一,要建立针对学生劳动素养提升的评价体系。劳动教育课程不能局限于静态的口头评价、机械的评价清单等形式,而应在量化和质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基础上,突出表现性评价的重要价值,明确评价标准,建立激励机制,灵活采用以学生劳动表现为核心的个性化档案袋评价、与升学评定相链接的综合素质评价、凸显劳动技能和价值体认的劳动成果展示或竞赛评价等方式,既关注学生最终劳动成果的呈现,也充分考量学生在劳动实践参与中的行为、态度和积极性。同时,在评价主体上,既要发挥教师在评价中的重要作用,也不应忽略学生的自我评价、同伴间的评价以及小组评价,全方位促进学生劳动素养的共同发展;第二,强调教师在课程开发过程中能力水平的评价。教师的劳动素养高低对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起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因此,有必要针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水平、自身的知识结构和劳动素养、劳动价值观念和态度、劳动课程开发意识和科研能力进行系统的评价,通过评价反馈整体上提升劳动教育教师队伍的质量;第三,要加强针对课程本身和教学过程的评价,建立公示、审核制度,促进劳动教育课程开发过程的调整、改进和完善。劳动教育课程评价涉及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的全部组成部分,包括课程目标、内容、实施与结果。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能及时诊断劳动教育课程开发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优缺点及成因,为其后续修订完善提供直观而准确的依据,切实保障劳动教育课程不背离立德树人的初衷。
终身教育视域下我国劳动教育课程开发有其特定的时代任务与现实意义,然而为构建具有针对性、实践性、系统性、开放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还需课程开发者采取相应的实施策略应对实践中遇到的诸多现实难题,有条不紊地推进劳动教育课程开发的进程。
手工劳动是人类劳动的初始形态,促使人类踏上与其他动物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当下,动手实践仍是学生在劳动教育课程中的主要学习方式,是学生个体劳动态度、劳动精神、劳动智慧的外在表征。新时期劳动教育课程设计应注重手脑并用、安全适度,明确不同学段的学生在工具使用、劳动类型与劳动内容等方面的具体要求。终身教育视域下我国的劳动教育课程开发可在终身学习理念基础上,以施瓦布的实践课程观为哲学指引开展序列化的劳动教育课程开发实践活动。美国著名课程理论专家施瓦布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新课程运动”改革反思为重要出发点,在亚里士多德、杜威等思想基础上丰富并发展了“实践”概念,试图以实践主义的课程观为指导去克服过去课程开发的目标模式的缺陷。他提出的“实践”概念具有实践智慧、实践理智以及塔木德式实践的意涵,主要体现在课程实践中的探究、抉择、审议以及实践兴趣等层面。[11]终身教育视域下我国的劳动教育课程开发追寻实践兴趣,发展生活智慧与课程智慧,构建序列化、真实性、过程性、情境性与探究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让劳动者的身、心、灵完美融合,在课程开发实践中重建劳动教育课程价值。
资源转化是新时期推动生产效率提升、产品优化升级、产业迭代更新的重要动力。终身教育视域下的劳动教育课程开发要求充分利用家庭、学校及社会的各种劳动教育资源,进行全物化、广辐射的劳动教育资源转化,构建立体化的劳动教育资源体系,为学生乃至教师的劳动实践提供具有长周期、多尺度且极具时代性的课程内容支持。对此,一方面,学校可在现有课程基础上进行系统整合,改革创新学校现有的劳动教育资源,合理利用劳动周和劳动月,充分把握劳动实践课堂这个主阵地,继而组建专业化的劳动教育课程开发团队,编制适合学校学生实际情况的劳动教育指导手册和劳动教育校本课程体系;另一方面,学校应积极拓展劳动实践的具体场域,校内劳动和校外劳动相结合,充分利用区域内以政府主导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如针对性的劳动教育基地、公益性的场馆教育场所、开放性的科研院所,开展“实践基地+学校式研讨”等形式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实现由校本课程到区本课程的转换,为学生及教师的集中式、沉浸式以及智慧化的劳动实践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让劳动唤醒创造与美德。
作为推动课程开发的主体力量,师资队伍建设对劳动教育课程研发意义重大。为保证终身教育视域下劳动教育课程开发的有序开展,需充分发挥师资队伍的支持与引领作用,构建专兼结合、多渠道共建的劳动教育课程研发师资队伍。一方面,在队伍构成上,以校内校外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劳动教育课程开发师资队伍,广泛吸纳在某一劳动实践领域具有杰出成就的人员参与到课程研发实践中来,如高校课程专家、大国工匠、劳动模范、企业技术能手等,明确其在课程研发实践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制定相应的考核要求与激励机制,为优质的教育教学以及科学的课程开发实践提供专业的智力支持;另一方面,在队伍培养上,学校可采取以校内教师研修为主、多种方式并行的形式开展系统化的劳动教育师资培训,全方位、全过程地提高教师的劳动课程开发能力。例如,针对劳动教育教师的阶段劳动课教学成果展示、区域内的劳动技能比赛、地方优秀传统劳动文化的资源转换学习、名师工作坊主导下的劳动课程开发建设以及针对劳动素养提升的专题研讨、课题引领,在提升一线教师劳动课程开发能力的同时,还能激发其课程开发的热情与潜力,践行终身学习的理念,争做新时代产学研相结合的优秀教师。
在劳动教育蓬勃兴起之际,面对劳动教育课程开发实践中尚存的诸多难题,为促使终身教育视域下我国劳动教育课程开发的长远有序开展,除了对课程开发的哲学理念、资源转化、师资队伍做出进一步的明确和提升外,还需完善针对其开发实践的劳动教育制度。
一是要建立区域政府支持的劳动教育课程开发保障制度。加强政府统筹,明确政府及社会相关部门联合支持劳动教育的职责,健全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经费投入机制,多方面强化安全保障,构建基于资源整合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推动建立学校与政府、高校、社区、企业、行业等合作并进、互惠互利的劳动教育基地建设制度。建立系统化、立体化的劳动教育资源体系,开展形式丰富、效果卓著的劳动教育实践,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与服务性劳动。二是建立家庭支持的劳动教育课程开发保障制度。家庭是学生开展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与服务性劳动的重要场所。因此,为有效利用家庭劳动教育资源、促进劳动教育课程开发建设,可建立基于家校合作的家庭劳动教育制度,检查生活劳动教育的实施情况,督促学生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课后劳动实践活动,为劳动教育课程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强大的家庭后盾。三是推进学校主导的劳动教育课程开发保障制度。基于学校具体的课程开发情况,适当借鉴国外有益经验,[12]建立切实有效的劳动教育课程开发评价与管理制度。建立劳动教育课程开发激励机制,有效调动课程开发共同体的课程开发热情,如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区域内的劳动教育课程研讨、申报劳动教育示范课程、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全面提升一线教师劳动教育课程编制的能力。
终身教育作为21世纪重要的教育形式,需引起各教育单位应有的重视,帮助个人不断学习与践行,做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终身教育视域下的劳动教育课程开发符合《意见》对我国劳动教育课程开发建设规划的总体思路,故笔者在澄清终身教育视域下的劳动教育课程开发现实意义的基础上,明确其时代任务与实施策略,为我国劳动教育课程一体化建设提供新思路。然而,当下我国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主要停留在大中小学阶段,将其置于终身教育视域下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对其具体的概念内涵、时代任务、实施策略的阐述还需进一步细化、深化。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致力于新时期劳动教育课程开发的落实,为我国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