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行为批评理论关照下的方言翻译
——以《享受合肥方言》英译为例

2021-01-16 03:40
黑河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求真合肥方言

钱 阳

(滁州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为响应十九大提出的“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重要部署,积极推动安徽地区传统文化进一步发展成为安徽省响应中央号召的关键部署之一。安徽地方方言作为安徽地方传统文化的载体,保护、发展与传播安徽地方方言关联安徽地域文化的构筑与传承。合肥市是安徽省省会城市,坐落于江淮之间,兼通南北文化,一方面汇聚了大量的省内各地人才;另一方面也见证了省内各地方言与文化的交融并进。杨永成[1]提出合肥方言是合肥市区及肥东、肥西、长丰、舒城四个郊县方言的统称。合肥方言不仅承载了合肥及其周边郊县人民的生活阅历与情感体验,而且也是合肥地域文化认同的重要标识,属于安徽地方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从文化传播的角度看,具有鲜明地方色彩的地域文化蕴含着该地域的社会文化,如何传译语言的同时,传译地域文化,给语言传译人员带来一定困难。换言之,如何用西方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将合肥方言翻译出来,将合肥地方文化传播出去,也是建设安徽地方方言生态发展环境,推动树立安徽地域文化自信的重要课题。

一、译者行为批评理论

译者行为批评理论是由我国学者周领顺首先提出,乃译评界中国首创。在翻译批评理论领域,周领顺通过其著作《译者行为批评:理论框架》[2]和《译者行为批评:路径探索》[3]提出了其在译评理论上的创新性研究,对译评理论的构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翻译实践起到了指导性的以译促评作用。目前,国内围绕译者行为批评理论的研究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一是基于不同文本类型的译者行为批评研究,如视听文本为基础的译者行为研究[4]、文学型文本为基础的译者行为研究、应用型文本为基础的译者行为研究[5];二是个体译者行为与群体译者行为批评研究,如葛浩文译者行为研究,苏籍女性翻译群体译者行为研究[6],20世纪上半叶美国“诗人译者群”的译者行为因由研究[7];三是以不同译本为比较对象,研究不同译者的翻译行为。以上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译者行为的分析反映了译者身份下的译者语言性角色及非译者身份下的社会性角色对译文产生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归纳了译者在翻译实践中的行为动因,或译者身份驱使下的译内行为,或非译者身份驱使下的译外行为。从译者行为批评理论的角度分析出的译内行为与译外行为对译内效果及译外效果的影响,打破了传统的以文本为中心或以文化为中心的静态批评模式,突出了译者的主体性,区分了翻译行为与译者行为的界限,将翻译内外相结合,展现了译者与译文、译文与读者之间的相关性,是一种动态评价模式。

以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为导向,译者在翻译实践上可以兼具译者身份与非译者身份,呈现出既“求“真”的译内行为,也“务实”的译外行为,兼顾译内效果与译外效果。

二、方言翻译综述

国外对于方言翻译的研究起步较早,始于19世纪。2005年,Translating Voices and Translating Regions国际会议在意大利召开,进一步掀起了国外方言翻译研究的热潮。近年,国外学者多从方言翻译实践策略、方言与文化相关性及方言翻译理论角度进行探讨。相较而言,国内方言翻译研究起步较晚。21世纪初,为推动中国文化建设,复兴中国文化,文化“走出去”战略应运而生。国内学者开始关注中国特色文化传译研究,体现强烈地域性特色的方言翻译也随之受到学者的关注。多数学者尝试探索方言翻译的理论基础,如功能主义目的论视角、杂合理论视角、霍恩比的“综合法”理论视角、生态翻译视角、模因论视角、语境理论视角、目的论视角。另外,国内译学界也倾向以文学型文本为基础探究方言翻译策略,如方言策略对比研究、方言归化策略研究。除此之外,不乏少数学者针对应用型文本和视听文本中的方言进行翻译策略研究,如公示语翻译研究,方言版《泰坦尼克号》的翻译研究。学者们所关注的地方方言多样化,且中国地方方言的多语种传译研究也日益增多。如粤地方言的英译研究、晋方言英译研究[8]、绍兴方言的英译研究、北京方言的俄译研究、方言法译研究等。

整体而言,国内关于方言翻译的研究呈现以下特点:一是针对方言翻译的研究,学者们所研究的文本类型虽然多样化,有文学型文本、应用型文本及视听文本等,但目前以应用型文本和视听文本为研究对象的相关方言翻译研究还属少数;二是针对方言翻译的研究,学者们所选取的译本呈现单一化趋势,多为汉学家莫言小说的葛浩文英译版本,如葛版英译本《红高粱》为常见研究对象。三是针对方言翻译的研究,学者们关注更多的是词汇或句法层面的翻译策略研究,强调把握语言内效果传递,而忽略了文化传译效果的考量。四是对方言的多语种翻译研究需求上升。五是虽然学者们所研究的方言范围愈加扩大,但对于安徽地区的方言研究依然屈指可数。

三、享受合肥方言

《享受合肥方言》为刘政屏所著,以记录合肥方言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为主,旨在保护以合肥方言为代表的地方方言及其所承载的文化。书中围绕四个主要部分:“感觉”“记忆”“合肥小讲”“趣谈合肥方言”对合肥方言进行了通俗时尚的推介。全书以“微博+水墨漫画”的俏皮形式向读者描绘了文字的意境,让读者在了解方言背后的文化特色与内涵的同时,也学会了享受地区方言所传递出的富有活力的美之享受。书中方言英译文均来自网络,尚无此书的译本问世。本文所探讨之译文皆为网络译文及作者译文,旨在通过译评网络译文促进合肥方言乃至安徽地方方言的翻译研究,达到以评促译,以译促兴,振兴安徽地方文化。

四、非正法翻译与方言翻译

“非正法”翻译是相对于“正法”翻译而提出的概念。“正法”翻译是传统忠实原文的、主流的翻译方法,而“非正法”翻译是一种背离原文、偏离忠实、非主流的翻译方法,也是学界常说的“变译”“偏法翻译”“变法翻译”。常见的意译、节译、选译、摘译、编译、改译等翻译方法都属于非正法翻译的范畴。黄忠廉曾指出“变译”是译者根据特定需求对原文信息进行的取舍行为。从译者行为批评理论的角度来看,这属于译者“务实”为上,兼顾“求真”的行为努力,需要译者在译者身份下,同时兼顾非译者身份,考虑社会需求,才能实现译内效果与译外效果的最佳结合。

国内外学者对于方言的定义尚未统一。广义上讲,方言指带有地方特色的地方语言。狭义上讲,方言包括地域方言、社会方言与个人方言等。地域方言是指具有地域特色或地方文化的语言变体。社会方言指的是只在特定的社会群体中使用的一种语言变体。个人方言也称为个人习语,一般指个人习惯性地“过度”使用的词汇和句式,以及修辞手段等表达方式。本文所讨论的方言翻译是基于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的翻译研究。

方言首先是一种语言变体,在方言翻译实践中,应考虑不同语言变体间的语内翻译及不同语言间的语际翻译在语法、语义、语体方面的特点,力求方言所含信息传达之语法语义之“真”、语体之“实”。如“感觉”中一词“扯由子”,在普通话语义中相当于“胡说”,用来形容某人因犯错或逃避责任想解释而编造不必要的理由和狡辩;在语法规则上属于“动词+名词”结构;在语体上属于谈话语体。在英译“扯由子”一词时,不仅要以相同语法结构表达出该词的语义,同时要保证该词的语体可以充分表达,这样才能求得译文语法语义之“真”,语体之“实”。“make excuses”“talk nonsense”等词组都可以呈现说话人的找借口狡辩之意,这是语法语义上的求真。但若只关注译文语法语义之“求真”而忽略了语体之“务实”,那么译文就缺少人际沟通时的情感交流,更无法体现出方言所承载的地域群体文化。如何求得译文“务实”?这也是本文所提及的“非正法”翻译可用来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务实兼备求真。

方言是特定群体用以沟通的媒介,在进行方言翻译时,若如上文只考虑译文之“求真”,那么译文便丧失了其用于特定社会群体沟通之“务实”。如“合肥小讲”中一词“热脸蹭人家冷屁股”:“脸”与“屁股”呈现了两人之间的行为方向;“热”与“冷”表达了两人之间的态度差异。“屁股”一词在英语中虽然属于禁忌语,但却是日常生活中会使用到的词。“热”与“冷”也是日常生活中的直观感受。这些词共同体现了百姓的日常。若采用直译,无疑会闹出笑话,也会让读者不知所云。因此,译者在实践中要意译。这个词实际要表达被鄙弃的献殷情行为。英语中“seek for unwanted love”“brown nose”等词组都可以表达方言本义,但若考虑方言作为普通百姓之间的谈话语体特性,显然“brown nose”作为英文中的俚语,更适用于日常交流。这里采用的意译体现了非正法翻译在“务实兼备求真”原则指导下对译文求真及务实效果的积极影响。

不仅如此,方言本身承载着地域文化之精髓,是地域特色的外在表现,因此,译者在对方言进行传译时,应以文化传译为已任,这就要求译者在方言翻译实践中可以脱离译者身份,在兼顾译内效果的同时,追求文化宣传的译外效果。如“合肥小讲”中一语“亲为亲,邻为邻,包老爷卫护合肥城”:包老爷实为历史上的北宋名臣包拯(又称包公),今安徽合肥人,以其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刚毅深受百姓爱戴。这句话提及包公是想强调人们应该以包公为立德树人的标杆,相互帮助,这样才能如包公一样,保护合肥城的安康。这句话的真实意图含在“亲为亲,邻为邻”中,若求译文之“真”,译出互相帮助之意,不仅丢失了原句所展现的地域特色和历史高度,也无法传递出中国人互帮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因此,考虑到地域文化内涵和传统价值观,译者需要进行编译。试译为“Baogong(former admired governor of Hefei)once promoted to construct a harmonious society of mutual help.” 译者通过非正法翻译对原文内容进行取舍,重新编排,虽然译文未遵循原文语法规则,也未能表达出“包老爷卫护合肥城”之语义,无法完全体现语义和语法之“求真”,但从“务实”角度看,译文增添的关于“包老爷”的信息包含了合肥地方历史典故,体现了合肥地域文化,体现了译者的“务实”。“a harmonious society”一词也是当今世界所了解的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价值观的体现,实现了译文的文化外宣关照,体现了译者在非译身份下的“务实”考量,也是“务实兼备求真”原则的体现。

五、结语

紧随国家政策,安徽省积极推动地方特色文化发展。以合肥方言为代表的地方方言不仅承载着安徽人民的地域情感,也是地方特色文化的集中体现。探索包括合肥方言在内的地方方言翻译也是地方文化外宣的一部分。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不同于传统的译评理论,其关注译者“求真”与“务实”行为,讨论不同译者行为动因下的译内效果和译外效果。由于方言不仅是特定社会群体的沟通桥梁,也是地方文化的载体,因此,方言翻译实践中也应该从“务实兼备求真”的角度出发,关照语用与文化。在方言翻译实践中,非正法翻译体现出一定的优势。通过非主流的翻译方法,如意译、编译等方法,译者可以平衡“求真”努力及“务实”努力,实现方言传译的同时,兼顾文化外宣的需求。

猜你喜欢
求真合肥方言
方严的方言
合肥的春节
合肥的春节
方言
传承家风 求真 求美——朱玺臻小朋友的绘画追求
张锦绣
阎生德
合肥井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漂洋过海赴少林 一文不名求真功从少林洋弟子到一国外长
说说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