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奎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最近几年,高职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作为输送人才的重要场所,不仅需要对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进行培养,还需要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理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课程思政,属于一种新型教育模式,把专业课程与具有专享专职、专业性质的思政课程进行有机融合,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高职教育中,学前教育专业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针对该专业学生来讲,课程思政是必修内容。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对课程思政中蕴藏的内涵进行把握,对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思政元素进行深入挖掘,进而促使学生更好的发展。
“课程思政”,并不是指具体的课程,而是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该种教育模式的精髓是基于各专业课程,把高职教学活动中贯彻落实思想政治教育,深入挖掘各专业课程中蕴藏的思政价值,实现立德树人目标,因此课程思政有被称为课程的德育[1]。实际上,“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具有相同的目标,也就是传播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但是从方法形式方面来看,还是存在较大差异的。“课程思政”属于隐形的,具有广泛的覆盖范围,渗透在所有的专业课程与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中,在无形中影响学生。而思想课程是独立课程,是专业教师利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讲解给学生。但是需要注意一点,“课程思政”不用生硬的把专业课程转变成为思政课程,而是需要深入挖掘专业课程的德育功能,以专业教学为基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传播。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在专业课程教学、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没有“课程思政”意识。
大部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未来有会从事幼儿教育相关工作,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思想价值观念会对幼儿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对该专业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重要的[2]。现如今,我国高职教育中培养学前教育人才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观念先行,注重职业理念、道德品质、爱国情怀等隐性思政内容的渗透;第二,基础性,注重保教实践活动科学价值观的确立,对其他专业课程思政性具有显著影响。从中可以看出,在学前教育课程中融合“课程思政”,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还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对学生未来就业和发展均具有较为积极的意义。
在新时代背景下,国民必备社会责任感、爱国主义教育,把“课程思政”融入到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是促进教育、社会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3]。但是,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大纲中,有关“课程思政”的内容相对较少,虽然在专业课程中涉及到一些隐性思政元素,但是没有得到足够重视。部分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仅仅是从传授知识技能的层面入手,对教学内容进行设置,对教学方法进行挑选,没有涉及到价值观引领等方面的内容,与国家政治、文化、经济等内容联系不紧密。
信息时代背景下,社会发展迅猛,00后的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新鲜事物,思想更加活跃与开放,具有娱乐精神,且求知欲与上进心强烈,这使得学生更加具有创新潜力,这就需要教师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进行内容创新和方法创新,保证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特点和学习需求[4]。但是,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是侧重于职业技能,很少开展理论教学,且利用灌输式教学模式,以至于学生对于理论知识学习不感兴趣,很难有效调动学生内在情感体验,更无法融合“课程思政”。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特点与需求,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以此为基础对“课程思政”进行融合,促使学生产生价值认同感。
在学前教育课程教学中,教师更加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而“课程思政”更加侧重于帮助学生树立三观,从中可以看出两者之间基本上是没有关联的。在实际教学中,尽管会涉及到部分思政有关内容,但是在形式层面上仍然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而不是激发学生情感。在该种情况下,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很难形成合理,难以发挥出协同效果,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制定需要突出职业性,而在“课程思政”下,需要把职业导向作为基础,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进行融入,进而实现新时代背景下育人目标[5]。详细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第一,需要与思政课程教育要求进行结合,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中涉及到的共同的思政元素进行深入挖掘。第二,把“课程思政”与学前教育专业学科目标进行结合,以课程内容为基础,对课程目标进行提炼。第三,与就业岗位进行结合,对幼儿教师具体就业要求进行深入考察与了解。通过这几个方面,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价值观目标、专业态度、职业道德进行确定,且把其贯彻落实到实际教学活动中。
在学前教育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时,教师需要意识到想要把社会意识形态的所有内容都融入到专业教学中是不现实的,生搬硬套的行为也是不可取的。想要真正的融合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需要结合不同学科体系特点,把不同教学内容作为基础,深入挖掘思政元素。第一,在理论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社会责任、爱国情怀的元素进行开发。第二,在基础教育模块,需要注重对职业道德观念、法治意识进行深入挖掘。第三,在保教实践中,注重对创新探索意识和工匠精神进行挖掘。第四,在公共关系模块中,注重对学生人际交流能力与开发性意识进行培养。通过对这些思政元素进行挖掘,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出学前教育课程的价值内涵,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与个人素养。
在学前教育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避免过于空洞与表面的问题,而是需要落实到具体的点,挑选合适的载体。针对不同思想元素,教师可以挑选不同的载体,保证载体合适性,这样才可以充分发挥出其价值观内涵。在对载体进行选择时,应避免突兀,且可以激发学生情感,引发学生情感和价值共鸣[6]。现如今,思政教育载体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第一,是直观例证型;第二,示范引导型;第三,实践情境型。其中,直观例证型是最为生动和直观的,例如在环境中,不走合适在教学道具中,对思政元素进行融入;示范引导性,主要是利用典型榜样示范,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与价值观共鸣,进而实现思政教育效果,例如爱国情怀可以引入教育家陶行知,通过真是实际对学生进行感染和熏陶;实践型情境,更加侧重于学生的真实感受与体验,例如在幼儿教师教育观念实训项目中,指引学生以幼儿教育观念为基础,分析具体活动事件。
在新时代背景下,出现了诸多新型教学方法与手段,且被广泛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如小组讨论、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这些教学方法与手段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积极主动性,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在学前教育课程中,想要有效融入“课程思政”,教师需要灵活利用新型教学方法与手段,进入促使“课程思政”的落实[7]。例如,在培养学生和幼儿家长沟通能力时,教师可以利用多样化教学模式,例如情境教学法,营造具体情境,在情境中对矛盾进行设置,指引学生学会怎样正确的应对不同情况;再如小组讨论,教师可以给出具体案例,并提出多道问题,指引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分析,然后教师进行总结,对具体情境下可以利用的沟通方法与技巧进行列举。利用上述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对具体岗位工作的艰难进行感受和体会,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与控制情绪能力。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科技不断发展,网络教学媒介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对学前教育理念、思政元素相结合的优质教学素材进行搜集,且通过微信群、QQ群等途径,把这些优质素材和学生进行分享,促使学生可以近距离的对学前教育领域中的新气象、新理念进行接触,指引学生结合当下学前教育专业发展走势,谈一谈自己的看法。此外,在学前教育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时,教师需要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和实际需求,制定一些具有正能量的专业新闻且推送给学生,促使学生可以在无形中形成良好、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
在以往评价中,教师过于注重能力掌握情况,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价值观与专业态度,这非常不利于学生发展。因此,教师可以以德育作为目标,对全新的评价方法进行引入,充分发挥出评价的激励作用,在教师评价的基础上,对学生自评和小区内互评等手段进行引入,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此外,通过外部评价参考,可以避免学生误入歧途,加之教师适当指引,能够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背景下,在学前教育课程中融合“课程思政”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还可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目前,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部分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没有注重对思政元素进行挖掘,导致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模式,明确“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并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把“课程思政”和学前教育课程进行深度融合,从根本上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前教育专业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