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悦欣, 杨璇羽
(1.河北大学 国际交流与教育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2.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
“读图时代”是指现代社会图像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日益增大,这个“图”包括形象图片和绘画。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绘画直接成为信息交流和知识获取的重要媒介。绘画其实是历史悠久的交流媒介和信息载体,黑格尔曾将美术喻为各民族最早的老师,认为绘画在信息交流、知识传播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唐代张彦远曾比较过文字与绘画在承载和显示事像方面的优劣性,他认为“记传所以叙其事,不能载其容;赋颂有以咏其美,不能备其像,图画之制所以兼之也”。可见,绘画有着本身独特的优势,在形象性和直接性方面,绘画要优于文字等其他媒体,是一种简洁明了、无须翻译的“语言”。绘画具有独特的价值。首先,绘画是最具广泛性、便利性和经济性的媒体。其次,绘画具有广泛的参与功能,可以便捷地向人们传达信息,突出了语言文字与图式形象的结合。同时,画面带有一种感染价值,通过特定的绘画语言,产生一种思想和道德意义,可以说绘画是传达伦理和思想的一种工具。[1]从语言符号获得的超出人的直接经验之外的概念、知识,要真正消化吸收和理解,必须得到事物的佐证,在没有实物的情况下,图画形象无疑是最好的补偿措施,而且绘画本身就是一种情感形式、情感符号、情感表象活动。通过对作品的理解、感受来体验作品的内涵,这是一个愉快的交流和互动的过程。
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人对于新颖的、直观情景下的信息和内容比较感兴趣,从心理上就会产生学习冲动。传统的课堂讲授,由于某些知识缺乏实际情境,不能生动地展现其丰富性,很容易造成学习者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产生阻碍。当留学生通过感兴趣的绘画作品进入学习时,因为绘画不是生硬的灌输,而是交流、对话、引导、启发和互动,具有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拓宽人的视野,所以能激发起学生的想象力和兴趣,使学生在愉快中获得知识。因此,绘画作品可以作为语言教学的辅助手段,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文化知识的传授与理念的阐释渗透于语言要素的教学之中。[2]这不但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解决语言的实际应用问题,而且能缓解学业压力,对克服留学生的异国跨文化交际障碍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绘画有着极强的表现力,运用绘画来辅助语言教学、文化教学,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特别是中国画融汇文学、绘画、印章、诗文于一体,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而且它本体呈现的综合性、运动性、真实性和传播的大众性等特点都在诉诸视觉的过程中跨越国界和地域,给人们带来许多收益。[3]
中国画和中医、京剧,并称为中国的三大国粹。中国画内容通常包含人物、山水、花鸟等,中国画就是用艺术形式表达作者的思想观念,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画植根于中国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以及自然环境等大背景中,具有传统中国哲学和美学的思想基础,受多种因素影响,文化意蕴积淀丰富而深厚。中国文化注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倡导“天人合一”的观念。中国画的画理和中国文化的理是完全一致的,汉迄魏晋,已经成熟,唐宋时期已臻高峰。中国画吸纳了中国文化的观念,有浓厚的历史传统,中国传统故事中蕴含着人类共同的基本情感诉求,是整个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画外在的主要体现是用中文讲述中国人的生活历史,内在的特质主要是讲述蕴涵在中国人历史生活故事与文化景观中的理念及价值。潘天寿在《听天阁画谈随笔》写道:“艺术品,须能代表一民族、一时代、一地域、一作家,方为合格。”黄胄说:“我的绘画,都是从生活中来的,生活是源泉、是根。”可见,绘画能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和历史发展。[4]
中国画从构成元素上,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诗、书、画、印。中国画的取景造景富有诗意,画面形体表现在似与不似之间,“计白当黑”“大象无形”是中国画虚实相生的哲理,也正是中国画的独特妙境。所以这里的“诗”和“书”并不一定是非要在画面上题诗或写上书法,而是一种诗情画意的表达。而“印”以补白、均衡、添彩为用,其形状、大小、格调都要与画面风貌、画家气质谐和天成。“画”是画面的形体,四个部分完美结合。正如北宋画家郭熙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画的最高境界也就是诗的境界,诗与画是可以互通互补的。中国画中的题诗并不简单是画的说明,而是在传达画外之意,是诗情画意的深化。[5]所以,中国画蕴涵丰富,不只是一门造型艺术,更多的是绘画造型以外的东西,不仅具有书法和文学功底,还必须有伦理学、哲学,乃至社会、自然等综合功力。
高尔基曾经说过“文学是人学”,绘画艺术亦然,二者都再现和表现人的情感、行为、故事,而人物的语言、思想和文化等都能直观直感地展现出来。绘画可以丰富汉语教学资源。中国画融入了文学、艺术、民俗学、人文历史等多个领域的知识,经济、文化、政治、历史、科学、技术、军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等内容无所不包。中国画以作品中的场景、故事和人物为载体,将中国文化的丰富底蕴和精神内涵传播开来,学习者可以自行比较和发现文化差异,可以从中读到文化的涵义以及历史的场景。郭熙的《林泉高致》咏道:
春山淡冶而如笑,
夏山苍翠而如滴,
秋山明净而如妆,
冬山惨淡而如睡。
不是为了写山而写山,而是传达出作者对这个山内心的感觉,这就是诗意的要求,是郭熙“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的具体写照。
古有“文以载道,画以载道”之说,中国画有自己的笔墨文化,画中蕴含着事物发展之规律,社会认知和智慧。中国画讲究“笔断意连”,画中两根相接的线,稍微离开一点,虚实中求变化。如建筑上的“有缝对接”,“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敬如宾”的夫妻之道,“说话不能太满,做事不能做绝”的为人处事之道,都是同样的道理,就是要留有余地。[6]中国画“以画载道”就是指中国画中的规律,包括线条的浓淡、干湿、粗细、曲直、虚实以及行笔的一波三折、轻重快慢等诸多变化,中国的笔墨文化彰显出中国画的精神气质。
中国人的文字和艺术都是有着文化担当的。譬如很多著名的中国画,看起来只是艺术,其实蕴含着中国人的道德、理想和尊严。中国画至尊的理念和卓越的智慧给予人的是最高的境界,净化人的心灵。“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不惧寒冽幽香四溢的梅花、傲霜绽放的菊花、有气节的竹子,在花鸟画中展现出的是中国人的高贵品质。敦煌、永乐宫的壁画,诉说着中国人的诗心和人格,天地般静穆和恢弘。隋代展子虔《游春图》的文化意义远远超出了这幅画本身。作为艺术、作为文化,是中国人描绘自身的形影,它表达的是一种尊严。唐代韩滉的《五牛图》是“人格化”的牛的描绘,传达出任劳任怨、注重实际的精神信息。宋代的山水画气象壮阔,描述的是中国人辽阔的胸襟和眼界。元代山水画抒情的笔意,是元代社会的特殊性寄托于山水的中国人的性情抒发。到了明清和当代,中国画仍然不只是绘画的艺术,而是表达画家形而上的情怀,追问生命的终极价值,是文化人的内心歌唱。八大山人、青藤、陈老莲、金农等都是其中的文化人。《绿满春山》《海阔天空》《红杏枝头春意闹》《杲日融融》《老干当春还着花》《大地壮歌》,这些都是生命的赞歌,从题目就可以联想到生命意蕴。
石涛说的“笔墨当随时代”。每个时代的绘画有着不同的风格,展现各个时代的特点。从不同角度将中国独特的民俗文化、戏曲文化等通过绘画的方式描绘出来。当代社会也有很多绘画反映现代人的生存现状。绘画与社会、政治、大众文化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绘画呈现出这个社会的文化价值观、精神面貌和善恶标准。爱国主义、英雄主义、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及家庭责任、相互尊重等中国现代社会所倡导的文化理念,通过绘画作品得到了一定的传达。例如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和谐之本;体现中国文化的武侠文化、佛教精髓、家国情怀和爱情故事,也昭示道德、人性、仁爱、正义、善良、诚信等力量的价值取向。[7]
中国画追求“天人合一”。中国画在描绘事物的时候,不仅仅是对物象的刻画,更多传递的是画家本身对事物的认识,是一种思想理念。中国画中“胸有成竹”“中得心源”“万物造化”都阐述这样的道理。齐白石说:“似则俗,不似则非,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说的就是用简单的笔墨来表现心中的丘壑,正是中国画的奥妙所在。所以说中国画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是国粹。最近反映历史、文化、现实、环境、人类忧虑、人生多面的正视、人性深度、成长艰难的直视、对现实暗处的表现、鼓励向上的坚守,实现精神的全家欢、个性创造的魅力等现实的主题也涌现出许多。
人物画,例如戴逵的《三马伯乐图》、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张僧繇的《汉武帝射蛟图》、展子虔的《朱买臣覆水图》、韩滉的《瑶民击壤图》、李公麟的《免畏图》、李唐的《采薇图》等,将历史事件以提炼、概括,又给予形象化,给人以借鉴,使后人受到教育。这些历史作品往往保留并体现作者当时的创作意图及其对是非善恶的态度。如李唐的《采薇图》,以殷末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故事为题。这位宋代作者李唐是想通过画中的事件,对伯夷、叔齐这两位历史人物进行歌颂,表达自己作为宋臣,绝不会妥协投降金人的态度。这在当时民族矛盾非常尖锐的宋代,具有重大历史意义与艺术价值。
历史上有很多的风俗画,生动地刻画了当时的生活场景,让观者读画如同亲历千百年的市井生活。唐朝阎立本的《步辇图》描述了贞观年间吐蕃首领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联姻的历史故事;张萱和周昉的《唐宫仕女图》展示了唐代的繁荣景象;杨子华的《邺中百戏狮猛图》、展子虔的《长安车马图》、戴逵的《胡人弄猿图》、韩滉的《田家风俗图》和《村舍图》、燕文贵的《七夕夜市图》、毛文昌的《村童闹学图》、李嵩的《货郎图》都是生动描绘市井之事,展示了不同时期的风土人情。宋徽宗时代的宫廷画家张择端创作的《清明上河图》为市井风俗画的典型作品。作品描绘出汴京城内及近郊清明时节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景象,大街小巷,百肆杂陈,有赶集、交易、饮酒、闲逛、小憩、聚谈、推舟、拉车、乘轿,熙熙攘攘,热闹非凡。《清明上河图》已成为中国的文化符号和历史城市符号,不需要翻译就可以让广大外国人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8]而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坐在步辇上接见西藏吐蕃来使的情景,这件作品可以理解为当时的“时事新闻”图。南唐顾闳中的《韩熙夜宴图》描绘了夜宴的真实情景。这些画作都带有“新闻”性质,实况报道当时的情景。神话故事画、戏曲传记画这类题材多为民间绘画,例如《梁山好汉忠义堂》《三顾茅庐》《八仙过海》《断桥相会》《龙王做寿》《水漫金山寺》《嫦娥奔月》《齐天大圣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等。中国的佛教和道教都有大量的绘画,如唐代吴道子的《地狱变相》、五代贯休的《十六罗汉图》、南宋梁楷的《六祖伐竹图》以及保存下来的石窟、寺观壁画等。
中国画家有目的地选择人物、场景,刻画英雄、高逸、圣贤、贵贱等,而且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处处体现对人的尊敬,即便是在花鸟画中的“梅兰竹菊”“岁寒三友”无不寄予人的道德风范和高尚品德。特别是中国画中的留白,代表的是水面、天空、白色的墙壁……也可以不代表任何具象,留下的是想象的空间。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相生的表达效果和意境。因为中国画是意象造型,表达时空观念可以是自由的、示意性的,所谓气韵生动,其中的“气”指的是一种感觉。京剧《三岔口》舞台表演,场景灯火通明,却是在黑暗里的厮打;画夜景,只要有一支蜡烛或一轮明月就够了;在舞台上走几步,一转身就从此地到了彼地。中国画也是如此,《韩熙载夜宴图》并没有灯烛光影的描写,马远的《长江万里图》也只是意象中长江的几个片段。
从中西方绘画比较视角着眼,西画讲技术,中国画讲功力;西画讲科学,中国画关乎哲学;西画注重表现,中国画倾向于传道;西画叫看,中国画叫品;西画让人激动,中国画让人醒悟、启迪和净化心灵。可见,从艺术的角度而言,中国画不是一门纯粹的绘画艺术,因为它描绘物象的最终目的不只是物象本身,更多的是通过笔墨表现人的聪明和智慧,表达出一种社会理念以及对世界的认知和把握。
绘画描述公元640年吐蕃松赞干布第三次派使节向大唐求亲,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历史事件。唐朝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表现了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禄东赞的情景,栩栩如生地记录了文成公主出使西域“和亲”的故事。画作通过描绘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王松赞干布派来的使者,形象化地纪录了唐代汉藏和亲这一重要的历史事件。画家通过艺术的手法,传达唐朝的国力与威严,表现了那个时代的精神和风采,作品有血有肉,成为活的形象性的历史教科书,是中国民族文化的艳丽花朵。
通过这样的背景介绍,让留学生了解中国唐朝的历史和文化。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30年,为促进唐朝和吐蕃的友好关系做出了重要贡献。所以通过画去认识历史,通过历史去解读画,两者本来就是相互佐证、密不可分的。而且以讲故事的方式,通过这样一个栩栩如生的画面来观察和体会。[9]
首先从艺术表现上,分析一下画面的布置。画面的右边是核心部分,端坐步辇上的唐太宗是画里的中心人物,从场合、衣着,到人物,无处不在体现着唐太宗的高高在上。在禄东赞后面,还跟着一个更瘦小的人物,这个人是翻译,他穿了一件白色衣服,说明是一名没有品级的布衣。从神情看,显得更是恭敬有加。一边华丽从容,一边紧张肃穆,一边舒展,一边规矩,一边紧张,一边松弛,体现强烈的对比。
从色彩上讲,这幅图的场景是一个喜庆的场面,通常由红色装点基调。从服饰礼仪上讲,唐太宗贞观四年明确规定: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绯,六品、七品服绿,八品、九品服青。所以这个典礼官至少是五品以上官员,相当于外交部礼宾司司长。仅仅是礼仪引导的官员就在五品以上,可见接待吐蕃使者的规格还是很高的,体现了足够的重视。
从尊卑上讲,画中小宫女的数量,一共九个。数字“九”可不是随便画的,古人以九为大。还有,不难发现端坐在步辇上的唐太宗比身边的宫女都要大两圈。这并不是唐太宗身形比宫女壮硕,而是中国古代人物画构图的标准样式之一,就是“主大从小”,即画面中地位高的人物,就要画得比其他人大,以突出主要人物的高大形象。
从画面构成来讲,在画面的左边,跟在穿红色衣服的典礼官后面的是吐蕃使者禄东赞。禄东赞本来是画面中的二号人物,但从人物大小看,画得比典礼官还要小。画中的禄东赞,穿了一件花哨的锦袍,看起来好像不太庄重。但是,实际上,这件锦袍表现出了对唐太宗的至高敬意。禄东赞的服装正式名称叫“联珠立鸟与立羊纹织锦长袍”。锦袍上的图案有两种,一种是联珠纹内立鸟,一种是鱼鳞纹,内羊或驼。一飞禽一走兽,象征的是天和地。这是只有贵族才能穿戴的专门服饰。[10]
一幅画就是一个故事,如何讲好这个故事需要了解教学对象,更需要了解中国画本身的文化内涵。这样才能让留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了解中国文化、学好汉语。中国画本身就是一座桥梁,是架起与世界各国交流的艺术桥梁。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很浓厚,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学生可以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同时也学习相关的汉语知识,提高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1.选择的作品难度要适中。根据不同学习阶段选择难度适中的绘画,选择的绘画作品要求积极向上,尽量选择正面题材的绘画作品,还要考虑到各国的文化差异,避免产生歧义;选择绘画作品题材多样,根据涉及教学内容选择历史、地理、风俗等丰富多样的作品,满足不同学习者需求;作品既要耐人寻味,启发内心,又可以帮助其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选择关注人类心理的共性绘画作品,如选择关于幸福的、创业的、人性的、心里的、家庭伦理的作品。这样的作品接近生活,容易引起兴趣,产生共鸣。
2.做好教材的编排设计。绘画用于对外汉语教学并作为一门课程呈现,就要对所涉及内容进行总体规划设计,编写不同等级教材。教材要涵盖固定的词汇、语法项目、合适的练习题等。涉及的内容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主题,如历史、文化、语言、生活、风俗、地理、艺术、戏曲等,尽量使作品内容丰富多样,满足不同层面的需求。另外,绘画选择视教学对象而定。
3.与绘画实践相结合。首先介绍绘画用的工具和材料,包括特点和使用技巧。然后,通过介绍中国画的笔墨语言,用笔、用墨、用色进行一一示范,让学生体会特有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再通过学生的实际练习来感受中国绘画与其他绘画形式的不同。这一点在笔者给留学生教授中国画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证实,在这样的课堂上他们爱上了中国画和中国文化,也从而更加喜欢学习汉语。
中国画有着丰硕的成果,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可选择的丰富资源。把它运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中是新的尝试。首先,有助于帮助学生找到更合适的学习汉语语言知识的切入点,降低汉语学习难度。如果能够合理、有效地运用,可以有效补充、丰富和完善汉语教学内容,使汉语教学生活化、情景化、交际化。其次,绘画用于汉语课堂会弥补平时课堂教学的不足,丰富汉语教学的手段和内容,使语言学习生动、有趣,培养学生的语言交流以及社会交往能力,从而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运用中国画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使用恰当的教学模式,灵活而不散漫,活泼而不失得体,充分发挥中国画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