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新接力
——SPOC国内研究热点及现状分析

2021-01-16 00:18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学者教学模式课程

李 琳

(天津职业大学 艺术工程学院,天津 300410)

一、SPOC概述

近年来,各大中小学和高校纷纷开始大力发展网络教学。社会上相关的成人技能培训机构也都纷纷投入线上教学,推出SPOC和直播课相结合的新形式。它倒逼着教学中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媒体、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在内的五要素发生改变。随着社会“互联网+”、5G技术以及教育大数据等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教师和学生已经由“愿不愿意”选择网络教学转变为“不得不”适应网络教学。线上教育给传统教育形式带来了新秩序、新挑战与新机遇。其中,SPOC的作用和意义尤为明显。

SPOC是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的缩写,有学者将其译为“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以下简称“SPOC”)。2013年,国际上首次出现SPOC概念,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威廉姆首次开设了名为《著作权》的SPOC,并成为哈佛大学对SPOC的首次尝试。2014年9月,由爱课程网和网易云课堂联合推出的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首次开设了免费的SPOC功能。SPOC作为国外引入的教育新模式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追捧,逐渐吸引了百家高校加盟开设。SPOC引领了新的一轮学习革命,从英文层面分析Small和Private是相对于MOOC中Massive和Open而言,Small指学生规模在几十人到几百人,Private指对学生设置限制性准入条件,达到要求的申请者才能被纳入SPOC课程。也就是说,SPOC是具有门槛、需要申请并具体针对某一特定小范围具有共同学习目标和愿景的学习者而设置的,并非MOOC那种泛泛的“大众教学”。有学者提出SPOC具有“私人定制”的内涵,它使教学目标具象化,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

与MOOC不同的是,SPOC需要教师提前录制视频发布到网络平台,并撰写好网络测验题,学习者需要自行登录账号进行自主学习,只有完成相应的练习和测试后才可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学期结束后颁发SPOC课程认定证书。SPOC作为教学辅助平台,给教学工作带来了诸多便利,它很好地解决了线上MOOC课程实际运行中产生的一些教育问题,提高了MOOC资源的利用率,为传统课堂教学转型提供了崭新的思路,提高了线下教学质量。为此,国内很多主流MOOC平台课程纷纷尝试向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转型。譬如,有的MOOC平台将SPOC分为同步SPOC和异步SPOC。同步SPOC是指课程发布到MOOC平台,由原课程负责团队提供服务,不再需要本校任课教师进行教学设计,任课教师只要负责管理学生做好线上学习的工作,并在课程结束后在后台导出学习数据。异步SPOC是学校任课教师直接引用完整的MOOC课程资源,并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内容上的自由增减,并由学校教师开展混合式教学并在后台导出相关学习数据。SPOC教学模式为任课教师节省了教学设计的时间,教师只需要做好课程资源管理工作,把控好线上线下学生的学习进程,并做好答疑、评价等工作,这大大提高了教育效率和MOOC资源利用率。SPOC在成人教育如成人自考、技术技能培训等继续教育学习方面也起到很大助力作用。成年人学习因受时间、环境、家庭、工作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很难全天候地完成学业,而SPOC为成年学生提供了便利和海量学习资源,同时学生也能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以满足情感上的交流和归属诉求,因此同步SPOC和异步SPOC更受到成年教育学生的青睐。在现阶段分析SPOC的研究脉络和发展趋势,对SPOC研究成果进行内容上的理性梳理和回顾,找出国内SPOC的研究热点、发展瓶颈以及应用短板,为在线学习以及在线开放课程研究做出参考和指引具有重大意义。

二、文献的来源与选取

本文在对国内SPOC相关文献知识图谱分析的基础上开展研究。研究样本取自2014年至2020年12月31日区间内,检索主题词为“SP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等,分别收集中文核心期刊文献、CSSCI期刊文献以及相关硕士生博士生毕业论文。在剔除掉会议及与本主题无关文献后,共计356篇文献作为本研究样本材料。

在研究方法上,主要基于CiteSpace软件的数据可视化方法对样本进行归纳整理。运用共词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分析国内SPOC研究的整体现状和特点。

三、2014-2020年SPOC国内研究热点及其现状

为了总结归纳国内SPOC的研究热点,本研究运用Citespace软件的共词分析方法,对样本文献的关键词进行分析。关键词主要用于表达文献的主旨,是对整篇文献的概括,它的首要任务在于传递科研信息。[1]关键词出现频次的高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作为判断研究方向在领域内是否为研究热点的一个重要指标。关键词频次的多少也直接反映了研究热点的总体概况。中介中心度的高低则代表了对应关键词在整个研究网络中的媒介能力以及网络资源控制能力的强弱,其它节点必须通过该节点才能够连接、交流和互通。[2]通过CiteSpace可视化软件,以关键词为节点,时间分区为5年,阈值为50Top per slice,采用最小成树算法,分别利用国内核心期刊文献绘制SPOC研究热点知识图谱,共得到节点74个,连线251个,利用国内硕博论文绘制SPOC研究热点知识图谱,共得到节点26个,连线61个。

本文对两张可视化图进行统计,分别得出四张频次和中介中心度排在前20位的SPOC研究关键词。虽然相应的频次和中介中心度表格中,有些关键词在排名上并不是一一对应,但整体上还是存在一致性的。综合关键节点分布可知,国内SPOC研究文献中出现频次较高的有“SPOC”“混合式教学”“教学模式”“翻转课堂”“MOOC”“职业教育”“爱课程”“在线开放课程”“应用”“中国大学MOOC”等。在两份排名中,中介中心度较靠前的主要有以下关键词,即“SPOC”“MOOC”“混合式教学”“在线开放课程”等。它们是整体研究脉络中起核心战略作用的关键节点。通过对2014-2020年SPOC研究的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频次排名、中介中心度排名和关键词聚类分析图的分析,本研究总结出以下当前SPOC的研究热点。

(一)SPOC基础理论研究偏向于与MOOC的联系与区别的认定

该热点由“SPOC”“MOOC”等关键词构成。随着2013年国内学者逐渐投身SPOC教育实践领域,众多学者一方面积极探讨SPOC的价值取向以及和MOOC的联系与区别,另一方面尝试探究基于SPOC开展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翻转课堂模式研究。因为SPOC是在MOOC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所以SPOC的特征、价值取向以及与MOOC的差异是学者们初始阶段研究的重点。有学者立足本土化提出了“SPOC有效学习”[3]“SPOC深度学习”[4]“SPOC有效教学”[5]等概念定义。在研究初期,有学者将MOOC和SPOC区分为“大MOOC”和“小MOOC”,[6]还有学者很形象的将二者理解为“公众普惠”和“私人定制”,[7]二者都是对现今高等教育的有益补充。诸多学者通过教育哲学逻辑研究达成一致看法,认为SPOC和MOOC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促进、同步发展的融合关系,线上课程与线下课程彼此不能相互取代,未来亦不会有传统和在线的区分,而是需要两者的包容才能使彼此发展的更好。[8]所以说,与其将SPOC视为后MOOC时代的新模式,不如将其视为MOOC与校园课程相互融合的产物。这种观点在近期阶段的教育变革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二)SPOC多采用混合式教学和翻转课堂等形式开展

该热点由“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及“教学模式”构成。SPOC的开展主要是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和翻转课堂模式。阿曼德·福克斯教授认为SPOC教学本就是一种混合式教学形式,通过线上和线下课程的合理搭配,进而实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本土化教学。[9]学习专家罗伯特·卢认为,SPOC使在线学习超越了复制传统课堂的阶段,正在创造更为有效和灵活的模式。让高高在上的MOOC课程在提高资源使用率、降低辍学率的同时,可以走进课堂为校内学生服务,与此同时也拓展了校内教学内容的多样化,让校内教师更有精力做高质量的教学设计和组织策划,学生在有限的课上时间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性研究,为更好的实现翻转课堂提供有力的契机。《地平线报告》创始人约翰逊预测,混合学习同时融合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的优势将是未来的主流学习方式。[10]因此二者如何融合也一直是网络教育热门的主题之一。如在教学模式设计中,是学生先线上学习再线下课上辅导补充,还是先线下学习引导再激励线上自主学习;线上讨论和线下讨论的周期策划和管理如何执行;通过哪些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督促吸引学生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学习评价方面,线上成绩和课上成绩的测评如何设计和实施等都是学者们探讨的重点。

(三)SPOC需要学习者的在线自主学习能力和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

该热点由“泛在学习”“自主学习”“碎片化学习”“教学方法”“策略”“教学实践”以及“能力培养”等关键词构成。SPOC模式是由学习者线上线下学习共同构成的,所以学习者如何在自主学习阶段更加高效有质量地进行学习,是学者们更为关切的焦点。很多学者表现出了对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对SPOC学习效果影响的关注度。[11]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某些学生对SPOC学习需要投入的时间、精力以及在线学习时间管理自信心不足,学生对课堂教学的依赖性越强,对在线学习的态度越消极。[12]因此提倡教师要格外注重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SPOC学习观和提高SPOC在线学习管理的能力。学者陈国恩在研究中提出,特别要注意向学生展示SPOC的优点,让学生喜欢这种教学模式并感受到它所具有的魅力,才能最大程度的激发起SPOC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开展SPOC模式教学由教师团队作为总指挥来承载和引导。SPOC模式中的教师,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推动者、领导者与合作者,将单一的教书匠转变为课程开发设计者和研究者,让教师有精力着眼于更高价值的教学活动,如重点问题解决、协作创新开发等。在创新教学模式的同时,给予教师更多的职业成就感、满足感,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并刷新对教师职业的定义。[13]因此有很多学者将SPOC研究着眼于教师混合教学能力上。如有学者在界定SPOC优质教学绩效的基础上,构建了SPOC混合教学胜任力模型,[14]用于指导SPOC混合教学能力评估和教师培训,有学者在分析了教师建设SPOC过程中需要的能力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教师信息与传播技术能力的策略,[15]以帮助教师准确的将信息化手段应用到翻转教学的每个环节中。

(四)SPOC在线课程及教学平台建设发展迅速

SPOC在线课程建设和相应的教学平台建设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该热点由“在线开放课程”“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课程建设”等关键词构成。在热点关键词中,出现的“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均为国内优秀MOOC平台。爱课程是教育部、财政部“十二五”期间支持建设的高等教育课程资源共享平台,集中展示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和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并对课程资源进行运行、更新、维护和管理。中国大学MOOC是由网易与高等教育出版社携手推出的在线教育平台,向大众提供中国知名高校的国家精品开放课程。鉴于SPOC分为同步SPOC和异步SPOC,学者们在进行SPOC教学建设研究过程中,有的直接选取适合本校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的某一门MOOC优质课程,采取拿来主义选用在自己的SPOC课程上;有的是教师团队在考察所有相关MOOC课程中,根据自身教学需要截取某几门MOOC相似课程中的某几段线上教学视频,再对线上优质资源进行优化整合来设计自己的SPOC混合式教学实践;还有的教师团队为了能根据本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来更好地为校内师生服务,自行设计SPOC线上课程脚本,拍摄教学视频,设计线上评测,重新设计制作一门SPOC线上课程。

SPOC教学平台的建设目前共分为三种形式:第一种是和现有较成熟的主流平台合作。诸如有的高校是采取和国内主流MOOC平台合作,如“学堂在线”“好大学在线”“中国大学MOOC”“爱课程”“超星MOOC”“智慧树”等。教师团队将在线课程直接放在大共享平台,在线上开展相应的MOOC教学的同时,引领校内学生开展相应的混合式教学。再如高校和基于某一学科建立起来的MOOC专业联盟平台强强联合,开展某一固定学科的SPOC教学实践,如全国医科院校研究生院联盟SPOC平台、中国高校计算机教育MOOC联盟、图书馆学在线课程联盟、中国高校外语MOOC平台等;第二种是学校和专门的SPOC平台公司合作研发在线课程和SPOC平台,如超星泛雅平台、CNSPOC云平台等。教师团队将设计制作好的线上课程放在专门的SPOC平台上,有针对性的为校内师生服务,如重庆大学SPOC教学平台、南京大学SPOC教学平台、武汉职业技术学院SPOC官方网站、苏州工艺美术技术学院SPOC平台等。应用此类SPOC平台,教师可以看到学生线上学习行为数据分析来组织和指导线下教学;第三种形式是学校根据自身办学条件,在其资源环境和设备的基础上对学校现有的课程中心平台、教学服务平台和网络学堂进行改良,设计和组织开展SPOC线上线下教学活动,如Moodle平台、BlackBoard电子教育平台、SaKai教育平台等。

(五)成功的SPOC教学需要多方面因素考量

SPOC教学本就是实践类教学,其教育应用更是研究领域的重中之重。该热点由“职业教育”“实验教学”“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护理”“实验教学”等关键词构成。前期的SPOC研究发现,教育技术相关学者是SPOC研究的主力军,高产学者来自理工科,SPOC相关文献发表量排在前三名的分别是哈尔滨工程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清华大学。众多学者在各自的学科背景下开展SPOC教学实践,有理工科、文科、农学、医学等。在热点关键词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大学计算机、大学英语等大学公共课程偏向于采用SPOC模式开展教学。可以说在高等教育范畴内,SPOC的发展是百花齐放,与时俱进的。学者们的关注点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哪种课程内容和课程性质适合采用SPOC的模式开展教学;二是在应用实践中如何掌控和把握整体SPOC教学进展,如线上和线下的讨论活动,教学评测如何提高有效性和真实性;三是应用实践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如何评价等。

对此,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认为,并不是所有课程都可以通过照搬某种SPOC形式取得成功,[16]偏向实践类、实验类的课程更适合SPOC模式,而偏重理论知识传授的课程则不太适合。在勇于革新教育形式的同时,应冷静思考而不该盲目追风。一门课程教学的成功需要教师、学生、资源环境和统筹协调等多方面的合作。学生的在线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教师的线上线下引导能力、组织能力、整体设计能力、线上线下学习环境对学生的适应性等因素都会发生作用。因此,教师在实践中不要盲目追求SPOC教学,理智选择适宜的课程内容进行不同形式的教学实践。[17]

四、结语

对于一种教育新样式的研究,学者们通常要回答“是什么、怎么用、用在哪”的问题。本文基于内容分析法对重要文献进行深度分析总结,并用共词分析方法对国内SPOC主题研究的现状、热点进行了梳理,得出以下结论。

(一)SPOC基础理论偏向本土化、创新性研究

在回答“SPOC是什么”方面,学者们更关注SPOC的基础理论研究,以及与MOOC发展的关系逻辑上。SPOC是在MOOC发展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所以SPOC的特征、价值取向以及与MOOC的差异是学者们初始阶段研究的重点。很多学者创新性地提出了很多本土化的、延伸性的概念定义,并在研究上一致认为SPOC是校园课程与MOOC相互融合发展的产物,二者相互促进、同步发展。

(二)SPOC平台建设和课程资源建设研究丰富

SPOC课程资源和教学平台建设为学者们强烈关注的研究焦点之一。在SPOC平台建设方面,主要有国内主流MOOC平台、MOOC专业联盟平台、SPOC专门平台以及学校现有课程云平台。多年的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经验及成果,让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网络教学胸有成竹、信心满满。

(三)SPOC环境下学习者、教师二者能力培养以及教学模式研究创新发展

学者们主要探讨了在不同学科背景下,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和翻转课堂的方法探究以及SPOC环境下学习者和教师两种角色各自的能力培养,如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和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研究。对于教学模式研究,学者们基于不同的教学内容特质来决定每一门SPOC混合教学课程的形式,如线上和线下学习的顺序,线上和线下学习讨论、评测、管理的形式等。学习能力或教学能力是否到位会直接影响到SPOC的教学质量,所以学者们也非常关注对教学中两个角色能力的培养研究。

(四)SPOC教育实践应用研究呈现多元化发展

在这方面,学者们更关心SPOC在线课程的设计过程和教学平台建设研究在不同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和教学效果的实证研究。很多学者在医学、农学以及文理科背景下实践发现,不是所有科目都适合SPOC的教学形式,大学公共课和实践类课程更有利于开展SPOC形式的教学,而基础专业课应持谨慎态度。目前,学者们已经开始理性看待SPOC教学,而不是盲目跟风式的投入SPOC的建设中。另外,SPOC是否已日趋成熟并可以进行大规模推广,还需要学者们的不断探索。由此,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学者还将持续对SPOC教育应用效果做一系列本土化实证研究,以此来评判现阶段的SPOC教学模式和资源平台是否适合我国教育发展现状,并指引SPOC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

猜你喜欢
学者教学模式课程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学者介绍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