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精神培养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

2021-01-15 00:45谭新廉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52期
关键词:创新精神自主探究小学数学

谭新廉

【摘要】现代数学课程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数学课比起其它的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中起着独特的重要作用。学生的创造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能否在学习和工作生活实践中打破常规,有创新的想法和行动。本文从数学课程中可以感受到教学上要坚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精神和创新才能,目的就是体现以人为本,为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精神;自主探究

素质教育提出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核心素养也随之发布,它们的核心都是改变应试教育的现状,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精神,数学在这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培养每位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并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读书,帮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动手操作,自主思考去学习知识,实现对于数学的建构。以下是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做法。

一、巧设问题情景,培养创新精神

教学不能直接告诉学生现成的知识,要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教学数学时一定要利用学生现有的生活经历,教师在课堂前的课程设计中,应该通过本班学生的知识水平、已有经历等开拓学生思维,创造具有真实背景又有契合于儿童心理发展的问题情境,从而营造愉悦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有针对性地培育学生的创造精神。

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笔者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是先学后教。课的伊始,学生阅读教科书,自学什么是圆的周长,笔者再提出一个问题——“你可以怎样测量出一枚硬币的周长?”学生们在进行交流讨论之后派出代表进行汇报,他们设想出两个办法:1.取一个细绳绕圆一圈,然后将其拉直,用尺子就可以测量出它的直径;2.将硬币在直尺上转动一圈,记下起始与结束的位置,量出之间的长度。出于深度考虑,笔者问道:“假设要测的是一个圆水池的周长,你该如何做?”有学生说:“可以用一条足够长的绳子,依照方法一来测量即可。”为了使学生进一步地深入思索问题,笔者拿出了一只小球,系在绳索的另一头,并转动绳索,此时小球在空中作圆周运动,轨迹是一个圆,接着问:“那么,现在这个圆的周长你还能拿绳子直接绕一周,再化曲为直测量吗?”通过实践,学生明白绳测和滚动的方法均有其自身的局限性,随后笔者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不同的纸圆,分别测量周长和直径,并求出它们的比值。学生们通过认真操作,观察思考、实践,终于发现了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

二、设计开放性习题,在求异中创新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设计开放性习题是培育学生创新精神的一个重要方法。我们可以设计一些能引发学生深度思考的开放性数学题,让学生从自己的知识经验水平出发,尝试独立解决问题,再听取别人的方法和思路,借鉴别人的经验,并乐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在比较中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发展创新能力,从而发挥数学的育人价值。

1.题目条件的开放性。如,在分数应用题练习课中,笔者尝试只给出一个条件和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再补充一个关于分数应用题的条件进行解答,如,香香水果店里有苹果48千克,,有梨多少千克?学生可补充的条件可以有很多种,各层次学生都能根据题意进行思考,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如补上:(1)梨是苹果的四分之三;(2)是梨的五分之四;(3)梨比苹果多四分之一;(4)比梨少五分之一等关系句,这样就把知识教学与发展创新思维融合在一起。

2.题目答案的开放性。在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面积计算的新课教学后,笔者让学生完成了一个练习题:春风地砖厂刚接到订单,就给客户们制造了一批瓷砖,看你能设计出多少种体积为48平方分米的各种尺寸的正方形瓷砖(长和宽都取整分米数)?学生开始就能写出6×8,4×12两种答案,经过再引导思考,他们又给出2×24,1×48,3×16等答案。

3.各种解题思想与办法。教师应在备课时细心选择并设计题目,指导学生从各个角度来思考解题的方式,在比较中创新。例如,比较分数的大小,除了先通分再比较的方法,还可以问是否有其它比较方法,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又可以找到化成小数比较、画线段比较、画图形比较等方法。求异思维是创造的源泉,教师应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中找到问题最优解,从而真正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三、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实践。数学有着高度的抽象性,但小学生缺乏理性经验,只能借助于亲自操作获得的直接经验,才能在此基础上加以适当地抽象与总结,从而建立起数学的基本概念与规律。所以数学教师们应该注意动手操作在课程中的重要意义,用好学具材料,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教学过程中真正地建立数学知识框架,理解知识,并得到有效的解题策略,使创新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如,在教学《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这一课时,笔者先为学生提供四根小棒(一样长的2根,一样短的2根),让学生摆出长方形,通过动手摆一摆,学生能感觉到长方形是由4根(其中两两相同)小棒所围成的,而这种感受非常关键,因为这也正是长方形周长的本质内涵。接着笔者询问学生:“长方形的周长在哪里?如何算长方形的周长?”由于学生从操作中就已认识到了长方形周长的本质内涵,很快就会在小棒围成的长方形的外围比划出长方形的周长。在理解怎样算方形周长时,笔者先引导学生把4根小棒拆开,再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自主探究,结果发现学生探究出以下几种形式:

可见学生经过自己动手操作,已经直观形象地掌握了计算长方形周长的三种方法,这远比教师在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或者教师的实际操作更为深刻。在这过程中,学生也因动手操作有了自身的感受,对知识的理解也就不再是平面的、静态的、乏味的,而是立体的、动感的、趣味的。而且在动手过程中也累积了大量的数学活动经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能落到实处。

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提出疑问是思维能力發展的开端,是创新的支撑。当前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习惯了学生的接受学习,总是把多数时间花在教师的传授上,而较少关注“如何做”“为何是这样做”。笔者认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着重训练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多留意观察身边的事物,从多个角度去思考,有疑问就应该大胆提出来并努力解决。教育不仅要着眼于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更要进一步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这就必须通过不断质疑得到新的发现。在课堂教学中,笔者试图将提问的权利更多地交给学生,并抛弃了教师“满堂讲”、学生模仿记忆的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有创新的教学评价,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在质疑的过程中初步形成反思意识,得到一些富有启发性的学习策略,这就是创新。

好的数学课堂教学是有思辨的课堂,有创新的课堂。教师要形成以创新为思想导向的教育观,应积极探究教育中学生创新学习的教育策略,指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从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体现学生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杨柳.从提问“基点”出发,强化学生的数学素养[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 2017.

[2]黄红,文水军.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度[J].新课程,2016(4).

[3]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DB/OL].https://wenku.so.com/d/ba41462498b8cfa89850d9305c15759e,2020-11-28.

[4]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我见[DB/OL].https://wenku.baidu.com/view/cf591a29af45b307e871973f.html,2010-12-3.

[5]陈建民.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DB/OL].https://wenku.baidu.com/view/6b70e1856f1aff00bed51ec5.html,2014-09-15.

[6]何健生.信息技术支持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研[J].小学生(中旬刊),2020.

[7]让学生乐问、敢问、勤问、善问[DB/OL].https://wenku.so.com/d/e7fe41e9a1bce92628c58b0b2c3dba10,2016-12-07.

责任编辑  赵双娟

猜你喜欢
创新精神自主探究小学数学
浅谈独立院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与实践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大创项目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作用研究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