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音乐中的歌唱呼吸与歌唱语言

2021-01-15 00:45:24谭思威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52期
关键词:高中音乐

谭思威

【摘要】近年来,全国各地掀起了艺术高考的热潮,音乐特长生作为其中的重要群体,其人数逐年增多。声乐是高中音乐特长生的主要专业方向,但传统教学方法形式单一、教学效果平平。如何借助教学提升学生声乐能力,培养其综合素养,圆其大学梦想是每一位高中音乐教师都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基于笔者的教学实践,从歌唱呼吸和歌唱语言这两种声乐最基本技巧出发,探讨针对高中音乐特长生的有效教学方法,希望为广大高中音乐教师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歌唱呼吸;歌唱语言;高中音乐

音乐特长生作为我国全面教育的体现,是高中学生中不可忽视的群体。声乐是高中音乐教育的重要一环,想要学好音乐,声乐能力不可或缺。但现今很多高中音乐特长生并未具备声乐基础,如何在短时间内有效培养学生的声乐水平,助力学生进步,是每一位高中音乐教师都必须面对的课题。歌唱呼吸与歌唱语言是发声的基础,但一部分高中音乐教师忽视了歌唱呼吸和语言的训练,致使学生歌唱能力不足,影响了训练的效果。

一、歌唱呼吸的有效教学

有效的声乐学习必须依靠正确的呼吸方法。自古以来,我国传统音乐理论中就留下了“善歌者必先调其气”的论述。呼吸是人的本能动作,但和日常呼吸不同,歌唱呼吸拥有特殊的呼吸方法。为使学生发出美好的音色,游刃有余地进行歌曲演唱,高中音乐教师必须借助有效的教学,引导其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1.直观形式教学,加强学生感知

歌唱呼吸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胸腹式呼吸是声乐中最常见的呼吸方法。从理论上来说,胸腹式呼吸即为横膈膜向下,使胸部、腹部扩张,吸入空气;呼气时横膈膜向上,为胸部、腹部提供压力,使得空气伴随一定的压力流经声带。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初次接触声乐训练,难以将这一理论付诸实践。教师应当借助更为直观的形式和口语化的表述,加强学生的感知。

人在睡眠时情绪稳定放松,呼吸自然深沉。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搜集睡眠时腹部运动的视频,在教学中播放,引导学生观察腹部的运动特征。学生看到视频中腹部自然地浮起与沉下,直观感受到腹式呼吸的特点。教师也可以借助打气筒的比喻,向学生讲述:吸气时就如同手柄上提,使气筒注满空气;呼气时如同将手柄以一定速度下压,持续放气。这样的教学直观易懂,学生有效认识到胸腹式呼吸的特点,在练习中会更加胸有成竹。

2.巧借无声练习,锻炼呼吸状态

有效的歌唱呼吸不仅需要掌握科学的呼吸方法,更应当均匀、稳定地进行吸气和呼气。为帮助学生有效把握歌唱中的吸气呼气方法,教师可以巧借无声练习,引导学生体会歌唱气息的变化。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反复呼吸的训练,要求学生吸气后持续5秒左右的时间,接下来以“si”的发音口型缓慢吐气。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尽可能地延长呼气时间,借助练习引导学生有效控制气流。

3.进行有声练习,掌握呼吸技巧

无声训练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的呼吸方法,但实际歌唱时的呼吸却需要与乐曲结合。学生可顺利完成无声练习后,教师应当转入有声练习,利用风格、曲调各异的乐曲带领学生掌握更多的呼吸技巧。例如,学唱《美丽的村庄》一曲时,这首歌存在着大量的附点音符,营造出欢快活泼的印象,是锻炼发音器官敏捷度的良好素材。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控制吸气量的同时,动作迅速,以弹性的声音进行演绎。学唱《长江之歌》时,这首歌使用了较多的长音,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长时间保持气息的训练。同时,这首歌旋律从明快从容到后半得激昂磅礴,教师应引导学生依据音区的不同,有机调整吸气速度和吸气量,提升了练习效果。此外,教师可以将歌曲主要旋律单独挑出,制作成练声曲,集中进行训练,节约课堂时间的同时突出练习效果。

二、歌唱语言的有效教学

语言是歌唱的重要部分,承担着歌曲思想内容的表达。在歌唱过程中,为使咬字准确清晰,将各音节更加优美圆滑地发挥,必须咬字吐字清晰、夸张。但受到传统教学方式和方言的影响,很多高中音乐特长生难以掌握正确的咬字吐字方法,歌词和音乐无法有机融合。高中音乐教师必须进行针对性的歌唱语言训练,使学生在歌唱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充分传达感情。

1.多種材料朗读,助力发音提升

朗读是歌唱的“前奏”。熟练、优美的朗读可以使学生逐渐熟悉咬字吐字方法,锻炼发音器官,助力发音能力提升。高中音乐教师应当积极选取多种材料展开朗读活动。例如,训练学生读字能力时,教师可以借助找诗歌 、散文等,带领学生进行朗诵。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当中,把握语气的抑扬顿挫,将自己的情感与文本融合。借此锻炼学生把握歌词情感的能力,同时实现了肺活量的锻炼。教师也可以穿插绕口令训练,锻炼学生唇、齿、舌等发音器官的灵活性,消除方言对学生发音的影响。

2.采取音型引声,语言旋律融合

与日常语言发音相比,歌唱语言与旋律紧密结合,不仅需要发音准确清晰,更应当保持声音的优美。音型引声法就是一种有效的训练方法。所谓“音型引声法”,即为将歌词字音按照字头、字腹、字尾进行分拆,并在共鸣和声音的位置点读出字音。这样的方法可以将字音与旋律完美契合,便于发出圆润而流畅的声音。

训练开始时,教师应当带领学生将歌词逐字逐句分析、细化,并引导学生分部分发音。例如,《黄水谣》的第一句 “黄水奔流向东方”,在歌唱时,应将各字字头清晰发音:黄字的“hu”,水字的“shu”。以此类推。之后应当及时延长字腹:黄字的“ang”,水字的“e”等。对于字尾,应当准确收声。例如,黄字收为“ang”,水字收为“i”。借助这样的详细分拆,逐步攻破,学生可以有效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歌唱时的美感也会大幅提升。

三、总结

综上所述,歌唱呼吸与歌唱语言是声乐的基础,也是高中音乐特长生的必要基本功。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必须加强歌唱呼吸与歌唱语言能力的培养。但是高中生心理多变,个性各异,对他们开展教育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艰苦过程。这要求音乐教师不仅需要认真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积极改进教学方法,还需要具有充足的耐心和百折不挠的精神,认真观察学生的状态,耐心倾听学生的需要,主动了解高中生的心理特性。基于学生的思维,随时调整教学方案,引领学生进步,促进高中音乐特长生教学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丽宁.高中音乐特长生声乐教学训练的基本办法探究[J].知识文库,2021(13):17-18.

[2]王雅婷.基于艺考视角的高中音乐声乐教学模式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1(12):19-20.

责任编辑  梁国胜

猜你喜欢
高中音乐
美育视角下的高中音乐欣赏课堂建构
基于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模式探讨
考试周刊(2016年90期)2016-12-01 07:07:58
生本理念下的高中音乐合唱教学
浅谈高中音乐教学方法
情感体验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
东方教育(2016年16期)2016-11-25 02:54:38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浅析
东方教育(2016年17期)2016-11-23 10:01:19
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育
新课改下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高中音乐鉴赏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