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课堂中利用生活化教学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探析

2021-01-15 00:45侯文鑫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52期
关键词:审美能力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

侯文鑫

【摘要】审美能力是指人的一种能够感受美、欣赏美、评价美、创造美的能力,能够对审美对象的性质、价值、形式以及内容进行分析,做出恰当的评价。审美能力是美育的重要任务,也在初中学生能力发展的范围内,这是一种后天培养的能力,是初中阶段的教学重点方向。其中初中美术课堂是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场所,研究表明,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能力息息相关,本文主要从生活化教学的角度,阐述在初中美术课堂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教学策略,将生活渗入进教学中,带领学生挖掘生活中的真实素材,加强学习与生活的联系,使理论知识更容易被理解与应用,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审美能力

一、初中美术课堂中利用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

目前,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生活化教育逐渐被更多的教师加以运用,它能够使学生重视生活与知识的联系,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学科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还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累积较多的生活素材,从生活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美术来源于民间生活之中,是对生活的一种最真实的写照,这种写照受作者心理以及情感的影响,会有不同的展示形式。美术教学中最基本的就是人文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对文化进行传播,美术中同样存在文化,教师应具有完整的美术文化认知,坚持以传递知识,培养能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理念,将美术知识在内的任何教学行为,都当作在传播人文精神以及文化内涵,要最大限度地发挥美术的作用,对学生进行文化的熏陶,将文化进行传承。美术构成以及技能练习都是在文化氛围中进行的,不管是点、线、面还是色彩,以及结构图形都是对自身生活以及情感思想的展示,将这一教学理念贯彻落实到课堂中,美术教学将不再枯燥单一,会起到教育作用。

第一,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初中学生对美术欣赏教学过程中的学习兴趣,这对于正身处青春期心智理念成长发育阶段的初中学生而言,可以有效改变其逆反的厌学心理,并改善传统教学中枯燥乏味的教学现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入生活中的真实事例,设计丰富的教学内容,可以激发初中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够积极踊跃地参与美术学习,通过自己对真实事例的反思,增加自己的理解,进而增强学生在美术欣赏方面的道德素养。

第二,生活化教学是教学改革过程中的必然阶段,传统的教学模式对现代初中学生的不利影响较为严重,阻碍了初中学生的学习发展,教师应牢牢抓住机会,在教学内容上进行调整,将生活融入课堂,进而使学生全面理解掌握教学内容,提高初中课堂教学质量。

二、初中美术课堂中利用生活化教学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

(一)视觉冲击,创设教学情境

美术欣赏中最直观的便是视觉,线条的流畅度,色彩的应用,画面的构图,都以美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带来视觉上的冲击。而学生在美术课堂中所绘制的内容,通常是学生的所见所想,或者是临摹身边的人、事、物,所以创设相关教学情境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是情境主题,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主题,才能够准确从生活中选择可利用的素材,构建教学环境。但是要注意的是,在生活化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掌握好美术课堂教学与生活素材融合的度,要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兴趣,降低教学难度,却又不会过多吸引学生注意力,导致教学内容偏离教材主题。美术本就是为了描绘生活而存在的特殊语言,因此,在初中美术课堂中,创设的情境应该是学生所熟悉的,具有共同经历或者认知的事物,尽量选取新颖的、具有挑战性的素材吸引学生注意力。在创造挑战的基础上,必须明确计划所要达成的目标,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生活化教学中。

在教学中应该明确一下几个内容:第一,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生活,需要教师在生活理念中将其体现出来。第二是生活环境在美术教学中的渗入,能够达到锻炼塑造学生的生活判断思维的目的。第三就是在对美术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选择主题的时候,教师应注意其合理性,且在設计情境时,要对课程效果进行预想,根据实际问题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思考的范围进行调整。第四是创设的场景一定要来源于现实生活中,在当地的生活资源中进行挖掘。

(二)听觉享受,营造教学氛围

听觉从字面意思看,似乎属于音乐课堂,但是秉着艺术不分家的思想,利用契合主题的音乐,结合所布置的主题情境,烘托出学习氛围是可行的。在音乐的选择中,不一定是已有的音乐,也可以是生活中、大自然中的声音,帮助学生深入感悟美术作业的意境。

教师讲述知识的语气,要随着内容变化而变化,不能一成不变,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从生活中的事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自主判断与分析,从而学会欣赏,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语调愉悦柔和、感情丰富,讲话不能总是一个声调,一个速度,声音要抑扬顿挫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第二,提问词汇要丰富且生动。提问和反馈时如果能够流畅自如、妙语连珠,学生自然会被吸引,从而跟随教师的引导去学习;第三,要语言精炼,课堂时间有限,提问既是深度思考的“引信”又需要有一个“点燃”的过程。因此,教师的提问语言应尽量言简意赅,直指问题的核心。第四,语言要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在问话上,要特别注意所提问题晓白通畅,学生能够听得懂,明确地知道教师提问的内容,切忌冗长叙述,抓不住提问的要领。

例如,教师在美术课堂中,以“清明上河图”的片段为主要欣赏素材,首先播放一段嘈杂却有着浓重烟火气息的声音片段,提出问题,询问学生在声音中,听出了这些人在做什么?然后展示《清明上河图》节选,让学生观察,指出最可能出现这段声音的位置,并提出问题,其他人都在做什么,与现代生活有什么区别,让学生思考、分析、欣赏。

(三)感触体验,开展教学活动

有效的教学活动包括以下几个内容:一是要具有衔接性、巩固性、拓展性以及应用性。二是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三是紧扣教学主题,与创设的情境以及营造的氛围相呼应。四是要为学生搭建审美知识框架,先做示范与分析,再让学生尝试自主分析。五是要给予学生动手创作的机会。最后是要有有效的评价体系作为支撑,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对学生进行评价,为学生指引前进方向。

因此,在生活化美术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以下原则:(1)按照不同阶段学生的审美现状,合理选择教学素材以及生活素材,保证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2)教学要有针对性,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审美意识以及审美能力。(3)教学方法、素材的选择均符合学生的特点,落实以人为本。(4)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主,深化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5)以兴趣为主导,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总结

初中美术教学需要回归生活,作为美育重要部分的审美能力的培养更是需要回归生活,从生活层面出发,根据学生特点,调整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开放的课堂教学,运用小组讨论、自主探究等课堂教学活动形式,使学生更有学习兴趣,将体验的生活感悟融入美术创作中。生活化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初中教学的重点,教师应顺从教育进程,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有效改善初中学生在学习时的状态,提高他们对于欣赏美、评价美、创造美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周垂民.生活化导入增添美术课堂魅力[J].当代家庭教育,2020(27):93.

[2]王帮群.实现美术与生活的融合——谈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J].新课程导学,2020(4):54.

[3]郝香春.初中美术课堂融入生活元素的分析与探索[J].吉林教育,2017(18):78.

责任编辑  梁国胜

猜你喜欢
审美能力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略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艺术体操教学中提高审美能力的途径探索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