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忠尧
摘要:班级是学校最基本的管理与组织单元,班级氛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班内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效果,并且班级是学生获得成长与发展的最主要场所,因此班级管理对于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中阶段,学习任务繁重,故教师与学生均强调自主管理与学习,但是长此以往,班级内缺乏活力与生机,反而不利于学生学习成效的提升。为此,教师应关注提高高中班级凝聚力的方法与途径,营造良好班级氛围。
关键词:班级;班级管理;高中阶段;凝聚力
高中阶段,教师将教学重心放置在知识的传授上,虽然有利于为学生学习争取更多时间,但是忽视了环境对学生学习效率的影响。目前高中班级中,缺乏班级凝聚力,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班委团体未经过合适的方式产生,多为教师任命,从而導致学生忽视班级管理工作,进而班级内部缺乏向心力,班级呈现零散状态;其次,教师及学生仅以单独的学习成绩为发展目标,学生各自为战,甚至造成班级内形成畸形的竞争状态,从而导致班级内部的内耗,不仅学生无法获得发展,而且班级氛围越来越差;最后,缺乏提高班级凝聚力的具体行为,共同奋进仅是一句空口号,学生无法在实际行为中感知班级凝聚力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为此,本文作者从共同选举班委、制定共同目标以及创设集体活动三个方面阐述管理策略,力求有效提升班级凝聚力。
一、共同选举班委,实现民主管理
选举班委是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重要途径,班委是代表学生群体意愿与教师进行沟通与配合的重要媒介,主要负责向上传递学生的意见与建议,向下传达教师的任务与要求,并且协助教师实现高效民主管理班级。与此同时,担任班委有助于学生锻炼沟通能力与组织协调能力。为此,教师应推进共同选举班委的活动,首先要确定班委职位为班长、副班长、团支书、学习部长、纪检部长、活动部长、生活部长,告知想要参与班委选举的学生自主准备一段两分钟的发言,以此引导学生自主参与选举激发其积极主动性;然后在班级内开展不记名投票活动,并进行公开唱票,教师一人具有两票的权利,每个职位最高得票者成为班委团队的一员,以此为班级的民主管理奠定良好基础;最后,教师在班级内宣布班委的职责与权利,告知学生有意见或建议时可先向班委反映,由班委与教师一同商量解决。由此可见,教师开展共同选举活动,有助于实现班级内的民主管理,为学生参与提供了渠道,从而有效提高班级凝聚力。
二、制定共同目标,营造共进氛围
为了改善目前高中班级内各自为战的现象,教师应创设班级共同目标,促使学生为了同一目标共同努力、互帮互助,从而营造良好的共进氛围,推进班级与个人的同步发展。为此,教师应创设合理目标,例如:教师以班级成绩的整体提升作为管理目标,结合班级内最近一次考试成绩,算出班级分数的平均分,确定在年级内的排名,并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掌握每一名学生的潜力,随后教师以此为依据制定目标,保证目标的可实现性;教师设定目标为年级前进一名,平均分提高五分,两方面结合共同形成班级的整体提升目标,促进班级中每一名学生都为了班级荣誉感而努力奋进;教师注意设置奖励机制,在班级目标达成后,奖励进步最多的前五名学生,避免学生因为缺乏有效激励而无法产生积极性的现象。由此可见,教师制定共同目标,并且通过激励性的教育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营造了共同奋进的班级氛围,促使每名学生都能受到感染而主动学习。
三、创设集体活动,提高参与意识
集体活动是有效推进班级团结协作的重要形式,其可在实践过程中激发学生荣辱与共的意识,并且高效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推进班级凝聚力的提升。为此,教师应创设操作性较强的集体活动。例如:教师与其他班级教师共同创设、开展班级接力跑比赛,在比赛前,教师每周运用一至两节自习课,要求班级内所有学生均需到操场上练习,在推进其放松情绪与身体的基础上,实现互帮互助以及团结合作,学生可在练习中逐步提高其参与意识;在比赛开展时,教师要求班级内除去正在跑步的学生都为班级鼓劲加油,学生可被激发产生班级荣誉感,从而更加热烈地发挥自身能力;在比赛结束后,若获得胜利,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庆祝,若失败,带领班级共同总结经验,力求在下一次比赛活动中获得更好表现。由此可见,举办集体活动,可促使学生在赛前、赛中以及赛后紧密结合在一起,并且以竞争意识带动班级内形成良好风气,从而持续提升班级凝聚力。
综上所述,良好的班级氛围对高中生群体的学习成绩以及综合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并且班级凝聚力是推动班级氛围正向发展的重要因素;还有就是目前教师缺失对班级凝聚力提高的关注与重视,导致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学习成效的提高。为此,教师应客观分析班级管理现状,积极寻求提高班级凝聚力的方式方法,以求促进学生稳步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晴晴.论高中班级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J].现代教育科学,2017(4):4.
【2】吴文盛.浅析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有效策略[J].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