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征
(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9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每一位高校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还要有价值引领,做到教书与育人相统一。改善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孤岛”的现状,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各门课程充分结合,深入挖掘各门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我国公安院校培养的是预备警官,应具有“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价值取向,将信息网络安全与思政教育进行融合不仅在优化专业教学模式上开辟了一条新路,而且有利于全面提升公安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因此激发公安院校学生学习热情、重视公安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爱国精神的培养,对提升他们的职业素养尤为重要。
在长期传统教育模式和评估体制的影响下,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和阵地,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偏重学习知识技能,而对思想政治素质的养成及人文素养缺乏关注的问题,公安院校网络安全管理课程也不例外。当前网络安全管理课程和思政教育存在内容相脱离的问题,从育人角度来看,此现状对于完成教学目的及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具有消极作用。而且信息网络的发展可能会疏于对不同文化、思想和价值的引导,网络价值观的差异可能使学生面临思想和价值选择上的困惑。因此,公安院校网络安全管理课程教学实施课程思政非常有必要。
因此,网络安全管理课程与课程思政是联系紧密且能够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而不是相差甚远、毫无关系的。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之一,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又为学生网络安全管理课程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基础。由此可见,在课程教学中进行课程思政重要且可行。
大学生是人生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所接触的思想及文化易对其造成极大影响。将网络安全管理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有利于及时对学生不正确的价值取向进行纠正,帮助其形成科学、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作用,使学生养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思想及行为。同时,还可以充分挖掘网络安全管理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使学生形成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辨认和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能力,从自身做起,构建文明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从传统文化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法制道德到理想信念,涵盖范围十分广泛。这些教育内容能够为网络安全管理课程的教学提供思想保证,并帮助学生铸就强大的精神力量。将思政元素融入网络安全管理课程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还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网络空间安全与网络安全监管的关系、熟悉网络安全监管的理论与方法,同时激发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讲好中国网络故事、增强传承中华网络文化的责任感。
在网络安全管理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有助于学生辩证思维方式的养成。辩证思维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要的思维方式之一,对学生在面对人生选择时能够辩证、理性地做出选择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当前,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会存在许多虚拟的网络诱惑,大学生由于尚未踏入社会,经验不足,极易被误导做出错误的选择。“网贷”等引发的校园安全事件层出不穷,不仅为学生个人及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严重者甚至会导致一生的灾难。因此,要进行网络安全教育,从思想上抵制诱惑,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会辩证地分析社会问题及现象,降低自己在人生道路上走弯路的概率。
当前我国网络安全管理课程教学的内容大多侧重于加强学生网络安全技术与提高学生网络信息鉴别能力为教学重点。尽管大部分公安院校将立德树人的内容写入网络安全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中,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部分教师的专业及学科限制,教师并未做到真正理解课程思政的内容与意义,没有充分融入思政教育元素,价值引领与品德教育欠缺。因此,要充分研究挖掘网络安全管理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和人文内涵,增强未来公安民警的职业道德,从而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统一。
现行的网络安全管理教材多注重于网络专业技术运用以及安全管理知识的撰写,授课内容主要是专业技术方面,主要讲授网络安全知识和管理技能,鲜有涉及国家经济、政治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教材中的内容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传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能够体现思政内涵的内容少之又少,这也不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此外,课程思政的案例也非常有限。即使任课教师想在教学环节中加入一些思想教育的元素,往往也只是蜻蜓点水般点到即止,没有真正找到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切合点。
思政元素的价值引领效果若真能充分体现,受教育者必须经过深入研讨、相互交流与自我沉淀,从而学生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提升思想道德水平。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思维的影响,加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安全管理课程中难以充分开展,因此,应多加利用云课堂、多媒体等智慧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丰富教学模式,使课程思政更加立体化,以激励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目前,大部分公安院校仍以传统考核指标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构建网络安全管理课程的综合评价体系,并未体现对思政内容的评价。这说明学校在思想上对于课程思政重视程度不高,还没有认识到网络安全管理课程思政建设的本质要求,这与公安院校所特有的人才培养目标背道而驰。
立德树人的成效是高校优秀与否的根本评价标准,而作为教学过程基本载体的每一门课程均可以体现立德树人的初衷。从课程属性上来分析,作为通识课程的网络安全管理课程,担负着育警铸魂的重大历史使命,因此应在其教学过程中有计划地、科学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国公安院校以培养新时代公安警务人才为出发点,而公安院校开设的网络安全管理的这门课教学应立足公安院校的特殊育人目标,聚焦课程思政,即:树立正确的“三观”;深刻理解并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辨别西方价值观与西方文化;树立爱国爱家情怀。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案例,充分挖掘与课程内容相契合的思政元素,丰富教学内容,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润物无声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以达到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应与课程思政紧密结合,且具有一定创新性。这就要求课程思政建设做到教学内容创新且有深度,教学设计方法多样且形式丰富,与学生增强互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经常被认为是务虚的,但它的大忌是大而空,而网络安全管理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相融合可以巧妙地避免这个问题。通过筛选网络安全管理案例,如在进行攻防技术VPN 代理服务器与防火墙的意义这部分内容的讲授时,要引导学生在进行网络活动时需构建一个安全健康的网络空间。由此可见,从这样一个看似平凡普通的问题出发,以小见大,让学生切身感受如何实现网络防护服务和网络代理服务,而不仅仅是将网络安全管理知识生硬地灌输给学生。还可以通过阅读课外材料让学生意识到要在网络谨慎社交,谨防网络诈骗,提高辨别能力,同时安全、正确地使用手机,保管好自己的密码与口令。引导公安院校学生在新时代网络安全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了解掌握网络安全前沿动态,熟悉我国在网络安全研究与实践中取得的成就,让“国土安全卫士”成为公安院校学生的职业目标,以此唤起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公安院校要积极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网络安全管理管理“金课”,通过实施思政育人工程来推动整体协同育人。以“网络课程+新媒体”的平台联动方式,实现线上与线下教育的有效联动,做到网络授课与现实课堂协同配合,以架构起教学主体多元化、教学载体立体化、教学资源多样化,教学时空可延伸的公安院校思政大课堂教学格局。公安学校网络安全管理教学可以依托网络信息平台,借助数字化网络云教学平台载体,将思政内容与现有的教学体系相融合,推动形成以德育为核心的数字化平台教育新模式,实现教育的育人价值与技能培育价值双向发展。网络安全管理线上教学模式,可以在严格遵守教育部相关网络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下,采取“校园+腾讯会议/腾讯课堂”的模式进行,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现代新型教学理念及模式,突出教学的个性化,从技术输入到应用产出的环节均为“课程思政”提供助力,突出新时代公安院校网络安全管理课程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创新。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开展大学网络安全管理课程,丰富智慧解决方案使其更具立体性及创新性,为课程提供优质资源,通过开展在线项目式协作、交互式文本视频微课等方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递时代信息,以塑造和提升学生的价值观和文化素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建立网络安全管理课程思政网络相关资料库,并完善其文字、图像、声音内容,调动学生积极性,开展学生间价值观内容的交流与学习,并锻炼其自觉运用所接受的价值观念参与社会实践。
公安院校网络安全管理课程的评价不能缺少对思政内容的评价,否则将难以达到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也与网络安全管理课程思政建设的本质要求背道而驰。对某一门课程思政的评价应是基于原有课程评价指标的整合,而不是脱离。具体应用到公安院校网络安全管理课程思政中,可以表现为在现有网络安全管理课程评价维度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后再加以评价。此评价维度主要包含四部分内容,一是教师的思政素养。教师个人技能水平、知识结构、教学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符合作为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学过程中能将课程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以达到有效的育警效果;教学理念紧跟时代,始终以立德树人为目的。二是思政融入点。网络安全管理课程思政与普通思政课程不同,课程教学的内容要做到专业知识与课程思政内涵等内容相融合。三是思政元素。在网络安全管理课程思政教学的过程中,挖掘育人要素也同样重要,如思政教育中的爱国情怀、人文精神、社会责任、理想信念、科学精神、道德法治、专业伦理等内涵。四是思政案例。将具有育人意义的典型社会事件与课程思政内涵的网络安全管理教学的内容与环节相结合,如让学生学习模范警察、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具有正能量示范与激励价值的人物事迹,能够有效提升公安院校育人成效,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精神与价值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