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晓莉
(闽南师范大学,福建 漳州 363000)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立德树人就是要坚持办学的正确政治方向,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详细规划包括网络在内的“十大育人”体系的实施内容、载体、路径和方法,明确提出应在高校构建网络育人质量提升体系,争夺网络育人新阵地。高校网络育人以大学生为教育、引导和培养的对象,通过网络平台,有针对性、有目的性、有组织地利用网络资源及网络文化,开展网络育人活动[1]。随着网络时代的不断推进,网络平台、新媒体媒介意识形态斗争日益激烈,强化大学生的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加强思想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需要在新形势下争夺青年,发扬网络文化的价值引领、文化传承、思想渗透、实践教育等育人功能[2]。本文利用塔尔科特·帕森斯提出的AGIL模型四种功能作为理论分析框架,结合高校网络育人工作的日常实践,探析高校网络育人工作的创新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战后的十几年中,结构功能主义流派当中的代表性人物帕森斯提出结构功能分析模型,他认为社会系统是趋于均衡的,行为有机体、人格、社会和文化系统分别对应适应、目标达成、整合、潜在模式维持这四种功能。适应功能(Adaption),确保行动系统从环境中获得资源,以及对环境的积极改造,以维持系统的运行;目标达成功能(Goal attainment),任何系统都是有目标导向的,系统会根据目标的排序来调配资源;整合功能(Integration),系统由各部分组成,各子系统要协调一致,以一定的情感联系来达到某种团结,以确保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潜在模式维持功能(Latency pattern maintenance),强调了内部文化和制度规范的重要性,以保证系统行动秩序与活动方式的稳定功能[3]。
帕森斯认为这四种功能是任何社会系统或社会组织发展演变的必要条件,他从社会结构的分化入手,把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解释为A-G-I-L框架的展开过程。通过AGIL分析框架揭示社会发展动力与过程,从这种意义上讲,AGIL 可适用于所有组织、制度、结构、行动系统的分析,因为每个系统内部的发展都将影响其它子系统,进而带来系统的整体变化。
AGIL模型被广泛应用于文化传承、政府管理、社会治理等领域的研究。AGIL模型与高校网络育人系统有着显著的契合性,高校网络育人工作可以视为一个动态变化的行动系统,将 AGIL模式应用于高校网络育人工作中,将会使网络育人系统各子系统之间更加团结、育人途径更加适应网络化的社会、育人目标整合更加明确、利用外部资源渠道更加健全,将有利于分析目前网络育人体系当中的问题,有利于构建高校网络育人工作的创新路径,进而扎实推进高校“十大育人”工作,落实立德树人任务。
(一)高校网络育人适应功能相对落后 高校网络育人系统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子系统,其适应功能体现为根据网络时代特征、青年学生网络媒介使用特点,借助网络技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即网络育人是高校培养人才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当前,高校在网络育人上存在技术层面上的滞后性。各高校、学院在网络阵地建设、新媒体建设方面未能跟紧互联网技术的潮流,往往是固守原有平台,以官方网站发布、微信公众号文章推送为主体,在短视频、直播领域未能形成有影响力的平台;在内容层面上缺乏针对性。当前高校网络育人工作中存在着网络育人内容枯燥化、形式单一化,专业课程育人元素未充分挖掘的弱点。学校未能结合办学特色,立足办学定位,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多角度的网络育人资源库。大部分的网络育人内容沦为理论宣教型、新闻报导型、任务驱动型,忽视了网络主阵地自身的规律和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
(二)高校网络育人目标达成功能相对低效 高校网络育人作为“十大育人”当中的重要环节,其落脚点为立德树人,学生的成长成才是最终目标,而师生的共同参与则是网络育人内容发挥育人实效的必要条件。当前,网络育人内容在传播层面上存在局限性,往往传播内容落入“谁写谁看,写谁谁看”的尴尬局面。高校网络传播既面向教师、学生,也面向社会上人士;既要通过好内容和平台架起沟通教师和学生的桥梁,也要借助良好形象的宣传传递正面价值引导。现实是学校政工队伍、专任教师,尤其是学生参与感弱化,传播覆盖面小,宣传平台和渠道用户粘性低,活跃度欠缺,互动反馈少;网络育人存在价值引领有限的问题。网络上充斥着对舆论热点事件的非理性情绪反应,甚至是谩骂,影响了事件的整体走势。青年学生往往对传播格调较低、内容不需要深度思考、有感官刺激效果的内容更有偏好,而对涉及到正能量与主流价值观,内容需要思辨性思考,传播未结合娱乐化方面的内容接受度低。高校在舆论热点事件中培育青年学生理性判断是非能力、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经验和能力有所缼,这也是当下高校网络育人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三)高校网络育人整合功能逐渐弱化 系统的良好运行就必须整合内部各要素。网络育人工作最大的特点就是师生以网络为主渠道,通过网络获取丰富信息,网络成为师生与外界交流的一种主要方式。首先,当前网络育人阵地建设不完善。互联网平台本身所具有的内容复杂性、虚拟性、及时性、开放性等特点给高校网络文化阵地建设带来挑战。传统的思维方式、组织流程、工作机制难以适应网络阵地建设自身的规律。网络文化阵地涉及面不够广、战线不够长、线上线下联运不够紧密。其次,网络育人队伍结构不合理。融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网络育人阵地的准入门槛低、育人主体范围广,“人人都可做、人人都能做、人人都做不精”导致当前高校网络育人主体呈现非专业化的特征,即以辅导员、班主任的兼职为主体,以学生力量为支撑,缺乏既懂网络技术和新媒体运营,又懂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才。因而如何将专任教师、优秀校友、社会力量等网络育人主体团结到高校网络育人阵地上,壮大网络育人队伍,形成网络育人合力,同样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
(四)高校网络育人潜在模式维持功能慢慢衰退 系统内部的文化和规范可以帮助系统正常运转。高校网络育人系统中,除了网络平台上宣传的思政内容外,网络平台运营规范、网络工作创新机制都是网络育人子系统。在文化上,高校网络育人工作根源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源于爱国主义情怀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根源于将个人命运融入国家发展的职责担当,但是伴随互联网开放性发展,青年学生对以个人利益为中心的价值观日益推崇,集中凸显了网络育人在面对青年学生信仰的缺失方面的困难,危及到网络育人的实现路径。从规范上看,高校积极探索和布局新媒体的网络宣传,但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运营与管理不规范、创新机制与条件支持不健全、成果评价与考核不成体系,较少形成强有力的育人品牌,导致模式推广范围小、可复制性不强的问题。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于2020年4月28日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中国网民规模为9.04亿,其中学生网民占比最多,高达26.9%。网络工作已经成为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渠道和内容。
(一)以技术赋权改善适应功能 要改善适应功能就要抓住新青年,迎合新特征。青年学生是网络育人的对象,把握融媒体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规律,要深入了解学生对网络媒介的使用习惯,特别是要清晰认识到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青年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及规律。首先,应建立和完善网络育人媒体素养培训体系,围绕学校网络育人工作的工作重点,邀请专业教授、新闻工作者开设宣传与媒介素养系列讲座,通过网络媒介理论、详实的案例到符合学校实际特色的应用,提升网络育人工作者的思想自觉和媒介素养。构建网页、微信、微博、抖音、主流视频网站多平台一体化宣传格局,整合各平台资源,依据平台运营特点,借助文字、图片、H5、语音、视频,以学生认可和喜爱的形式及视觉形象,及时回应学生对新兴平台与渠道的追捧,打造新平台、新渠道,以新技术形式助力好内容的传播。
高校网络育人内容应在信息技术的赋权下,积极探索“服务+信息”“服务+思政”模式,转换网络语言体系,结合刚性服务和人文关怀、主流价值和话语魅力,在结合专业的服务中进行育人工作。如探索“新媒体+”的育人形式。“新媒体+学风”,学风建设的本质是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将学风建设以幽默风趣的风格,结合当下最流行的表情包,以“大学和人生”为主题,从“我们是谁”“大学是什么”“我们在做什么”“我们要往哪里去”四个方面筛选日常主题,聚焦优秀学生代表发挥带头作用。“新媒体+专业”,针对学生的专业引导和专业服务,在学科的背景下,以学科基础和前沿、学科应用探索、优秀校友访谈、学科趣味知识等方面为模块,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提供学科资讯、兴趣挖掘、学习规划和交流指导的服务。“新媒体+实践”,在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中,记录学生从前期准备工作、实践经历、后期体悟的点滴,以视频记录的方式,契合当下青年学生对于传播个人生活状态的需求,扩大社会实践的影响力,在更大的范围内引领广大新青年在加强志愿服务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二)以价值引领明确目标达成功能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学生的视角出发,以互动式教育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和主动性,破解“谁写谁看,写谁谁看”的局面,提升高校网络育人效度。高校需要加强网络平台、渠道、文化内容的宣传,通过加强示范性带动、参与性提升、互动性反馈来激发学生的认同感。具体来讲,通过高校培育的师生网络“大V”群体的示范性带动,促进高校网络文化内容阅读师生数、网络文化内容普及率提升,打造良好的网络文化发展基础;通过丰富校园网络文化,提升学生在校园网络文化中的参与感。如举办“大学生网络文化节”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活动,增强学生在校园网络文化中活动的主体意识、共建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正能量,激扬青春活力;畅通网络双向沟通渠道,以良好的互动性了解学生对社会热点的看法,及时回应学生的诉求,引导学生理性思考、合理表达,形成“师生引导师生、师生教育师生、师生带动师生”的良好舆论氛围。
思想上的问题是最本质的问题。高校要以网络文化育人增强青年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悟,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信念。一是要了解青年。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青年在哪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就在哪里。高校育人工作的重点就是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倾听学生对社会问题和现象的看法,对教育和党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二是要引领青年。高校要加强开展线上主题教育活动,善于结合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国人民抗击疫情的鲜活材料,先声夺人、启动网络育人程序,占领网络阵地,以正面价值引导控制舆论主导权。此外,高校应以专业与职业规划教育、生命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责任与担当教育、品德与感恩教育、风险意识教育等主题为抓手,深刻契合学生当下面临的困惑与成长需求,牢牢把握高效的思网络育人工作的时效性,增强教师与学生的联系和价值认同,让学生从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源中汲取有益的观点和正能量。
(三)以阵地建设促进整合功能 要充分认识到网络媒介对于大学师生日常活动的嵌入性影响,抓好网络育人的阵地建设要以网络意识形态为抓手。一是树立大宣传的意识。以宣传部门、学工部门、青年宣传中心学生组织为依托,构建网页、微信、微博、抖音、主流视频网站多平台一体化宣传布局,达到学校各部门、院系、班级的全覆盖。在管理制度方面,明确各部门、院系、学生组织在校园网络建设管理方面的责任,严格执行分级、分类网络内容监管和内容审批管理制度,确保网络内容符合党和政府大政方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舆情应对方面,制定网络舆情监管制度和舆论危机预防应对机制,及时监看、精确研判、有效引导网络舆情[4],通过网络文明素养的提升,强调师生网络文明观念,依法上网、规范上网、文明上网;在活动开展方面,推进线上线下融合,找到线下线上活动的平衡点,以活动开展为核心内容,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进行分工结合,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整合学生活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各方面当中的育人元素,占领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发挥传播影响力。
高校网络育人要重视形成网络育人合力,网络育人既要满足学生的基本需要,也要达到思政育人的目的,要将网络平台、网络载体、网络内容与学生具体活动、育人机制、育人理念相结合,达到更大范围内的育人成效。建设一支包括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网络育人专家团队,实施网络教育名师培育支持计划[5];成立一支包括学生骨干为主体的校园好网民队伍,培养网络文明志愿者;组建一支以精湛技术为特色的网络素养培训员,促进网络作品紧跟技术潮流。把好政治关,把是否忠诚于党和人民,是否有坚定理想信念,是否能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在教育方面的理论和政策作为选拔人才的第一关。把好业务关,注重网络育人团队的信息技术使用、舆论热点事件引导、突发网络舆情处置能力提升。高校通过构建“指导教师、志愿者、技术培训员”一体的网络文化引领队伍,做好重大活动和热点问题的舆论引导与权威解读,同时将网络育人工作成果纳入年度考核指标,与评奖评优相结合,鼓励有信仰、有能力、懂技术、懂思政的广大教师投入到网络育人工作中。
(四)以文化机制增强潜在模式维持功能 高校网络育人系统中,文化传承、网络机制创新是育人工作的重要部分。国家和民族的强盛只有在文化兴盛的情况下才可能真正达成。高校要加强挖掘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在开展文明学院、文明学校评选的基础上,通过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方式,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指导青年学生成为校园文化的传承者、传播者;加强挖掘历史文化名人资源,建立学校、地方历史文化教育资源库,构建结合学校特色、地方特色、时代内涵的文化历史资源,以直观式、接地气、互动式的参与,结合新媒体,将地方名人、身边名人的榜样力量细化为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价值引领。挖掘专业文化育人元素,将传统优秀文化、专业文化融合在一起,帮助学生加深对专业的理解,让专业文化发挥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促进学生在专业和综合素质上的提升。
信息化社会,新媒体、自媒体等传播媒介的发展,要求高校在网络育人工作中应与时俱进,拥抱新技术、借鉴新方法、培育新渠道。首先,高校网络育人的创新机制要重视协同联动。网络的开放性决定了高校的高络育人不能局限于校园内部,而是要立足校园,在校园网站、两微平台、学生组织及师生个人两微账号的基础上,与思政网络平台、社会网络教育平台关联协同,达到多方联动,形成育人同心圆[1]。其次,高校应加强新媒体品牌建设,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以名师工作室、网络文化工作室为抓手,培育“校园网红”,讲好教学科研、政工育人、学生活动事迹,促进网络平台成为教学科研、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的有力武器,形成稳定可操作、可复制的路线,以品牌化的运营促进网络育人形成长期有效的维持模式。
高校网络育人工作是信息化时代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渠道。在育人体系中,要契合当下经济社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以生为本,依托高校宣传部门、学工部门、青年宣传中心学生组织,构建网页、微信、微博、抖音、主流视频网站多平台一体化宣传布局,以技术普及作支撑,注重网络育人内容的丰富性;以加强宣传为抓手,注重网络育人价值引领的目标;
以阵地建设为基础,注重网络育人队伍形成合力;以文化传承为品牌,注重网络育人的机制创新。在实践中探索网络育人工作,满足学生发展诉求,促进学生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