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萌,魏宏灿,2
(1.阜阳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安徽 阜阳 236041;2.亳州学院 亳文化研究中心,安徽 亳州236800)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东时指出,深入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1](P203)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老子所说的“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虽然是表达还淳返朴的社会政治观,体现其“无为”的哲学思想,但对于当下的精神文明建设仍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当代价值。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出自于《老子》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2](P30)。
老子生活的春秋时代政乱世衰,天下大乱,礼崩乐坏,人民颠沛流离,用老子自己的话说就是“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2](P39),“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人乎?”[2](P39)他将这种社会乱象归之于统治者的“智慧出,有大伪”[2](P39),这就是说天下大乱是统治者的智谲、奸诈导致的。因此他主张弃“圣智”、弃“仁义”、弃“巧利”,人类应该保持清净朴素的心态,节制私欲。唯如此,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才能和谐共处,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他提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政治主张。河上公注本章曰“还淳”[3](P93),陈鼓应先生说“本章是对于社会病象所提出的治方”[4](P138)。
人生在世,为了维持生命或者生活得更美满幸福些,自然产生某些欲望。先秦时期的荀子曾尖锐地指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5](P32)问题在于如何对待欲望。就欲望本身而言,无所谓好与坏,但是当欲望膨胀到它的限度,“求而无度量分界”就必然给个人和社会造成种种危害。儒家、墨家、道家都主张人要节制自己的欲望。儒家主张以仁、义、礼教化世人,崇义抑利,用个人的道德修养规范行为,节制欲望,如荀子所说的“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求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主张以义养欲,以义辖利;墨家重利,也贵义,墨子说:“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6](P12),又云“有义则生,无义则死,有义则富,无义则贫”(《墨子·天志上》),强调义利统一;老子反对纵欲,也反对禁欲,主张“圣人欲不欲,不贵难 得 之 货”[2](P107),“不 欲”即“无 欲”,即“少 私 寡欲”。他把眼光更多地投射到人的自身,主张从源头做起,让人性复归到最初的原始状态,让人们保持天性的质朴。节制私欲,清静无为,既不被过度的外在的某种欲望所诱惑,也不去过分地追名逐利,任其自然。诚如河上公注曰:“少私者,正无私也;寡欲者,当知足也。”焦竑《老子翼》注引王元泽注曰:“不欲之欲,非无欲也,欲在于不欲耳,故不贵难得之货而已。”老子所说的“甘其食,美其肤,安其居,乐其俗”[2](P133),庄子所说的“鹪鹩巢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7](P23),即是“少私寡欲”的具体写照。《老子》第十二章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3](P106)在这里,老子提醒人们,声色货利乃至口腹之欲,都要加以控制,不可纵欲任性。流逸奔竞而导致目盲、耳聋、口爽、心狂等发生,这是因为“五味”对五脏各有所宜,若食之不节,必至亏损,咸多伤心,酸多伤脾,辛多伤肝,苦多伤肺,甘多伤胃,所以人不宜过多追求“五味”享受。表面看来,这是在说物质欲望的诱惑使人的官能失效,心灵疯狂,实则是告诫人们不可被外物异化,摒弃“欲”之诱惑,健全体魄,保持本性。
值得注意的是,老子虽然说“五色令人目盲”,但他说“为腹不为目”,并不反对人们追求正当的个人利益,享受更美好的生活。他提倡人们应该顺其自然的生活。我们可以将“五色令人目盲”看作是遵循自然法则,顺应自然本性,既追求个人应该享有的利益,过着顺应自然的淳朴而幸福的生活,也不应过分地滋生私欲。他反对的只是过度地对人对己均百害而无一利的私欲,即“五色”。有学者将“腹”理解为个人维持生命的基本需求,人们追求“腹”的需要,此乃人之常情。但是,如果追逐令目盲的五色即声色犬马之娱,则是过度“私欲”的表现,当然应该反对。这是因为,人之“目”的基本功能是“视”,分辨五颜六色,认知万事万物。而“目”一旦受到花花世界绚丽色彩的“美景”刺激,其“本能”就发生了变化,可能被“美景”的功能所取代,当然会迷失本性。蒋锡昌先生的《老子校诂》说“老子以‘腹’ 代表一种简单清净、无知无欲之生活,以‘目’ 代表一种巧伪多欲,其结果竟至‘目盲……耳聋……口爽……发狂……行妨’ 之生活。明乎此,则‘为腹’ 则为无欲之生活,‘不为目’ ,则不为多欲之生活。”[6](P107)如此看来,“为腹”并非花天酒地,醉生梦死,而是为了“实其腹”“强其骨”[2](P5)。人生最重要的价值不是过分地、盲目地去追求“色”“音”“味”“驰骋畋猎”难得之货”等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这里的“为腹不可目”与“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是相融通的。“见素抱朴”中“素”的本意是指未经染色的“丝”,“朴”之本意是指未经雕琢的木材,在这里都是其固有的质朴状态。“少私寡欲”并不是人们常说的无私无欲,而是将个人的欲望控制在合情合理的范围之内,不让私心私欲肆无忌惮地膨胀,超越底线。换言之,一旦人的心灵完全被私欲占据并超出了一定的限度范围,两者结合就会出现“荣华势力诱其意,素颜玉肤惑其目,清商流徴乱其耳,爱恶厉害搅其神,功名声誉束其体”[8]的事情,这必然给社会、给自己、给家庭造成危害。“少私寡欲”既是一种人生哲学、人生境界,又是修养这种人生境界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少私寡欲”不仅是内涵丰富的人生观,还是一种独特的政治智慧。
老子认为,人类社会之所以纷争不息,混乱不休,动荡不安,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统治者永远填不满的私欲。《老子》第五十三章曰: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綵,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2](P88)!
文中的“盗夸”,即“大盗”,犹如盗魁、民贼,即指统治者。这里深刻地揭露了当时政治的腐败。为政者即“盗魁”挟持权威武力,搜刮榨取,侵公肥私,满足了无穷尽的欲望。大盗的这种欲望不仅无益于国家的安定与社会的和谐,而且会导致国家更加动荡不安,人民更加艰难困苦。诚如陆希声所云:“观朝阙甚修除,墙宇甚雕竣,则知其君上好土木之功,多嬉游之娱矣。观田野甚荒芜,则知其君好力役,夺民时矣。观仓廪甚空虚,则知其君好末作,废本业矣。观衣服多文彩,则知其君好淫(滛)巧,蠹女工矣。观佩服皆利剑,则知其君好勇矣。观饮食常厌饫,则知其君好醉饱,忘其民事矣。观资货有余,则知其君好聚敛,困民财矣。”(《道德真经传》)。
《老子》第七十五章云: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2](P124)。
统治者过分地吞食税赋,贪婪地横征聚敛,给下层民众造成了沉重的灾难。统治者的妄为强作,奉养奢厚,逼使民众轻生冒死。陈鼓应先生说“本意是对虐政提出的警告”[3](P341),提醒统治者不能为了奢侈逸乐之私欲而大征苛捐杂税,也不能为了自己的“有为”而折腾百姓。统治者要治理好国家,同样需要节制自己的私欲,清净无事,与民休息。百姓事无巨细,以百姓心为心,以百姓事为事,让老百姓在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中安居乐业,平安生活。
老子的这种重民贵民的政治智慧与儒家强调的民本思想是一致的。《尚书》曰:“皇族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唯邦本,本固邦宁。”孟子也说过:“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8](P29)又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9](P290)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根基牢固,国家才能安定。换言之,执政者的道德修养并不仅仅是个人的私德,它直接关系国家的兴衰和人民的利益。“清净无事”的政治智慧需要崇尚“少私寡欲”的执政者去实施和完成。
《老子》第五十七章又云: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2](P95)。
老子阐述其“无为而治”的思想,唯有无为、好静、无事、无欲才能取天下。正,“清净为天下正”[2](P76)指清净之道。老子将“以正治国”作为重要的政治智慧,提醒统治者奉行“以无事取天下”的治国之术,清静无为,民众淳化于道。晨阳先生认为:“老子希望的是克制私欲,消灭剥削,满足人们吃饱穿暖的要求,‘甘其食,美其肤,安其居,乐其俗’ ,反对‘财货有余’ ,反对‘贵难得之货’ ,主张‘去甚,去奢,去泰’ ,即去掉那些极端的、奢侈的、过分的。可见老子是反对不合理的剥削制度的。他把‘无为’ 与‘无欲’ 连在一起,‘无为’ 是勿因战争而为,‘无欲’ 是不要有占他人财物之欲。”[10]
这实质上也指出为政者应具备的政治美德。德治作为治国理政的辅助手段,最早可追溯至西周初年时周公提出的“以德配天”的理念。春秋末,孔子从“得人心出发”,进一步阐述“德治”的意义:“为政以德,辟如北辰,居其所,众星其之。”这与老子提出的“以正治国”有异曲同工之妙,凡是执政者都应正其不正。于国而言,“以正”保障国家机器良性循环运转,不因人而废,不因事而止,以正治理天下。这就启示人们:“官德”不仅仅是执政者应具备的职业道德,更重要的是要正道直行,培根固魂,以德立身,以德领才,以德润才,以德服众,德才匹配,德才兼备,施行德政。
当代社会,怎样才能做到“少私寡欲”呢?老子向世人提出了许多处世之道与人文关怀,这里重点分析三点。
一是去奢崇俭。《老子》第五十九章云: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 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2](P98)。
“啬”,释农,通穑。原指耕稼事,故谓田夫为啬夫。也可训农夫收藏。高亨先生说:“此啬字谓收藏其神形而不用,以归之于无为也。”[11](P31)任继愈先生认为:“啬,吝啬,应当用的财物全不得用。‘啬’ 是老子思想中的重要观念,它有爱惜精神,积蓄力量的意义,与六十七章‘俭’ 的意义相近。”[12](P56)陈鼓应先生释之为“爱惜,保养”[3](P296)。老子一贯主张去奢崇俭,为了国之长久,人之长生,取“啬”之“俭啬”之义用来表达治国治人治身的最好的原则,应该厚培根柢,积聚正能量,收藏精神,充实机体。于国言,乃为政德,可兴国图强;于人言,则知稼啬之芬苦,无暇于淫逸,无奢靡于享乐,无奸诈于社会。如此,全社会上下同劳共苦,天下就会安定,国家可长治久安。它对于身而言,则知过度费神耗精而祸至,故爱惜精神元气,谨于内闲于外,内心不驰,外欲不动,精气不伤,人便可健康长生。魏源《老子本义》云:“盖‘道’ 之啬,而至于早服无简,德之积而至于莫知其极,则敛舒咸宜,体用兼妙,以之有国则可以长久,以之固己则可以长生,惟其治人事天,无所不可,故曰莫如啬。 ”[13](P46)
老子的这种“崇俭”思想早已凝固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成为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汉末政治家曹操针对当时社会的奢侈靡费之风,提倡节俭,《三国志·武帝纪》记载曹操“雅性节俭,不好华丽,后宫衣不锦绣,侍御履不采,帏帐屏风,坏则补纳,茵蓐取温,无有缘饰。”[14](P54)同时也“举吏以俭为先”[14](P655)。当时曹魏集团的大多数官吏皆“布衣疏食”,形成了节俭的风尚,出现了建安黄初年间的“节俭之世”[14](P381)。李商隐总结历代成败教训时指出:“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欧阳修明确地指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司马光《训俭示康》云:“有德者皆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今天,我们应当明白“以俭得之,以奢失之”的道理,继续发扬光大这一优良传统,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节俭清廉,自律修身,做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自觉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二是知足知止。老子认为,社会上的所有纷争战夺、鲸吞国家财富,邀宠贪权,私欲膨胀,图谋不轨,都源于“不知足”。不知足,必然会导致祸害,《老子》第四十六章云: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2](P78)。
老子指出战争的起因就是有野心的人贪得无厌,永不知足,发动侵略战争,掠夺财物,侵占国土,伤害人命,给社会造成极大的灾难。欲壑难填,必蹈罪孽。不知足的欲望是一切灾难的根源,故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过于欲得”。儒家劝人知足,是“乐天知命”,委之于命运。老子劝人知足,是永恒的足,足于道,即“知足之足,常足”。李嘉谟说:“可欲者,爱也;不知足者,取也;欲得者,有也。由爱生取,由取生有,遂为无穷之咎。现不知足者,虽足而不足;则知足之足常足也可知。”[15]这也是从清心寡欲、自然无为入手,从根本上知足。胡寄窗先生在《中国经济思想史》(上)中指出:“老子学派把知足看得非常重要,以为知足可以决定人们的荣辱、生存、祸福……不仅此也,他们并将知足作为从主观上分辨贫富的标准。如知足,则虽客观财富不多而主观上亦可自认为富有,‘知足者富’ 、‘富莫大于知足’ 。因为知‘足’ 之所以为足,则常足矣,常足当然可以看作是富裕。反之,客观财富虽多,由于主观的不知足,贪得无厌,能酿成极大的祸害。从这里可以看出,老子的财富取决于主观的知足与不知足,亦即取决于‘欲不欲’ ,所以带有唯心主义色彩。”[16](P62)虽如此,但这提醒我们,为人处世,不贪求,要知足,才能常足,唯其心以自足为乐,其行为方可“止”,即我们常说的“知足常乐”,这有利于修身养性。《老子》第四十四章又云: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2](P75)。
这是老子针对社会上“贪夫殉财,烈士殉名”的世俗常情提出的忠告。人多不知足,不知止,身前有余忘缩手,贪得无厌,欲壑难填,这必然招来耻辱、危殆。河上公注曰:“财多则害身也。”王弼也说:“贪货无厌,其身必少。”只有“知足”,才能“不辱”;只有“知止”,才能“不殆”。这告诫世人一定要知足、知止,能缩手时即缩手,能回头时即回头。这种“知足”“知止”的教诲历来被奉为生活的金科玉律。西汉宣帝时,疏广及其侄同做皇太子的师傅,“朝廷以为荣”。疏广对其侄说:“吾闻‘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今仕﹝官﹞至二千石,宦成名立,如此不去,惧有后悔,岂如父子相随出关,归老故乡,以寿命终,不亦善乎?”于是二人“辞决而去”,被人称颂为“贤哉二大夫。”[17](P115)宋朝的洪迈也提倡“人当知足”,指出:“其安分知足之意,终身不渝。”这种“知足常乐”的人生观令人生活得心安理得,灵魂宁静,不争前,不贪求,不攀比,自然而然。不辱于生前,不殆于身后。不断掸去思想上的灰尘,特别是能经得起风浪,挡得住诱惑,守得住底线,耐得了清贫。像老子所说的那样,知进知退,知足知止,坦然豁达地对待名利等“身外之物”,这何尝不是一种明智而积极的选择?
三是重身轻物。名利、生命是人生所需求的。从古至今,尽管时代不同,但不知有多少人视功名利禄为人生的最高理想,苦苦追求一辈子,认为人活在世就是为了升官发财,向往于“人过留名”,孔子所谓“疾名不立”是也。因而这类人争名于朝,争利于市,置生命而不顾,“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老子鄙视这种人生价值取向,他认为生命贵于名利。《老子》第四十四章曰:“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2](P75)这就是说,名利和生命对人而言,生命更为宝贵,名利为身外之物,过分追求名利,就是舍本逐末。《庄子·让王》通过15个寓言故事反复深入论述“重生轻物”的人生哲理,批评“今世俗之君子,多危身弃生以殉物”,“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皆重失之,见利轻亡其身,岂不惑哉!”主张“能尊生者,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7](P795)老子发现人类自身的生命价值,在唤醒人类主体意识,重身轻物,珍爱生命,把自己的生命和健康放在首位,不可被“身外之物”所役使。
我们从老庄道家重身轻物的思想中悟出了许多人生真谛,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身外之物,即身体以外的名利等东西,既不能随人生而来,也不能随人死而去,所以人们视其为身外之物,表示轻视之意。明代吴麟征《家诫要言》云:“身贵于物,汲汲为利,汲汲为名,俱非尊生之术。”鲁迅先生在《智识即罪恶》中亦云:“大约钱是身外之物,带不到阴间的,所以一死便成为清白鬼了。”[18](P37)第二,少私寡欲,重视德性修养。我们可以汲取道家的人生哲学,少私寡欲,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看淡荣誉,才能心无旁骛;看淡利益,才能心怀坦荡;看淡金钱,才能为人表率。在权钱名利面前,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涵泳心神,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被名利左右,知止有度,无欲中正,为而不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回归本心,淡然处之,淡然超越。
老子哲学是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渊源之一,在当今社会中仍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应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少私寡欲”所蕴含的文化资源和政治智慧,发挥其在抚慰精神、净化心灵、排解压力当中的作用,及时疏导、化解矛盾,以豁达宽容胸怀,实现“有容乃大、无欲则刚”,在全社会立政德、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厚植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为时代立言立信立命,用明德引领社会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