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王阳明的良知学认为“良知”是社会所有个体之间先天具有的道德准则,良知是一种本然之知、先验之知。在依从良知的基础上时时省察,通过知行合一的功夫去除内心的私欲完成真知的发掘,并完成个体的修养与磨练。本文从良知学产生的历史契机出发,对良知的特性进行梳理,进而对致良知何以可能展开论述。良知作为道德理性原则,指引我们明白何者为是何者为非,由内而外逐渐展开实际行动。尽管王阳明的致良知有着主观唯心主义色彩,但对于市场经济环境下受到物欲影响而舍本逐末的个体,一定程度上能从道德本体的角度为解决当下的矛盾提供一些启发。
【关键词】 良知;道德;私欲
【中图分类号】B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3-0020-02
一、良知学产生的历史契机
正德十四年六月十四日,王阳明平定江西寇乱后不久,江西便爆发了宁王朱宸濠的叛乱,王阳明凭借临时凑齐的两三万军队充分发挥自身军事才能,只用了35天就平定了战乱。虽然王阳明平定叛乱获得军事大捷,但却使他思绪万千,对是非善恶有了更深的思考。无论是战胜者、战败者还是失望者内心都拥有的共同的东西就是良知。《孟子尽心上》中强调“人之所不学而能,其良能也。其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1]。但是良知的呈现必须身体力行,将个人的坚守与整个社会共同体的期望纳入内心中再进行实践,否则良知只是一种隐形的道德存在,无法真正起到对中国社会思想领域的推进作用。王阳明提出致良知之说,以此丰富自己的心学体系。他认识到以前的学说一则发明本心,一则强调知行合一,但本心之知与外在之行仍然存在巨大的断层,不如良知来得简易明白、单刀直入。他自称致良知三字是自己从百死千难中体会出来的,只有唤醒人人心中的良知,将自我良知的觉悟作为个人德性的提升和家国德治的彰显,使得人人成为圣贤才能建设一个美好和谐的社会。
孟子强调的良知、良能就是不学而知、不学而能的。人们的性善体现于四端之心,如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这些特质是先天具备的普遍性存在,但阳明的重大贡献是对孟子的继承并在此基础上改进,把一般认为的道德实践、道德哲学里面的一个范畴,变成了整个认识论和本体论中一个最核心的价值和观念。依照中国的老传统的思想,天地万物都是气,这个气就是良知良能的一种现象,良知良能不仅仅人有,动物植物有,所有生物均有。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思想与阳明心学关系密切。这种思想强调每一个人都应该独立自主,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基本原则转变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大道如人心,万古未尝改。如果这个社会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占社会绝大多数,那么这个社会处处彰显祥和之气,这个社会就是“仁”。
二、良知的先天性和普遍性
王阳明的思想从我心是圣贤心为立足点,发展到知行合一最后达到致良知,他们三者是一种递进的关系。我心是圣贤心,强调我心是一种本来的先知,是知人、知义的本心之知。知行合一的知主要指先天的良知,是知善知恶的知,知行合一意味着实践,它更强调的是一种磨炼和践行。致良知是从知行合一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虽然我心本来就知晓善恶仁义,但仍需要一种后天的表现。致良知的提出充分的确立了体现其心学特色的一种理论观点,同时也是其哲学思想的理论前提。
(一)良知的先天性使它成为先验的道德准则。《徐爱录》中提到“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2]。良知是排除了感性欲望的纯净之心,王阳明认为良知是每个社会个体生而为人所具有的内在于心的先天所禀,这种知是自明基础上的本心之知、本然之知。孟子讲的人性善就是人和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人虽与动物在自然属性上有相同之处,但孟子认为人有道德且懂得仁义礼智,所以人和动物是不同的,王阳明同樣坚守人之为人的尊严就在于人具有先天的道德性。良知是一种道德之知,其知善知恶、知是知非,这无疑体现的是对德性的推崇。孟子所谓“是非之心”,即知义。知义强调懂得运用适宜之法来支配人们的行为,良知通过内在德性和人之理性的教化决定了人们的行为选择,在内在原则的基础上明白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内心的良知而非外在的原因驱使人们沿袭德行本位的传统去做善事,人们选择行善拒恶就是一种先天的道德认知。人们后天所有行为和道德选择,都是由良知决定的。这就充分展现了王阳明对德性充分的尊崇。若能一直保有良知本性的话,就是圣人。如果失去了良知就是小人。若失去良知还有意识找回,那么这个人就是君子。王阳明认为孝心、亲情、恻隐这类情感,都是心之本体,而现代社会认为良心是道德规范和道德原则在后天培育过程中的内化,良知早已成为现代社会伦理学中的一种重要范畴,它强调良知是靠后天社会环境的影响造就的,历经社会经济环境的熏陶才在人心中形成的信念和基本的善恶观念。
(二)良知的普适性决定人人都有良知。良知不是圣人独有的。不论男女、老少、圣愚均具有天赋的成圣成贤的先决条件,它具备万物一体之仁的格局。于中曰:“只是物欲遮蔽:良心在内,自不会失,如云自蔽日,日何尝失了。”但是人容易在踏足经验生活后由于欲的干扰产生不同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先天的良知非常容易被后天的私欲追求所遮蔽,所障碍。人们的认知总是受到种种外界因素对良知本体的干扰和迷惑,暂时把人类内心的良知蒙蔽起来。王阳明通过自己的学问却指出每个人在不涉及经验社会之前均是有良知的,不论被遮住与否,只要自身能够意识到良知的存在并借助“致”的功夫扫掉掩盖住良知的灰尘,即可恢复良知本体的本来面目,体悟到良知为每个人都赋予了成贤的绝对公平。娄谅不仅是青年王阳明的精神导师,而且还是对王阳明的一生起到重要作用的理学名宿。他提出收敛放纵心这才是巨敬之门,是通往向上之路的基本方法。“以何思何虑、忘勿助为居敬要旨”,坚持天理的主导地位并服从本心,不要被各种各样的杂念和异物所纷扰,也不要妄想依靠外界来帮助自身提高道德品质的修养,采取向内反求诸己的方式去挖掘自身良知,也就是通过反省和检查的方式从而达到具体德性的恢复及展现。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每个人都存有圣贤之心、良知之心,这只是一个是否能意识到、觉悟到的问题而已。
三、如何“致良知”
良知的发现,如果没有私意的障碍,那么此人就是一个圣人,但对一般人而言在对于良知的探究过程中都有后天的私意的动摇,君子的修行就是通过致知格物的措施尽量保持人心的纯净,胜私复理,一心一意地对圣人之理进行坚守。穷极自身所学,不断丰富个人认知去践行才可实现良知的展开,达到知行合一的至善境界。行为主体在内心自觉的基础上让良知符合精神信念的选择,在具体事务的实践当中实现内心良知与外在行为的一致。良知的形成需要针对每个人天生才行特质的不同因势利导,现代人的良心迟钝实则是被现实社会中的声色货利遮蔽了,这几好比乌云遮住了太阳,但良心依旧存在,只要剥除乌云的障碍就能恢复本体之光明。良知虽然是每个人都有的,但是现实来讲良知发生作用不是直接的,总是受到其外在于人的事物的影响,这使得人们在进行道德选择时就会有所考虑、权衡,导致不是良知本心促使人自身做出选择,而更多的是受到私意的影响,以此为出发点所做决定有可能违背自身的良知。所以要让良知真正地发挥作用,给为人处世和道德选择提供标准的依据,由良知做主,而不是由个人私意、欲望支配。
良知是我們自身准则的同时也是一个非常犀利的存在。在良知面前,它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是非对错隐瞒不得,不要试图自欺。想要顺应天道成贤只要“自诚明”即可。面对事事物物皆能在内在的“知”与外在的“行”的配合之下唤醒心中的良知。《陈九川录》中说道:“尔只不要欺他,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3]。”良知在形式上给了每个人进行道德价值判断的标准,快乐的根源就是依从个人的本心去做事。逃犯虽能暂时脱离法律的制裁,但无法逃脱内心良知的制裁。不违背自己的内心,就能达到内心的安静祥和。有时候顺从良知会带来一些对个人不利的外在的因素,但是只要人依据良知去决定自己的行为准则,那么外在的东西是动摇不了我们自身真正内核的。致良知就是要依良知而行,由良知做主。
现代社会的人或许会屈于社会舆论、周边压力、强权势力,被迫地去跟随大众、做出违背良知的事,但《论语》有言“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4]”。内心的坚守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违背,哪怕坚守自己的良知有时候会付出生命的代价。遵从良知如《年谱》中所言“譬之操舟得舵,平澜浅濑,无不如意,虽遇颠风逆浪,舵柄在手,可免没溺之患矣。”坚守自己得良知就能更好地面对那些挫折,保持与天理纯然一致的本心。内在于人心的良知能照亮自身的一言一行,同时还能照亮身边的人,使个体的道德自觉普及至普遍性的道德规范。这种良知是检验世界上所有道德选择和道德评判的根本依据。拥有良知就是把握了善恶的标准,需要人们在现实当中超脱各种世事的磨炼依然保持内心的安宁,不受外在的影响和欲望的左右,这样的人生才是踏实的、无愧于心的。
四、结语
人们在历经多次时代变迁和科学变革之后,其思想受到了极大的启蒙和突破,建立于形而上的良知的先天性预设和普适性预设已经饱受现代人的质疑,但这并不代表对良知学说的彻底否定。良知实际上并不能作为一种绝对标准来衡量道德的善恶,因为单靠个人道德的自觉效果浅显。这并非是改善社会风气、重塑人之本质的根本之道。但是良知对当前及未来的中国的道德伦理氛围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促进作用,中国历代以来都对德治传统进行发扬和继承,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离不开仁爱德治的作用。王阳明致力于将个体及整个社会共同体的期待从良知入手,将良知牢牢刻画在自身本体上,把个人德性的修养映射到治世的政治领域上,去实现孤立个体的德性与普遍大众道德的交融和统一,以此达到天下大同的理想。这样高尚的德治理念对于当前受社会经济影响的道德伦理起到积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金良译注.孟子·尽心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2][3]王阳明.王阳明全集[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4.
[4]张燕婴译注.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6.
作者简介:
张海丽,女,山东聊城人,哈尔滨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