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无欲思想发微

2020-09-10 07:22李明航宋豪
今古文创 2020年43期
关键词:不争老子

李明航 宋豪

【摘要】 老子所生活的时代是充满苦难的时代,战争不断,百姓贫苦,统治者无道,而作为人类天性本能的欲望是造成这一时代特征的原因之一。老子以道的大智慧,站在万物背后,冷静地观察发现了这一问题,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无欲的思想,知止与不争正是无欲思想的体现。老子无欲的思想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老子的核心思想是自然无为,无欲思想也恰恰体现了老子自然无为的思想。面对现代社会,现代人也应该深刻地学习体会老子的无欲思想,其仍然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老子;无欲;知止;不争

【中图分类号】B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3-0004-04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咎莫大于欲得;祸莫大于不知足,故知足之足,常足矣。”(《道德经》四十六章)老子认为最大的怨咎就在于欲望过多,想要得到的太多。祸患没有过于不知足的了,罪过没有过于贪得无厌的了,所以懂得知足这种满足,才是永久的满足。

老子生活的时代,是苦难的时代,战争不断,人民生活苦不堪言,统治者的统治不得“道”。面对这种社会状况,老子留下五千言道德经,从宇宙的根源“道”下降到人类所应该具有的品格“德”,他认为社会之所以混乱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统治者的欲望太多,最终提出了自己的理想社会——小国寡民,人人自给自足,顺应自然,没有过多的欲望,因此生活也就安定平和了。“无欲”二字虽然在道德经中只出现过三次,分别在第三章,第三十四章,第五十七章,但是在阅读过程中,笔者发现,道德经五千言通篇多处都体现出老子提倡无欲的思想。

一、寡欲故自然

“欲”,贪欲。《说文解字》曰:“贪欲也。从欠,谷声。”欲字由欠字产生,因为欠缺所以产生欲望。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曰:“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欲而当于理。则为天理。欲而不当于理。则为人欲。欲求适可斯已矣。非欲之外有理也。”欲望适当而发,就是天理;欲望不适当而发,则为人欲。去追求那样一种适当而发的欲。现在关于“欲”有5种解释:1.想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2.希望;3.需要;4.将要;5.婉顺的样子。“欲”字自古及今,最根本的意思都是想要得到。“欲”字在道德经中共出现过26次,其中有:1.欲;2.可欲;3.无欲;4.不欲;5.寡欲;6.将欲;7.欲得。主要表现为两种意思:1.想要去做;2.想要得到的财物;3.贪欲,欲望。

老子提倡无欲,老子所说的无欲并不是完全抛弃人类的欲望,否定人类所拥有的天生的欲望,这是和老子思想核心的自然相违背了。

首先,老子承认人有欲望,他要人们在满足自己天然的欲望以后,不要再想着去追求更多的别的欲望,那就不是顺应自然而为,而是为的过多了,为的过多将会招致灾祸,“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十二章)五色指青、赤、黄、白、黑;五音指宫、商、角、羽、徽;五味指酸、苦、甘、辛、咸。那繽纷的色彩会使人眼花缭乱,各种音乐会使人耳不能得声,追求美味的饮食令人一时口爽却会导致以后失去口味,过多的娱乐活动使人心性浮躁而不得安宁,必定会招致祸患,因此圣人只是追求安饱也就是满足人的自然之欲,而不去追求那虚无的声色的愉悦,这就是有为,是违反了自然无为的欲,这样的欲是老子所不提倡的,他提倡人们摒弃物欲的诱惑,持守虚静而保持富足的生活。老子道德经的核心思想是自然无为,道是创生宇宙的根据,老子思想就是以道为根据发展的整个哲学系统,而道创生了万物以后只是使万物顺应自然的本性去自己发展,并没有过多的干涉,而想达到自然无为境界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无欲。

老子所提倡的“无欲”在道德经中体现为“寡欲”,“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伪弃诈,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十九章)老子认为,以抛弃智巧、伪诈、巧利这三者的方式是不足以治理天下的,因为这三者都是巧饰的,治理天下的根本在于保持朴质,减少私欲。老子提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主张,是要上层统治者能够减少自己的私欲,形成朴素质朴的政治风气,则可以使人民得以生活在安宁的社会环境中。

欲望正是产生当时社会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是谓盗夸。非道也哉!”(五十三章)本章老子批判统治者奢侈糜烂腐败的华丽生活,把百姓逼得无路可走,“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七十四章)在这里,“人”指的是统治者,原作“民”,盖古籍“人”“民”是互用的,可以互通,按下文文义应做统治者理解。

老子的意思是说:假如让我得到真知,我就会小心地在大道上行走,唯恐走入了邪路,大道是非常平坦的,可是现在的统治者却要走邪路。朝廷内的生活十分腐败,可百姓的粮田却都荒芜了,粮仓也是十分空虚。可是统治者却仍然穿着华丽的衣服,佩戴着锋利的宝剑,吃腻了精良的美食,搜刮了用不尽的财货,这简直是强盗的行为,这是多么的无道啊。正是因为统治者的欲望过多,才产生了这种无道的行为。统治者已经是凌驾于人民之上了,可以得到华美的衣服,精美的饮食,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但是他偏偏不知道满足,迷失在欲望之中,在欲望之上还有欲望。于是他颁布更多的法令,制定更多的政策,只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为了达到自己的欲望。这正是违背了老子的理想的自然无为的境地,因为有欲,所以施政,最终一定会使自己的政权颠覆。假使统治者摒弃过多的欲望,要“去甚,去奢,去泰”使自己的欲望自然而然的发,也就不会施有为之政,同时也就使百姓自然而然的生长,“我无为,而民自化”(五十七章),百姓就没有苦难,统治者的统治也就能长久。

此外,统治者欲望过多,不仅仅是百姓苦难的原因之一,也是当时社会战争不断的原因之一,各国统治者不满于现状,不满足于自己所拥有的权利,不满足自己所拥有的财货,想要争夺他国的城池,扩大自己的权势,发动不义的战争,因为一己之利而轻用天下,以身轻天下,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老子在看清了为了满足过多的欲望违背了他自然无为的思想核心的情况下,提出不争、知止的思想,希望统治者和百姓都能看清自己的欲望,能够知止,不去争斗。透过老子所提倡的不争和知止的思想可以更好地理解老子的无欲思想。

二、知止故得道

在道德经中“知止”二字出现过3次,与“知止”二字近义的还有“知足”,也出现过三次。老子的无欲思想与不争和知止的联系十分紧密,知止则能无欲,知止则能不争,不争则顺自然,顺自然则得道。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三十二章)天地间阴阳相合而降下甘露,自然而然的均勻普散,于是万物都有了名称,就知道应该是有一个限度的,知道有限度就可以避免危险。道诞生万物,只是使万物自然而然,并不偏爱,而十分平均,统治者应该懂得道的道理,不使私欲过度发挥,而是有一个限度,当统治者认识到这个道理,也就能避免许多危险。“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四十六章)本章老子先提出了三个问题,生命和名声、财货、名利哪个更重要,然后描述过分的爱惜声名会耗费大量的精力,过多的收藏财货一定会招致更多的损失,最后的出结论: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带来危险,这样才可以保持长久。能够知足,知道适可而止才能保全。

“咎莫大于欲得;祸莫大于不知足。故知足知足,常足矣。”(四十六章)知足是老子的一种大智慧,老子在三十三章中还提出“知足者富”,真正富足的人是能够知道满足的人,知道满足的人不会有太多的欲望,也不会有什么不满足的感觉,因此他们才是最富有的人。

胡寄窗在《中国经济思想史》中说道:“寡欲的具体表现是知足。老子学派把知足看得非常重要,以为知足可以决定人们的荣辱、生存、祸福……不仅此也,他们并将知足作为从主观上分辨贫富的标准。如知足,则虽客观财富不多而主观上亦可自认为富有,‘知足者足’,‘富莫大于知足’。因为知‘足’之所以为足,则常足矣,常足当然可以看作是富裕。反之,客观财富虽多,由于主观的不知足,贪得无厌,能酿成极大的伤害。从这里可以看出老子的财富观决定于主观的知足与不知足,亦即决定于‘欲不欲’,所以带有主观唯心主义色彩。但他们很重视客观刺激对产生欲望之作用。如他们说‘乐与饵,过客止’。寡欲与知足是不可分割的,未有能寡欲而不知足这,亦未有不寡欲而能知足者。来自提出寡欲、知足,对当时当权贵族的无厌欲求是一个强烈的抗议。”

知止作为老子思想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研究老子的思想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对知止思想的思考中,笔者认为知止思想是具有目标性的。

老子的知止思想所对应的目标人群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对统治阶级说的,老子要知止的人是统治阶级,统治者拥有大量的财货,富足的生活,却不知道作为要有一个上限,肆意发展自己的欲望,这不仅给自己招致祸患也给人民带来了苦难。

第二类,是对生活富足的人群说的,在你能满足生活的前提下,要知足,不要使用巧智,伪诈去强取地位,财货,因为“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视为宠辱若惊。”(十三章)得宠也会担惊受怕,受辱也会担惊受怕。不知满足,为了欲望争斗会使你的生命处在时时刻刻的惊怕,而不得安宁。

第三类,是对百姓说的,老子生活的时代百姓的生活是困苦不堪的,最基本的生存需要甚至都不能满足,对此老子更强调精神上的知足,客观上并不是十分满足但是精神上满足才是真正的满足。

三、不争故无尤

“不争”在道德经中共出现过8次,关于不争的思想在近代曾遭受大量学者的猛烈批判,认为老子的不争思想是一种消极的不为思想,但是通过认真思考老子思想的真正内涵和老子的整个思想系统可以看出老子的思想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思想,站在欲望的角度去看不争,是说不要去为了欲望而去争斗。老子希望人们,这里不仅是说统治者,同样也指百姓,不要违背自己的自然本性,去追逐那些有为的欲望,不要为了可欲而争斗,才能获得自然宁静,安适富足的生活。

不争可以治国“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三章)按河上公注不尚贤是指的不标榜贤才,而蒋锡昌认为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所指的都是财物。不标榜贤才,人民就不会为了地位去争斗,不使货物珍贵,人民不会去偷盗,不炫耀,民心就不会乱,因此圣人治理,使人心胸开阔,抛弃敲诈。地位,珍贵的货物,夸耀,这些都是欲望的真实体现,而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欲望,才起了争斗,因此老子提出圣人的治理,正是要使民没有这种欲望,也就不会争斗,在治理过程中一切都会走上正轨。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七十三章)自然运行的规律是不争攘而善于得胜,自然是老子思想的核心,不争恰恰体现了自然的规律。人人为了心中的欲望去争斗,殊不知不争才更易于得胜。这也和老子的朴素的辩证思想相对应,“反者道之动”(四十章)事物运动的方向是相反的,为了满足欲望而进行的行为往往得到的是不令人满意的结果。相反,任人欲自然而然的抒发,不去争斗才是天道,才能有所得。“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是谓配天,古之极也。”(六十八章)善于做将帅的,不逞勇武;善于作战的,不会轻易发怒;善于战胜敌人的,不和别人争斗;善于用人的,对人谦下。这就叫做不争的美德,这是合于天道的,是自古以来的最高的准则。本章描述的是战争的情况,不义的战争只是为了满足统治者的私欲,在战争中,老子同样提出了不争的思想,不争是合与天道,顺应历史的最高准则。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八章)老子的哲学是一种水性哲学,他对水有着特殊的兴趣,认为水具有最高的德行。

水最显著的特性有三点:一是柔;二是停留在低处;三是滋润他人而不与他人相争。这三种特性都体现了老子无欲的思想,水不去追逐更多的欲望,只是自然而然的存在,因此他不像众人一样,居处在低处;此外,水还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但不和别人争功争利争名,正是因为他具有不争的美德,所以他没有怨咎。老子提出水的三种特性,是为了要统治者去效仿水,不要执着于满足自己的欲望,不要去为了欲望而争斗,才能不引起别人的埋怨与责备。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执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二十二章)不自我显示才能名于他人;不自己为是才能彰显自己;不夸耀自己的功绩才是真的有功;不自我矜持才能长久。在能够做到这四点的基础上,才能达到不争的境地。正因为不和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和他争的。常人总喜欢追逐事物的表象,追逐虚无的欲望,而引起无数纷争,因此,求全莫过于不争。“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是不争的途径,“曲”“枉”“洼”“敝”也都同样体现着不争的思想。“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六十六章)同样是因为他不跟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和他争的思想,在道经的德经中都有提及,可见老子对不争思想的重视。统治者无欲而使人民的利益在前面,自己则退居后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八十一章)最后一章中老子对全文做了总结,在总结中也提出了不争的思想,可见不争在老子眼中是十分重要的。圣人不私自积藏,他尽量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充足,他尽量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自然的规律是利物而不损害,圣人的做法是有所作为却不与人争夺。在最后一章中,老子提出来一种最伟大的做法,一种最伟大的爱,圣人不断给予别人,帮助别人,却不与人争夺,这正是自然的做法。圣人没有过多的欲望,只是任其自然,也就不会与人争夺,这也与老子水的哲学相呼应,水与圣人是具有同一性的。

老子的不争思想,并不是一种自我放弃,并不是要人消沉。他要人去为,这种为是顺应自然去发挥人的能动性,去努力。老子的不争思想反应在物欲观上面,是要人不要为追逐过多的欲望,而去争斗;要人顺应自然发展自己的欲望,而不要刻意争之;要人不肆意挥发自己的天性欲望,虚静谦下。

四、结语

可以说老子的道德经是一本帝王书,他留下的话都是对帝王说的,而他生活的时代是一个混乱的时代,面对着种种苦难,老子有着自己的独特的忧患意识,在这种忧患意识下形成了自己的物欲观。他看透了世界的本质,他提出的无欲思想与他的自然思想相呼应,其时代的统治者为了满足私欲而为的过多,招致了自己的灾祸也给人民带来了灾难,因此他要统治者无欲。这种无欲思想不仅仅分析了社会现状的原因之一,他的最终目的是警示统治者减少自己的私欲,而避免灾祸。

放眼今天的现实世界,经济飞速发展,财物极其丰富,人民的生活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在这种社会发展的前提下,物欲横流,虽然人们的物质水平提高了,但是精神世界并没有相对应提高,人们内心空虚,追名逐利,纵情声色,无所顾忌的肆意放大自己的欲望而丝毫不计后果。现在仍然存在着的战争,社会上不断出现的犯罪,采用各种手段进行的商业战争等等等等,都是在欲望的唆使下产生的。面对着这种社会现状,认真思考老子的无欲思想是十分必要的,减少个人的私欲,减少对个人私欲的追逐,反而去追寻内心的宁静与富足,获得内心的安定与精神上的富足,才是真正的足。老子的无欲思想自古及今都绽放着闪耀的光辉。

注释:

①本文所引《道德经》原文皆据中华书局2009年版陈鼓应的《老子注译及评介》。

参考文献:

[1]王弼.老子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2009.

[3]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

作者简介:

李明航,第一作者,男,满族,河北承德人,硕士在读,现就读于河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研究方向:先秦道家。

宋豪,第二作者,男,汉族,河南驻马店人,硕士在讀,现就读于河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研究方向:先秦哲学。

猜你喜欢
不争老子
张之洞的“三不争”
艾草
咏油菜
不争与争
学会“不争”
漫画
漫画
不 争
智者老子
寻找老子【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