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民歌的区域价值和传承保护策略研究

2021-01-15 14:42王文静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亳州民歌文化

王文静

(亳州学院 中文与传媒系,安徽 亳州 236800)

亳州地处安徽西北部,总面积约8 374平方公里,是一座拥有3 000多年历史的皖北文化名城。亳州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商阜片。亳州民歌是指用亳州方言歌唱或吟诵而流传保存下来的传统民间文学。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亳州民歌经过繁衍、演变,发展到今天,蕴藏丰厚,它们承载了亳州独特的自然环境、文化传统、思维方式、生活习惯、民俗风情。亳州民歌的传承和发展有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和方言传播,然而,目前亳州民歌面临着人才遗失、作品匮乏、内容陈旧、传播面窄、影响力较小等问题,因此,如何进一步挖掘亳州民歌的区域价值优势、加大亳州民歌传承保护力度、拓宽传承保护渠道等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亳州民歌的整体面貌

(一)亳州民歌的类型

亳州民歌内容丰富,根据民歌的采用内容、题材标准可把当前所收集整理的民歌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生产劳动类

这类民歌是老百姓劳作时的呼声。在早期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人们依靠自身的力量无法单独进行生产劳动,于是许多人分工协作,用集体的力量共同完成劳动生产任务。

《夯歌》:“大伙两边排呀,一夯一夯拉地排呀!大伙打起来呀,挨着往前打呀!

大伙听清号哇,挨着往前排哇!一起把夯捞呀,把夯要拉稳呀!号子落了音呀,一起绳拉紧呀!一起把夯拎呀,夯夯要有力呀!大夯腾空起呀,紧紧握绳披呀!落地千斤力呀,要把夯拉高哇!大家使停劲呀,大伙弯弯腰呀!把夯拉起来呀,要把夯拉平呀!一夯一夯地打呀,都把绳拉紧呀!”

这首民歌就是劳动人民在打夯时有节奏的呼喊声。夯是一种用于砸地基的木制工具,通过许多人一起打夯,可以使地基更加坚实牢固。这类民歌称为劳动号子,一般是群体演唱,一个领唱,众人附和,不仅极大鼓舞了士气,还能带来愉快、积极的情感体验。劳动号子在皖北民歌中常见,如蚌埠的《拾煤号子》、颍上的《挑担号子》等。在皖北民歌中,尽管歌词内容、歌曲结构和旋律特点不尽相同,但劳动号子都具有在劳动中鼓舞士气,振奋精神,统一步伐,协调动作的功效[1](P3-8)。

2.风俗仪式类

这类民歌的内容主要围绕亳州当地劳动人民的风俗习惯,直接反映当地的风俗仪式和民俗文化。

《新年到》:“新年到,新年到,闺女要花儿要炮。老婆子要个纂撑子,老头子要个红缨帽。”

《年关歌》:“二十三,祭灶关。二十四,炸丸子。二十五,蒸馒头。二十六,割块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请对蜡。二十九,装壶酒。年三十,贴门神。到初一,撅着尾巴乱作揖。”

以上两首民歌反映了亳州地区春节时的风俗仪式和当地百姓对春节的重视与期待。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每到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各个地方都会举行各式各样的风俗仪式,亳州百姓也不例外。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当地百姓开始祭拜灶王爷,期盼来年风调雨顺,家人健康平安。到了腊月二十四,开始用鸡蛋、面粉、粉条等制作皖北地区的特色菜肴—炸丸子,满心欢喜地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仅是亳州,在整个皖北地区,很多皖北民歌都充分反映当地的种植、饮食、婚丧嫁娶习俗,从中可以看出皖北人的生活乐趣与生命状态[2]。

3.情感生活类

这类民歌的内容反映了当地百姓对待社会、生活的态度以及男女之间的感情。人们通过演唱的方式直抒胸臆,唱出生活的酸甜苦辣和爱情中的喜怒哀乐。

《安乐是神仙》:“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不须常富贵,安乐是神仙。”

《月子弯弯照九州》:“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零在外头?”

《送情人》:“送情人送到当阳路,男也哭来女也哭,赶脚的也在哭。‘敢问赶脚的你哭为什么?’ 道是‘走的不肯走,哭的只管哭,你两个在那里调情,我的驴儿吃了苦’ !”

第一首歌反映了当地百姓随遇而安、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花开花落,四季交替,花谢了还会再开,然而人却无法再回到过去的青春岁月,生命短暂,不要过度追求富足的物质生活,安乐和怡然自得才是人们追求和向往的生活。

第三首歌的唱词充满了哀伤和思念之情,唱出了夫妻、男女情人之间无法相聚相守的痛苦与无奈。旧时劳动人民生活困苦,为了生计和前程,夫妻往往要分居两地,无法长相厮守。

4.时事政治类

这类民歌主要反映当时的社会政治风貌和老百姓的政治生活、价值取向。

《白马紫金鞍》:“白马紫金鞍,骑头万人看。问是谁家子,读书做高官。”

歌词唱出了旧时亳州百姓对子孙后代考取功名、出人头地的殷切期待。旧时劳动人民以农耕作为主要生活方式,靠天吃饭,生活普遍贫苦,尤其是收成不好的时候,连基本的温饱都无法保障。老一辈把希望寄托在子孙后代身上,希望他们能够考取功名,出人头地,不仅改善家里生活,还能成为街坊邻居钦羡的对象。

5.儿歌童谣类

这类民歌大多数是大人唱给儿童、符合儿童心理特征和审美特点的民间歌谣,有时也由孩童传唱,充满了童真童趣。儿歌的特点是:内容简单且易于在儿童之间流行,形式简短而节奏比较明快[3](P131)。儿歌大都娱乐性和趣味性较强,对幼儿的早期成长及教育作用显著[4]。

《老吃虎》:“红眼绿鼻子,四个毛蹄子。走路叭叭响,要吃活孩子。”

《吃豆豆》:“吃豆豆,长肉肉,不吃豆豆精瘦瘦。”

《老吃虎》是长辈们哄小孩子睡觉时唱的歌谣,小孩子哭闹不愿意入睡,大人就吓唬说外面有个老吃虎,老吃虎是红色的眼睛,绿色的鼻子,还长着四个蹄子,小孩子要是不乖乖听话睡觉,老吃虎就要吃小孩喽!

《吃豆豆》是家长喂小孩吃饭时唱的儿歌,小孩子贪玩不好好吃饭,大人们一边唱着儿歌一边哄着小孩子多吃点饭,多吃饭才能身体健康长得高。

(二)亳州民歌的风格特点

亳州民歌大多简洁明快。受当地方言语音的影响,亳州民歌的语音具有独特性,曲调呈现“侉腔侉调”的特征,旋律以级进为主,具有迂回进行的旋律特点。洪仁国指出皖北民歌的音阶常见的是六声音阶、五声音阶、七声音阶以及三音列和四音列[5]。亳州作为皖北城市,当地民歌也多以五声音阶为主,同时有部分六声音阶和七声音阶,即在五声音节中加进一两个偏音,使得旋律更加棱角分明,如亳州利辛县《何必再等收了秋》就是六声音阶。调式上,亳州民歌主要以徽调式为主,呈现的是一种亮丽而温和的音乐色彩;曲式结构比较常见的是上下句结构,二句半结构,四句结构,风格上呈现皖北特有的质朴豪爽,在优美激昂的音乐中,彰显民歌寓教于乐的艺术内涵。

二、亳州民歌的区域价值分析

(一)经济价值

亳州地区的民歌反映了当地百姓对待生活的态度,当农耕时遇到自然灾害时,当感情受到挫折时,当遭遇不公待遇时,当受到强权压迫时,当面临生离死别时,亳州百姓始终保持着豁达开阔的态度。这种态度是亳州百姓面对艰难困苦时顽强乐观生活的精神动力,对亳州经济社会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亳州民歌的经济价值还体现在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及旅游产业的发展中。随着亳州城市知名度的提升,文化旅游资源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在旅游地进行民俗文化的展示、民间艺术的演出,能够塑造当地文化旅游的鲜明特色,对推动亳州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旅游业的繁荣和特色乡村的建设都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二)文化价值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底蕴积淀了特色鲜明的亳州地方文化,构建出“南有徽文化,北有亳文化”的景观。亳州民歌直接反映了当地的物产、风貌,是亳州深厚历史文化积淀最直接最完整的反映。

1.历史文化价值

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历史的产物,同时又是对历史的反映。亳州民歌产生于皖北,流传于皖北,发展于皖北,从多个方面体现了皖北地区的历史文化价值,反映了其某一历史时期的现状,真实记载了当地民间的人、情、事、物。

亳州民歌《穷人叹》:“挖野菜,吃谷糠,村村树皮都剥光。豹儿郎抓丁又逼债,卖儿卖女去逃荒。”

《早上糠菜晌午汤》:“早上糠菜晌午汤,晚上稀饭照月亮。小伙子逃荒往外跑,外地姑娘不进庄。”

以上两首民歌反映了传统农业城市亳州地区劳动人民当时生活的困顿和窘迫。

2.民俗文化价值

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6](P1)民俗是歌谣创作的重要源泉,歌谣则是民俗的重要载体[7]。亳州民歌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形象地折射出亳州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其独特的民俗事项。

上文所列《新年到》与《年关歌》等民歌充分反映了亳州的年节风俗。亳州方言民歌是了解当地民风民俗最好的窗口,具有重要的民俗文化价值。

3.文化审美价值

民歌是口传民间文学,它“丢掉了诗人笔下的规整敢于狂放,舍弃了华丽的辞藻让百姓亲近。”[8]亳州民歌是一种朴实的口头艺术形式,以质朴的语言、深刻的立意,展现出当地百姓的生活风貌和思想感情,具有深刻的文化审美价值。同时,亳州民歌的唱词中往往使用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不仅展示出当地民歌的深刻主题和思想价值之美,还凸显出艺术价值之美。

(三)方言学价值

语言是艺术的材料,音乐是艺术的载体。民歌艺术独有的韵味是由当地的方言决定的。亳州民歌基于当地方言的真实、质朴,呈现出亳州方言特有的语貌特色,具体包括:

1.语音特点

亳州民歌常把普通话中读鼻韵母的字母,如:ang、eng、ing、ong,读成鼻化音韵母,常用儿化音、轻声等语音方式,声调读音较重,体现“侉腔侉调”的特点,凸显亳州地区音乐的独特风格和美丽。

2.词汇概貌

使用大量的叠音词,包括AA、AABB、ABAB等形式,不仅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性,还能起到摹状、摹声的作用;许多民歌正词后面常带有语气词、形容词等衬词或衬句,如“喽”“哎”“呀”“哪”“哇”等都是常见的衬词,同时较多运用“俺”“管”“恁”等方言词汇。

3.语法特征

经常使用具有地域特色的句式,如“可”句、“叫”字句、“白”字句,同时经常使用倒装句,如“不知道”说成“知不道”,以及增加名词、动词、形容词后缀等语言形式。

亳州民歌对亳州方言的广泛吸纳,把亳州民歌的语言价值体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对亳州民歌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亳州方言,拓宽亳州方言的研究角度,丰富亳州方言的研究成果。

三、亳州民歌的传承和保护思路

(一)存在的问题

亳州民歌凝聚着当地劳动人民的生活智慧和情感体验,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经过繁衍、演变,发展到今天,蕴藏丰厚,它们承载了亳州独特的自然环境、文化传统、思维方式、生活习惯、民俗风情等。对亳州民歌的研究和传承保护,有助于研究当地的经济、文化、民俗、方言等,进一步展示民歌的魅力和亳州当地文化,有助于优秀地方文化的传承和民族文化的发展。

课题组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对亳州具有代表性的城镇和乡村展开调研。调研发现,亳州百姓尤其是年轻人对当地民歌了解不多,仅有的印象也是儿时曾听到过的童谣,如今也不太能记清,更不要说其他类型的民歌。老一辈的亳州人提起当地民歌,大多能哼唱几句,但也因为年代久远,逐渐变得模糊。总的看来,目前亳州民歌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民歌艺术家、传承人缺失

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进步,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与此同时,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变得愈加丰富多彩,呈现多元化的态势。在流行文化繁荣丰富、艺术文化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民歌显得“不合时宜”。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民歌艺术家、传承人面临着经济的窘迫和生活的困顿,他们不再创作原生态的民歌或者进行民歌的搜集整理工作,而是选择转行或者创作通俗流行歌曲,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年轻人的喜好。会唱、爱唱民歌的人越来越罕见,能够传唱民歌的老艺术家也越来越少,民歌艺术家和传承人严重缺失。

2.民歌作品匮乏,内容陈旧

随着大众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老百姓的娱乐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元,刷微博、玩微信、看抖音、逛淘宝等等,占据了人们大部分的休闲娱乐时间。传统的民歌正逐渐消失在大众视野中,偶尔能够听到的民歌,也是很早以前的老歌,歌词内容、曲调都无法满足当代年轻人的审美要求。相对于网络通讯手段的即时性、互动性等优势,传统民歌不再是人们表达情感、沟通交流、寄寓情思的工具和方式。

3.民歌传播度窄,影响力较小

在全国经济建设的有利形势下,亳州经济水平稳步提升,发展态势良好。然而,与经济相比文化发展却明显处于了劣势,尤其是优秀地方文化的传播和推广运营。以亳州民歌为例,它们或来自田间,或来自小溪旁,或来自街头巷陌,曾经是当地百姓表达感情、寄寓情感的主要途径,然后却在不断地流逝、消亡,逐渐淡出老百姓的文化生活,尤其远离年轻人的生活。

(二)亳州民歌传承保护实施思路

1.保护和培养民歌艺术人才

民歌是口头文学作品,人才是作品创作和传播的主体。传统的亳州民歌,劳动人民是其创造者,人人都是民歌的演唱者和传播者。到了现代社会,民歌逐渐消失在百姓的文化生活之中,需要有专门的机构和专业人才进行民歌的搜集整理工作。因此,保护和培养民歌艺术人才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是保护老一辈的民歌艺术家,发挥其重要作用。老一辈的民歌艺术家对当地民歌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体验,是民歌艺术传承和发挥的支撑力量;同时他们对民歌艺术的热爱和敬重,也是后辈学习和推广的典范。要维护好、保障好老一辈民歌艺术家的物质生活,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地潜心投入到民歌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中;同时,要“对老一辈民歌艺术家赖以生存的传统文化生态进行有效保护,对已有的民歌艺术家进行保护和资助”[9](P20)。

其次是挖掘出新一代的民歌爱好者,培养民歌艺术的接班人。民歌想要获得生命力,需要不断地传承和发展,培养出具有精湛技艺的接班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寻找对当地民歌和民俗文化充满热忱的年轻人,使他们在学习前辈艺术技艺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创作能力,并融入时代的特征和自身对生活的感悟,创作出符合民族地方特色和时代背景的优秀民歌作品。

再次是培养和发展民歌运营管理者。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想要实现传统民歌的数字化转型以及传统文学艺术的再创作,必须要掌握并使用数字技术,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多样的民歌艺术。把握网络媒体的特征,把新媒体的即时性、交互性、共享性等特点,充分运用到亳州民歌的数字化转型和传承保护中。

2.提升民歌创作内容

民歌的发展和推广,归根结底还是要用作品质量说话。民歌艺术的品质内涵,主要通过其唱词和音乐旋律体现:唱词是否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健康优美、反映民族精神和时代风貌;旋律是否流畅、和谐自然、被社会大众认可。因此,亳州民歌的传承和发展,必须从提升民歌创作内容着手。历史上的亳州民歌数量颇多,但曲调大多已经陈旧,缺乏活力,无法反映当下人们的生产生活。因此,必须要丰富民歌的品种,拓宽民歌的形式,用充满地方特色的语言和“侉腔侉调”来展示当地百姓的真实生活,描绘生产劳作、风俗仪式的新画面,抒写新时期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对事业的追求、对幸福的期待,用原生态的语言展示民歌蕴含的民族精神和地方文化。

3.创新民歌传播手段

亳州民歌是用亳州方言歌唱或吟诵而流传保存下来的传统民间文学,多以口头传播的形式保存下来,这种形式显然不利于民歌的保护和传播推广。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带来传播方式的变革,和传统传播媒介相比,新媒体具有全覆盖、共享性及个性化特征,有助于民歌的传播和推广。因此,要紧随时代步伐,充分利用新媒体如网络媒体、移动端媒体、数字电视、数字报刊杂志等媒介,创新民歌的传播方式和手段。

要利用新媒体在传播时效上的即时性和传播效果上的互动性优势,扩大亳州民歌传播的覆盖面以及影响力。利用新媒体技术手段,进行民歌的数字化转型和存贮,使人们以更低的成本更便捷的方式欣赏民歌艺术;同时,及时收集和整理人们欣赏后的感受,根据反馈结果及时调整和修正传播模式和方式,形成亳州民歌的有效传播。

4.加大政府扶持监管力度

民歌的保护和传承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监管。2004年,中国正式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大力开展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一大批民间歌谣列入了保护名单,各地政府和相关文化主体加大了挖掘本地民歌资源的力度,民歌成为社会和学术界关注的热门话题。

近年来,亳州不断加强优秀文化资源保护和传承的工作力度,积极推动文化作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而对民歌资源的保护和传承创新是其中应有之义。新媒体的产生和广泛应用,为民歌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机遇。一方面,政府应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通过新媒体带来的文化传播全新体验,推动在全社会形成“鼓励创作民歌、保护传承民歌”的氛围,例如通过创建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形式普及民歌知识、开展相应活动,运用手机APP、制作微视频等形式向老百姓推送一些制作优良、旋律优美的民歌;另一方面,要及时制定相应的制度规范,严把质量关,尤其是通过电子媒介流传的民歌要严格审核,严格制止过度庸俗化、娱乐化的民歌传播,引导民歌的传播向积极、文明、规范、健康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亳州民歌文化
司尔特亳州公司打造谯城区特色复合肥品牌
基于区块链的亳州中药共享物流研究——以白芍共享物流为例
亳州司尔特——助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穿花衣 唱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