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姹,王秀芳,乔立娟
(河北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金融在现代经济中居于核心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在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只有实现金融业的高质量发展,才能守住维护金融安全的底线,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助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1]。对于为金融行业输入人才的金融类专业来讲,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快速嵌入金融行业,以及服务对象消费升级的背景下,金融类专业课程越倾向于科技融合,越需要探索以OBE教学理念①OBE教学理念关注输出而不是输入[2]。强调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输入-过程-输出”到“输入-过程-输出-结果”的学习模式转变,强调关注学生期望成长的目标[3].为导向(产出导向)的金融科技类综合人才即新金融类人才的培养路径,以此来实现人才支撑金融业的转型升级,推进金融业的高质量发展。2019年,教育部在《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中提出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的基本理念,提倡建立持续有效实施质量保障机制,将对质量追求实现内生化。金融科技以迅猛态势改变着金融行业生态和服务模式,同时现有招生制度也开始实施按专业排名招生的改革,内外共同作用更增强了将OBE先进教学理念应用于专业人才培养的紧迫感。
教学质量提升是新经济时代高等教育的主题和目标,教学管理作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应用于教学管理中,对培养与社会需要相契合的人才至关重要。
河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学专业顺应时代要求,将突出专业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作为重点内容,加强教研和科研的互相促进作用,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打造金融学品牌专业,探索以OBE教学理念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路径。
坚持外部引进与内部培养相结合,优化师资结构。一是加强外部人才引进,并支持骨干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和国际交流。2017年以来,金融系共引进博士3名,支持3位青年教师读博,通过这项措施,博士师资占比达到了84%。在此期间,还派出3位教师到国外访学,进行国际交流,提升能力水平。二是实施青年教师定期培训和新任教师导师制,提高教学能力。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国内金融相关会议、校内青年教师沙龙,实行定期交流与培训;对新入职教师实行导师制,通过导师的指导与带动,其教学素养及专业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三是重视基层教学团队、一流课程建设,夯实了专业基础。近三年来,金融系新培养核心课程带头人5人,实践课程带头人4人,青年学术带头人6人,进一步带动了学科水平的提高;通过举办“金融保险大讲堂”“金融投资协会”“经济学沙龙”“法律大讲堂”等活动,提升了基层教学团队、保险案例研究小组和金融学研究性学习团队的科研层次,夯实了专业建设基础。四是通过课程教材编写、建设精品课程等途径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近三年来,金融系共编写教材3部,立项研究性课程、校级精品视频公开课、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共5门,促进了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及金融学国家教学质量标准,金融系及时调整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通过每5年修订一次培养方案、及时制定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路线图等措施逐步优化专业培养方案,与社会需求紧密接轨,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倒推梳理专业核心能力结构,创建了以培养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的金融专业人才培养路线图、专业素质能力框架图、专业课程地图和实践能力培养方案,形成阶梯式实践教学体系。
通过探索教学课程组执行统一教材、统一大纲、统一备课、统一命题、统一阅卷,定期开展教学交流和研讨活动的方式,逐步提升教学质量;课堂上通过真实案例教学讨论、“线上+线下”的互动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质量。通过开设“研究式学习”优质课堂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并分析当下农村金融研究热点,提升其专业能力。金融系通过开设经济学理论前言专题讲座、农村金融与保险讲座、保险典型案例分析课程、中央银行学等“研究式学习”课堂,要求课后完成研究报告,提升学生的科研及创新能力。保险典型案例分析课程是全校公开课,依托本课程创建的“保险研究小组”指导学生研究保险热点问题。2017年以来,学生参与撰写相关报告41个,本专业学生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一是加强仿真实验教学。依托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金融投资实验室”“银行保险实验室”等教学示范中心及先进的教学软件,开设本专业课内实验及独立的实验课程。二是加强实习基地建设。2017年以来,金融系与10多家农业产业单位、金融机构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建立了多家实习基地,为专业实践教学创造了有利条件。
以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导向开创“赛研促学”模式。通过鼓励学生参与各类金融专业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成立“金融投资协会”“保险研究小组”等学术组织引导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形成科研反哺本科教学的良好态势。通过参赛参研,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2017年以来,学生参与各类调研累计1200多人次。师生参加专业及双创竞赛项目70余项,获国家级奖16项,获省级特等奖与一等奖15项、二等奖18项、三等奖31项。
据中国网络招聘专业人才供需指数(SDI)报告统计,2018年7月全国金融人才供需指数为77,而2015年7月的人才供需指数为63,竞争加剧。从金融类不同岗位的情况来看,客服/柜员等传统岗位2015年7月与2018年7月的供需比例分别为1.5:1和1.4:1;而分析/研究、风险管理岗位2018年7月的人才供需比例为3.7:1、2.0:1,远远高于传统岗位,表明就业人员对分析及管理岗位的青睐。2020年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伴随着经济转型,2020年人才需求降幅较大的为金融(包括银行、基金、证券、期货、理财等)行业,需求下降了18.6%。目前金融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般为几年一调整,调整周期长,且现有金融类专业教学模式主要适应线下传统金融业务的发展,虽然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发展,增加了部分专业课程,但其人才培养模式主要适应于传统金融业务与互联网金融兴起的阶段。教学理念虽然由“输入-过程-输出”的传统培养逐步向以“输入-过程-结果”转换,但其改革步伐与社会发展存在脱节现象。当前社会转型升级快,数字金融发展迅速,而课程调整周期长,这是导致专业性人才供给与需求脱节的主要原因。
现有金融类专业教学模式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时,主要面临两个方面的挑战:一是现有金融类专业课程设置缺乏统一的标准,导致培养方案目标达成度低,金融类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教学内容及课时设置主要参考其他院校自行设置,通过专家论证来检验其是否合理,从设置环节对课程合理性进行判断,而课程开设后对课程设置的合理性缺少科学的追踪评价;二是实验及实践课程的设置能否满足当前用人单位的需求,缺乏评价标准,导致培养方案目标达成度低,按照教学目标开设的实验及实践课程,存在与用人单位岗位需求错位的问题。
从当前教学目标看,金融类专业课程注重学生应用能力与分析能力的提高,教学内容注重基本知识及专业核心能力,专业核心能力注重分析能力及实验操作及实践实习等。考核方式多以试卷、实验报告等为主,考核内容以案例分析、投资价值分析及基础知识运用为主。但是课程内容的更新能否跟上当前社会的变化缺少相应的动态化评价标准,以致课程内容陈旧无法更好地实现课程教学目标,也没有动力去更新整合。
在当前OBE理念导向下,对于思政元素在课程及教学内容中的体现程度及达成的目标在课程培养方案与教学大纲中体现较少,更多思政元素体现在具体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而对于其达到的具体目标比较模糊,无法量化,思政元素量化指标在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大纲中体现不突出,且思政元素案例内容与当前社会发展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与当前新金融类人才培养目标还未完全匹配。
金融专业教师是新金融类人才培养的关键。由于金融环境及政策的变化速度较快,原有金融专业教师存在与行业企业接触少,在职业技能、科研能力方面的短板突出,讲授内容偏重理论且知识陈旧等突出问题。基于OBE教学理念的专业师资建设机制的建立要从下述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师资培训。针对教师讲授内容偏重理论、知识陈旧的问题,建立校内外师资培训机制,坚持师资培训质量管理和达标任用制。二是鼓励教师发表本专业论文及申报教研课题,使其掌握最新金融前沿动态。三是鼓励教师考取专业相关的职业、职称证书,这既有利于课堂教学,为指导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提供经验,也可以为自身将来进入行业企业挂职锻炼提供敲门砖。四是鼓励教师以挂职锻炼的方式参与公司的实际运营管理,与公司的工作人员近距离交流学习,拓宽视野,跟上行业发展步伐,为实施OBE教学理念、打造“高校+企业”“高教学技能+高实操技能”的教学团队打好基础。
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分为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4]。当前金融类人才培养模式介于二者之间,知识在教学中仍居于统治地位,要求学生学会、掌握和记忆大量的知识,考试成绩仍然是衡量一个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教学目标设置等方面是否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缺乏相应的动态量化标准,教学模式的改革仍缺乏动力。将OBE教学理念引入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中,对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制定动态的量化标准,形成学期评估的动态评估机制;建立毕业生及用人单位追踪机制,广泛了解社会需求,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设计到教学过程,建立注重产出结果的一系列动态评价体系,以适应当前社会环境的变化和金融类专业发展的需要。
现有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及实践能力的评价均通过过程管理和最终考核来进行,以过程考核和期末考试成绩为评价依据,成绩的高低是评价学生学习好坏的重要标准。在OBE教学理念引导下,要求教师必须对学生通过学习应达到的能力有清楚的规划和构想,然后设计适宜的教学模式来保证达到预期目标,并付诸教学评估环节。在教学能力的规划、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案例的选取等教学过程管理中,将学生的学习成果体现纳入考核。课程教学效果应采取多元化、阶梯型的评价标准,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教师的教学过程分成不同的阶段,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学习能力不同制定不同的阶段教学和学习目标[5],例如在学习过程中,制定基础学习目标及扩展学习目标等。
将思政元素进一步融入课程,作为一项硬性任务来抓。在OBE教学理念指导下,在人才培养动态体系、课程大纲、课程内容评价标准逐步完善的同时,将课程思政目标进一步与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相结合,对课程思政应达到的目标及程度逐步具体化。通过设计成果导向机制,在案例引入、课程教授、课后作业布置、实践教学等多方面多层次体现课程思政元素,体现思政与课程的融合。
以上环节与专业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素质是分不开的。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是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相得益彰的根本。教师实现自身教学与科研融合并结合OBE理念实现课堂教学改革,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在确认、选择和评估环节不断完善,最终实现学生与教师的共同成长。
OBE教学理念在竞争激烈、变化较快的金融类专业中推行非常有必要。在人才培养上贯彻实施OBE教学理念应是一系列环节紧密配合,需要进行一系列评价标准的改革,涉及专业教师的培训机制、社会需求调查、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过程等多个环节的内容及评价标准的改革,更需要根据社会需求的发展对标准进行量化。
在大国博弈更加激烈、全球经济面临动荡的背景下,中国经济更需要高质量的发展。加速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面对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一环。在一流本科建设中,金融专业进入了提质创新发展的新时代,更需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融入思政元素,将OBE教学理念应用在人才培养模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