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金秀
(湖北工程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北 孝感 432000)
当前世界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全球化、网络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以及我国对外开放由外延的规模扩大转向内涵的质量提升,高等教育领域迎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继2017年美国希拉姆学院首提新文科理念,创造性地对学校传统文科专业进行重组,并融入新技术学习手段,开创跨学科文科教育和人才培养新模式之后,2018年10月我国教育部联合其他13个部委发布“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明确提出“把促进学科交叉作为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建设跨学科课程体系、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从而拉开了我国高校传统文科教育改革的新序幕。
新文科目标下跨学科教育对传统文科教育和研究范式的革新为高校外语教育领域的改革提供了新思路。2019年3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上发表了关于新时代高等外语教育改革发展总规划的报告,指出新形势下,各级各类高校外语教育要加强外语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培养适应新文科建设的大外语人才,[1]6明确了新文科背景下高等外语教育实施跨学科教育的必然趋势。面对国际国内这些新情况、新要求,作为我国外语人才培养主阵地之一的地方高校外语教育如何围绕新文科建设目标,规划出适合自身发展定位与实情的跨学科教育设计并予以有效实施,需要科学、正确的认识,发掘可行的路径以及可操作性强的指导方案。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
新文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外语专业设计与实施跨学科教育首先需要对其进行逻辑审视,明确新文科与跨学科教育的概念内涵与逻辑关联,厘清新文科视域下地方高校外语学科施行跨学科教育的逻辑起点。
1.概念内涵与逻辑关联。新文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外语专业跨学科教育的设计与实施涉及两个关键概念:新文科与跨学科教育。新文科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希拉姆学院提出,指的是对传统文科专业进行交叉重组,并融入新技术学习手段,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2]本质上比较侧重文科教育手段的革新和新技术在文科当中的运用。2018年教育部在立足于整个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础上提出全面推进我国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目标,新文科概念被赋予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方法论层面上的新内涵。[3]学者张俊宗从学科、历史沿革、时代背景和中国特色四个方面对新文科理念的思维本质进行了剖析,指出新文科之“新”在于人文精神的主题变化、学科的融合交叉以及教育方式和学习方法的信息技术化。[4]张铭玉等认为新文科本质上是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主要途径,促进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推动传统文科的更新升级。[5]也有学者基于对新文科概念内涵维度的思考,认为新文科是一个多角度和多层次的概念,同时指出建设新文科,落脚点是培养拔尖人才;学科交叉、融合是新文科建设的重点。[6]虽然,目前学术界对“新文科”概念没有得到统一的界定,但整体上来看,对其核心思想和本质的把握不断趋于一致。概而述之,新文科是高校人文社会学科在互联网、人工智能的时代发展以及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了新阶段的双重背景下,在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改革方面进行的思维转换(由“小”文科到“大”文科)、专业重置(跨专业与学科融合)、方法更新(文科学习智能化、信息化)和育人创新(高素养、厚基础、强能力、新视野的育人目标),跨学科性是其根本属性。
新文科对新时代文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跨学科性、综合性要求再次凸显了跨学科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的应然使命和责任。跨学科教育源自于20世纪西方学术界对跨学科研究的关注和推动,是一种把跨学科引入教育活动而形成的新型教育模式。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学术界关于跨学科教育的概念内涵,存在着不同的看法。鉴于跨学科教育对多种学科知识具有兼容性、蕴含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创新教育色彩,学者蒋盛楠认为跨学科教育从广义上来看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分科教育”且与分科教育互相补充的有利于学生形成跨学科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运用跨学科方法、培养学生跨学科思维能力、凸现学生跨学科素养的教育。[7]刘海涛认为“跨学科教育”将不同学科知识、概念、方法等进行融合,其实质是基于普遍原理的整合。[8]韩大元等对跨学科教育的概念进行了较为具体的分析,指出跨学科教育是将跨学科理念和方法融入人才培养之中,以解决综合性教育和人才培养问题作为现实目标,变革教育体制、教育思想、教学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多学科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的一种教育新理念。[9]
对照“新文科”和“跨学科教育”的概念内涵,不难看出两者之间有机统一的逻辑关联。其中,新文科是外语跨学科教育实施的背景,跨学科教育是新文科背景下外语教育改革的内容和途径。跨学科教育通过将一些交叉学科的知识引入教育和教学活动中,全面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综合素质,培养多种层次的“复合人才”,成为助力新文科建设的重要教育策略。
2.逻辑起点。新文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外语专业设计与实施跨学科教育是多方面发展的共同需求,有基于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与地方高校外语教育问题回应所应有的现实基础,也有其框架构建理论逻辑上的必然依据,并在实践层面也能找到其构建的有力支撑。
(1)现实逻辑:区域社会多样化需求与地方高校外语专业教育问题亟需外语跨学科教育。新文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外语专业实施跨学科教育是地方高校在外部社会构建的条件和约束以及内在外语教育继续发展现实的交互驱动之下的顺势选择。外部社会构建的条件和约束是探索地方高校外语跨学科教育的外部现实诉求,主要表现为区域社会发展与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对跨学科复合外语人才的需求与推动,并通过以专业和教育结构调整为核心的形式传递给地方高校外语专业跨学科教育。地方高校外语专业教育的现实条件约束构成了地方高校外语跨学科教育的内在现实诉求,主要表现为地方高校外语教育自身发展所需要的不断改革、拓展的内在规律,并通过以课程结构调整和教学方式重塑的形式传递给地方高校外语专业跨学科教育。
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来看,当前我国正在实施的“一带一路”对外战略建设逐渐深入内地广大区域,开放合作、交流融合已经成为各地方区域战略发展的新常态,地方社会各领域、多层面合作中的国际化需求呈快速上升趋势,需要大量高素质的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1]6的跨专业复合外语人才。另一方面,随着现代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以及一大批新兴产业的诞生,知识范围与类型不断扩展与丰富,社会对外语学科教育和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传统外语人才培养面临转型升级,从“专业教育”迈向“跨学科教育”。[10]旧有的单一语言技能型或者研究型外语专业人才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相较之下,将外语与其他诸如商务、管理、新闻、法律、计算机等其他学科结合起来联合培养的既有较强的外语素养能力又精通专业知识的融合型外语人才需求越来越大。
从地方高校外语教育的自我发展诉求来看,当前地方高校外语教育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近年来随着我国地方高校外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陷入危机,部分地方高校外语专业面临撤销,外语教育界对地方高校外语教育和人才培养转型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地方高校外语学科体系相对比较单一,缺乏多样化、专业化和跨学科性;课程设置陈旧,特色不够鲜明,学生的知识结构比较零散,不能完全适应教育国际化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对国际化跨专业应用型外语人才的根本需求;在应对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带来的对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挑战方面,更是捉襟见肘。[11]
上述问题表明,地方高校外语教育必须主动求变,将跨学科方法引入教育教学实践,做好跨学科教育顶层设计,发展跨学科外语专业,促进外语与专业学科相互融合交叉,创立跨学科课程体系模式和跨学科教学模式,培养适合地方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跨学科型外语人才。
(2)理论逻辑:外语学科和教育的跨学科特性为地方高校外语专业实施跨学科教育提供理论支撑。外语学科和教育本质属性上的跨学科性主要体现在其教育研究的内容和学科体系的内涵结构方面。作为我国学科门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外语学科具有独立悠久的人文学科历史,在高校学科建设与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从学科名称(外国语言文学)来看,外语专业主要研究对象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外国文学和外国文化,同时与外国政治、历史、军事、科技、外交、教育、哲学等相关人文学科关系也非常密切。尽管目前外语界对于外语学科的定位方向有纷争,但是毋庸置疑,几乎所有外语学科的教学内容既包括语言技能(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学习,也包括专业知识课(语言学、文学、文化等)学习。因此,从教育内容上看,外语人才培养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语言教育和人文学科研习二者的统一与融合是外语教育特有的跨学科属性。此外,从学科体系建构上看,语言学科、人文学科、教育学科以及专业知识学科等共同构成了外语学科教育的内在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和商贸、科技、法律、新闻、管理等其他关联学科之间相互交叉融合渗透,形成了外语专业内部发展和外部延伸的多样化跨学科样态,[12]为外语专业跨学科教育的引入提供了极大发展空间。
(3)历史逻辑:地方高校关于外语跨学科教育的研究探索为建构新文科背景下外语专业跨学科教育模式提供历史参考。新世纪以来,跨学科教育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各高校打通一级学科专业下相近学科专业的基础课程,鼓励开办跨学科专业,开设各类交叉课程,积极探索建立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新机制。以此为契机,外语学界对地方高校外语专业跨学科教育的可行性、内涵、路径等各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有学者分析了英语专业跨学科融合式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了跨学科并跨课程融合式的地方高校英语跨学科教学设计思路。[13]也有学者指出,地方高校跨学科教育在学科专业设置上须突破传统外语学科的“小专业”思维模式,根据区域产业结构和学校自身特点,将外语与多学科结合,设置社会发展急需的跨专业的交叉方向。[14]关于跨学科外语专业的建设路径问题,有学者强调外语+专业学科的融合与交叉,并构建了基本的学科体系和课程体系框架。[15]此外,也有学者在综述国内外跨学科研究和外语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指出跨学科外语人才培养不能只是简单地在外语人才培养中拼盘式混入其他学科知识,而是要将外语与其他学科知识有机相融合,形成系统的跨学科建设体系。[16]
在跨学科教育实践方面,地方高校主要围绕培养适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展开研究。如呼伦贝尔学院外国语学院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将外语专业的人才培养与地方的旅游产业相结合,培养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复合型英语应用人才。[17]青岛科技大学抓住国内具有橡胶专业背景复合型外语人才的短缺机遇,融合特色专业与语言培训,创新外语人才培养模式。[18]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利用区位优势,构建了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专业特色建设模式,培养了“三模式”外语人才。[19]尽管当前地方高校“英语+专业”的复合专业式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与新文科建设内在要求跨学科融合的外语教育范式仍有一定差距,但是这些初步的探索研究为建构新文科背景下外语专业跨学科教育模式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借鉴和实践参考。
新文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外语专业跨学科教育的外在逻辑起点和依据逐渐被人们认识和接受,但对其内部操作层面上的设计规划还缺乏深入探索。只有深入了解目前地方高校跨学科教育所面临的困难与问题才能使外语跨学科教育在地方高校实践层面上真正有效地发挥作用。
1.管理与资源配置方面。跨学科教育的特点是学科界线模糊、教育形式分散、人员多向参与。[20]外语跨学科教育以外语学科为主导,其他相近学科与之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和融合,在教育组织形式上需要外语学科与其他学科在人才培养、资源配置与管理等方面进行合作。因此其教育管理组织架构通常比较松散,行政执行权力有限。另一方面,在现行中国高校制度下,各学科专业之间壁垒森严,教育资源所有权界限分明,教育者的学术成果大多归属于单一的学科单位或组织,这种学科管理体制上的隔阂极大地阻碍了非外语学科教师对外语跨学科教学的参与,[10]再加上合作人员之间的利益博弈等因素,导致外语跨学科教育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效率低下,各方面难以真正融合。
2.人才培养机制方面。在外语跨学科人才培养机制方面,如上所述,应用转型背景下许多地方高校应社会之需调整专业设置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转向“英语+专业”的跨学科专业式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然而这种跨学科复合型外语专业从其诞生起就因其“学科基础先天不足、学科定位不清晰”引起外语教育界持续异议与争论。[21]研究者指出在教育内容和人才培养机制上,大多数地方高校由于缺少合格的跨学科师资,没有深挖外语专业跨学科教育内涵,将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表面化、机械化、简单化。[10]其中一个比较代表性的现象就是,目前许多地方院校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是由外语教师和非外语教师共同负责的,双方各自为阵,分别设置语言知识模块和专业知识模块课程。[22]这种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机制表面看起来将不同学科知识以多样课程模块方式呈现,但是不同课程模块之间缺乏跨学科引导下的多学科融合与整体规划和协调,使得地方高校的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始终处于“两张皮”的境地,难以达到跨学科教育的目的。
3.学科文化机制和大学教育范式方面。学科文化是“学科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的,是学者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以知识为本源,以学科为载体的各种语言符号、理论方法、价值标准、伦理规范以及思维与行为方式的总称”[23]。鉴于不同学科在理论视角、思维方法和研究范式等方面存在现实差异,学科文化具有先天的个性化特质。在现代大学教育与研究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这种个性化的学科文化又导致不同学科之间教育研究范式的差别。这些差异性虽然可以促进各学科内部子系统之间的融合和凝聚,但同时也为各学科外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带来了阻碍。另一方面,外语跨学科教育的有效实施需要不同学科文化背景和教育研究范式的教师基于外语跨学科教育目标和多学科知识的内在整合,通过对跨学科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及教育手段的共同探讨,形成独特的学科结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外语跨学科教育的内在需求与不同学科文化和教育范式的独特性、排他性特征之间产生了矛盾,使外语跨学科教育设计遭遇内部阻碍。
4.外语跨学科教育现实基础方面。跨学科教育和研究自上世纪80年代国家召开“交叉科学大会”以后,在国内教育界迅速兴起。新文科建设目标的提出,更加强化了跨学科教育在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地位。目前国内许多重点高校在跨学科教育方面已经做出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地方高校在跨学科教育研究方面相对滞后,尤其是地方高校外语专业跨学科教育,研究和实践基础非常薄弱,主要表现为:从事过跨学科教育教学研究的外语教师较少,跨学科教学能力不足,跨学科合作研究对象范围域较窄,大多是与人文社科专业的教师进行教学合作,跨学科研究深度和广度都还处于低水平阶段。[16]此外不少地方高校跨学科研究条件不足,教师缺乏规范的跨学科培训研究。
1.遵循跨学科的基本规律,把握外语与所跨学科的融合度。跨学科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有其自身的内涵特征和基本施行规律。学者李佩宁研究了国内外学界对于跨学科概念特征的众多分析,提炼出了跨学科概念的四大要素,总结指出真正的跨学科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标,以复杂问题的关联学科为依托,以整合的研究思维来推动新认知的出现。[24]以此为出发点,外语跨学科教育应当建立在外语与其他相近学科之间关联性的基础上,围绕外语跨学科人才培养问题,遵循科学的外语与其他学科相交叉的规律。对于地方高校外语跨学科教育而言,是否有助于培养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跨学科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是考量学科交叉选择的起点。在该起点基础上,明确其他相近学科与之契合的切入点,并力图建立不同学科研究范式、教育理论和方法之间的借鉴或融合,以达到更新传统外语学科教育的理念、丰富外语跨学科教育方法和手段的目的,这是实施外语跨学科教育的基本前提。
2.着眼跨学科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分阶段、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教育的核心在于人才的培养。地方高校外语专业的跨学科教育需要把培养符合新时代和新文科建设需求的人才放到核心地位,并以此为基石辐射到对整个人才培养体系的深化改革。因此在实施策略上,首先必须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从新文科建设的未来趋势、跨学科教育的特性以及地方高校发展的特色定位三方面来看,跨学科复合应用型的外语人才应该成为当前地方高校外语跨学科教育设计和实施的主要着力点。“跨学科”是外语人才培养的方式和手段;“复合型”强调外语跨学科教育须培养知识集成、能力复合、素养全面发展的人;“应用型”凸显外语跨学科教育模式下学生能够运用多学科知识和技能解决社会复杂问题的实践能力,三者有机结合,统一成整体。
其次,在实施行动上,可以构建“分阶段+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第一阶段——“基础复合”期,在这一阶段,地方高校基于外语语言学科天然的跨学科特性以及跨学科教育的需求,在专业低年级阶段开设通识性质的人文与金融类课程,使学生体验专业学习初步的复合。第二阶段——“拓展复合”期,在这一阶段,地方高校有意识地搭建与外语学科相近、相邻的人才培养平台,如各类跨学科复合外语人才实验班、跨学科外语合作项目研究小组等,使学生能够接受与本学科专业相关的学科专业训练。第三阶段——“全面复合”期,在前两个阶段基础上,打通校内所有学科专业壁垒,机制性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求,鼓励外语与地方高校其他特色学科专业结合,通过“主—双—辅”培养方案和各种特色跨学科教育组织平台,着力训练学生的专业方向层面上的知识技能,提升专业实践能力。此外,地方院校内的外语跨学科复合应用人才培养体系还可以借力省内各级地方有关部门推行的系列人才培养改革项目,由单一的校内跨学科复合拓展为多方位的校际、国际复合培养,促进外语跨学科教育和人才培养内涵的提升。
3.组建交叉课程群,强化专业教学体系的综合性与跨学科特性。外语跨学科教育是外语学科领域发展的新的教育范式,主要诉求在教育教学设计、整合上有所突破,强调教育从单一化向多元复合化转向的价值理念。[25]对于地方高校而言,这种多元复合取向教育理念以培养跨学科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为目标,通过教学的整合与创新来呈现,而优化课程体系又是专业教学整合的关键所在。在“三阶段、三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上,以需求分析为基础进行交叉课程群建设,设置与基础复合期、拓展复合期、全面复合期相适应的不同课程群,包括以下三类:
第一类——基础类通识课程群,主要由外语基础性课程和通识性人文、政史、经管、综合科技、艺术体育类课程组建构成,重在建立学生宽厚的知识结构,提供学生在专业低年级阶段的初步跨学科学习体验。第二类——渗透式跨学科课程群,是由外语学科相近、相邻的学科专业课程经与外语专业课程整合群集而成的跨学科课程体系,主要包括跨学科专业基础课和跨学科专业主干课,重在使学生学习跨学科专业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第三类——专业深化式交叉课程群,是在前两个层次课程群的基础上,基于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与选择,体现跨学科外语专业特质的专业核心类课程,包括跨学科外语实践类课程和个性拓展类课程,目的在于促使学生实现专业素养与综合素养的同步提升。跨学科外语实践类课程可以以CBI理念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作为实践内容,将语言实践和专业学科知识实践结合起来,实现两者的整合与交融。三类交叉课程群的组建为学生的复合发展提供动态有序的制度保障,确保了外语专业跨学科教学体系有效实施。
4.变革传统教学与学习方式,发挥新科技在跨学科教育方式上的创新作用。外语跨学科教育对传统外语教育结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课程体系的调整,促使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方式发生改变,形成一种全新的跨学科教学方式。然而一种新教学方式的推行,常常被传统的、封闭的教学方式所包围。[13]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前沿科技的引入可以助力外语跨学科教学方式的实施,推动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实现深层次、高融合性的跨学科学习提供便利的条件。
在跨学科教育的背景下,教师的专业素养、知识和能力衡量标准发生了改变,教师应当具备知识更新能力、跨学科拓展能力以及运用信息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以适应“一人多课、多人一课”的跨学科教学格局。人工智能等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为教师的多学科知识储备和综合技能储备奠定基础。在学生学习方式变革方面,跨学科教学方式下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性学习向自主性学习转变,由一元知识学习向多元知识学习转变以及由线性学习空间向立体学习空间转变。[14]借助于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通过“智慧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移动学习、虚拟情景学习等信息化教学方式,给予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更充分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提高学生对知识把握的整体性、选择性和有效性。因此,从时代背景来看,融入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传统教学与学习方式,是助力外语跨学科教育的重要途径。
5.加强跨学科教育平台和师资队伍的建设,为外语跨学科教育提供切实的组织和人才保障。外语专业的跨学科教育需要在跨学科教育平台构建、交叉学科教育资源共享、跨学科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上寻找突破口,增进与交叉学科的交流。为此,地方高校首先须改革校内组织结构,依据跨学科外语人才培养需要,整合外语以及相关交叉学科的教育资源,以外语学科为主体,构建各种灵活的跨学科教育平台,如跨学科特色课程班,项目导向式跨学科学习小组、外语跨学科课程与教材研究课题组、外语跨学科专业训练分队、跨学科教学团队等,同时还需从组织建制上明确跨学科教育平台的合法地位以及组织实施各类跨学科教育教学的自主权,这是实施跨学科教育的组织保障。
地方高校的外语专业跨学科教育还需要一支熟悉外语学科教育和其他学科知识、具备跨学科素养的师资队伍,以推进外语专业跨学科教育的科学化。鉴于地方高校外语教师跨学科发展迟滞、基础薄弱的现状,地方高校可以从以下方面探索跨学科师资建设的途径。第一,拓宽外语教师发展渠道,创造国内外、校内外培训学习的条件。第二,优化师资结构,补充社会各行业中英语水平突出、专业知识扎实、实践应用能力强的高级专门人才加入外语跨学科教学团队。第三,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鼓励外语教师与社会企业合作,开展横向教科研课题的研究。第四,改革教师评价机制,完善奖励制度,对跨学科外语教师在职称晋升、工资级别评定、优秀教师评选等方面给予政策性倾斜。
6.建立外语跨学科教育制度保障机制,促进跨学科教育的管理创新。建立跨学科教育的制度保障机制,是对外语跨学科教育进行制度优化与管理创新的基本条件。针对跨学科教育形式分散、人员多向参与的特点,外语跨学科教育首先必须确立以跨学科课程教学形式为切入点,围绕跨学科外语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教育。其次在教育制度结构方面,地方高校根据本校外语学科的发展情况和跨学科教育理念及实践的发展程度探索创建引导性的、开放性的制度保障系统,实行首席教授负责制。此外,在管理组织结构上淡化管理层级,实行扁平化、协作式管理。另外,还须推动外语跨学科教育基地建设,将学校跨学科教育与社会跨学科外语应用型人才需求机构联结,促进跨学科教育的产业化进程,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双方形成一体化的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