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震 ,刘 洋 ,马 驰 ,谢冰若 ,王永翔
(1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机车车辆研究所, 北京100081;2 北京纵横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100094)
随着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铁路行业飞速发展,轻量化和高功率密度化成为铁路发展的主要方向,这对列车牵引系统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实现小型轻量化的列车牵引系统,文献[1]提出了一种无工频牵引变压器的交流传动系统拓扑,如图1 所示。其中双有源全桥隔离 DC-DC 变换器(Dual Active Bridge, DAB)因其工作频率高、传输功率高、功率密度高、能量可双向传输、易实现软开关以及高可靠性等优点[2],在分布式微电网、电动汽车以及列车牵引系统等得到了广泛的使用[3]。
图1 无工频牵引变压器的交流传动系统
DAB DC-DC 变换器作为新型牵引系统中的关键环节,其控制方法决定着整个牵引系统的工作效果以及整体效率[4−6]。对于 DAB DC-DC 变换器,常用的控制方法为相移控制[7−9]。
相移控制方法是DAB DC-DC 变换器普遍采用的控制方法。在单相移控制(Single phase shift, SPS)方法中,通过占空比为50%的驱动信号,达到控制双有源全桥隔离DC-DC 变换器的目的。但在SPS 控制方法下,若变换器输入输出电压不匹配,变换器工作时存在回流功率现象,导致功率器件的电流应力增加,变换器的传输效率降低[10]。
为了进一步提升DAB DC-DC 变换器的工作效率,采用了双相移控制(Dual phase shift, DPS)方法,建立了变换器在DPS 控制下的数学模型,分别分析了在SPS和DPS 控制下的变流器回流功率特性,通过仿真与1 kW 样机试验对SPS 和DPS 两种控制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
图2 为DAB DC-DC 变换器的电路拓扑。其中,S1−S8代表 8 个开关管,T 是高频隔离变压器,L是变压器原边漏感和辅助电感之和,RL是电路所带负载,vH1是原边桥臂间电压,vH2是副边桥臂间电压,Us为输入电源,Uo为输出电压,iL为电感电流并规定图示方向为电感电流参考方向。
图2 DAB DC-DC 变换器拓扑
文中所采用的控制方法为SPS 控制与DPS 控制方法,DAB 变换器两个全桥对管之间存在相同的内相移比D1,两个全桥的交流输出电压vH1和vH2之间存在外相移比D2,仅讨论 0<D1<D2<1 且D1+D2<1 的情况。
图3 为所采用两种相移控制方式时序图。其中,D1为内相移,D2为外相移,Ts代表开关周期,iL代表电感电流,S1、S3、S5、S7代表对应开关管的驱动信号。由图 3 可知,变压器原副边波形为三电平波。通过控制D1和D2,就可以控制变换器传输功率的大小和方向。
图3 相移控制时序图
以DPS 控制为例,对变换器在DPS 控制方法下的工作状态进行化简,如图4 所示。
图4 DAB DC-DC 变换器简化电路
在分析过程中,不考虑电路元件的损耗,假设所有元件均工作在理想状态,设变压器变比为1:1。由图4可知,电感电压及输入输出电压的关系为:
式中,k为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比,且0≤k≤1,即变换器仅工作在降压模式下。当变换器调制方法为DPS控制时,结合上述电路各阶段工作原理可得:
当变换器工作状态稳定时,电感电流在半个开关周期内关于过零点旋转对称且连续,由此建立电感电流之间的关系:
由式(3)和式(4),可得不同时刻对应的电感电流值:
将式(5)代入式(3)可得:
DAB DC-DC 变换器的功率计算公式为:
将式(6)代入式(7)可得 DPS 控制下 DAB DC-DC 变换器的传输功率数学模型:
式中 0≤D1≤D2≤1 且D1+D2≤1。
将式(8)中DPS 控制內相移值设为0,能够得到SPS控制下的传输功率数学模型:
在变换器工作过程中,由于电感电流iL不可突变的特性,在电感两端电压变化后,电感电流方向仍保持原方向,导致电感向电源释放能量,这个现象称之为功率回流现象。由于这个现象的存在,能量无法从电源侧向负载侧传递,而是回流到电源侧,因此称这部分功率为回流功率。
在DPS 控制方法下,变换器在t1~t2阶段,存在功率回流现象,即电感电流方向与电感电压方向相反,能量回流到电源侧。DPS 控制下变换器回流功率示意图如图5 所示,图中功率回流过程使用阴影标出。
图5 DPS 控制回流功率示意图
由图5 可知,在变换器工作时,功率回流现象呈周期性出现,因此选取半个工作周期为时间单位进行公式推导与模型建立。回流功率是在电感电流方向与电压方向相反时出现的,其大小能够通过积分来进行确定,设回流功率为Qdpc,则其能够表示为:
由式(10)可以推出,当电感电流上升到零时,时间t2为:
将t1=D1和式(11)代入式(10),可得:
式中负号表示这部分功率相对于电源输出功率为负,即回流功率。
在SPS 控制中,代入D1=0,可得SPS 控制下变换器回流功率为:
由式(12)可知,回流功率与电感大小、相位差取值、变压器变比和工作周期这4 个量有关。为了降低变换器回流功率,应当选择合适的D1、D2的组合,使得电路的回流功率尽量小。
为了分析两种控制方法下回流功率特性,基于Matlab 软件绘制出两种控制方法下传输功率模型图,如图6 所示。设p为标幺化的变换器传输功率,选取p=0.5 和p=0.6 两种情况下的工作点进行观察。
为了明确回流功率与变换器输出功率之间的关系,定义回流功率比为:
在p=0.5 时,采用 SPS 控制方法的A点D2=(2 −控 制 方 法 下A1 点D1=D2=1/6,A2 点D1=D2=1/2。将这些工作点代入回流功率比公式,得到两种控制方法下回流功率比变化图,如图7 所示。在p=0.6 时,采用 SPS 控制方法的B点对应D2=(5 −控 制 下B1点点将这些工作点代入回流功率比公式,得到两种控制方法下回流功率比变化图,如图8 所示。
由图7 与图8 可知,不论输出电压变比k如何变化,当输出功率相同时,DPS 控制下变换器的回流功率始终小于SPS 控制下变换器的回流功率。因此DPS 控制能够减小系统的回流功率,提升系统效率。通过对两种控制方法下变换器回流功率分析可知,与SPS 控制相比,DPS 控制能够减小变换器回流功率,提升变换器工作效率,因此选择DPS 控制方法作为样机控制方法。
图6 两种控制方式下的传输功率模型图
图7 p=0.5 时回流功率比变化图
基于Matlab/Simulink 软件对两种控制方法进行仿真,两种不同控制方法下回流功率对比如图9 所示。其中,红色部分代表变换器回流功率。
SPS 控制下变压器原副边电压波形为两电平波,在DPS 控制下变压器原副边电压波形为三电平波,这与之前中分析得到的工作时序图相同,表明变换器在两种控制方法下工作正常。DPS 控制下变换器回流功率小于SPS 控制下变换器回流功率,这与回流功率特性分析结果一致,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图8 p=0.6 时回流功率比变化图
图9 两种控制方法下回流功率对比
以TMS320F28335 为控制系统搭建了基于SiC 的DAB DC-DC 变换器试验样机,其主要参数如表1 所示。试验样机由驱动模块、高频隔离变压器、滤波模块、检测模块以及控制模块组成,开关管采用CREE 公司型号为C3M0065090 的 SiC MOSFET。
样机采用SPS 及DPS 控制方法进行控制。其中,外环相位差由电压闭环PI 调节得到,内环相位差为给定值。试验样机的控制框图如图10 所示。
表1 试验样机参数
图10 样机控制框图
图11 为SPS 控制下变换器闭环控制时工作波形,此时变压器两侧波形为两电平波,变换器工作波形与理论分析及仿真模型中一致。
图11 SPS 控制对应的变流器工作波形
图12 为DPS 控制下变换器闭环控制时工作波形,此时变换器输出功率为1 kW,即Us=170 V,Uo=160 V,RL=25 Ω。图12 中vH1为变压器原边电压波形,vH2为变压器副边电压波形,iL为电感电流波形,io为输出电流波形。变换器工作周期为100 us,证明电路开关频率为10 kHz;变压器原副边均为三电平波形,证明变换器控制方式为DPS 控制;电感电流变化与之前理论推导结果一致,证明电路工作正常。将电路工作条件代入传输功率数学模型可得D2=0.193,观察试验波形结果可得D2=0.195,两者差值在误差范围内,验证了所建立数学模型的正确性。
图12 DPS 控制对应的变流器工作波形
记录试验样机工作数据,能够得到试验样机效率曲线如图13 所示。在SPS 控制下,变换器最高工作效率为94.94%。 在DPS 控制下,试验样机具有最高96.08%的工作效率,在整个工作区间内效率均高于SPS 控制。试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与仿真模型的正确性,DPS 控制能够有效提升变换器工作效率。
图13 变换器效率曲线
以DAB DC-DC 变换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变换器工作原理,给出了SPS 与DPS 控制下变换器的数学模型。其次,建立了变换器在两种控制方法下的回流功率模型,并通过仿真模型验证了DPS 控制对变换器工作效率的提升。最后,通过基于SiC 的1 kW 试验样机对比试验,验证了文中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SPS 控制方法,DPS 控制能够有效地提升变换器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