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玲玲 黄黎黎 胡小萍
武汉市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病区,湖北 武汉 430000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呼吸系统疾病,在急性发作期间,不仅需要有效的对症治疗,还需要采取恰当的护理干预措施[1]。以往临床护理措施缺乏针对性,且护理措施较为被动,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临床诊疗需求,迫切需要进行改革[2]。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护理干预模式较多,不同护理方式的干预重点有所差异,护理效果也差异较大[3]。为分析不同护理方式的实施效果,本研究将在哮喘护理中分别应用不同的护理方式,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93例哮喘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②认知及理解能力正常;③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得到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排除标准:①依从性较差患者;②精神异常患者;③恶性肿瘤患者;④心肝肾等脏器疾病患者等。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A组30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36~71岁,平均(43.23±1.97)岁,病程1~15年,平均(7.78±2.04)年。B组30例,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38~72岁,平均(44.45±2.01)岁,病程2~16年,平均(7.89±2.11)年。C组33例,男性17例,女性16例,年龄37~71岁,平均(45.45±1.99)岁,病程2~15年,平均(7.91±2.23)年。各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A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B组患者采取舒适护理,C组患者采取临床路径护理。具体方法:①常规护理:包括病房环境管理、个人卫生干预、疾病相关教育、用药指导等。②舒适护理: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为患者营造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在合理范围内,允许患者自行布置房间,减轻其陌生感;注意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清新;对呼吸困难的患者,可采取半卧位或端坐位,调整呼吸;注意患者表情,发现患者表现疲惫时,帮助其调整体位,减轻其不适感;加强饮食管理,防止进食可能导致病情加重的食物;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讲解疾病及治疗知识,发现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烦躁等不良情绪,应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例如播放舒适的轻音乐、与患者交谈、指导患者冥想等;合理控制雾化温度,由小雾量开始,逐步增加雾量,合理控制吸入时间;做好呼吸道护理,帮助患者排痰。③临床路径护理:制定护理路径,按照路径执行相关护理措施,入院第1天,全面评估患者的缺氧程度、肺功能、精神状况,为患者介绍院内环境,告知其氧疗目的、注意事项,给予患者心理安慰及疏导;入院第2天,根据患者的呼吸功能改善情况、症状缓解情况,评估第1天疗效,做好相关检查,给予患者饮食及体位护理;入院第3~4天,讲解药物名称、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讲解发病机制及发病时急救措施;强调坚持吸入治疗的重要性;入院第5~6天,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病情,指导其进行肺功能训练,做好呼吸衰竭、肺心病等预防[3]。
1.3评价标准 使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治疗依从性调查量表,评价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前者分为满意(90~100分)、一般(70~89 分)、不满意(<70分)几个等级,总满意率为前两项合计;后者分为依从性良好(96~100分)、一般(80 ~ 95 分)、差(<80分)几个等级,总依从率为前两项合计[4]。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22.0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频数与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不满足条件的采用精确概率法。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护理满意度对比 三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差异明显(P<0.05);B组、C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均明显高于A组(P<0.05),两组患者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2.2治疗依从性对比 三组患者治疗依从率差异明显(P<0.05);B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明显高于A组、C组患者(P<0.05),见表2。
表2 各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对比[n(%)]
2.3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A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7例,B组出现6例,C组出现1例。三组患者治疗依从率差异明显(P=0.038),C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B组(P<0.05)。
支气管哮喘治愈难度较大,病程较长,患者在长期治疗期间,可能出现严重的负性情绪,治疗依从性及配合度下降,影响临床治疗效果[5]。近年来,随着医疗及护理理念的转变,各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也应运而生,不同护理模式侧重点、理念、开展方法均有所差异,能够满足患者不同阶段、多元化、多层次的护理需求。在本次研究中,B组、C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均明显高于A组(P<0.05),两组患者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B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明显高于A组、C组患者(P<0.05);C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B组(P<0.05),提示舒适护理、临床路径护理各具优势,与常规护理相比均具有较高价值。
舒适护理就是一种高质量的护理模式,其目的在于提高患者心理、生理、感官愉悦程度。该护理模式包括生理舒适、社会舒适、精神舒适三个层面[6]。生理舒适即身体感受,例如环境温度、光线明暗带来的愉悦感,精神舒适即心理感觉,包括尊重感、安全感、满足感,社会舒适包括人际交往、社会关系的舒适感[7]。从本次研究结果可见,与其他护理模式相比,舒适护理在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临床路径护理是一种标准化护理干预模式,整合多学科知识,针对性、预见性更强,可为患者提供从入院至出院的系统化护理服务[8]。从本次研究结果可见,临床路径护理可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此外,舒适护理、临床路径护理均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综上所述,舒适护理、临床路径护理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常规护理,同时,舒适护理患者治疗依从性更高,临床路径护理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