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延
摘要:网络诈骗是“互联网+”时代衍生出的全新的诈骗手段,其诈骗方式层出不穷,防不胜防。大学生有一定的经济来源,缺乏社会生存能力和安全意识,成为网络诈骗团伙的重点诈骗对象,很多大学生深受其害。随着网络诈骗的猖獗发展,对大学生开展网络诈骗素质教育已经成为目前高效教育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重点分析“互联网+”时代大学生防范网络诈骗素质教育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大学生;防范网络诈骗;素质教育
引言:
针对大学生的网络诈骗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然而与网络诈骗的战斗是一场长时间的攻坚战,需要大学生、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多方共同努力完成。在这场网络诈骗战役中,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提升大学生主体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和对网络诈骗的辨识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大学生更好的防范网络诈骗。学校教育是大学生接受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开展防范网络诈骗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所以高校应在这方面给予高度重视,丰富素质教育内容,加大素质教育力度。
1大学生防范网络诈骗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1.1学生方面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栋梁和支柱,高校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发展,提升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强化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为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奠定基础。网络诈骗带给大学生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损失,更是心理和精神上的创伤,这对大学生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所以高校有必要开展全面的防范诈骗素质教育,从源头掐断网络诈骗带给大学生的危害,让强硬的综合素质基础为大学生的成长发展保驾护航。
1.2家庭方面
网络诈骗的危害范围不仅仅作用于大学生个体,同样也会影响学生的家庭和谐,这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体现在经济上,尤其是一些农村大学生,家长为了培养孩子可以说是倾注一切,网络诈骗给这部分大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带来的影响可谓是巨大的。另一方面体现在精神上,部分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并不强,被骗后心理防线崩塌,做出一些偏激的行为甚至是轻生,这些对一个家庭而言无疑是巨大打击。所以高校对大学生开展网络诈骗素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大学生的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提升对维护家庭和谐有着直接的作用。
1.3社会方面
首先,网络诈骗的防范和打击工作是我国现阶段治安治理的重要任务,需要相关警务人员、各部门人员与大众共同配合。大学生受骗率的提升使得高校在防范打击网络诈骗的过程中亦不能置身事外,所以高校开展防范网络诈骗素质教育是响应国家政策号召的必然要求。其次,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和谐、稳定、创新发展的预备动力,保护大学生的身心安全是高校的责任和义务,基于网络诈骗开展素质教育同样也是为了很好的维护社会治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1]
2大学生防范网络诈骗素质教育的现状分析
2.1重视程度不够
对大学生进行防范网络诈骗素质教育已经成为现代高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但是这个课题在落实的过程中还是没有引起一些学校的高度重视,其教育现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学校内部没有出现情节严重的大学生网络诈骗事件,所以学校相关部门对防范网络诈骗的素质教育进行选择性忽视,教育内容也在其他素质教育课程中一笔带过。第二,学校内部出现了情节严重的网络诈骗事件,学校会在一段时间内对此进行针对性教育,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教育强度和教育重视度也随之减弱。究其原因还是高校没有对网络诈骗的恶劣性,以及对学生成长的严重影响给予重视。
2.2教育内容浅薄
很多高校没有形成完整的防范网络诈骗素质教育体系,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教育内容不够完善。网络诈骗的形式和手段多种多样,但是很多教师和辅导员在进行教育的时候都是针对发生的实事案例进行解析,并没将全面的网络诈骗手段、辨别技巧和应对方式等系统的渗透给学生,所以大学生接受的相关教育并不完善,这也达不到理想的防范教育效果。另外,要实现对网络诈骗的有效防范,不仅仅要构建完整的网络诈骗教育体系,同时也需要强化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提高学生的思想高度和政治觉悟,将这些与网络诈骗教育相结合才能提升防范教育质量。但是现在的高校防范网络诈骗教育中,能够对二者进行融合渗透的还并不多。
2.3教育形式单一
高校中的防范网络诈骗素质教育形式比较单薄,主要是教师以授课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言传身教,通过理论的灌输和实事案例的解析来强化学生对网络诈骗的认知,但是这样单一的教育形式所产生的教育效果并不理想,一方面不能激起学生的了解学习兴趣,学生听课态度较为敷衍。另一方面缺乏与实践的联系,学生没办法做到感同身受,也就无法让课程对学生的心灵造成冲击。[2]所以防范网络诈骗素质教育的质量也就得不到有效提升。
3大学生防范网络诈骗素质教育的有效对策
3.1提升重视程度
对网络诈骗的打击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是攻坚战。高校需要对此提高重视程度,只有针对防范网络诈骗素质教育构建完整的教育体系,建设相应的教育监督制度,并且随着网络诈骗形式的更新和手段的升级不断对防范教育体系进行完善,才能确保防范教育的长期有效开展。高校领导人和素质教育负责部门需要知道,在网络诈骗战役中,双方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只有高校一直将防范网络诈骗素质教育落实下去,才能不给诈骗人员渗透大学生的机会,才能助力社会的和谐与国家的发展。
3.2丰富教育内容
对大学生防范网络诈骗素质教育的落实需要从两个方面丰富教育内容。第一,专业网络诈骗理论知识,其中包括传统诈骗手段、新型诈骗手段、诈骗危害、辨别能力和处理能力等,让学生了解信息时代以来网络诈骗的进化过程。第二,素质教育,其中包括法律素质教育,让学生对相关法律法规有基础的了解,提升学生的法律维权意识。心理素质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等,尽可能消除学生的侥幸心理,用理解、关怀、鼓励等积极的教育理念和心态来提升学生的心理素养,助力学生理性的辨别诈骗手段。[3]科学素质教育,网络诈骗多借助各种信息技术平台和网站等实施,大学生要对网络使用安全、自我财产保护等有准确的认知,在使用网络上相关的金融工具和通信软件时要保持警惕。
3.3拓展教育形式
做好大学生防范网络诈骗素质教育就是要让大学生认识到网络诈骗的危害,提高大学生对其的防范能力,这需要高校通过多样化的教育形式来深化大学生对网络诈骗的重视程度。所以高校要改变传统口语输出的教育形式,构建多元化的教育结构。比如:组织网络诈骗防范宣传活动,让大学生参与到社会宣传过程中,提升大学生的责任感。[4]或者在学校内部组织网络诈骗防范素质教育汇演,将真人真事的网络诈骗案件通过富有真实情感的表演展示给学生,让直观的表演直击学生内心,强化学生对网络诈骗的抵制心理等等。以多元化的形式提升学生在防范网络诈骗教育过程中的参与性和体验性,提升教育效率和质量。
结语
防范网络诈骗素质教育是值得每个高校重视的教育内容,高校需要对此做出针对性的教育计划安排,带领学生通过各种丰富的安全教育形式参与到防范、打击网络诈骗的攻坚战中,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综合素质,同时也能为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白献林."互联网+"时代大学生防范网络诈骗素质教育对策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0,240(12):114-115.
[2]李珊珊.大数据环境下大学生网络诈骗现状及思想政治教育对策[J].知識经济,2018,(24):168-169.
[3]赵兴瑜,张春燕,王敏,等.大学生对于网络诈骗的认知及防范意识调查:以烟台几大高校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8,(27):189-190.
[4]刘羽.大数据视域下大学生网络诈骗防控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19,(02)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