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海燕
小学生年龄较小,其逻辑思维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虽然有着很强的求知欲望,但无奈理解能力太差,很难掌握抽象性较强的数学知识。针对此种情况,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空间,降低课堂教学知识的学习难度,有效吸引学生的课堂关注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形成,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知识的信心,为之后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一、创设生活情境,感知数学知识内涵
知识的掌握并不是表象的简单记忆,而应该是对数学知识内涵的深层次理解。想要了解知识的本质,就应该让知识回归生活。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将数学知识与生活情境相融合,使学生真切地感知知识的起源与发展,体会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体验知识的起源与发展过程,感知数学知识的内涵,促进学生的有效理解,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例如,在《面积与面积单位》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认识统一面积单位的重要性,教师向学生出示两个长和宽各不相同的长方形让学生进行对比。学生尝试运用观察和重叠的方法进行比较,但都不能如愿。学生急需探寻一种新的策略去解决问题。这时,教师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拼图来引导学生。首先,给学生提供若干小的正方形、圆形、正三角形和小长方形,让学生利用这些图形对两个长方形面积进行比较。学生选择不同的学具进行拼摆,得出不同的结果。这时,教师引导提问:如何才能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呢?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会了单位面积统一的重要性。
案例中,教师利用学生熟悉的拼图游戏,引导学生对图形面积进行对比,使学生体会在面积的对比中需要统一单位面积。学生在实践中做出了选择,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体会了面积和面积单位的不同。
二、组织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枯燥乏味,很难使小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具有贪玩、好动的特点,都爱参加游戏活动,且乐此不疲。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组织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的思维平台,让学生边玩边学边思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快速提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良好习惯,提高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有余数的除法》教学中,教师为学生设置了一个分水果的游戏:元旦快要到了,三年级2班准备举行联欢会,教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水果,并请小组长带领同学在小组内进行分发。分发结束后,学生发现:25个苹果,每人分得3个,还有1个剩余;26个桃子,每人分得3个,剩余2个;27个橘子,每人分得3个,剩余3个……这时,学生产生了疑问:为什么水果分派中会有多余,而且多余数量不等,有的时候是1个,有的时候是多个呢?学生展开讨论。在讨论中,学生领略了知识的真谛。
案例中,教师通过分发水果的游戏,让学生从中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在操作中发现、在讨论中理解,并在教师的讲授中深化了知识的认知,促进了思维意识的形成和探究习惯的养成。
三、开展数学竞赛,培养学生竞争意识
人类天生有好胜的心理,在小学期间表现最为明显。如果在学习中加入竞争因素,会使学生情绪高涨,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竞赛活动,有效调动学生的热情,使学生的思维跟随知识竞赛多方思考,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需求,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的竞争意识,促进学生知识内容的有效掌握,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平均数》一课时,教师带领学生到学校的篮球场,然后告诉学生要进行一场投篮比赛。首先,教师设置比赛规则,由每个学习小组派一名队员上场,轮流比赛,由教师担任比赛评委。学生积极投入其中,很快第一轮比赛结束。这时,教师宣布,刚才投篮最多的第一组为获胜组。学生瞪大眼睛感到不平:这样比赛很不公平。教师提问:“为什么说比赛不公平呢?”学生提出,一个同学的表现存在着偶然性,不能代表小组的整体实力,只有小组内全体成员都参加才能体现真实实力。教师继续引导提问:“每人投篮之后怎样进行比较?”学生经过讨论得出,要将每人投篮数相加,然后再除以投篮人数,再对结果进行比较。由此引出平均数的概念。
案例中,教师通过投篮比赛的形式,有效吸引了学生对平均数相关知识的思考,让学生通过比赛深刻认识到知识的本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同时,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四、开展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动手能力
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小学生很难长时间的坚持不动,做到专心致志的听讲,严重影响了课堂学习质量。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动脑思考发现问题,在动手操作中探索规律,在口头表达中获取知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养成学生勤于思考、勤于动手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識,提高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实效性数学课堂。
例如,在《时、分、秒》教学之后,教师让学生依据自身实际情境制定一张作息时间表,并提示学生:“每天你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学生回想自己的生活,依据教师的提示展开作息表的制定。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对作息表进行交流、比较。经过讨论后,学生得出,诸如此类事件存在着偶然性,不应该出现在列表中。表中出现的事件应该为每天日常中经常发生的。于是,学生根据讨论结果,对自己的作息时间表进行了修整,去掉不合理之处,并将他人的优点保留下来供自己使用。
案例中,教师让学生自主展开设计,再通过对结果的交流讨论,找出他人的优势和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深化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知,提高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五、开展调研活动,提高学生应用意识
知识的掌握并不是以记忆为标准,而应该是以应用为出发点。社会实践中的调查研究活动,可以让学生真正了解数学知识于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掌握问题分析、解决的方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之后,教师可将学生带入生活中,让学生亲自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对生活中的某种现象进行调查,并用数学思维去思考、分析,对现象作出相应的判断,帮助学生厘清知识的本质,体会知识应用的价值。
例如,在教学《统计》之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参观学校周边的厂矿,并对厂矿车间中职工人数或生产状况进行调查。之后,学生将所有人的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并将结果绘制成统计表。在对图表进行分析时,学生发现厂矿中的工人数量较多,且生产状况以每年10%的效率递增,从而得出这个厂矿经营效果良好,商品供不应求。如此活动,学生不仅对统计图表的知识进行了巩固,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有效提升。
案例中,教师在理论知识教学之后,组织学生对周边厂矿展开调查研究,整个调查过程,学生认真负责,促进了学生自律习惯的养成,培养了学生知识探究意识的形成,提高了学生分析、交流、表达能力,活动效果显著。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展开教学,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进行思考、探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一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晓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