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鑫
[摘 要]探究机制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教师要有创新设计意识,如有效整合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创设教学情境、设计教学训练等,利用丰富的实践活动推动学科教学进程,为学生提供更多探索体验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探究机制;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2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36-0060-02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引入探究机制,凸显主体教学理念,教师要精准制定目标、创设教学情境、开启体验活动、对接社会生活,对教学设计方案展开优化处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动机,提升学科教学品质。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基于学生提供更多探究学习的机会,能够启迪学生的学习思维,使学生在实践探索过程中形成丰富的体验认知。同时,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直观感知,还能够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一、精准确定目标,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设计道德与法治教学时,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解析,针对学生的学习实际做出教学调整,及时推出探究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具体操作中,教师要先制定教学目标,为学生规划清晰的路线,引导学生进入探究学习环节,在探索体验中完成认知构建。教学目标制定要体现“三维性”,还要突出探索目标,让学生自然产生探索的兴趣,提升学科设计品质。教师制定教学目标还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及展开探索学习的其他制约条件,确保探究式学习顺利启动。
教学需要先设定目标,这是最为基本的操作,也是教师执行教案的必要条件。如果教学目标制定出现偏差,对教学会造成极大的影响,所以教师要有矫正意识,及时发现偏差并做出针对性调整,让教学回到正轨上来。如教学《我们的衣食之源》时,教师借助教辅材料制定以下一些教学目标:了解粮食的种植过程,懂得珍惜粮食;能够借助网络和书籍阅读,了解农业生产的相关知识;增强参与社会实践和社会观察的能力;感受粮食的来之不易,树立良好的生活意识。这几项目标制定,不仅存在重复的情况,还有不可操作性。如上网搜集和阅读书籍,这都难以在课堂上完成,操作性不强,这样的目标制定是不合理的;珍惜粮食的意识培养,在不同目标中都有所体现,说明目标制定缺少整体性。为此,教师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重新制定目标:一是通过观察图片和观看视频,了解粮食生产的全过程;二是展开现场讲述,交流农业生产现实情况,掌握粮食生产的一些知识;三是列举生活中浪费粮食的现象并做深度剖析,找到珍惜粮食的对策,从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角度展开深度思考。教师根据目标制定方案展开教学,学生都能够顺利进入学习环节,大大提升学习效率。
上述教学,教师对现有目标进行调整和改进,增加了可行性,使学生明确学习规划,确保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教学目标是一种规划,也是一种程序设定,需要体现程序性、可执行性,如果只是一些空洞的口号,就不能发挥导向的作用,学生的学习也会呈现低效。教师需要有观照意识,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度解析,对学生的学习有透彻了解,这样才能做出更为科学的目标体系制定,为课堂教学提供清晰的操作路线,有效提升学科教学品质,使学生在良性师生互动中建立学科认知基础。
二、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探究兴趣
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教师需要进行创新尝试,利用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方式,为学生提供进行探究式学习的环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的直观思维比较发达,对一些新鲜事物有主动探索的欲望,教师要切准学生的学习心理,为学生提供探究式学习的条件,调动学生探究式学习的主动性。如生活观察、悬疑问题、信息搜集、情景再现、案例解析等都带有探究意味,教师要做对应设计和启动,引导学生自觉进入探究环节,促进学生探索思维的启动。
设计教学时,教师借助一些辅助手段展开教学启动,能够给学生带来多种感官的冲击,这是教学情境的激发作用,因为利用现实生活信息展开调度,其助学效果会更显著。如教学《这些东西哪里来》时,教师先组织学生介绍自己家里的情况,包括家庭住房、家电使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信息。学生都有生活体验,自然能够积极响应。有的学生说:“我家住上了楼房,家里的电器应有尽有,还有轿车,衣食住行都不错。”教师利用手机连线家长,让家长介绍自己小时候的家庭情况。有的家长说:“小时候上学都是独自行走,从来没有家长接送。”家长的回答给学生带来心灵触动,因为父辈小时候不管哪一个方面都比不上现在。学生和家长同时参与班级展示活动,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思考的机会,因为家长讲述的内容大多是学生不熟悉的,自然能够带来更多的新鲜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对比分析,使学生对现有的生活条件有直观体会,对自身生活也有更深刻的认知。
上述教学,教师借助手机连线家长参与课堂互动交流活动,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感受。学生从来没有这样的经历,自然会受到强力的冲击。家长与教师达成共识,能够针对性地进行介绍,给学生提供认识生活的机会。学生没有经历过艰难困苦的生活,缺乏珍惜当下幸福生活的认知,教师抓住学生的认知心理展开对应设计,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支持,让学生主动产生学习动机,获得的探究体验会更加深刻而立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展开教學设计和组织,既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体验的机会,为学科教学注入新的动力,又为学生带来丰富的学习感知与体验。
三、开启体验活动,强化学生探究体验
社会调查、课堂演绎、主题演讲、故事讲述、生活体验等都属于体验性活动形式,教师要做好匹配设计,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探索体验机会,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中升华认知。道德与法治学科中有丰富的活动内容,教师要对接教学内容展开设计,强化学生的探究体验。探究体验活动的形式众多,教师要做好筛选和优化,让学生获得深刻的体验认知。
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息息相关,教师要有对接整合意识,帮助学生建立探索学习平台,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形成认知体验,为学科教学注入丰富的动力。如教学《生活离不开他们》时,教师为学生设计体验活动任务:“请大家课前对话自己的父母,对父母的职业展开深入了解,然后结合生活观察,说说父母平时都是如何对待工作和家庭的。”这是一个讲述活动,需要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准备,因为只有对父母的工作熟悉,才能够讲述得细致。在学生讲述之前,教师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父母工作是非常辛苦的,你能够用演绎的方式,直观展示父母的工作表现吗?你能够详细介绍父母对工作的态度吗?请大家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展开交流活动。”学生根据教师的设计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深入学生之中,对学生的介绍和展示情况进行观察,并适时给予指导和评价,给学生提供一些帮助。
上述教学,教师为学生设计的实践活动虽然在课堂上运用,却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心灵触动。父母是学生最亲近的人,他们对待工作的态度是极为认真的,这样展示和交流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艰辛,形成自我教育。父母工作的性质不一样,其劳动强度也不一样,这样的对比和交流能够给学生带来一些启示:不管面对什么工作,都要付出精力和热情,这样才能干好工作。特别是涉及父母对家庭关爱的内容,教师给学生提供了更多感知体验的机会,使学生从中获得的学习认知更为真切可感。
四、对接社会生活,发展学生探究能力
教师从教学实践出发,搜集与设计多样化的社会生活实践内容,能够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探究认知。道德与法治学科和学生生活有很多的对接点,教师要对活动方案进行多重优化处理。如生活观察、社会走访、公益宣传、家庭劳动、志愿活动等都带有社会生活基本属性,教师要对学生的社会生活认知基础有一定了解,也要对教学环境和活动条件有一定的判断,这样才能确保社会生活活动顺利展开。另外,学生的社会和生活认知基础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对此要有清晰认识,为学生设计更多的社会生活探索活动。
学生对社会和生活现象还不是很了解,如果教学能够关涉社会调查、信息搜集、数据整合、实践操作、生活观察、亲子互动等活动内容,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探索的机会,有效提升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如教学《我们当地的风俗》时,教师要求学生介绍自己熟悉的传统节日,学生对这个内容比较熟悉,自然会积极响应。在学生讲述之后,教师出示社会调查任务:“社会生活中还有许多特殊的风俗,请大家深入家庭和社区,选择一个特点鲜明的习俗展开了解,完成调查报告,参加课堂展示活动。”学生对当地民俗的了解大多是零散的,教师给出对应设计,成功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同时,教师提示学生可向长辈或者借助网络展开风俗信息搜集,形成辅助学习,最终完成调查报告。经过一段时间的操作后,学生大多完成了调查任务,获得好的效果。
上述教学,教师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风俗有不同感知,这是地域文化造成的,教师针对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推出调查任务,无疑是一种创新设计。学生大多没有社会调查的经历,自然会产生一些压力,教师适时引导,帮助学生順利进入调查环节,这对促进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有重要作用。
探究式学习带有主动学习的属性,教师围绕学生实际展开教学设计和组织,能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探究机会,培养学生的自觉学习意识。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通过投放思考问题、推出生活观察、设定社会调查、展开案例分析、组织课内辩论等策略,能自然引入探究学习内容,为学生带来直观的学习认知机会。另外,探究式学习有不同的呈现形式,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做出创新设计,提升教学的适配性,让学生顺利进行探究,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特约编辑 木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