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主题教学的应用策略探究

2021-01-14 20:45丁国锋
考试周刊 2021年98期
关键词:主题教学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摘 要:新课标明确指出: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而在现阶段教育背景下,主题教学是一种十分符合新课改精神的教学模式之一,其无疑能够有效满足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因此,文章将在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基础上,具体阐述主题教学的特征,并思考如何将教学策略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中,以期逐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主题教学;教学策略

一、 引言

主题教學是指以一定的主题为中心,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不同文本之间的交融与碰撞,使学生在生成性的理解当中,逐步实现课程主题意义建构的开放性教学活动。之所以重视主题教学的开展,是因为以往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和目的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符合新时期的人才培养要求。而主题教学的有效开展,则可以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使教学活动更加契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因此,在初中语文课程中,教师应该准确把握主题教学的内涵与特征,并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设计具体的教学手段,以此来逐步优化主题教学的组织过程。这样有利于保障教学活动的实效性,从而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

二、 主题教学的特征

(一)整合性

主题教学的整合性主要包括两个维度。一方面,需要对内容加以整合,比如,对课内外阅读资料进行整合。另一方面,则是对能力的整合,这主要表现为对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培养。从实际情况来看,对内容的整合有利于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构建起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帮助学生实现有意义的学习,而对于能力的整合,则更加关注学生的思维活动,强调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二)超越性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教材和课堂是三个中心,而在主题教学当中,则突破了这三个中心,更加关注教学活动中的“人”。这一特征反映出了主题教学更加尊重“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所以在学习活动中,学科知识通常是动态生成的。而在对教材的态度上,则更加强调“用教材教”,而不是直接“用教材”。由此可见,主题教学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中三个中心的突破。这样一来,有利于拓展教学结构,从而扩大学生的认知范围。

(三)开放性

从教学内容来看,主题教学中不仅仅包括单一的课内知识,而是融合了同一主题下的不同知识材料。从教学空间来看,主题教学也不再局限于教室的三维空间,而是对教学空间进行了拓展,比如,网络空间、生活空间等。这样一来,有利于使学生的学习活动进一步得到延伸。

三、 初中语文主题教学组织策略

(一)主题选择策略

1. 依据教材进行横向选择

在主题教学中,合理选择主题无疑是首要环节。在主题选择中,可以将“教材”作为中心进行横向的筛选。一般来说,要根据教材编排的特点或者教材内外的文本对主题进行提炼。这种主题选择方式最突出的优势就是更加省时,且能保障科学性。所以在初中阶段的语文课程中,这种横向选择的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通常来讲,横向主题选择中的主题来源主要分为两个类型:第一,教材内的主题。在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中,主题是划分单元的重要依据。以七年级上册为例,可以用四季美景、亲情挚爱、学习生活、人生之舟、人与动物、想象之翼这几个主题对各单元的内容进行概括。同时,这些主题并不仅仅是各单元文本的主题思想,而且连接着学生的精神世界,所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成长。第二,教材外的主题。相对于教材内容的主题,针对教材外的知识进行主题的提炼时,学生可选择的范围通常会更大。大致来讲,在教材外主题的选择中,通常可以从“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这几个角度着手。

2. 围绕能力进行纵向选择

语文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素养,所以在语文课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写听说能力是最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为了有效落实这一目标,教师需要将语文能力划分为不同的板块,并将不同板块视为教学主题,而每个主题可以反映出某个方面的语文能力。这样一来,有利于保障主题教学的针对性。

通常来讲,针对语文能力可以设计“主题识字”“主题阅读”“主题诵读”“主题作文”“主题讲读”等多个板块。之后,可以针对不同的能力板块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以“主题诵读”教学为例,我在教学中会给学生提供一些比较经典的诵读文本,比如,《唐诗三百首》《论语》等,利用早自习等一些课余时间,我会组织学生进行经典诵读活动。再以“主题作文”为例,围绕主题进行写作教学时,既可以结合文章的体裁进行选题,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学习小说写作、散文写作、诗歌写作等,还可以根据文章的情感要素进行写作,比如,爱国主题写作、亲情主题写作等。

(二)文本整合策略

1. 教材内部的整合

文本整合是依据主题对知识内容进行编排与组织,从而使知识内容形成整体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能够解决思维的碎片化问题。从上述主题选择的方法来看,对教材内部的文本进行整合是一种重要的思路。

正如上文所述,依据单元主题组织文本是语文教材编排中的突出特点,所以单元内部本身就可以视为以主题为线索串联起的一组文章集合。在阶段性的教学中,可以按照单元组织学生进行主题学习,这种教学组织方法往往更具实用价值。而从长远来看,对于不同单元中具有相似主题的文本,同样可以进行整合。如,《秋天的怀念》和《回忆我的母亲》均为散文,从内容来看,作者都在文中记叙了与母亲有关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对母爱的赞美,并刻画出了对子女无私关怀的母亲的形象。所以,可以对这两篇文章进行跨单元的文本整合。再如,《范进中举》和《孔乙己》均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人的身心摧残,所以这两篇文章同样可以进行跨单元的整合。

2. 教材内外的整合

相较于教材内部的整合而言,教材内外的文本整合要更具难度。为此,教师可以根据已学的内容、语文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现有生活经验,对主题内容加以拓展。

以《春望》为例,为了使学生对诗人的创作风格有更加准确的了解,我在教学中将《兵车行》和《月夜忆舍弟》这两首诗进行了整合。这两首诗同样是杜甫创作的以“战争”为主题的作品。通过主题教学中的对比分析,不但能够使学生更加准确地体会三首诗表达的共同情感,而且可以使学生了解杜甫作品沉郁顿挫的风格。

(三)教学实施策略

1. 求同存异式

在主题教学中,同一主题串联起的教学材料都会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或者不同之处。所以采用“求同存异”式的主题教学模式时,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对比,以此来引导学生探索教学内容之间的异同点。

以《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为例,在这一单元的主题教学中,三篇文章均描写了四季的自然景色,抒发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喜爱之情。所以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1)梳理三篇文章的内容,分析文章中的重点句子,感受文本的语言之美;(2)朗读三篇文章,归纳文本中存在的不同点。之后,学生需要针对语言特点、修辞手法、表达的情感、内容、描写对象等不同项目,以表格的形式具体记录三篇文章的异同点。这样一来,不但可以使学生对单元内容产生更加准确的理解,而且能够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

2. 主问题式

这种教学方法比较适用于篇幅较长,且写法上具有共同点的文本内容。利用这样的教学策略,需要设计具体的探究问题。这样一来,可以启发学生的学习思路,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以《阿长与〈山海经〉》《老王》《藤野先生》为例,在跨单元的主题教学中,围绕这三篇叙事性散文的记事方法,笔者提出了以下“主问题”:这三篇文章反映出了人物怎样的特点,这三篇文章分别描写了哪些事件?之后,学生需要以问题为线索,对文本内容进行思考与探究。这样一来,可以帮助学生抓住叙事性散文中的典型事件,从而使学生理清三篇文章的叙事结构。

3. 拓展互补式

针对主题教学中的文本处理方式,余映潮老师提出了“1+1”联读互补的方法。简单来说,互补是指在教学一篇课文时,要补充课外的某篇文章或者相关的参考资料。

以《关雎》《蒹葭》为例。在教学中,我引入了张善梅的《文化视野中〈诗经〉的婚姻爱情诗》中的第三章,以此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欣赏。借助补充性的学术资料,能够使学生对《诗经》中“爱情诗”的创作背景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使学生对《关雎》与《蒹葭》中蕴含的文化意蕴产生感性认识。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教学方式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使学生细读补充的资料,而是强调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在教学中达到“1+1>2”的效果。

(四)主题评价策略

1. 激励性评价

从本质来讲,评价的过程也可以视为激励的过程。通过评价中的激励作用,能够使评价的双方均获得有利的反馈信息。在主题教学中,应该充分重视激励性的评价模式,并采用多种激励方法,从而使学生通过主题教学获得自信。

一般来说,激励性评价的方式主要包括两种:第一,非语言性激励。在课堂中,教师可以用眼神或者肢体语言对学生进行激励。无论是赞许的眼神,还是对学生竖大拇指、点头等肢体动作,都能够起到有效的课堂激励效果。第二,言语性激励。相对于动作、眼神等激励方式,语言性激励更加直接,所以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使学生获得鼓舞。在语言激励中,教师评价的内容要实事求是。同时,教师还需要积累丰富的激励语言,以免使学生感到单调乏味。

2. 多角度评价

在主题教学中,要改变以往评价主体过于单一的情况,更加注重教师、学生与文本的多元对话。所以主题教学中的评价需要有多元化的评价角度。因为不同主体的认知经验不同,所以不同主体之间的互动交流,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反思。

第一,可以采用自我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教师对学生做出评价之后,学生可以据此进行完善和改进,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我评价。這样一来,可以使评价内容更具针对性。第二,自我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相比教师的单向评价,学生有时更愿意和同伴进行交流。因为学生具有大致相似的认知结构与生活经验,所以学生往往更加希望得到同伴的认可。因此,学生可以将自我评价的内容与相互评价的内容进行对比,以此来明确改进学习活动的方向。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的初中语文课程中,主题教学模式的重要性逐渐突显出来。运用主题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整合初中语文教学内容,并且能够明确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方向。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准确把握主题教学的内涵,并不断探索主题教学的方法。同时,随着教学活动的推进,还需要及时对教学策略加以调整,唯有如此,才能有效突出主题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指导价值,从而逐步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燕.主题化视角下初中语文单元教学模式探究[J].课外语文,2020(8):39-40.

[2]肖利军.初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模式的建构[J].中外交流,2020,27(19):392-393.

[3]黄莉莉.初中语文主题单元教学设计策略[J].语文课内外,2020(15):301.

[4]任康.主题式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27):112.

作者简介:丁国锋,浙江省杭州市,杭州钱塘新区义蓬中学。

猜你喜欢
主题教学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研究
J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