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普通高校招生规模不断增加,与之对应的是应届毕业生的数量以每年几十万甚至近百万的数量在持续增多,这些都给就业带来了较大的压力。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每一年都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不再仅仅是调侃,而是社会、高校、家庭和学生个人都必须面对的实际问题。造成就业压力大、就业质量差的因素有很多,宏观方面包括国家政策落实、社会经济发展,区域性的人才引进政策,微观层面依赖于某个行业甚至每家企业的发展情况以及学生个人能力的打造和培养。面对复杂多变的就业环境,要想解决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最好的方案就是提高毕业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例如职场所需的沟通能力、执行力、目标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甚至一些管理培训生岗位需要应届毕业生具备基本的组织和管理能力。除此之外,办公软件的使用,外语能力以及行业所需要的特有能力都需要学生在离校时已经具备。为了更好地探讨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困难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有必要对当前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市场需求、学生能力培养、高校培养方案及学生培养模式等进行梳理,以便为高校未来面向社会的人才培养以及充分对接高校与就业市场提供一些参考。本研究以当前部分学校采用且取得了一些成果的校企合作角度入手,在此背景下探究分析当前高校如何借助校企合作模式提升高校应届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最终提升学生就业的数量和质量。
为了使研究的脉络更加清晰,要对本研究进行大致地介绍,在此之前,首先对本研究涉及到的基础概念进行梳理和阐述,以便更好地将这些概念及其相关理论用于对本研究的指导。
首先是社会契约论。法国著名思想家让·雅克·卢梭在十八世纪中叶出版了一本著名的政治作品——《社会契约论》,该书也被翻译为《民约论》或《政治权利原理》,该书奠定了社会契约论的基础,也影响着之后近200年间人们的思想。这一理论也被用来解释企业社会责任的一种理论。在一个社会当中,企业归属于社会这个整体。而作为社会这个整体的一部分,企业不应仅仅追求自己所能够获得的经济利益,而是要参与社会建设,并主动承担社会秩序建立过程中的相应的义务和责任。社会契约论同时指出,企业和社会之间存在着契约关系,这种契约关系同时影响和约束着社会以及身处其中的企业,正是有了这样的社会契约关系,企业的存在才具备合法性,但与此同时,企业应承担一部分社会责任。校企合作,是企业配合高校提升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有效方式,因此从社会发展的角度,从承担社会责任的角度,企业均应在最大限度内配合校企合作工作的推进和实施。
其次是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并非一种新的模式,但是近年来才得到了新的发展。校企合作模式的三个主要特征包括:第一,校企合作模式是在充分结合高校和学术领域的理论知识方面的研究和教学,以及校外植根于企业的实践经验的联合培养方式;第二,校企合作相对传统普通高校教育教学增加了岗位实操和学习实践平台两个模块的内容;第三,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有利于提升学生面向就业的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校企合作的思想受益于“双元制”教学思想,即被培训人应当经过专业知识的培训和专业技能的联系,要达到这一目的,承担校企合作教学任务的教师应具备“双师型教师”的特质,业界对“双师型教师”的解释不一而足,但无论是“双素质论”、“双职称论”、“双证书论”还是“双能理论”,归根结底是要求教师既能够在讲台上传授必要的理论知识,又能够在现场带领和指导学生的技能实践。
再次是有效性。从字面意思来看,有效性指的是顺利完成一件事情的效率或完成一件事情的收益率。换句话说,评价一个事物的有效性,即代表默认这个事物的完成将会带来一定的收益,否则有效性的讨论毫无意义。在这个基础上,可以确定本文所指的有效性是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如何给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面向就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带来哪些改变,以及这些改变如何促进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率的提升以及就业质量的改善,这些改变和改善将被用于衡量和评价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效果。
最后是就业能力。普通高校毕业生能够顺利毕业,取得学位,必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并且个人综合素质达到了一定的水准,但从就业角度来看,这些能力和素质是否有利于就业,有利于应届毕业生在进入工作岗位以后能够快速上手适应,并能够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从新手到熟手的改变,才是判断他们是否参与构成就业能力素质体系的标准。一般来说,就业能力包括显性和隐性的能力,显性能力大部分通过相应的资格证书和学业成绩呈现,而隐形的能力则包括组织能力、沟通能力、执行力、时间管理能力、目标管理能力等,同时也包括抗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这些能力相互影响,共同组成了一个人的就业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预示着一个人的职业能力。
就目前就业市场和企业的反馈来看,当前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在进入企业后即能够展现出自己较强的职业能力,快速适应,成为熟手,甚至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能独当一面,而有的学生则能力较差,不但就业困难,即使走上工作岗位也难以适应,情绪崩溃甚至给企业造成损失大有人在。
具体而言,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影响着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学生自身因素是影响学生就业能力提高的第一个因素,具体表现为几个方面:
首先,目前大部分应届毕业生没有做过职业生涯规划,没有设定过职业发展的目标和远景,更谈不上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培养自己在职业发展发面的能力。从实际调查来看,尽管几乎所有大学都设置了职业规划课程,但承担这门课程的教师往往自己在学成以后直接留校,没有经历过完整的求职就业过程,更谈不上理论与技能“双师型”教师素质,在授课时课堂讲授为主,学生为了学分和点名不得不上课签到,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和教师都不知道应该如何科学地规划未来发展,设定人生职业发展的目标,教师无法带领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学生也无处探索个人成长的途径,更谈不上就业能力的培养。职业生涯课程往往成为学生“水”学分的第一选择。
其次,学生自我提升意识不足。一部分学生从紧张的高三迈入大学,把这个阶段当成一种放松和解脱,却没有意识到这是人生下一步发展的新起点。大学学习和生活缺乏高三班主任耳提面命的要求、监督,再加上远离父母,一旦自制力不足,惰性就会驱使个人放弃努力,上课和作业只为学分,不重视个人能力的提升,不关注社会常识的学习,更谈不上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到就业阶段才发现自己的能力不足却为时已晚。
最后,一部分大学生不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一旦面对失败,不知道该采取哪些措施挽回损失,导致原本低落的情绪濒临崩溃,更谈不上学习和掌握情绪调节技巧和方法。大学生还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即好高骛远,不愿意从事基层工作,这也是心理素质不够优秀的标志之一。
高校教育是影响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的第二大因素。高校教育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是人才培养和社会以及企业的实际需要不符,高校教学和企业所需似乎是两个世界,高校教学只关注理论知识,或者虽然讲授专业技能,却不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和联系的机会,教学内容不具备实用性。其次高校在就业指导的过程中偏离学生就业的实际需求,许多高校的就业指导教师由教导处或团委老师兼任,缺乏专职专业的就业指导老师,甚至有的学校老师都无法指导学生撰写或完善一份达到市场平均水平的简历,就业指导只是完成任务,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些学校的就业指导课程也只在大四开展,这时一些就业技巧和技能已经来不及培养。再者高校的教育实践环节缺乏,现在高校的教育都是理论教学,所有的专业知识都通过口头传授,这种教学方式无法让学生具备实践能力,也无法培养学生的执行力。但是这两方面都是用人单位最重视的部分。
以上介绍的两大因素都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关键,为了对于这些问题进行改善,许多学校开始尝试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来培养学生,从实际效果来看,学生就业能力确实得到了提升。
校企合作其实就是将学校以及企业的有效资源进行共享,然后创造对于双方有利的共赢局面。通过校企合作,可以构建一个高效的合作体系。对于大学而言,其主要的目的在于主动发挥教育职能,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为企业输送高质量的人才。企业可以提供的资源包括实习岗位的安排、工作场地的参观以及员工兼职教学等。在这个过程中,双方可以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构建企业和学校稳定的合作关系可以带来以下积极影响。
校企合作中包含顶岗以及现代师徒培养方式,学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了解现代企业的工作流程,这对于学生的自我认知有很好的提升作用,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了解自身的定位,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而促进自我提升意识的形成。在企业实习的过程中,有利于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其中包括专业知识能力、学生工作中的实践以及执行能力,这些能力就是就业能力的核心,换句话说,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完成学生全方位能力的培养,并且还可以改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最终实现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
校企合作除了对于学生进行提高以外,还可以更新学校教育模式,因为通过合作,学校可以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并且可以调整自己对于学生的培养方向,培养模式决定了毕业生的质量,所以校企合作从根本上实现了就业能力的改变。
校企合作对于我国毕业生的培养来说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方案,其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就业质量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它有利于提升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我国的企业和高校应该积极选择有效的合作方式,构建稳定的互利共赢模式。从而激发学生的成长,促进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