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工资是岗位绩效工资中“活”的一部分,能够体现职工的业绩、贡献程度等,对其工作具有激励引导作用,其设置目的在于调动事业单位职工的工作积极性。高中教师绩效工作,主要是根据教师一段时间内的工作质量、考核结果等进行薪资发放。在高中绩效工资改革的背景下,需要充分发挥绩效工资应用的价值,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及职业素养,促进教师职工的发展。但是结合当前高中教师绩效工资实施的现状而言,多具有考核定量不科学、工资分配不合理等问题,难以真正彰显绩效工资实施的价值,需要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予以优化改进。文章将根据当前高中教师绩效工资实施的现状展开讨论,希望能够对相关教师职工薪资分配工作带来参考意义。
(一)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指的是高中教师绩效工资分配中,需要以科学为依据。应用科学的考核方式,对教师工作情况予以评价,且保证考核结果的规范性、合理性。高中学校需要遵循科学性理念,健全考核评价指标,科学设计考核评价标准,且保证考核的过程公开、公正,能够真正反映教师的实际能力、专业水平,进而保持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加强对绩效考核结果的分析,保证教师工作与考核结果的密切关联,且根据考核结果合理分层评价。通过考核结果明确教学中现存的问题,逐步提高教师的工作能力,为高中学生的学习及发展创设良好条件。
(二)目标性原则。目标性原则具体表现在高中教师绩效工资的分配,需要明确管理及考核的目标。合理分配的目的在于帮助教师及时发现自身不足,改进教学方式,加强自主学习。绩效工资分配也能够使高中学校管理者更加明确教师的能力,合理分配岗位,优化教师资源的利用率。合理的教师绩效工资分配方式,能够激励教师进步,对教师给与适当的惩罚与奖励,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是促进高中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路径,可满足高中学校长期与短期发展需求。
(三)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指的是高中教师绩效工资分配期间,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考核的目的在于为教师服务,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绩效工资考核需要明确教师的主体地位,邀请教师参与其中,讲解考核的作用、考核的方式及目标,制定考核的标准,提升教师的考核工作认可程度。同时还可以让高中教师自主评价,自主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自身能力的持续提升。
(一)总量核定忽视差异,绩效分配不够公平。高中教师绩效工资分配主要是根据当地经济水平、各年度教师增减情况等制定。高中学校管理部门需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彰显公平性原则。但是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多根据上一年度在编人数、岗位聘用情况等制定总量标准,未科学建立绩效工资增减制度。学校作为知识密集型行业,不科学的核定标准则会影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造成人才流失的问题发生。
(二)考核体系不够健全,难以彰显激励作用。健全的绩效考核体系,是保证高中教师绩效工资分配合理性的重要标准。但是结合当前高中教师绩效工资分配的情况而言,尽管具有明确的指标,但是指标的科学性、健全性有待思考。高中学校教师的薪资分配,需要根据其岗位责任、工作任务等,制定与之匹配的绩效考核指标。仅而通过科研项目数量,论文发表数量等评价方式,会影响教师教学的积极性,造成重视教学研究,忽视教学质量的问题。
(三)分配制度有待完善,平均主义问题严重。高中学校教师绩效考核,主要包含两个部分内容,即为基础性绩效与奖励性绩效。基础性绩效工资主要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教师的任职情况、教学任务等密切关联。奖励性绩效工资,主要彰显在教师工作量、具体贡献等方面,由学校根据考核制度予以分配。但是结合当前高中教师绩效工资分配的情况而言,多具有基础绩效工资占比过大的问题,奖励性绩效工资占比较少,则会影响绩效奖励的实施效果。
同时基于当前高中学校奖励性绩效分配的现状而言,多具有延续以往绩效分配方案的问题,未能够根据当前时代及市场变化的环境给与更新。奖励性绩效未能够根据专业能力差距、岗位类型差距、职务及职称差距等拉开距离。相同职务、职称的教师,没有根据其实际个人贡献进行差别分配,平均主义问题严重,背离高中教师绩效分配的初衷。
(四)岗位设置不够科学,绩效工资无法推行。绩效工资的执行,建立在规范的岗位设置环境下。科学设置岗位数量、结构占比,使每一位教师均能够清晰自身的工作任务、工作目标及绩效考核标准,才能够真正彰显绩效工作实施的作用。但是纵观当前高中学校绩效考核的现状而言,多具有岗位分类不够科学、管理制度不够全面的问题,难以构建包含岗位责任、具体贡献及工作绩效为一体的激励制度,不利于高中学校的发展。
(一)科学设置总量核定方式,关注教师发展。高中教师绩效工资考核,需要明确教师的主体地位,引入先进的考核理念,转变传统模式中的不足。首先,高中学校考核制度的构建,需要在深入分析当前学校教职工管理现状、教师人才资源的基础上。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使教师能够自主接受考核。其次,学校需要落实考核工作,根据教师的专业能力、学校的具体情况,落实各项考核细则。及时发现当前教师存在的问题,针对性予以改进,进而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最后,高中学校还需要鼓励教师自我管理、自主进步,帮助教师制定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计划,定期开展培训活动、经验交流活动等,给与教师更多的指导与关心,构建良好的教师职工发展环境。
针对于绩效工资总量的核定方式,当前国家尚无具体的量化标准,主要是提出了原则性规定。绩效工资制度的全面应用,需要高中学校绩效工资制度的辅助。高中学校需要加强绩效工资总量核定方式的研究,主要是根据学校内部的实际财务情况,学校发展目标及教师队伍资源现状等,合理设计绩效工资总量,给与高水平、专业能力较强的教师更多奖励,加强高层次人才聘请的重视程度,促进高中学校教师团队的优化建设与发展。
(二)动态调整绩效考核标准,激发人才活力。高中学校教师工资的分配考核,需要结合不同时期市场发展环境、当地经济发展情况,教师职工数量、教学质量要求等不断予以变革,构建动态化的绩效考核标准。在不同时期,保持教师人才活力,满足高中学校的教学要求。高中学校可以公布不同时期的绩效考核标准,使每一位教师均能对照标准,明确自身需要进步与改进的方向。高中学校还可以根据人才培养情况,教师科研成果、教学质量等设置专门的绩效考核奖励。针对为学校做出突出贡献,个人专业能力较强,或者具有创新理念或者创新技术的教师人才,给与额外奖励,且公布具体的评价指标,构建动态性、多维度的绩效工资核定模式。
高中学校需要加强教师岗位管理,根据学校具体的发展现状,制定短期发展目标、长期发展目标。明确不同的岗位要求、岗位数量及岗位责任等。以竞争上岗的形式,对岗位进行科学的价值评估,设置关键重点岗位,提升岗位管理的重视程度。根据岗位设置的要求,对绩效工资予以评价,合理分配岗位绩效分配方案。高中学校需要站在教职工的角度上思考,坚持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原则,统筹制订绩效工资分配方案,保持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彰显绩效考核的作用。
(三)完善工资绩效考核体系,加强监督管理。绩效工资制度的改革,需要完善的考核体系予以支撑。高中学校需要基于教师的教学现状、专业能力、教学要求等等相关因素,制定具体性、可操作性及科学性的绩效评价指标。保证绩效工资制度能够全面落实,真正彰显绩效工资分配的价值。
首先,高中学校需要明确绩效考核的目标,设计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各项指标达成情况的所占比例等。不同的职工需要设计差异性的绩效考核标准,“一刀切”式的绩效考核目标,会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教师绩效工资分配指标的制定,需要包含教师工作内容、工作量及工作质量,关注教学成绩。比如可以重点考察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质量及学生学习成果等。其次,则需要设计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方式,不能重视教学研究而轻视教学质量。高中学校需要结合教师对工作内容设计考核模式,以定性、定量融合的方式全面予以评价。最后,则需要注重考核结果的监督、信息反馈。绩效反馈制度、监督制度能够使高中教师清晰自身的具体能力,明确自身的不足,与其他教师现存的差距,进而制定自主学习及发展计划,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高中教师绩效工资分配的作用,在于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但是在具体的教师绩效工资分配过程中,显露出一些问题,影响高中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发展。高中学校需要在积极分析相关问题的基础上,明确教师绩效工资分配的原则,改进常规工资分配中的不合理问题。高中学校需要站在教职工的角度上思考,坚持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原则,统筹制订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学校需要更多的关心教师,帮助教师制定职业生涯规划。通过绩效工资评价体系,及时发现当前教师存在的问题,针对性予以改进,进而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在持续改进、不断完善的绩效工资分配模式下,构建积极、和谐且充满创造性的校园环境,提升教师职业素养,促进高中学校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