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秀芳
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从风雨飘摇时“小小红船”的摆渡人成长为新时代“巍巍巨轮”的领航者,从一个“不起眼”的小政党成长为当今世界最大的执政党。百年的浩荡航程,她始终与中华民族共命运、与中国人民同呼吸,腥风血雨中救国、栉风沐雨中建国、风雨无阻中兴国、风雨兼程中富国、乘风破浪中强国,书写了一段波澜壮阔的民族复兴史;她始终守初心、担使命,追求真理、立足实际,善于研判和解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扬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实践性品质,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创造了革命、建设、改革、复兴的伟大成就,形成了一部不断走向辉煌的百年党史。党如何赢得百年辉煌?原因有很多,政治忠诚是重要密码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1)《立志做党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 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人民日报》2021年3月2日。党依靠政治忠诚攻坚克难走到今天,也必然要靠政治忠诚继续披荆斩棘接续历史伟业。
习近平反复强调党员干部的政治忠诚建设。早在2009年,习近平同志出席全国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座谈会时就要求各级党委特别要加强政治忠诚教育,并将政治忠诚作为评价干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的首要标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领导十三亿多人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53页。这里的政治过硬,就是克服政治恐慌,加强政治忠诚;本领要强,就是解决本领恐慌,增强八个本领和七种能力。(3)十九大报告中列举了八种执政本领,即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强调中青年干部的“七种能力”: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之后,他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曾多次强调这个要求。例如,2018年7月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提到关于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2019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提到衡量干部是否有理想信念的标准,2019年5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会上对党员干部的要求,2019年7月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到关于中央和国家机关带头做到“两个维护”等等。在习近平看来,政治忠诚既是成就伟业的重要密码,也是新时代党员干部的首要标准。
事实上,党历来重视政治忠诚建设,入党誓词明确要求党员“对党忠诚”,《党章》把“对党忠诚老实”规定为党员的义务。总之,政治忠诚是党内政治文化的底色,重视党员干部的忠诚品质建设是党的事业走向辉煌的重要经验。当然,明确政治忠诚的丰富内涵,是加强新时代党员干部政治忠诚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作为一种卓越的政治道德品质,政治忠诚是情感和理性交融的道德合体。2014年5月8日,习近平同中办各单位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代表座谈时指出:“坚持对党绝对忠诚,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忠诚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对党要有朴素的感情,更要有理性的自觉。”(4)习近平:《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62页。这是从情感和理性统一的角度对党员干部提出政治忠诚要求,是合乎政治道德本质的。
道德情感和道德理性是政治忠诚不可或缺的两个维度,二者交融共同保证了政治道德的可靠性和价值性。
首先,政治忠诚是内在和外在相统一的积极道德情感。休谟指出:“没有道德情感就没有道德行为,只有当下、直接的情感才能激发意志,产生行动。”(5)周辅成:《西方著名伦理学家评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61页。政治忠诚是一种道德品质,也是一种道德行为,它源自于个体内心的情感体验并外显为情感表达。左高山认为:“政治忠诚作为一种政治美德……它意味着政治行为体对政治事业、政治信念、政治理想、政治原则和政治信仰等的矢志不渝和彻底奉献。”(6)左高山:《政治忠诚与国家认同》,《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第2期。这里,“矢志不渝”和“彻底奉献”既是政治行为体的道德行为,也是政治行为体的强烈情感表达,是其道德情感的外显。这种外显的道德情感根源于政治行为体对政治事业、政治信念、政治理想、政治原则和政治信仰等的内心认同,即内在的情感体验。因此,政治行为体的政治忠诚,是由内在的心理体验和外在的情感表达共同构成的完整的道德情感过程和表里一致的道德情感态度。
其次,政治忠诚是建立在责任基础上的道德理性。政治忠诚是自觉的道德行为,指向理想的道德理性存在。康德将责任作为道德的重要命题。马克思说:“既然正确理解的利益是整个道德的基础,那就必须使个别人的私人利益符合人类的利益。”(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167页。无论是对“责任”的明确,还是“使私人利益符合人类的利益”的“正确理解”,都属于道德认知、理性自觉。政治行为体所忠诚的对象,即政治事业、政治信念、政治理想、政治原则和政治信仰等,就是基于自觉认知、理性选择的结果。所以,政治忠诚不是简单的道德情感,而是通过“责任”或“正确理解的利益”升华为理论形态,从而表现为道德理性。
最后,于政治忠诚的道德生活而言,“情”与“理”是相统一的。个人道德和社会道德相统一、道德自律和道德他律相统一是政治忠诚的道德本质,情理交融正是这一本质体现。道德情感的参与,使政治忠诚富有人性的光辉;道德理性的自觉,使政治忠诚具备崇高的价值。道德理性是道德情感的先决条件,道德情感是道德理性的主观升华。缺乏情感参与的政治忠诚,是虚拟不实的;缺乏理性自觉的政治忠诚,是主观任性的。因此,政治忠诚既是“朴素的感情”,又是“理性的自觉”,二者共同构成政治忠诚的动力。
政治忠诚首先是一种积极的道德情感,同时也是理性选择的结果。但并非历来如此。黑格尔曾论述封建条件下的忠诚,因为只强调义务而不平等、非理性甚至反理性。他说:“‘封建’和‘忠诚’是连在一起的。”“这种忠诚乃是建筑在不公平的原则上的一种维系”,“这种关系……的宗旨是绝对不公平的”,因为“臣属的忠诚并不是对于国家的一种义务,而只是一种对私人的义务——所以事实上这种忠诚是为偶然机会、反覆无常和暴行所左右的”(8)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1年版,第367页。。我国封建君主专制政体下的忠诚对象是君臣关系,因为君主代表了国家,国家并非真正的道德共同体,所以这种忠诚是非理性的。
只有现代文明条件下的政治共同体才能赢得其成员自然而且合乎理性的忠诚。理性的忠诚在本质上是对个人道德责任的体认,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个人道德与社会道德的统一。理性的忠诚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同时又以义务为本位。也就是说,现代意义上的政治忠诚以理性为基础,以理性选择的权利为前提,以无条件忠诚于理性选择的对象为义务本位;反过来,权利又以义务为前提,只有履行了忠诚的义务,才有资格享有相应的权利。
具体到共产党员的政治忠诚来看。
第一,共产党员的政治忠诚是自觉选择后的承诺,体现了党员的前提性权利。前面说过,中国共产党历来强调党员的忠诚,要求党员干部具备政治忠诚的素质,政治忠诚本身就是党章所规定的党员规范。党章党规是对党员的规范性要求,而不能要求非党员。那么,加入中国共产党,就意味着政治行为体使用选择权利做出了政治选择。作为政治选择的结果,就意味着党员对党组织做出了政治承诺。这种承诺具有情感倾向,更代表着自我控制基础上的服从和奉献。
第二,共产党员的政治忠诚意味着对政治事业、政治信念的最顶端的忠诚,同时以履行政治义务为最低限度的忠诚。政治忠诚是有层级性的,乔西亚·罗伊斯在《忠诚的哲学》中指出:“处于底层的是对个体的忠诚,尔后是对团体的忠诚,处于最顶端的是对一系列价值和原则的全身心奉献和忠诚。”(9)张国清:《正义、忠诚和团结——罗蒂与沃尔泽社会批评理论之比较》,《浙江社会科学》2013年第4期。共产党员的政治忠诚行为,形式上是全体党员对党组织这个对象的忠诚,其深层本质是忠诚于党的政治事业和政治信念。党章中明确规定:“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党的政治事业分为最低目标和远大目标,最低目标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远大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党的政治信念是共产主义信仰。共产党员的政治忠诚属于“最顶端的忠诚”,意味着为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为着共产主义事业和共产主义信仰而全身心奉献。
习近平多次强调共产党人政治忠诚的具体要求,他说:“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10)《时时铭记事事坚持处处上心 以严和实的精神做好各项工作》,《人民日报》2015年9月13日。“对党忠诚,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有条件的而是无条件的,必须体现到对党的信仰的忠诚上,必须体现到对党组织的忠诚上,必须体现到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忠诚上。”(11)习近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维护党中央权威》(2016年12月26日—27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189页。2019年5月,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会上,他再次强调党员干部要“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马克思主义”(12)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9页。。习近平对党员干部的政治忠诚要求为忠诚于党组织、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忠诚于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忠诚于人民四位一体的统一,是最顶端的忠诚。其对于共产党员至关重要,缺乏对政治事业和政治信念的忠诚,共产党员的精神世界将失去栖身之所。
当然,这种最顶端的忠诚是以履行政治义务,即党章规定的党员义务为基础的。履行政治义务是党员干部忠诚素质的基本政治规范,忠诚于共产主义事业和共产主义信仰则是最高精神境界;后者是前者的灯塔和方向,前者是后者的具体要求。
第三,共产党员的政治忠诚是党员享有党员权利的资格条件,具有绝对性和无条件性。中国共产党党章的第一章“党员”部分,第三条是党员义务,第四条是党员权利,这从党内法规的形式上说明了:对于党员来说,义务先于权利。如果说“党员义务”是“对党忠诚”的基本政治义务的话,那么,共产党员只有先履行好党章所要求的义务、做到“对党忠诚”,才能享受党章中规定的党员权利。否则,就没有权利享受党员权利。
这个道理浅显易懂,在国家、企业和其他单位中也是如此。一个公民只有尽到爱国义务、做到忠诚于宪法,才能享受宪法中规定的公民权利;一个职工只有尽到对所在单位的义务、做到忠诚于单位,才有资格享受相应的权利。共产党员更是如此,“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什么是先锋队?什么是先锋战士?这不仅是说党组织和党员具有先进性,而且还有冲锋在前的意思。要体现“先锋队性质”,成为“先锋战士”就要多讲奉献少讲索取、就要义务为本位。“先锋战士”“对党忠诚”是无条件的,习近平不仅强调“对党忠诚”,而且强调“对党绝对忠诚”,“绝对”二字就是说对党忠诚不是有条件的、而是无条件的。
当然,话又说回来,党员行使权利,也是为了更好地履行义务,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的。
共产党员具有双重角色,首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同时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作为公民,应当忠诚于国家;作为共产党员,应当对党忠诚。对国家忠诚的道德规范就是忠诚于宪法;对党忠诚的道德规范就是忠诚于党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宪法是共产党员的法律底线,党章是共产党员的更高规范。共产党员,既要忠诚于国家和宪法,也要忠诚于党和党章,这两方面是统一的。
特别是干部更要做到两者的统一。党的干部忠诚于宪法具有先验性,政府官员是具体行使行政权力的主体,党员、干部作为公民,不仅要遵守宪法和国家法律,还必须模范执行。否则,就要受到党纪和国法的双重惩戒。《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七条就明确说明:“党组织和党员违反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违反党和国家政策,违反社会主义道德,危害党、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行为,依照规定应当给予纪律处理或者处分的,都必须受到追究。”第二十九条规定:“党组织在纪律审查中发现党员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犯罪的,原则上先作出党纪处分决定,并按照规定给予政务处分后,再移送有关国家机关依法处理。”也就是说,党员有违法犯罪行为,同时要受到党纪处分,党员干部还会受到政务处分。
总之,对于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干部来说,忠诚于宪法和党章都具有法律义务和伦理义务的双重意义。
政治忠诚是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的灵魂,是党的政治美德。新时代,加强党员干部政治忠诚建设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政治忠诚对政治生活具有重大意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处境艰难,国家曾经一穷二白,但是绝大多数共产党员有一股精气神,有党性。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发展,国家实力增强,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逻辑、资本逻辑开始侵蚀政治生活。谈到抗美援朝,毛泽东总结说:“敌人是钢多气少,我们是钢少气多。”(13)转引自习近平:《带头做到“两个维护”,着力推进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政治建设》(2019年7月9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101页。这个“气”就是精气神!谈到抗美援朝精神,习近平说它“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14)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版,第193页。,并且在2018年视察中部战区陆军某师、参观师史馆时,面对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的松骨峰战役展板,他感慨地说道,“我军历来是打精气神的,过去钢少气多,现在钢多了,气要更多,骨气要更硬。”这是习近平对党的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新时代党的自我建设的明确要求。
习近平曾告诫全党:“当官发财两条道,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15)习近平:《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2015年1月12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148页。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员干部如何认识个人能力和政治忠诚的关系,如何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现实挑战,也是一个党性问题。对于党组织而言,忠诚是重要素质,是衡量人才的重要指标。党组织应当关注党员的成长,从能力和忠诚度两方面进行教育和考核。共产党员应以能力服务于忠诚、用忠诚指引能力,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处理好个人得失和人民利益、市场原则和人民至上、名利和党性之间的关系。总之,要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政治忠诚就是牛鼻子,就是起点。
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16)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求是》2021年第7期。。他之所以强调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是因为这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什么是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其核心就是“四个自信”。换言之,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就是新时代社风民风的根本要求。
党员干部的“志气、骨气、底气”是培养新时代社风民风的关键。党风政风和社风民风互相影响、彼此联系,党风是关键,决定着社风民风。优良的党风,可以引领和带动形成良好社风民风,凝聚起磅礴的正能量,投入到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反之,则不然。要培育良好的社风民风,党员干部理所应当成为表率;要增强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党员干部首先应当具备这种“志气、骨气、底气”。说到底,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志气、骨气、底气”的根本就是政治忠诚。
党员干部的政治忠诚是凝聚民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17)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求是》2021年第7期。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民心向背决定了党的生死存亡。这是百年党史的根本经验。党赢得民心的根源就是共产党员对党组织、对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事业和对人民的忠诚所产生的凝聚力。历史证明,中华民族的觉醒、中国人民的团结,来自于党员干部政治忠诚的号召力。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如今,中国共产党成为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力量。但必须明白,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不是自封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党之所以能够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是因为党具有先进性和纯洁性。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具有新的复杂性和挑战性,党和人民的历史任务更加艰巨。这就愈加需要党员干部具备政治忠诚的品质,如此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唤起全体人民的情感共鸣、理论共识和道德共振,从而增强全体中国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志气、骨气、底气!
如今,中国走在改革开放的生机勃勃的大路上,党肩负着新时代的使命,那就是接续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起步之年,党和国家将进入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重要阶段,进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我们不知还要爬多少坡、过多少坎、经历多少风风雨雨、克服多少艰难险阻。”(1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6页。政治忠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保证。
中国梦的实现注定充满艰辛,不会轻轻松松。党的领导是组织保障,“应对和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关键在党。”(1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6页。马克思主义是理论指针,是指导共产主义实践的科学思想。共产主义理想是前进方向,是共产党人的最高纲领。人民是根本动力,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力量。这四个方面缺一不可。邓小平总结过:“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20)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1985年9月23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4页。他实质上强调的就是党员干部的政治忠诚品质。在腥风血雨的环境中,党能以革命的勇气和智慧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在一穷二白、内外交困的局面下,党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领导人民建设新中国。靠的是就是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对党、对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和对人民的忠诚!政治忠诚是党的优势,也是新时代胜利完成新长征的根本政治保证。加强党的政治忠诚建设,是全党的政治责任!
总之,党员干部的政治忠诚,对党、社会、国家和民族来说都具有根本重要性。
习近平多次强调,在干部所需的各种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政治标准是党员干部的第一标准。他还指出:“领导干部要忠诚干净担当,忠诚始终是第一位的。”(21)习近平:《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做到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2019年3月1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519页。政治忠诚需要建设,培养党员干部的政治忠诚品质要从四个方面着手。
组织统一有力,是政治忠诚的基本要求。习近平讲过:“战争年代,党中央和毛主席用电台指挥全党全军,‘嘀嗒’、‘嘀嗒’就是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声音,全党全军都无条件执行。”(22)习近平:《带头做到“两个维护”,着力推进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政治建设》(2019年7月9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100页。战争年代,全党全军统一指挥、统一行动,这是区别于当时各自为政的白色政权的显著优势,也是革命胜利的组织保证。在交通和通讯条件都极为有限的情况下,党是如何做到“统一指挥、统一行动”的?党员干部服从党中央的统一领导、忠诚于党组织的领导,是重要前提。2021年2月的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强调,“旗帜鲜明讲政治、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是党的生命,也是我们党能成为百年大党、创造世纪伟业的关键所在”(23)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求是》2021年第7期。。因此,做到“两个维护”,是政治忠诚的根本要义之一。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世界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两个维护”具有保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在改革开放中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现实意义。做到“两个维护”是忠诚于党组织、保证党组织统一有力的基本要求。
理论认同,是政治忠诚的思想根基。共产党员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武装。1883年3月17日,恩格斯在马克思的葬礼上向全世界诠释马克思的伟大之处,他说:“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24)郝立新、丁立群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2019)》,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第253页。马克思的伟大之处,在于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占据人类道义制高点的缘由。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共产党人应当始终忠诚于马克思主义。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列宁说过:“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25)《列宁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38页。中国共产党充分地运用了这一科学原则,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生动的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最新理论成果。同时,在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明确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为我国的根本制度。
忠诚于党在各个时期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是忠诚于马克思主义的生动体现。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的思想建设、重视用科学理论武装党员头脑。因为,“保证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权由忠诚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来掌握,是一个至为重要的战略问题,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26)江泽民:《为把党建设成更加坚强的工人阶级先锋队而斗争》(1989年12月29日),《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0页。。习近平要求对党的创新理论,要做到前后贯通学、及时跟进学,具有深刻战略意义。要做到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党的创新理论,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以此为理论共识、形成理论认同。
坚定理想信念,是政治忠诚的关键所在。马克斯·韦伯说:“政治行动若要有其内在的支撑定力,就必须要有追求一个理想的意图。为了这样一个理想,政治家追求权力、使用权力;但是,这样的一个理想究竟以什么形式出现,乃是一个由信仰决定的问题。”“以信念以及心意为伦理原则的人,觉得他的责任只在于确保纯洁的意念。”(27)马克斯·韦伯著、钱永祥译:《学术与政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4、262页。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方志敏在狱中写道:“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28)转引自熊坤静:《方志敏烈士手稿面世始末》,《党史纵横》2009年第4期。有了理想信念,才能挺起脊梁。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29)习近平:《不忘初心,继续前进》(2016年7月1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4页。共产党人的远大理想就是共产主义理想,为了追求这一远大理想,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接续奋斗着。当然,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虚无缥缈的,它要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也就是要落实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上。共产党人应当有共产主义必将实现的信念,也要有为之奋斗的决心。这就要求共产党人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境界投入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
追求绝大多数人的幸福,是政治忠诚的现实表现。习近平指出,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我们党的各级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人民的勤务员,同历史上的官吏有本质的区别。(30)《坚定不移反对腐败的思想指南和行动纲领》,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100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为绝大多数人谋幸福是党员干部政治忠诚的行动要求。
怎样履职尽责、实现绝大多数人的幸福?首先,要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各项问题。2020年9月,习近平在湖南考察时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办好群众各项‘急难愁盼’问题。”(31)《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 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湖南新篇章》,《人民日报》2020年9月19日。2020年10月10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也要求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32)《年轻干部要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人民日报》2020年10月11日。这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抓手之一。党员干部应当深入群众、展开调查研究、问需于民,切实为人民群众纾困解难,以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其次,需要树立“动车组”意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发展积极性。传统的列车,动力来自于机车,通过机车牵引列车运行。现在的动车组多为电动分散式动车,列车的几乎每个车厢都是电动机,几乎每个车轮都有动力旋转,这才有了高铁速度。同理,中国速度,是靠动力多元造就的。过去的列车是“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现在的动车则是分散动力齐心协力促成了高速。新时代党和国家的事业中,党的干部不仅要把方向,更重要的是有“动车组”意识,广泛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共同投身于伟大梦想伟大事业中,才能早日实现中国人民期盼已久的民族复兴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