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良青 李朝阳
革命文化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载体,记录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历程、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尚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国共产党的合法性和先进性。革命文化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资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又促进革命文化的传播发展。
“革命”作为一个实践的存在,不是近现代中国独有的现象。中外历史上因为“革命”而引起的大大小小的观念变革、社会震动、王朝更替等不计其数。每一次“革命”都催生出与此相适应的文化。而我们所说的“革命文化”是作为特定政治概念,是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重要精神标识,是涵养人民大众精神的重要营养剂。革命文化的出场是在积贫积弱、任人凌辱的旧中国,中国人民在寻求破解“如何使中华民族站起来”的时代命题中应运而生的。在革命文化出场之前,西方国家用“枪炮”和“鸦片”敲开了中国的大门。不少仁人志士为了救国救民,提出了他们的见解和主张:如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运动;“求强”“自富”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戊戌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等。无论是统治阶级自救的方案,还是阶级与阶级之间争斗的方案等,在风雨飘摇的旧中国舞台上,有的轰轰烈烈、有的慷慨悲壮,但结局都抱憾而终,证明他们的革命,他们的文化都不能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于是在陈独秀、李大钊等早期革命先进分子的推动下,以马克思主义指导的、以俄为师等为特点的革命文化出场了。这种革命文化刚开始只是当时传入中国众多学说思潮中的一支,伟大的五四运动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1)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9版,第2页。,革命文化才从众多的思想文化中脱颖而出。“‘五四’运动的最主要的一点成功是它把文化运动扩大为群众的广泛运动”(2)杨琥编:《民国时期名人谈五四:历史记忆与历史解释(1919—1949)》,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版,第227页。,因此说五四运动是革命文化出场的历史起点。革命文化起初只停留在先进分子相对狭小的范围之内。后来他们开始觉醒了,通过五四运动,开始注重马克思主义向大众传播,使马克思主义走向大众。
革命文化出场后,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就一直不断地演绎演进,在这一过程中,人民大众作为革命文化创造者、传播者演绎了一个又一个精彩故事,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传奇,见证了“革命文化”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飞跃过程中的强大精神力量。其实,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革命文化,其渊源就是作为外来革命文化在中国演绎演进的结果。马克思主义革命文化理论有博大的胸襟和格局,是以天下为大任的,具有巨大的号召力、影响力,能让整个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瑟瑟发抖,就是因为有了这个革命文化思想的武器,能让“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版,第66页。,唯有如此,全世界的无产者劳苦大众才能够联合在一起。在此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文化来到了中国。
中国共产党自登上历史舞台,就作为中华民族的主心骨,作为革命文化的组织者领导者,推动革命文化不断演绎演进,向前发展,并铸就了大众广泛认同的革命文化。既有在革命文化影响下出现的“工人罢工、农民暴动、士兵哗变、学生罢课”的星星之火,引燃布满干柴的中国,使之成燎原之势。也有在革命文化影响下出现妻子送丈夫,父母送儿郎,昨天拿锄头,今日上战场等生动感人的场面。从这些朴素的、充满情感的画面中,可以感受到革命文化渗透到人民大众中展现出巨大的精神力量,由此造就了有代表性的革命文化精神,如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这些精神照耀了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在黑暗中前行,使中国革命仿佛成了“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最终结出了硕果,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中国人民的解放。
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革命文化”持续演绎演进。其在战争年代中的“革命”意义已经发生显著变化,原来用“武力”或者“暴力”砸碎旧世界的意义没有了,国家、社会、阶级层面等的对抗对立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更多的是“变革”“变化”等意思,包括制度的变迁、观念的变革、生产方式的更替、组织形式的变更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以“和平”形式存在的革命文化成为常态和主流,但在革命年代形成的革命文化呈现的精神风貌、革命斗志,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发展的今天,仍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无论建设还是改革,从来都不会是坦途,总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要想战胜各种困难,就要继承和发扬“革命文化”中的种种革命精神,无惧无畏、勇往直前,大刀阔斧地革除体制、机制的弊端。诸如在基础极为薄弱、条件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我们搞成了“两弹一星”;凤阳小岗村的18个红手印,掀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等。不断演进的革命文化,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新的时代价值,滋养了一代又一代逐梦前行的中华儿女。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的传统和优势,而如何继承传统保持优势,就要不断破解“如何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效性”的难题。为此,就要改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出现的面孔刻板、方法单一、内容空洞、语言晦涩、形式老套等现象。就要打破单一的自上而下的灌输模式,就要根据大众的受教育背景、成长环境、职业特点、兴趣爱好等采取不同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标贴上“空洞、乏味、说教”的标签。而革命文化从内容上来说,包含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崇高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真理力量、顽强的革命意志等丰富的内容,既有马克思主义理论“高”的一面,又有大众参与“真”的一面。革命文化从呈现形式上来说是多种多样的:有物质层面的,如重大事件遗迹,重要会议遗址,重要机构旧址,重要人物旧居、遗物,烈士事迹发生地、墓地纪念馆等;有各种精神如红船精神、古田会议精神、井冈山精神等;有记录革命不同时代信息的,如历史文献、音频、图片、革命歌曲、革命标语等。革命文化呈现的形式多姿多彩,具有时间跨度大、空间分布广,即具有民族性、区域性和时代性等,与一般大众联系紧密等特点。契合不同受众的特点和接受需求,大众可以通过体验式、参与式、互动式等方式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变得有滋有味,从而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制度的优势造就了新中国70多年来的两大奇迹即“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而能创造这奇迹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有包括革命文化在内的高度思想认同上形成的强大精神文化的凝聚力。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的几年,列宁在社会主义力量还有限、苏俄面临国内外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仍然坚信精神力量的作用。“从物质上说来,我们在经济和军事方面是无比弱的;但从精神上说来,我们比谁都强。”(4)《列宁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2017版,第339页。正因为有了强大的革命文化的力量,苏俄才能战胜一个又一个敌人,逐步显示社会主义的优势。社会主义一路走来,经过中国的精彩演绎,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1页。。革命文化虽然不是经济社会政治本身,但可以“‘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6)习近平:《之江新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版,第149页。。所以用革命文化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载体,就会形成人民大众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守,增强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免疫力,在遇到任何困难挫折面前都会风雨不动安如山,凝心聚力向着共同的目标昂首前行,汇聚成一股磅礴向上的力量。因此,充分利用革命文化载体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可以广泛凝聚人民大众的精神力量,更加彰显和保持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目前,对于革命文化的理论研究,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着研究深度不够、系统性不够、缺乏前瞻性等问题,基本存在于经验形态,这与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不适应。革命文化载体的各种资源没有进行系统性的整合,不能形成系统性的载体资源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相契合。一是对习近平关于革命文化的重要论述研究的系统性不够,这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遵循的地位不相符合。习近平在多次重要讲话中阐述了革命文化在新时代凝神聚力、涵养大众核心价值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没有全面、系统、透彻的研究,其重要性就凸显不出来。对习近平关于革命文化的重要论述放到博大精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宏大体系中的研究和“两个大局”的宏大历史场景中的研究不够,多停留在活动层面的宣传报道上,对习近平关于革命文化的阐述方式、精神内涵的解读等还要进一步深入。二是革命文化研究存在碎片化、阶段化、地域化等特点。由于时空分布特点、研究力量投入的不均衡等原因,革命文化的宣传、时代价值的研究,呈现出典型的“碎片化”“阶段化”“地域化”等特点,对革命文化的系统性、整体性研究少。革命文化阶段性和区域性的特征,决定了每一种革命文化都有自己独特之处,但是对革命文化的演绎演进的逻辑生成、结构体系等问题研究不够。
革命文化影响大众最直接的就是透过话语的力量直入心灵。就要从革命文化的话语认同、话语环境、话语形式等方面进行契合大众的转换。然而,在国际格局调整和社会转型加快、技术迭代和信息流变加快等带来的新兴话语强烈冲击下,革命文化的话语转换在上述几方面存在转换滞后的现象。无疑革命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强大精神力量的重要来源之一,具有鲜明的政治话语属性,同时具有历史性话语、宣传性话语等特点。基于革命文化话语的这些特点,使得大众对革命文化话语的话语环境、话语形式、话语情感等认识停留在政治宣传层面上,也就会产生政治话语与生活话语的阻隔。从话语环境和情感来看,大众一说到革命文化,多数会联想到枪林弹雨、血雨腥风、杀戮、死亡等描绘“战争与革命”的环境词语,这是革命年代战争需要的话语,还停留在历史化的形态之中。与大众所处的和平与发展环境下,为了追逐个人梦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只争朝夕、勤勉工作的爱国敬业的现实话语等好像无关。革命文化话语转换从话语的表现形态看,革命文化话语属于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概念、判断、逻辑结构等理论化、抽象化的存在形式。革命文化话语转换不仅要有强大的理论感染力,更主要的是融入大众现实。目前,革命话语与大众的衣食住行、柴米油盐等微观鲜活的生活现实的转换还有一定距离。
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大众与精英等在内的文化多样化发展是新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这必然带来价值选择的多元化。多元价值特别是非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会对革命文化所处价值“中心”的位置进行解构,消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权威,从而增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难度。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各种思想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一方面,一些西方国家不断对中国进行“分化”“西化”。如美国即便在抗疫极其失败的情况下,也没有放弃对中国的攻击。妄称在中美意识形态上的根本差异上“必须采取更有创造性、更果敢的方式推动中国共产党改变行为”(7)《蓬佩奥涉华演讲的满嘴谎言与事实真相》,《人民日报》2020年8月25日。,其中解构“革命文化”就是其重要的手段。蓬佩奥之流试图把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隔离开来,打着为了中国人民的幌子,暗地里行打压中国、分化中国,去中国共产党历史之实,意图通过传播他们的政治观点、价值理念,一步一步地解构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重要理论来源的革命文化,最终达到否定共产党的领导,摧毁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根基的目的。另一方面,有些人以学术自由为名,以增加网络流量、博眼球为目的,以娱乐化、庸俗化为表现形式,以刷自己存在感为关键,以求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放弃起码的学术底线,采用“戏说”“还原”“臆想”“恶搞”等方式,使一些家喻户晓的革命英雄人物如黄继光、邱少云等成为他们随意消费的对象,甚至美化一些被钉在历史耻辱架上的反动人物等。这些不良社会思潮试图解构作为革命文化主体存在的高大英雄形象,消解大众的革命历史记忆,影响甚至彻底颠覆大众对革命文化中基本“人、事”的认知,进而引起大众思想上的混乱。也有些人对革命文化的价值采取望文生义、恶毒攻击等方式,将革命斗争污蔑为简单粗鲁的以暴制暴,充满着血腥和杀戮,将历史趋势污蔑为“私人欲望”,以消解革命的正义性、必然性、人民性。种种行径使得大部分并未在浴火奋战的革命年代生活过的人民大众对革命文化产生了弱化的效果。
此外,革命文化载体的开发挖掘与机制建设不够深入完善。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革命文化载体的深度整合力度不够、趋同化现象严重、理论研究成果较少、信息技术因素吸纳不足、利用形式单一,以及革命文化载体的保护配套基础设施落后、宣传力度不充分、缺乏专业的人才队伍等问题,影响着革命文化载体的开发与利用,从而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中国共产党能够赢得民众,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始终不断与时俱进,解决了时代之问的理论创新问题,解决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即用什么理论“化”大众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始终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大众,培植大众的精神家园,做到“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8)习近平:《持续推动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2020年1月8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540页。,不断用创新的理论武装人民大众。进入新时代,用革命文化作为载体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要加强对革命文化理论本身进行系统、全面、深刻、透彻的研究,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文化重要论述研究,只有这样,才能知道革命文化中哪些是属于专业、学理层面的,哪些是属于普通大众实践层面的,怎样实现革命文化历史资源向人民大众的教育资源的转换。通过源源不断的理论供给,促进革命文化精神中透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力量充分让大众掌握。要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对革命文化,作系统全面的研究。一是充分挖掘革命文化中大量的革命精神及优良革命传统的先进人物事迹、典型案例,通过越来越多的已经解密、开放的档案史料和越来越少的健在的革命老战士的口述历史,经过仔细甄别去伪存真,对革命文化的史料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二是通过理论研究,加强革命文化时代元素的开发与阐释,讲好大众普遍感兴趣的“革命故事”。革命文化理论研究还必须要注重挖掘革命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事迹、重要事件,将典型案例转化为生动的“革命故事”,以补充革命文化教育实践活动的案例资源,增强革命文化教育实践活动的生动性、形象性。
只有加强革命文化理论供给的强度,才能够充分挖掘革命文化的价值,才能充分利用革命文化资源涵养人民大众,让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像汩汩的清泉不断流淌到人民大众的心间。
在不同时代,由于发展阶段、大众认知水平、大众生活方式、大众信息获取途径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就要形成适应不同时代的革命文化话语,既有原生革命文化话语的“革命性”特征,也有革命文化话语演进的“建设性”“改革性”等特征。革命文化话语记录了中国革命的来路历程,昭示了共产党人的初心,见证了大众化的艰辛探索。如果不顾社会发展阶段,一味地强调革命文化话语的“革命性”,不能因时而化,时代性滞后,甚至与时代脱节,就会阻碍大众的介入,就会降低大众对革命文化的关注度,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因此,在新时代,利用革命文化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载体,就要剔除革命文化不适应大众实践生活需要的因素,充分挖掘革命文化的时代价值,提炼革命文化话语的现实性和时代感,构建革命文化话语的时代表达方式。既要考虑革命文化话语的意识形态属性的“宏大叙事话语”有一定的政治性、学术性、专业性,也要兼顾大众生活的微观具体生活话语有一定生动性、形象性。形成富有新时代特色、鲜活、亲和力的话语风格。使革命文化始终洋溢着鲜活的时代气息,真正成为时代熠熠生辉的闪亮名片,成为时代话语的强音。让革命文化说时代话、大众话,才能够拉近理论与大众的距离,使革命话语更加具有粘度,才能够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变得容易。
进入新时代,制度建设越来越健全,革命文化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载体,用制度的形式体现越来越多。制度对革命文化的承载、传递具有强制性、约束性、稳定性等特点。通过制度建构向大众不断地灌输作为占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重要内容的“革命文化”,使之渗透于或内化于大众的心灵中。革命文化作为重要载体体现在方方面面的制度之中,既有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的要求,如《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就把革命文化作为培养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培训的重要内容,“引导干部传承红色基因,永葆政治本色”(9)《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人民出版社2018版,第10页。,也有对普通公民教育的要求,如《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把革命文化作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革命文化作为立根塑魂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指出要“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谱系”(10)《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人民日报》2019年10月28日。;既有综合性的教育要求,如《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要求“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也有专门性的教育要求,如《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要求“发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1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人民出版社2019版,第20页。,《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研究编制革命文化进课程教材,编制革命建设改革时期英雄人物、先进模范进课程教材图谱等。
一系列的制度、规定贯穿到国家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体现在人民大众生活的点点滴滴,让革命文化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浸润大众的心灵。
革命文化虽然没有统一的明确的概念界定,但是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其包括的基本元素既是理论的也是实践的、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既是观念的也是动态的等等,其呈现的形式包括革命物质文化、革命制度文化、革命精神文化和革命行为文化四个方面,要从这些呈现形式中找到针对大众的具体方式,这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
1. 充分利用革命文化的物质载体,增强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并非只是一味地通过自上而下的向大众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适当的灌输是必要的,但大众的接受是被动的。可以通过还原革命历史场景、回望历史事件、“睹物思人”、“睹物思事”等大众体验式的方式,大众参与度高、趣味性强,更容易激起他们主动接受的热情。对革命文化的物质文化形态资源挖掘和利用可以满足这样的需求。革命文化的物质形态,包括革命遗址、遗迹、烈士陵园、名人故居、博物馆、纪念馆,以及这些馆所中珍藏的大量文物、实物等物质文化资源。这些物质文化形态蕴含着丰富的革命历史信息,凝结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展现了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壮阔历程,是激发大众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宝库。一件件文物、实物就是一本革命历史的教科书,一座座革命博物馆、纪念馆、革命遗迹遗址就是一所大学,它们是架起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大众的桥梁。正因为革命文化物质形态的重要,从1961年国务院公布33处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到2019年国务院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八批革命文物总共达到615处。此外,“目前我国登记革命旧址3万余处,与近现代重要革命直接相关事件和人物有关的可移动文物100余万件/套”(12)闫鸣:《珍视革命文物传承红色基因》,《中国纪检监察报》2019年10月23日。,覆盖了中国革命各阶段、各地区。进入新时代,革命文化的物质资源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就是“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版,第193页。。充分利用好革命文化载体,应尽可能覆盖所有群体,让大众接触革命文化的物质载体,让这些物质载体自身说话,让革命历史说话。可以把党课、党日活动,大中小学生思政课等开在博物馆、纪念馆。对于所有受众来说,可以大力发展红色旅游,让红色旅游成为新时代的时尚。红色旅游是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方式和载体。通过重走井冈山挑粮小道,感受今天康庄大道的来之不易;通过参观延安革命窑洞,感受“山沟里马克思主义”的魅力;通过品尝“红军菜”、唱红歌等方式,寓教于乐、寓教于游,可以对革命文化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甚至强烈的心灵震撼。
2. 充分利用革命文化的制度、行为、精神呈现形式,挖掘其时代价值,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感染力
一是通过革命文化的制度呈现形式,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能够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革命文化中呈现出来的大量制度文化。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制定的各种制度规范,如革命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等。这些制度从无到有、从不健全到逐步健全、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其中所蕴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因素能影响并塑造人们的思想观点,对我们应对一个个挑战,搬走前进道路上的一座座大山、跨过一道道沟坎,仍然有着巨大的借鉴作用。从军队初创时期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新时代“作风优良”的钢铁之师,从“党的建设”成为中国革命成功的重要法宝,到今天“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人民大众看到了革命文化中蕴含的制度的历史渊源,更加知晓今天好的制度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更能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
二是利用革命文化的行为呈现形式,开展重大革命纪念日、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等纪念活动,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号召力。重大革命纪念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经过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形成的富有纪念意义的日子,是革命文化的行为呈现形式。重要历史人物由于其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的重要作用,重大历史事件由于其在中国革命中的里程碑意义,我们都会开展不同形式的纪念活动。各种纪念活动作为重要的革命传统,形成了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的传统。如“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日、“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等,这些重大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蕴含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资源,深刻地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中国共产党掌握了最强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器,这是党的灵魂所在。在纪念活动中,可以充分调动大众的积极性,着重增强仪式感、参与感,以达到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效果。例如,为庆祝建党100周年,我们隆重举行了纪念活动,参与人数之多,举行活动之广,前所未有;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有声有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经典革命歌曲在大街小巷传唱,各种建党百年展览和各种文艺汇演刷屏网络,优秀共产党员的故事汇精彩纷呈;各地灯光秀流光溢彩,各地游园活动游人如织等等。诸如此类的各类纪念活动,就是革命文化绽放光芒的最好时候,就是马克思主义魅力的最好诠释,就会激发起人民大众无穷无尽的力量,汇聚成奋进新时代的滚滚洪流。
三是利用革命文化的精神呈现形式,创作各类精神产品,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感染力。革命文化的精神呈现形式,是革命文化的灵魂,是人民大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接续努力、开拓进取、无私奉献、逐梦前行的过程中,经过历史的沉淀而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操守、审美情趣、民族性格的提炼和总结。其中形成了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涵盖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同阶段的革命精神,具有代表性的如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等。这些革命精神构成了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要把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呈现出来,让大众了解接受,使这种精神蕴含的价值理念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就要把抽象的精神具象化、形象化、生动化。可以用小说、诗歌、散文、音乐、舞蹈、相声、小品、戏曲、话剧、脱口秀、绘画、影视剧等形式,创作优秀的革命文化主题精神产品。这些精神产品有的是通过故事的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扣人心弦;有的通过演员形象生动的表演来感染人、吸引人;既可以大手笔,也可以小制作;既可以鸿篇巨制,也可以短小精悍。这些精神文化产品可以满足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大众需求。例如近年来热播的电视剧《功勋》《觉醒年代》等,电影如《建党伟业》《长津湖》等。这些主旋律影视剧既蕴涵了革命文化的精神实质,又融入了时代元素,因而广受好评。通过这些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把大众置身于特殊的时空场域,可以在这个场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受到革命文化精神产品的感染。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力量就能通过各种文化产品形式,将大众的社会思想理论与时代生活进行合理的结合,引导大众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从而发自内心的接受、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并内化为自觉的行动。
在“无网不在,无民不网”的时代,网络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成了大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互联网网民群体和一批世界一流的互联网应用。要把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吸引过来,就要抓住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机遇,研究网络传播的新特点,让革命文化既保持“原味”不变,也有“网味”和时代的“香味”。
从2015年“互联网+”国家战略提出,到2016年《“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再到2019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智能+”战略,通信技术从4G到5G的飞跃等等。信息化战略的实施带来了网络传播技术的突飞猛进,催生了一大批新兴媒体不断涌现,如微博、微信、网络直播平台、微视频,还有VR、AR、CR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例如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通过穿戴设备把大量革命文化呈现的各种形态资源,包括一些革命遗址、革命故事、革命事件等还原出来,使人在这虚拟环境中,仿佛置身于革命过程中,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有了“真实”的体验,沉浸在其中的人们将更容易接受革命文化传导的价值理念,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变得有趣有味。网络直播由于具有成本低廉、制作简单、收看便捷、互动性强等特征,出现了大量的“网红”主播、“网红打卡地”等等,“网红”巨大的粉丝群体、海量的流量就是一个个强大的传播媒体。目前的网络传播方式,具有资源共享、传播速度快、信息推送对象精准、互动性强、即时性强、超时空的特点,可以用图文、音频、视频、虚拟现实等多种形式呈现信息。我们要把握新时代发展的脉搏,充分利用好网络技术优势,探索革命文化新的传播形式。革命文化插上网络的翅膀,就能飞的更高更远更广,进而大大拓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