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敢违渔父问”的“漂零沧浪客”看杜甫“隐逸”思想

2021-01-14 07:50田运科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渔父沧浪草堂

田运科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十堰,442000)

杜甫祖籍湖北襄阳,出生在河南巩县,主要在洛阳长大,离汉水不太远。他小时候勤奋学习,“读书破万卷”。《尚书·禹贡》记载:“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成书于唐贞观十六年(642年)的著名地理著作《括地志》明确记载:“嶓冢山水始出山沮洳,故曰沮水。东南为漾水,又为沔水,至汉中为汉水,至均州为沧浪水。”广德二年(764年)春,53岁的杜甫准备离开巴蜀东赴荆南时在《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写到:“路经滟滪双蓬鬓,天入沧浪一钓舟。” 意为“我在路经奉节瞿塘峡口的滟滪滩时,双鬓蓬松,我的小船将在水天一色、烟波浩渺的江汉沧浪之水上起起落落。” 大历四年(769年)冬,58岁的杜甫在湖南潭州所作《回棹》中写到:“清思汉水上,凉忆岘山巅。……遂性同渔父,成名异鲁连。”他思忆祖籍襄阳的汉水和岘首山,并要顺随心性,无拘无束做一名渔父。可见,杜甫应知均州汉水沧浪。

杜甫的1500多首诗歌中,直接写到“沧浪”的诗作有10首,在《全唐诗》仅次于李白的12首、白居易的11首;另有直接写到“渔父”的诗作5首。杜甫的人生和诗歌创作主要分为六个阶段:一是少年学习阶段,二是青年壮游阶段,三是困守长安阶段,四是战乱流离阶段,五是蜀中漂泊阶段,六是荆南孤舟阶段。杜甫直接写到“沧浪”“渔父”的诗作,是从35岁困守长安阶段开始出现的,其中在困守长安阶段,“沧浪”诗作1首;在战乱流离阶段,没有此类诗作;在蜀中漂泊阶段,“沧浪”诗作7首,“渔父”诗作2首;在荆南孤舟阶段,“沧浪”诗作2首,“渔父”诗作3首。从这15首诗歌来分析杜甫的“隐逸”思想,更为清楚。

一、少年学习阶段(出生至19岁):以我似班扬

杜甫的十三世祖杜预、祖父杜审言,在当时有比较突出的地位和影响力。曾祖父杜依艺为巩县令。杜甫三四岁时,母亲因病去世;父亲杜闲在外做县令之类的小官,很少回家。住在洛阳的二姑母非常疼爱他,后来把杜甫接到洛阳读书,洛阳是当时的大都市。杜甫“少小多病,贫穷好学”(《进封西岳赋表》),但“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壮游》)。因才华突出,杜甫当时已和许多洛阳文坛名流交往,《壮游》自述云:“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少年杜甫被人们称赞有班固、扬雄之风,积极入世,意气风发,渴望秉承家族“奉儒守官”的“素业”。

二、青年壮游阶段(19岁至35岁):会当凌绝顶

杜甫有三次漫游经历,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第一次是吴越之游。第二次是齐赵之游,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的名句。他到兖州看望了在当地做司马的父亲杜闲,还结交了好朋友苏源明、高适。第三次是梁宋之游。杜甫曾与李白、高适一起三人同游,纵情高歌。

三、困守长安阶段(35岁至44岁):行歌非隐沦

杜甫的致仕之路成效甚微,客居长安数年,奔走献赋,却郁郁不得志,生活贫困。天宝十四年(755年),44岁的杜甫被授予河西尉这种小官,不愿接受,便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因生计而最终接受。十一月,往奉先(今陕西蒲城)省家,“入门闻号咷,幼子饿已卒”(《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即便郁郁不得志,天宝七年(748年),37岁的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写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一方面,如果自己得到重用,可以辅佐皇帝实现超过尧舜的业绩,使败坏的社会风俗再恢复到上古那样淳朴敦厚;另一方面,没想到政治抱负竟然落空,但虽写些诗歌,却不是逃避现实的隐士。

天宝九年(750年),39岁的杜甫在散文《进雕赋表》写到:“臣之近代陵夷,公侯之贵磨灭,鼎铭之勋不复炤耀于明时。自先君恕、预以降,奉儒守官,未坠素业矣”。“奉儒守官”是杜甫所在这个官僚世家的悠久传统,他也常引以为豪,谨遵先祖“奉儒守官”思想,求取功名,以天下为己任。

天宝十三年(754年)十月,43岁的杜甫在奉先作诗《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写到:“野亭春还杂花远,渔翁暝蹋孤舟立。沧浪水深青溟阔,欹岸侧岛秋毫末。”这可能是杜甫诗歌第一次出现“沧浪”一词,是描述山水画,与其思想基本无关。

四、战乱流离阶段(44岁至48岁):妇啼一何苦

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八月,杜甫从避难的鄜州(今陕西富县)羌村投奔在宁夏灵武即位的肃宗时被叛军俘虏,并押至长安。757年四月,杜甫冒险逃出长安到凤翔(今陕西宝鸡)投奔肃宗,被肃宗授为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但不久因触怒肃宗,两次被贬到华州。759年,杜甫从洛阳返回华州途中,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惨重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为,奋笔创作了不朽史诗——“三吏”、“三别”。

这一时期,杜甫没有直接写到“沧浪”、“渔父”的诗篇。面对战乱给老百姓带来的巨大灾难和痛苦,他自身难保却依然忧国忧民,关怀同情底层百姓凄苦,个人隐逸是完全不在其考虑范围之内。

五、蜀中漂泊阶段(48岁至57岁):日夕思朝廷

这一阶段杜甫寄人篱下,是他直接写到“沧浪”、“渔父”诗作最多的时期。因在成都浣花溪畔盖有草堂(世称“杜甫草堂”),他诗中以“沧浪水”喻浣花溪,以“渔父”自谓;在夔州也四次写到“沧浪”。

乾元二年(759年)秋,48岁的杜甫去四川之前,在秦州看到老友升迁,对比自己“索居”境况,感慨良多,写下《秦州见敕目,薛三据授司议郎,毕四曜除监察,与二子有故,远喜迁官,兼述索居,凡三十韵》云:“掘剑知埋狱,提刀见发硎。侏儒应共饱,渔父忌偏醒。旅泊穷清渭,长吟望浊泾。” 意即:掘剑才知它久埋狱下,提刀才知它刚磨过锋利无比。既便侏儒也都应吃饱饭,渔父不该清醒却独醒。我漂泊秦州清渭上游,远望流经长安的浊泾常常吟诵。这里的“渔父”,只是借用屈原《渔父》中渔父醉而屈原独醒之意,而非向往渔父。

759年立秋后,杜甫因忧叹国难民苦,放弃华州司功参军一职,几经辗转到了成都,在好友剑南节度使严武等人帮助下建成草堂,后又寄居奉节两年,764年春才回到草堂。严武表荐其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工部”),不久又辞了职。

杜甫到四川后仍然辗转漂泊,生活很苦。760年,49岁的杜甫在成都草堂写《狂夫》云:“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百花潭即浣花溪。住处虽草堂,却有浣花溪之“沧浪”美景;但“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朋友断绝,孩子久饥,年老的自己只剩下狂放。即便茅屋破败,他依然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一震撼人心的千古名句。

762年,51岁的杜甫在成都草堂写《谢严中丞送青城山道士乳酒一瓶》云:“鸣鞭走送怜渔父,洗盏开尝对马军。”严武派人扬鞭策马,抱瓶送酒,是可怜自己这个穷困潦倒的老朋友。杜甫则在马军前迫不及待地洗盏开尝了。此“渔父”是杜甫自谓,因草堂位于浣花溪畔。这首诗写尽了杜甫与严武的友谊,也写尽了杜甫的生活窘境。还有《魏十四侍御就敝庐相别》云:“时应念衰疾,书疏及沧浪。”魏侍御到草堂与杜甫相别,杜甫在诗作末尾嘱咐有时间莫忘了自己这个又老又病的朋友,写信寄到我栖居的浣花溪畔的草堂。

以上两首在成都草堂所作的诗作中,都用“沧浪”喻指草堂边的浣花溪。

764年,53岁的杜甫在四川阆州写下《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有诗云:“路经滟滪双蓬鬓,天入沧浪一钓舟。”这里的“沧浪”,则指杜甫想象将要离蜀东赴荆南时的江汉之沧浪。

765年四月,好友严武去世,杜甫便离开成都,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到达夔州(奉节)。在夔州都督柏茂林照顾下,杜甫在此暂住,为公家代管东屯公田一百顷,自己也租了一些公田,还买了四十亩果园,雇了几个雇工,自己和家人也参加一些劳动。这一时期不到两年,却是杜甫的创作高峰时期,共作诗四百三十余首,占现存作品的百分之三十。其中《登高》所写“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成为千古绝唱。

在夔州,杜甫直接写到“沧浪”的诗作达4首。766年,55岁的他就写有3首:一是《壮游》这篇自传性叙事诗,从其幼年学诗起,历叙漫游齐赵、洛阳失第、长安十年,再经安史之乱到滞留巴蜀的生活。此“壮”乃“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悲壮”。杜甫避乱巴蜀,“秋风动哀壑,碧蕙捐微芳。之推避赏从,渔父濯沧浪。”萧瑟秋风在山谷中回荡,蕙草已失去微薄芳香;像介之推躲避赏赐隐居深山,像渔父淡于名利濯足沧浪。但诗人在结尾还是写到:“群凶逆未定,侧伫英俊翔。”意即战乱未休,自己侧身伫立,还是想看到英杰之士立功扬名、展翅高翔!

二是《解闷十二首·其四》:“独当省署开文苑,兼泛沧浪学钓翁。”这句是杜甫引用好友薛据的诗句“省署开文苑,沧浪学钓翁”,叙述薛据闲适的生活方式,佩服他在文苑里独当一面,闲暇时也去汉江里泛舟钓鱼。另外,杜甫在《解闷十二首·其六》还称赞襄阳孟浩然的诗歌“清爽淡远”,而今人无法超越。

三是《忆郑南玭》:“万里沧浪外,龙蛇只自深。”也有版本为“万里苍茫外,龙蛇只自深。”此处则不作分析。

767年,56岁的杜甫在夔州还写有一首《同元使君舂陵行》:“色阻金印大,兴含沧浪清。我多长卿病,日夕思朝廷。”官高任重,情色反而沮丧。元结常存功成归隐之心,杜甫身患糖尿病,却仍然从早到晚心思朝廷。

“渔父濯沧浪”“沧浪学钓翁”“兴含沧浪清”都有隐居之意,但和杜甫关系不大,杜甫也非常明确地表明了“侧伫英俊翔”、“日夕思朝廷”的态度。杜甫避乱巴蜀,虽在浣花溪写下诸如“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等诗句,但在夔州作《壮游》把此段经历概括为:“郁郁苦不展,羽翮困低昂”,还是渴望展翅翱翔。因此,杜甫客居巴蜀,虽较秦陇时期安稳,但只是避乱而非隐居。763年春,杜甫得知安史之乱结束后,顿时“漫卷诗书喜欲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六、荆南孤舟阶段(57岁至59岁):敢违渔父问

768年,57岁的杜甫结束了十年蜀中生活,把40亩果园送给友人,置舟出峡。他本想回家乡洛阳,但北方兵乱时有发生,京师戒严,于是改道荆南。先到江陵,又转公安,年底冬天漂泊到湖南岳阳。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以船为家,浪迹湘水。这期间有两次直接写到“沧浪”,三次直接写到“渔父”。

768年春,57岁的杜甫在宜都写有《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塘峡久居蘷府将适江陵漂泊有诗凡四十韵》:“滟滪险相迫,沧浪深可逾。”既描述了出峡的艰难,也表明了诗人历险的自信。这里的“沧浪”和隐逸基本上没有什么关联。同年,杜甫在荆南写有《惜别行,送向卿进奉端午御衣之上都》:“卿到朝廷说老翁,漂零已是沧浪客。”沧浪客,意思是浪迹江湖的人。杜甫虽然认为自己“漂零已是沧浪客”,但仍然心系朝廷。同年冬,杜甫在公安往岳阳的途中,写有《岁晏行》:“岁云暮矣多北风,潇湘洞庭白雪中。渔父天寒网罟冻,莫徭射雁鸣桑弓。”杜甫以渔猎谋生者的不易,表现了他对底层百姓一贯的同情。这里的“渔父”是实指,和隐逸无关。

769年春,58岁的杜甫在湖南岳阳作《陪裴使君登岳阳楼》:“敢违渔父问,从此更南征。”杜甫到岳阳后的数月,受到较好款待,因此对裴使君能收留、重用自己心存希望,在诗的结尾借典喻事含蓄道出自己的愿望:“我哪敢违背渔父的关问呢?我从此要更改原来的念头,不再像屈原那样去南行。”但最终杜甫很快离开岳阳奔向衡州。这里杜甫委婉表达了愿做渔父不做屈原,希望得到收留的愿望,但还是未能实现。这也反映了杜甫终生“奉儒守官”的政治理想始终未变。

769年冬,杜甫在湖南潭州作《回棹》云:“清思汉水上,凉忆岘山巅……遂性同渔父,成名异鲁连。”杜甫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表达了托迹襄阳岘首山的意愿,前贤遭遇乱世,或如同渔父隐不求名,或如同鲁仲连奋起救世功不受赏。但杜甫一生所系的,还是“奉儒守官”、建功立业的政治理想。

七、小结

通过对杜甫直接写到“沧浪”、“渔父”的诗作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杜甫很少向往“沧浪”、“渔父”,终生秉承“奉儒守官”的政治理想,关注现实,忧国忧民,作为一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实至名归。他甚至在生命的最后三年,寓身湘江之舟,“漂零已是沧浪客”,但只要有机会,就“敢违渔父问,从此更南征。”所以,杜甫即使一生困顿,有时偶尔流露出一丝归隐的想法,但始终没有行动,也难说形成“隐逸”思想。

猜你喜欢
渔父沧浪草堂
草堂旧事
草堂诗歌奖在杜甫草堂颁奖
丁酉端午前重读《渔父》吊屈原
“言行不一”的渔父
明朝散发弄扁舟——“渔父”形象解读
沧浪
“苏世独立”与“遁世隐逸”——《渔父》主旨分析
均州:沧浪之上,沧浪之下
只见沧浪不闻君
章嵚天行草堂藏书捐赠史事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