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 青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学生处,江苏 常州 213164)
校园安全稳定是高职院校正常运行的根基,是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所谓“安全教育”就是教育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教育实践活动并使教育活动达到预定目标的工作过程,它是针对受教育者遇突发性事件、灾害性事故的应急、应变能力,避免生命财产受到侵害的安全防范能力,遇到人身伤害时的自我保护、防卫能力,以及法制观念、健康心理状态和抵御违法犯罪能力的教育[1]。安全教育是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安全技能,保障校园安全稳定的重要途径。通过安全教育,人们能够提升安全素质,更好地维护自己的生存与发展。开展安全教育,是高校开展一切活动的基础[2]。面对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00后”高职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安全意识有待提高,安全防范意识相对薄弱,安全教育工作已经成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工作之一。因此,加强安全教育研究,积极构建适合高职院校大学生安全教育体系,对保障校园安全稳定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国家安全关乎国家存续、政权稳定和人民安全[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将国家安全定义为“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4]。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是高职院校一项重要工作。可以从态度层面重点加强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安全意识,梳理大学生日常管理中的安全隐患,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积极引导大学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共同守护国家安全。
校园安全稳定的环境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保障。但是,潜伏在校园内部和周边地区的许多不安全因素不断涌现,各类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大学生身心受到伤害事故的比例越来越大[5]。可以从知识层面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使学生掌握丰富的安全知识,掌握与安全问题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及时了解校园安全问题。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加强学生心理安全建设,营造积极校园育人环境,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心理品质。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提到安全是人的第一需要。学生感受到自身的安全,才能安心学习和生活,可以从技能层面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学生通过掌握安全防范实操技能、安全信息搜索技能、安全信息管理技能等,提升学生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一方面,安全教育可以使学生在就业前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为提高他们的安全素质、预防事故及应急处置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高校学生接受安全教育,必将在今后的社会生活和工作中持续不断地发挥作用,可以以较少的投资而收到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6]。因此,积极营造“人人都是安全员”意识,懂安全、会安全,通过专业化的安全培训,切实提高学生安全素质。
高职院校在不断扩招的情况下,学生人数增多,心理问题多样,外部环境复杂,对学校安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国家安全观教育,必须通过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意识形态教育、文化安全意识教育、文化的民族性教育、国家文化安全的法制教育、中外文化的比较教育,让学生了解到,国家文化安全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和资源,是建立在价值观念、社会制度、行为准则基础上的同行力和规制力,是深层次的安全[7]。部分高职院校存在对学生安全教育重视不够,教学计划中没有安全教育课程,安全教育内容单一,管理人员安全教育认知滞后,未形成人人都是安全员意识,更没有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教育教学中,安全教育存在紧迫性。
虽然一些学校每年都在做各类安全教育宣传工作,但是学生安全意识却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学生依然存有麻痹大意现象。在安全教育宣传中理论宣传较多,体验式、实践式、案例式较少,学生往往容易忽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没有真正提升学生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在面对危险或安全隐患时,实践应变能力较弱,导致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教育模式单一,安全教育缺少实效性。
互联网背景下,人与人交往的方式和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校是人才争夺和文化输出的重要阵地,多远交织、线上线下、跨域跨时的文化交流已经延伸到校园[8]。学生“宅”现象越来越凸显,网络购物、网上交友、网上学习等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在享受网络带来便捷性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网络安全风险。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4月19日的讲话中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应当把网络安全工作当作重中之重。”[9]出现网络安全问题将会对学生造成重大的身心危害,网络安全教育也成为高校安全教育的重中之重。
树立“以人为本”和“安全高于一切”的思想,以“关爱与安全同行、预防与责任同在”的方针,全体教职员工要以关爱学生成长,保障学生安全为己任,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教育资源,上好安全教育这堂课,加强对安全稳定的预防工作,杜绝或尽量减少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围绕立德树人目标,学校要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责任,与学生共同在危机中体察故事、观察人物、启发、引导其全面认识危机,把握好安全的价值和意义,通过学习、反思,在危机中获得个人成长[10]。
1.安全常识教育入脑入心,树立学生安全意识
大学生安全常识教育主要包括生命安全、财产安全、网络安全、法制安全、防火防盗安全、国家安全等。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了解安全隐患,学习安全知识和应对策略,有效避免安全事件的发生。安全教育课程推进途径与方法:一是实施新生入学安全教育,教育学生树立安全保护意识,学会识别各类犯罪伎俩,防止上当受骗,确保人生财产安全;加强安全教育体验活动,开展灭火、逃生等安全演练,培养学生安全技能。二是加大网络教育宣传力度。利用网络安全教育案例短片、图文并茂的安全手册、安全宣传栏等方式教育学生树立安全意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三是加强情绪管理教育,通过开展情绪管理讲座、团体心理辅导等方式,引导学生理智应对问题,避免因冲动而发生意外伤害事件。四是加强安全法制教育,引导学生遵纪守法,通过开展警示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法制安全意识,远离毒品、欺诈、伤害行为等,自觉维护个人与社会安全。五是创新“云教育”,通过搭建安全教育云平台,充分利用微信、QQ、钉钉等网络平台大力宣传安全教育相关内容,营造安全高于一切的氛围。
2.心理健康教育入脑入心,改善学生人际关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适应教育、压力管理、情绪管理、人际和谐、优化心理、自我接纳等。引导学生从人性和心理角度,学会相互体谅,相互理解,尊重他人,尊重同学的不同个性;同时也要以平和的心态来处理自己面对的困难,共同营造和谐美好的心理环境。心理健康课程推进途径与方法:以“三心行动”为基础,分年级、分专题进行心理教育和训练。一年级:针对新生宿舍适应问题,主要采用团队训练的方法,进行心理适应训练,以帮助学生学习处理心理疏离问题,树立情感安全意识,让学生能够心理破冰,融入宿舍集体生活。二年级:针对学生的情感变化发展,采用心理工作坊进行情感管理训练,以教育学生正确处理恋爱、情感问题,促进学生的心理成长,维护学生人际健康。三年级:针对顶岗实习以及就业准备,采用入职心理教育的方法,进行就业心理训练,其目的是学习应对就业压力、调适入职心理,积累心理资本。
1.建立科学预防机制,做好前期排查工作
一是建立学生信息收集制度。建立经济困难、心理异常、情感受挫、家庭变故、学业困难、就业困难等异常学生档案,掌握他们的行为情绪,对特殊群体学生要特别关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报告,同时在智慧校园积累的大数据基础上,借助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对学生行为大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切实做好安全问题的科学预测与防范。二是规范学生请假制度。公寓要严查学生晚归和夜不归宿情况,按规定履行请假手续,对未经请假外出或未按时返校的学生,运用公寓信息化系统和公寓门禁系统精准掌握学生动态,及时发现异常,主动向学生家长发出预警。三是定期开展安全防范教育制度。加强对学生日常安全防范教育,帮助学生做好防盗防骗工作。在学生心理问题频发季节,做好每月安全排查工作,防止异常情况发生。四是建立心理危机预防和处理机制。学生心理问题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应对、早治疗。班主任要掌握心理异常学生信息,当学生产生心理危机时,通过提供适时的介入和援助,协助处于危机中的学生,重新认识危机事件,尽快恢复心理平衡,顺利度过危机。
2.建立信息报告机制,做好日常监督工作
一是建立“宿舍——班级——二级学院——学校”四级安全信息报送网络,实施学生安全异常情况逐级报告制度,畅通信息渠道。当学生出现异常心理、情感问题、违纪、纠纷、意外伤害、重大突发事件、重大网络舆论、群体性事件等,采用分层次报告,由宿舍信息员、班级信息员、班主任和辅导员报告至二级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直到报告学工部门负责人和学院分管领导。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同时上报二级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学校职能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和学校党政领导。二是充分发挥智慧校园信息化平台作用,通过每个学生的消费、借阅图书、早锻炼、门禁出入、考勤、网上学习行为、课程成绩、社团活动、体育锻炼、素质拓展等系统平台数据信息,再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有效排查学生安全隐患并做出预警,提高信息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3.建立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做好应急处理工作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梳理突发事件处置流程,进行模拟演练,当突发事件发生后应立即启动安全工作预案,根据流程第一时间采取相应措施。保卫部门迅速到达并保护现场,维持秩序,保证安全通道畅通,协助开展救助工作;其他相关部门做好协调及学生思想稳定工作,处理有关事宜;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协调和组织重大突发事件处置工作,并按有关规定向相关部门上报,妥善做好重大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1.第一级网格:学生宿舍
设立宿舍安全员,会同宿舍长、楼层长收集与传递宿舍问题的信息。宿舍发生安全事件,宿舍信息员第一时间向学校值班人员、班主任和物管报告,同时协助处理相关问题。
2.第二级网格:班级
设立班级安全员,及时反映班级学生安全情况,并第一时间向班主任或辅导员报告,同时协助班处理相关问题。对在上课过程中出现矛盾纠纷、有自伤、伤害他人倾向或行为的学生,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阻止,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3.第三级网格:二级学院
设立辅导员安全员,专门制定异常情况处理预案,若遇安全问题立即启动预案。对公寓、班级信息员及各种途径反映的危及安全或异常学生事件,给予高度重视,并第一时间了解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建立二级学院学生异常情况预警、跟踪、动态记录表,做好异常情况的处理记录。
4.第四级网格:学生处
设立行政管理人员安全员,专门指导并协助二级学院做好安全预防和危机事件处理工作。保持与各方的沟通和协调,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消除,情况严重且一时难以消除要立即封闭,并上报学院分管领导协调处理。
大学生安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一定的长期性和复杂性,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关注[11]。从“目标体系、课程体系、保障体系、网格体系”四个维度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安全教育体系,紧密围绕“立德树人”为目标,大力推进“安全常识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两项课程,通过建立科学预防机制、信息报告机制、突发事件处置机制三项制度,组建学生宿舍、班级、二级学院、学生处四级网格队伍,全覆盖融入安全文化,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创新了安全教育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安全知识的兴趣,切实提升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安全教育质量,具有一定实践价值,可以在一定范围高职院校中实施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