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苗族被迫进入深山说”质疑

2021-01-14 07:14王献军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深山瑶族苗族

王献军

(海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海口 571158)

在海南苗族早期历史的研究中,对于他们为什么会在深山老林中去生产、生活,目前学术界的主流观点认为是被逼无奈的结果。

最早提出这一观点的是民国时期的王兴瑞先生,他在1948年出版的《海南岛之苗人》一书中说:“苗人是明代才移殖到海南岛的,当他们来到的时候,岛上沿海平原地带已布满着汉人,他们是不能插足了,腹部山地又为黎族所盘踞,也不容他们立足,最后便被逼跑到最中部的高山大岭上去。”[1]23

1954年,由中南民族学院和广西民族学院联合组成的“中南海南工作组”10人来到海南的黎族苗族地区进行调查,在调查之后出版的《海南岛苗族社会调查》[2]一书则认为海南苗族是受到反动统治者的残酷压迫,被迫居住在山上的。

1997年,由海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厅所编的《海南苗族》一书中讲道:“苗族在明清时期,受到封建统治者残酷的政治压迫和沉重的经济剥削。在这种情况下,苗族人民只得流散到深山穷谷之中,世世代代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3]这本书也认为海南苗族是封建统治者残酷的政治压迫和沉重的经济剥削之下,才被迫进入深山之中的。

1986年,李明天先生发表了《海南岛苗族的来源》一文,文中讲述了这样一个传说:

苗人登上海岸后,第一个住点是凰田。凰田,为一盆地。苗人将此盆地开垦成一片良田。这片田有九条水利沟的水流进田间,统称为九沟田。苗人在自己亲手开垦的田间辛勤耕作,年年五谷丰登,人们丰衣足食无忧无虑。但是统治者见苗人生活富庶,因此常进苗村抢劫。苗人为保生存,组织起来反抗。统治者恼羞成怒,下令要将苗人斩尽杀绝。在这危急关头,苗人忍痛丢掉亲手开垦的良田,牵儿带女含泪离开自己的家园,集体跑上古木参天的大伦山(即现在的尖峰岭),在深山老林之中刀耕火种,过着野人般的生活。[4]

这个传说讲的也是海南苗族是被迫逃入深山老林的,不过原因是统治者的抢劫和杀戮,这与前几部书所述的原因都不一样。之后,2004年出版的《广东民族关系史》[5]、2008年出版的《海南苗族研究》[6]、2014年出版的《海南苗族风物录》[7]这三本书都采纳了上述传说的观点。

总而言之,现今已经出版的各种与海南苗族有关的书籍或文章中,凡提及苗族登上海南岛之后选择进入深山老林这一情况时,都说他们是被迫的,只不过原因各异而已。

一、 “海南苗族被迫进入深山说”所述原因之疑

(一) 《海南岛之苗人》中所述原因之疑

王兴瑞先生所述海南苗族进入深山的原因是:沿海平原地区为汉人所占据,普通的丘陵山地又为黎族人所占据,苗族人只好被迫进入深山。事实果真如此吗?

首先,王兴瑞先生提出的这个原因并没有史料作为依据,只是一种推测而已。因为现有的史料中只提及了海南苗族是明代来海南的广西苗兵,后来这些苗兵落籍海南,子孙散居在山谷间,但并未提及散居在山谷间的原因。如清代的《崖州志》记载:“盖前明时,剿平罗活、抱由二峒,建乐安营,调广西苗兵防守,号为药弩手,后营汛废,子孙散居山谷,仍以苗名。”[8]

其次,王兴瑞先生的推测是值得商榷的。因为王兴瑞先生认为,海南苗族登陆之后是由于沿海的平原地区和普通的丘陵山地都分别为汉族、黎族所占据,所以他们只好进入深山老林之中。其言外之意是海南的深山老林似乎都是无主之地,海南苗族进入这些地区之后,这些地区的土地都可以归海南苗族人自己所有了。这种说法也是不能成立的,因为海南的土地到了明代,完全无主的已很少了,即使是深山老林,也都是有主的,它们的主人就是黎族人。民国时期的调查表明:“然而这些山岭还不是为他们(海南苗族)所有,因为在他们到来之前,这些山岭已为有力的黎首据为己有了。今日苗人所居的山岭,几乎没有一块不是黎人的。”[1]11820世纪50年代,中南海南工作组的专家们在保亭县、琼中县两个苗村所做的调查也证明了这一点——两个苗村的土地都是苗族人从黎族人的手里租来的,苗族人本身并没有土地。既然是这样,那么苗族人为什么不在沿海平原地区租土地耕种,而非要舍近求远跑到深山老林中去租种土地呢?

(二) 《海南岛苗族社会调查》《海南苗族》两书中所述原因之疑

这两本书所述的海南苗族被迫进入深山的原因大体相同,也就是封建统治者残酷的政治压迫和沉重的经济剥削。众所周知,在封建社会的每一个朝代,大都会有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的阶段,也会有整治腐败、经济衰败的阶段。在后一个阶段,普通民众的确会遭受来自统治者各方面残酷的政治压迫和沉重的经济剥削;但问题是,当一个民族遭受到来自统治者各方面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之后,是否就一定要到深山老林中加以躲避,而且是一进去就不出来了呢?在明清时期的海南,世居民族除了苗族外,还有黎族、汉族和回族。明清时期,海南的汉族和回族也免不了要遭受到来自统治者方面的压迫和剥削,可是汉族和回族仍然在平原地带耕种水田,回族仍然在崖州海边捕鱼捞虾。为什么只有海南苗族遭受压迫和剥削之后就一定要进去深山老林中呢?

(三) 《海南岛苗族的来源》中的传说所述原因之疑点

李明天先生文章中提到南苗族的一个传说,海南苗族是由于统治者的抢劫才被迫放弃他们在盆地开垦出的良田而进入深山老林的。

首先,传说不能等同于史料,有的传说可信,有的传说不可信,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往往会把人类在上古时期的传说当作史料使用,因为那时尚未发明文字,无史料记载可用,只好用传说了。而进入了文明时代,人们对社会上某个事件的发生,通常都会有明确的记载,这时候如果又出现了传说,那一般情况下是不能用的。如果要用,也要先和相应的史料进行互证才行。可是苗族进入海南是在明朝发生的事,早已过了用传说当史料的时代。所以对这个传说,我们要特别慎重对待,不能轻易使用。

其次,这个传说中提到苗族人登上海南岛后先在凰田开垦水田,可“凰田”这个地名,根本不可考。明清两代的海南地方志中没有对这个地名的记载。

再次,这个传说中提到当地统治者见苗人生活过得富庶,因此常进苗村抢劫,而且最后下令要将苗人斩尽杀绝,这才迫使苗族人进入深山——这就更不可信了。因为这个传说中所说的统治者,应当是指当地政府。当地政府如果对苗人的富庶生活眼红的话,完全可以靠征税来解决问题,为什么会一看到苗人生活过得富庶就去抢劫和杀人?这个所谓的“统治者”更像是土匪而非政府?如果当地政府要进入苗村抢劫杀人,极有可能是出现了苗族人反抗政府的起义。但我们查遍了明清时期的所有史料,也没有发现一件关于当时苗族人反抗政府、进行起义的记载,而关于黎族人起义事件的记载却比比皆是。倒是在1935年出版的《民国儋县志》中,发现有褒奖海南苗族的文字,说他们“性最恭顺……从无滋事”[9],即从明代苗族人踏上海南岛,一直到1935年,他们从来没有与政府方面发生过暴力冲突。

由此可见,这个传说难以自圆其说,不可信。

二、 海南苗族进入深山老林的根本原因:“游耕”的生计方式

海南苗族既然不是因为上述几个原因进入深山老林的,那是什么原因呢?更为合理的解释是由海南苗族的先民——大陆地区的瑶族的传统“游耕”生计方式所决定的。

目前比较公认的观点是,关于海南苗族的来源至少有三个:一是“广西苗兵”的后裔,二是由大陆自然迁徙而来的瑶族人的后裔,三是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成员。在这三个来源中,又以大陆自然迁徙而来的瑶族人为主。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是因为“20世纪50年代,海南岛黎族的社会性质调查组顺便调查了海南苗族社会的情况,将海南苗族与广西百色地区的山子瑶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两者在称谓、传说故事、语言、丧葬习俗、社会组织、家庭形态、生产技术经验等方面极为相似,认定海南苗族与广西山子瑶(蓝靛瑶)有极为密切的渊源关系”[10]。换句话说,广西的山子瑶(蓝靛瑶)构成了海南苗族来源的主体,否则二者之间不可能有如此之多的相似性。所以尽管20世纪50年代进行民族识别工作时,根据海南岛苗族大多数人的意愿,遵照“名从主人”的民族识别原则,把与广西山子瑶有着密切渊源关系的海南岛苗族这个族群定名为“苗族”,但是我们在探讨海南苗族历史上的相关问题,如“海南苗族在进入海南后为什么不在沿海平原生活,而执意要进入深山老林”时,应该是从大陆的瑶族出发,而不是从苗族出发。我们就要看看海南苗族先民的主体——大陆瑶族在明清时期是如何生产生活的?他们通常居住在那里?他们又是喜欢向什么地方迁徙?弄清楚了这些问题,海南苗族为何执意要进入深山老林,而且之后长期待在山林里不出来的问题也就可以弄清楚了。

瑶族是我国南方主要的少数民族之一,它与远古时期的九黎、三苗有密切关系。瑶族的原始居住地可能是在古代黄河下游和长江中下游一带,而今的瑶族则主要分布在国内的广西、湖南、云南、广东、贵州等省、自治区以及国外的越南、老挝、泰国等地。古代与当代瑶族的居住地之所以大不相同,是由于这个民族的不断迁徙造成的,瑶族的古代史就是一部不断向各处迁徙的历史。

远古时期,瑶族先民居住在黄河下游及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尧舜禹时期,瑶族先民的一部分已迁至长江中下游。殷商时期,逐渐向南和西南迁徙。周朝时期,瑶族先民已迁到了江汉流域,后来成为楚国基本居民的一部分。战国末年,瑶族先民继续南迁。秦汉时期,瑶族先民主要居住在湘、资、沅、澧江流域和洞庭湖岸一带。南北朝时期,中原战乱后人口大减,土地荒芜,统治者对周边的少数民族实行招抚政策,瑶族先民的一部分又向北迁徙,到了长江、淮河之间的广大地区,后因统治者不断压迫又逐步南迁。隋唐时期,瑶族主要居住在湖南境内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广东北部和广西东部,包括长沙、武陵、衡阳、桂阳、零陵、巴陵、澧阳、熙平等郡。唐末五代时期,湖南资江中下游以及湘黔之间的五溪地区,仍有较多瑶族居住。宋代时期,湖南除长沙、湘潭以外的大部分地区包括西北部、西南部、中南部、东南部,广东北部的韶州、连州,广西北部的贺州、平乐府都是瑶族的主要分布地区;当时,广西的静江府(今桂林)所属各县,融州(今融安、融水)、南丹、宜州等地,已有不少瑶族活动。元明时期,由于战争的影响,瑶族被迫大量南迁,不断深入两广腹地。到明代时,两广已成为瑶族的主要居住地区。当时,广西由北至南(迄十万大山),由东至西(达百色地区)大部分地区都有瑶族居住,瑶族人口占广西全省总人口的十分之三,在有的地区,瑶族人口比重甚至高达十分之七;广东境内11个府的54个州县,包括东部潮州,西部罗旁山,北部连州、韶州及乳源、新兴,南部南海、增城等县都有瑶族居住。明末清初,部分瑶族又从广东、广西迁入贵州及云南南部山区。当时,南方六省都有瑶族,其分布与今天一样,形成了大分散、小集中的局面。也就在这个时候,有部分瑶族开始远徙越南、老挝、泰国等地,成为他国居民[11]7-8。

瑶族为什么要不断迁徙?通过瑶学专家们多年的研究发现,除去由于战乱、匪劫、统治者的民族压迫与排挤等非自然因素外,因为自然因素的迁徙,瑶族形成的传统游耕生计方式也是重要的原因。

从史料记载来看,瑶族的生活多与大山分不开。广西有句俗语“高山瑶,半山苗,汉人住平地,壮侗住山槽”;贵州有句谚语:“布依住水边,水苗在中间,瑶族在山岭”;云南的西双版纳也有一句顺口溜:“汉族住街头,傣族住坝头,瑶族住山头。”[11]9从这些对各民族生存环境的生动描述也可以看出,瑶族惯于居住在山林之间。即使是迁到了越南、泰国、老挝的瑶族,也基本上都住在海拔800~1 000米的高山之上。在瑶族的称谓中,自称为“金勉”和“金门”的瑶族人较多,而“金勉”“金门”的意思就是“山人”。

瑶族住深山老林之中,那他们如何生存呢?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瑶族自然要靠开垦山坡为主,再辅之以采集和狩猎。这种开垦山坡加以种植的方式,一般被称之为“刀耕火种”,就要求人们要经常性地迁徙,否则难以长期维系。我们就称这种经常性迁徙的“刀耕火种”的生计方式为“游耕”。

对于游耕,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的尹绍亭教授有过数十年精深的研究。他把游耕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固定地域游耕,一类是随意游耕。所谓固定地域游耕,就是指在其村寨所辖境内的游耕,这类游耕民族虽然也经常搬迁,但并不越出本村寨的土地范围。云南省境内的独龙族、怒族便是这样的民族;所谓随意游耕,就是指没有地域限制的游耕。随意游耕的民族乡土观念淡薄,不受土地的束缚,只要生存环境恶化便另寻沃土[12]104,106。瑶族便是典型的随意游耕的民族。

瑶族的随意游耕的生计方式是人类社会中一种比较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它以山区居住、从事刀耕火种的旱地农业,数年后因地力耕尽而觅地另垦为特征。据民族学的调查资料表明,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过山瑶、山子瑶、白裤瑶等支系的瑶族一直过着刀耕火种的游耕生活。每年秋冬,人们就去砍山,待草木干枯后再点火焚烧,然后在烧过的土上挖穴点种玉米、小米、豆类等旱地作物。在作物生长期间,锄一次草,就坐待收成。这种粗放经营的刀耕火种方式产量很低,而且对自然资源破坏性极大,因为肥源全靠烧山的草木灰,不砍山烧山就不能增加肥力。两三年后,地力耕尽,收获越来越少,只好举家迁徙,重新觅地开垦。对于这种游耕情况,清代的汉文史料中多有记载,如《天下郡国利病书》载:“一曰瑶,椎髻铣足,居深峒,刀耕火种,食尽一山则他徙。”[13]《广西通志》讲到广西瑶族时说他们:“随山散处,刀耕火种,采实猎毛,食尽一山则他徙。”[14]

瑶族人传统的游耕生活,是在“食尽一山”后,另觅新地迁徙前往,那么这个新地应该是个什么地呢?从历史上瑶族所居之地皆为深山老林来看,瑶族人迁徙的地方,一定必须是有原始森林的深山,不管是这省那省,也不管是这国那国,只要是有可供瑶族人进行刀耕火种的深山老林,瑶族人就会往那里迁徙。广西的张有和邓文通先生1982年赴十万大山调查时,搜集到迁徙到越南的山子瑶写回来的一封《交趾信歌》[15],信中讲到山子瑶之所以要迁到越南去,是因为“天朝无山斩”,也即中国这边没有可供刀耕火种砍伐的山林,而越南那边则是“岭头青美美”,也即森林茂密,且“种禾本是好”“住得千万家”,所以写信回来劝亲人“齐入交”,也即一起搬迁到交趾去。

另外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这些长期在深山老林里居住生活的民族,往往从生理上、心理上等各个方面都习惯了山区的生活,一旦要迁徙至平原地带居住,他们往往反而还会出现不适应。如云南省的哈尼族也是一个传统的游耕民族,他们过去有一句俗话:“鱼上树不会动,老鼠下河要淹死,哈尼下坝不会生活。”[12]109因为云南的“坝地”指的就是平地,这里地势低,夏天暑热多瘴,习惯于在山区清凉之地生活的哈尼族,一旦到了平地,就会不知所措、难以适应。

在游耕生计方式的作用下,当习惯了山区生活的大陆瑶族人踏上海南岛后,对于沿海平原地带根本没有兴趣,不会停留,而是会直奔着海南中部和南部的深山老林而去,因为那里才有可供他们砍伐游耕的原始森林,那里才是他们习惯于生活的乐土,而这才是海南苗族进入深山并长期居于深山的根本原因。

据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宫中朱批奏折民族事务类案卷·两广总督巴延三奏折》中记载,有廉州府钦州如昔司居怀村的瑶族人108名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二月二十六日从如昔司动身,于三月十九日渡海从澄迈县的马枭港上岸,是晚走至澄迈县东门外被查获。据他们供认,他们在家乡时“向俱耕山为业”,来海南的原因是由于在家乡“生齿日繁,不敷耕种”,而他们有亲戚在海南的琼山县开垦有年,安居乐业,写信给他们说“琼山县可以开山垦种”,他们才携带刀、斧等砍山用具,扶老挟幼前来。同时这个奏折中还说:“检查旧案,每有瑶人携带眷属多人来琼寻山耕种者,俱递回原籍;间有因人数甚少,已经安业,准令附籍者,办理不一。”[16]从以上故宫博物院所藏的这份奏折中不难发现,当时广东钦州的这108名瑶族人在家乡时就是“耕山为生”,即从事游耕的,他们到海南的目的是直奔着琼山县的山区去“开山垦种”的,并没有在沿海平原地带谋生的打算。而且在他们之前已经有多批瑶族人前来海南,目的也是“来琼寻山耕种”,即直接奔着山区而来,是要去海南的深山老林里刀耕火种的。

三、 产生海南苗族被迫进入深山说的原因

如上所述,论证海南苗族被迫进入深山说的各种原因都是一种主观推测,没有充分的史料作为支撑,也不符合逻辑,是站不住脚的。那么,在没有充分史料为论据的情况下,为什么有的学者会做出如此推断呢?这主要是汉民族的价值观或者说是价值判断在起作用。

在长期的民族研究中,笔者发现有一种现象,就是在某一个民族的历史上一旦有问题说不清楚时,人们往往会遵循汉族的价值判断标准。比如海南的黎族和苗族由于自己没有文字,他们根本说不清自己的民族来源,加之汉文史料里也没有明确表述,所以关于这个问题本就是一笔糊涂账。但是海南的汉族人相当一部分是来自福建,于是海南的黎族人和苗族人中竟然也有人说自己来源于福建——这显然是受到周边汉族人影响的结果。

产生“海南苗族被迫进入深山说”的关键就在于这个价值判断,即“平原地区是好的,深山老林是不好的,人们要是进入深山,肯定是被迫的、被逼无奈的”——而这个价值判断无疑是来自于汉民族。

汉民族在广大的平原地区发展出了发达的农业文明。在汉族人的观念中,精耕细作的农业难以在山区发展,加之山区的交通不便,又有毒蛇猛兽和烟瘴之气,不适合人类居住,所以在汉族人的头脑中逐渐形成了“山区是不好的,平原地区是好的”这一观念。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也的确印证了这一点。长期以来,中国经济文化发达的富裕地区大都集中于平原地区,而广大的山区又似乎普遍是贫穷落后的,这更增强了人们对这一价值判断的认同。以至于到了今天,在汉语词汇中,甚至出现了“贫困山区”这一固定搭配的词组。所以,在汉族人看来,如果有一群人放着平原地区不去而执意要进入深山老林,那么势必是这群人在平原地区无法生存而不得不这样的结果。

由此可见,在汉民族的这种价值判断的影响下,一些汉族学者和个别受到这种价值判断影响的苗族人士,才会做出“海南苗族是被迫进入深山”的结论。

结 语

综上所述,海南苗族进入深山并非是被迫的,而是自觉自愿的,这是由他们的先民在大陆千百年来养成的游耕的生计方式所决定的;在游耕的生计方式下,海南苗族对沿海平原地区根本不感兴趣,深山老林才是他们的最佳选择,才是适合于他们生存的乐土。海南苗族进入深山与海南沿海平原地区土地的多少无关,与统治阶级残酷的政治压迫和沉重的经济剥削无关,更与统治者的抢劫无关。产生“海南苗族被迫进入深山说”的深层次原因就在于汉民族头脑中根深蒂固的“平原好于山区”的价值判断。

猜你喜欢
深山瑶族苗族
以歌为家——在沪苗族务工妇女的音乐生活
深山之“花”为什么这样红
瑶族织锦
《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
藏在深山里的歌
东南亚瑶族研究回顾
织金洞:从藏匿深山到扬名世界
金秀瑶族长鼓舞传承的文化生境
苗族老照片
苗族芦笙制作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