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善问”的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之策略研究

2021-01-13 12:18朱芳霞
考试周刊 2021年97期
关键词:构建策略高效课堂小学

摘 要: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努力的方向与关注的焦点。从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源自教师的“善问”与学生的“善问”。以“善问”为径,既可以“问”出语言文化,也可以“问”出思想情感,还可以“问”出思维能力。文章将主要围绕以上三个方面,展开详细论述。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聚焦一些低效的小学中年级语文课堂,就会发现:学生对教材中所呈现的语言文化知识知之甚少;学生对教材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浅尝辄止;以及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不到应有的提高。那么,于教师而言,究竟应该如何提升小学中年级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构建高效课堂呢?

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自始至终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都必须要“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提问,是教师引领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南;学生提问,是学生突破学习瓶颈、提升学习效益的蹊径。因此,“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善问”,是小学语文教师构建中年级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这里的“善问”,既包括教师的“善问”,也包括学生的“善问”。以“善问”为径,既可以“问”出语言文化,也可以“问”出思想情感,还可以“问”出思维能力。

一、 以“善问”为径,“问”出语言文化

让学生通透地理解语言文化,并将语言文化内化为自身的一种素养,是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一个显著特征。尽管教师“竹筒倒豆子”般,将教材中的语言文化知识悉数呈现在学生面前,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文化知识,但是,其效果并不好,效率并不高。再则,这样的方式动摇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有悖新课改理念。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开辟一条蹊径,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习得语言文化。“善问”,就是教师为学生开辟的一条蹊径。以“善问”为径,就可以“问”出学生丰富的、厚实的语言文化。

以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这篇课文为例。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前,教师出示了阅读提示,事实上,就是一连串旨在“问”出语言文化的问题:

①一年一度的观潮日在什么时候?

②文中有多处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在阅读过程中仔细辨识这些修辞手法,用波浪线把相关语句勾画出来,并想一想运用这些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③你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句子,先联系上下文自主理解,之后,与同学讨论交流。显而易见,通过让学生深入浅出地思考这些问题,不仅可以引领学生深度阅读,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文化知识。如,通过思考第一个问题,学生就会知晓农历八月十八日是观潮日。而这,正就是一种地域文化。通过仔细思考第二、三个问题,学生不仅能够真切体会到比喻、拟人和夸张的修辞手法,还能够逐渐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正是因为教师的“善问”,让学生更深、更透地理解了语言文化知识,让课堂变得更加高效。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在教学这篇课文时,以“善问”为径,同样可以“问”出语言文化。如,在揭题环节,教师可以这样提问:“同学们,纳米技术真的在我们身边吗?谁能举例说明?”一则,因为学生在课前预习了课文内容;二则,因为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前通过互联网,通过书籍等途径,了解了更多关于纳米技术在生活中运用的案例,所以教师这样的提问会“一石激起千层浪”,会让学生围绕“纳米技术在生活中的运用”展开一次别开生面的大讨论。学生之间的大讨论,说到底,也就是他们互相提问,彼此回答的一个过程。尤为重要的是,在大讨论过程中,每一位学生必须要清晰、有序、完整、简洁地组织语言,以便更为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以此为契机,学生就能够在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语言文化知识。

当然,除了教师“善问”之外,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些“善问”的机会,搭建一些“善问”的平台,让学生解决心中的疑惑,突破学习的瓶颈,提升学习的效率。如,在课堂伊始,教师可以预留出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提出一些自己不理解的词语、语句,并启迪、点拨、指引学生自主解决。在课堂终了前,教师也可以预留出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说一说还有哪些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并指引学生自主解决。

二、 以“善问”为径,“问”出思想情感

立德树人,是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小学语文教材中每篇文章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就是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切入点。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新课改理念下,教师不应该直截了当地将文章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告诉学生,而应该让学生自主感悟、自主体会。如果教师将文章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直白地告诉学生,那么,学生对这些思想情感的体会只停留在浅尝辄止阶段。反之,如果教师让学生自主体会、自主感悟文章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那么,他们对于文章思想情感的理解也就会更透、体会也就会更深。然而,当学生在自主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时,难免会误入“歧途”,或者会闯入“死胡同”。因此,作为教师,必须要引领学生走出“歧途”,走出“死胡同”。而“善问”,就是教师引领学生走出“歧途”,走出“死胡同”,自主体会文章思想情感的一条蹊径。

以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这篇课文为例。在启迪、点拨、指引学生自主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时,教师先后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

①小作者將乡下人家房前的瓜藤和城市高楼门前的石狮子、旗杆做比较,并觉得乡下人家房前的瓜藤“可爱”,从“可爱”这个字眼中,你能体会到什么情感?

②在小作者眼中,乡下人家在夏天的傍晚,将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饭时的情景,和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以及归巢的鸟儿,构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从这里,你又能体会到什么样的思想情感呢?

③在小作者心中,“纺织娘”的鸣叫,就如同一首动听的歌曲,赛过催眠曲,能够让辛苦一天的人们甜蜜进入梦乡。从这里,你又可以体会到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又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白鹅》这篇课文时,或通过教师提问,或通过学生提问,教师都可以让学生更为真切、更为准确地体会这篇课文的思想情感。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谁知道‘高傲’是什么意思?”在学生对“高傲”的意思做了准确的解释之后,教师可以更进一步地提问:“‘高傲’是一个褒义词,还是贬义词?”对此,所有学生的意见完全一致,他们都认为:“‘高傲’是一个贬义词。”当学生明确了“高傲”的词性之后,教师可以追问:“既然‘高傲’是一个贬义词,那么,作者用‘高傲’形容白鹅,这是不是就表明作者讨厌白鹅、不喜欢白鹅呢?”教师的这个问题,会让不同学生产生不同思想,并触发学生接二连三的提问。“是啊!因为‘高傲’是一个贬义词,所以通常都会用来形容一些不喜欢的人或物。”“这个不一定吧!指不定作者是表面上‘贬低’白鹅,实际上‘赞美’白鹅呢?”

在上面的两个案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不仅能够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文章内容,还能够让学生更为真切地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与此同时,学生的精神世界也会因为这些思想情感而变得更加丰富,学生的思想品质也会因为这些思想情感而变得更加高尚。

三、 以“善问”为径,“问”出思维能力

良好的思维能力,是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不仅能够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文化知识,还能够让学生孕育更多的思想情感,也能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足够的、有效的思维实践。依托足够的、有效的思维实践,学生对于文本内容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入,学生的思维也会得到持续发展。因此,“善问”,是高效课堂中教师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一条蹊径。为了引领学生“走向”文本“深处”,教师应该围绕文本内容、聚焦文本内涵,潜心设计一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问题。

例如,《蝙蝠和雷达》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自读课文。在指导学生自主阅读这篇课文时,教师充分利用了教材中呈现出来的一些问题。如:蝙蝠和雷达有什么关系?蝙蝠是怎样用嘴和耳朵配合探路的……以这些问题为切入点,教师就可以指引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地阅读。除了教师提出这些问题之外,还鼓励学生提出一些问题。有学生问:“无线电波和超声波是一样的吗?”也有学生问:“课文的题目是《蝙蝠和雷达》,为什么在一开始却写的是飞机?”还有学生问:“‘蝙蝠探路的原理’还可以运用在生活中的什么地方?”紧接着,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他们自己提出的这些问题,展开了讨论与交流。通过讨论与交流,每一位学生不仅更深、更透、更细地理解了文章内容,还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自身的思维能力。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学生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他们不仅要细致入微地阅读文本,还要深入浅出地思考。

还比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琥珀》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借助于提问,或学生的质疑提问,循序渐进、有的放矢地“问”出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课堂伊始,教师可以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琥珀”的图片。之后,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东西叫什么名字吗?”因为课前已经预习过课文,所以学生会异口同声地说出:“琥珀!”紧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言简意赅地根据课文内容描述一下琥珀的形成过程。然后,教师可以让每一位学生“设身处地”“天马行空”为琥珀中的两只小虫子想一想,在松胶落下的那一瞬间,在它们垂死挣扎的那一时刻,两只可怜的小虫子在内心深处会如何想呢?有学生说,两只小虫子一定会追悔莫及;也有学生说,两只小虫子想念它们的“亲人”……

实践证明,在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师的“善问”,还是学生的“善问”,都有助于显著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和思维能力。但是,前提条件必须是教师要“善问”,学生也要“善问”。如果教师或学生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那么,这些问题不就不会成为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推手,还会成为阻碍学生思维能力提高的鸿沟。因此,教师提问也好,学生提问也罢,都一定要把握好难易程度,掌控好提问时机。唯有如此,教师与学生才能够做到“善问”,提问才能够成为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一条蹊径。

总而言之,难易适中、合情合景、恰如其分的教师提问,是教师指引学生深度阅读、构建高效课堂的一条蹊径;同时,主题鲜明、形式多元、内容丰富的学生提问,是学生突破学习瓶颈、提升学习效率的一条蹊径。因此,在构建小学中年级语文高效课堂的道路上,教师一定要在“问什么”“怎么问”“问多少”方面下功夫。不仅如此,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障碍,适时适度、恰到好处的提问,让提问成为学生跨越阅读障碍的一座桥梁。唯有如此,教师才能够真正做到“善问”,学生才能够真正变得“善问”,教师才能够以“善问”为径,引领学生厚积语言文化、丰富思想情感以及发展思维能力,教师才能够让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全面培养,才能够让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成为一种常态。

参考文献:

[1]罗朝俊.浅谈小学三年级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读天下:综合,2019(4):1.

[2]许剑平.浅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教师,2017(9):94..

[3]王亮.浅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魅力中国,2017(45):224.

作者簡介:朱芳霞,甘肃省平凉市,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第二小学。

猜你喜欢
构建策略高效课堂小学
浅议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