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问题让高中生物教学行之有效

2021-01-13 00:46禤剑文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50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核心素养

禤剑文

【摘要】“生物问题层次设计教学研究”旨在探讨问题层次设计引导高中生物有效学习的问题。在高中生物教育通过研究核心素养视角下进行问题层次设计,探讨核心素养与问题层次设计的内在关联,建构核心概念之间关系,以期回归问题层次设计的本真要求,促进核心素养在高中学习中的落实。通过研究高中生物问题层次设计教学策略,把问题层次设计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通过对教学实践效果进行多维度分析,尝试探讨在不同学习时段、不同课型中促进核心素养在高中生物学习中的问题层次设计原则、策略以及评价方式等。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物教学;问题层次设计

生物是一门实验探究性学科,是一个通过不断探究和研究得出真知的学科。在教师的施教过程中,如何进行设问对于学生思维的启发,科学探究能力的锻炼等都非常重要。纵观中外教育史,可以发现提问与教育是有密切联系的。课堂提问是否有效决定了教师和学生双向互动的效果,有效的提问可以让学生积极思考而提升思维能力,学生在教师的提问下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从而建构对知识的理解。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很多学校在课改要求下积极探寻新的教学模式,而问题导学是这些教学模式的重点。基于此,在高中生物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课堂提问,根据学生的学情和发展需要,精心设计问题,在教学中运用问题层次设计教学让学生进入深层次学习,训练学生高层次的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问题导学的现状

(一)“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

高中生物的学习要求比初中阶段要高,在知识量增大的情况下,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重视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的重要性,这种教学模式下无形之中就会剥夺学生主动思考的权利,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下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形成一种很机械的学习模式,学生在课堂上没有主动学习的动机,养成上课就听教师讲,然后记下来就行了的习惯,当教师提问时,往往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无动于衷,不能主动去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而是习惯性地去等待教师给出答案。

(二)无效提问式的教学模式

部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会考虑到设问的问题,但是由于没有经过精心的准备,导致设问对于学生来说是无效的,当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展示完某些知识点之后,问学生“是不是这样?”“这样对不对”等,这样的提问往往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针对于以上教学状况,若是想要让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能动性,笔者认为教师必须要更正教学思想,为学生创设一个利于思考探究的课堂环境,这样才能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的学习到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问题思考、讨论和得出结论中来。

二、巧设问题,引生入学

(一)以问导学,凝神贯注

刚开始上课,学生状态和专注力如何对于课堂效率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学生有可能还沉醉在上一节课的内容中或者还处于下课的聊天打闹的放松状态,怎样才能让学生快速地进入到生物课堂呢?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入手是学生快速进入学习课堂的有效手段,通过问题导学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带着问题,按照教师的指引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例如,在“光合作用”这一节内容中,首先抛给学生一个问题“大棚种植的棚顶是什么颜色的?”通过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学生就会很快参与到课堂中来,再通过问题“为什么不选用绿色棚顶?”,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在书本中找到答案,学生就带着疑问很有兴趣地进入到课题中,通过提问把学生带入到一定层面的思考当中,学生就能联系上光合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只吸收少量的绿光,如果选绿色大棚就会影响绿色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定一定的情景进行问题导入,能够让学生快速融入到课堂,让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激发,期盼心理增大,从而有利于课堂的开展。

(二)以问求真,层层深入

心理学家把学生从思考问题到解决问题过程中,思维轨迹的距离称为“解答距”,根据解答距的长短把它分为微解答距——短解答距——长解答距——新解答距四个级别。学生学习就是求真的过程,通过问题导学,能够激发学生求真欲望,在问题设计的時候,如果能够层层深入,就能使学生的思考过程一步一步地往更深层次的知识去探索。

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如何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很重要,巧妙地进行梯度性的设问非常关键。例如,在“遗传复习”中讲到配子是连接上下代的桥梁,雌雄个体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再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合子发育成新个体,针对核DNA和质DNA在上下代的遗传现象,可以层层深入提出问题:(1)“生物的减数分裂产生配子使染色体数目减半,受精作用恢复染色体数目,有什么意义?” 学生联系同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基本保持不变是由于生物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和增加导致的从而知道意义是什么。(2)“受精卵的细胞核中染色体一半来源于父亲一半来源于母亲,细胞质的DNA也是一半一半吗?”学生会结合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存在差异,卵细胞是一个完整的细胞,而精子在形成过程中需要变形丢掉大部分细胞质,就会联想到受精卵中细胞质的DNA主要来自卵细胞,而不是一半一半,细胞质遗传属于母系遗传。(3)“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做了正、反交实验,最终的正交反交的实验结果一样,有什么意义?”学生就会联系正交和反交的方法,如果正交反交实验结果一样,说明遗传物质来源于细胞核;如果正交反交实验结果不一样,子代的性状总是和母本一样,应该是细胞质遗传导致性状跟母本一样。(4)“如果某种生物的一种性状,不清楚是核DNA还是质DNA控制,怎样验证这种性状是核DNA还是质DNA控制?”学生就会发散思维,运用正交和反交的方式来确定性状是如何控制的。

通过这样层层深入的方式巧妙设问,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前后问题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学生的思路就会跟着教师走,教师就能顺利地引导学生往更深层次的内容思考,这样就有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架构。

(三)以问拓展,变式延伸

高考试题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考查,体现时代性,注重发展,以丰富学生阅历,让学生感受社会的文明进步,侧重方法,凸显能力,重视科学思维,凸显理科属性。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以问题想到的方式,拓展学生的思维,通过课本知识延伸到各个不同的领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如,在“病毒专题”的教学设计中,我们是以病毒为主线,通过以下的几个问题向导,拓展病毒专题的相关知识。(1)“病毒的结构是怎么样的?”(2)“病毒的分类是?”(3)“病毒是如何增殖的?”(4)“病毒与免疫的关系?”(5)“如何看待生活环境中的各种病毒?”学生就能在课堂中发挥主动性,去留意身边的相关知识,提高对这个专题知识的学习兴趣。又如,“假设你是一个农场主,如何去统筹规划获得比较大的收益?”学生就会以这个为基础,考虑生态农业、环境最大容纳量、适时收获等,以模拟场景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的思路更宽阔。

三、巧设问题,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效率的提高,跟很多因素有关,授课教师能在问题导学中巧妙地设计问题,能够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利于思考探究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从而达成知识讲授的目的,让新课标的要求落实到位。在备课的时候,教师在教学环节上做好整体设计后,应该针对每一环节进行思考,思考这个环节能进行哪些有效提问,应该怎样进行层次问题设计,抓住课堂内容的主线,让层层深入的问题充盈我们的课堂,使学生有更多的思考空间和思考时间。在问题设计时,我们要提一些启发性问题,优化思维程序,尽可能地把问题串起来,为学生构建好知识框架,提出的问题要情景化,使抽象问题简单化、生活化,同时也要从学生的学习反馈中灵活地生成新问题,让学生更有兴趣地追着问题进行深入学习。

综上所述,在实施高中生物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巧妙地设计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专注学习,提高学生的思维活动能力,使学生在一个个问题的驱动下积极思考,通过解决问题,理解所学,锻炼思维能力,使生物教学行之有效。

参考文献:

[1]陆保宗.问题导学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20(8).

[2]黃婷.问题引导式课堂讨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9(19).

[3]高志钿.高中生物“问题导学法”教学中的问题设计[J].科教导刊,2019(8).

[4]林清玉.略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几种设问技巧[J].教学研究,2018(1).

[5]敖立.初中生物教学提问的有效性研究[J].速读,2017(1).

[6]杨小强.谈高中生物教学中有效设问的策略[J].课堂,2016(16).

[7]杨飞举.谈谈生物课堂提问教学[J].新一代月刊,2013(11).

[8]胡文斌.巧设问题情景构建高效课堂[J].中学生物学,2013(29).

[9]王少燕.中学生物教学中提问技能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1(43).

责任编辑  杨  杰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教学核心素养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研究
谈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节制观念的培养
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