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发 张学军 石兴泽 叶诚生 李恒昌 魏建
编者按:朱德发先生,生于1934年,山东蓬莱人,笔名亦凡,著名学者、教育家,山东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与研究,尤以五四文学、传统文学与现代文学关系的研究见长,主要著述有《五四文学初探》《中国五四文学史》《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流派论纲》《现代中国文学通鉴》等。2018年7月12日,朱德发先生在济南逝世,享年85岁。此后,著名作家赵德发先生应邀撰写了《学海之鲸:朱德发传》,并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2020年月10月24日,由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山东师范大学主办,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承办,在济南举行了《学海之鲸:朱德发传》研讨会暨首届朱德发五四青年学术奖颁奖仪式。来自北京、上海、南京等省内外学术界、文学界的50多位专家、学者、作家参加研讨会。《学海之鲸:朱德发传》是著名作家赵德发应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国家重点学科的邀请,为朱德发专门撰写的传记。赵德发经过深入采访,精心构思,苦心创作,完成这部力作。从“君子豹变”到“鲸落沧溟”,该书真实再现了朱德发从学海中的一条小鱼成长为一条巨鲸,最终献身社会的壮美人生,着力塑造了一代大师的学者风范和精神风貌,展现了他对教育事业和学术研究做出的杰出贡献。与会学者们认为,《学海之鲸:朱德发传》是一部出色的传记作品,作者以生动的笔致,丰富的细节,流畅的结构,鲜活而又绵密地刻画了传主——朱德发一步一步成长、发展为泽被众人的学海之鲸的人生历程。作者流注于字里行间的历史感喟和心灵对话,又使这部传记作品具备了较为厚重的艺术和思想含量。兹选发部分与会专家的书面发言,以重温学人之道,并纪念朱德发先生。
与朱德发先生的“精神相遇”
趙德发
这部传记,是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国家重点学科约我写的。2018年秋天,我接到顾广梅教授的电话,她说山师大中国现当代文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魏建老师与她商量,想找一位作家写朱德发老师,她马上想到了我,希望我能答应。我知道,刚去世不久的朱德发先生是著名学者,学术成就极高,出版有十卷《朱德发文集》;他还是国家名师,培养出的朱门弟子人才荟萃,用一部传记来展现他的辉煌人生很有必要。但我当时正忙于创作长篇小说《经山海》,那是《人民文学》杂志的约稿,计划年底完成。我对广梅教授说,感谢你们对我的信任,这部传记我可以写,但要等到明年。她说:好呀,等你忙完再说。
任务接了下来,我一边写着《经山海》,一边念念不忘《朱德发传》,感觉颇有压力。我知道,学者传记不好写,况且我和朱先生没有多少交往,对他了解不多。最亲密的接触,是1996年12月去北京参加中国作家协会第五次代表大会。山东代表在济南铁道大酒店集合,安排房间临时休息,吃过晚饭后乘坐10点发车的298次绿皮车进京,省作协带队领导安排我与朱先生同住一屋。一起去开会的人哈哈笑,说这样安排,算是合并同类项了。我想起1992年去深圳,看到街边有个“德发公司”的招牌,就没大没小地与朱老师开玩笑:“咱们的门口也可以挂这么一块牌子。”他粲然一笑,看起来很开心。到了房间之后,有人过来找他说话,我们没顾上交谈。仅仅两个小时,退房上车,“德发公司”就解散了。不过,就在我写作这部传记的时候,《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李宗刚主编给我发来一张照片,竟然是那天晚上我与朱先生在房间里的合影,说是整理朱老师照片时发现的。我记不起照相这件事,更记不起是谁拍的,反正我从没见到这张照片。2002年10月,山东省作家协会召开第五次代表大会,新一届主席团经选举产生,我与山大的孔范今教授(他当年担任山东大学中文系主任,是我1988年至1990年就读的山大作家班的组织者与授课者)、山师大的朱德发教授都进入主席团。我对他俩执弟子礼,开会见面时恭恭敬敬称呼“老师”。然而二位老先生参加作协活动的时候并不多,我与朱先生的交往还是很少的。
《经山海》完稿后,我查阅朱先生的履历,发现他十几岁就当乡村教师,我的心怦然一动。因为,我也有这样的经历,我从15岁到25岁,在乡村学校任教10年。进一步阅读他的资料,发现我俩的婚姻也很相似,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朱先生是8岁定亲,我是18岁。在已经提倡晚婚的20世纪70年代,18岁也是比较早的。另外一点,就是朱先生和我都是小时候上学很少,却一直努力奋斗,他成为学者,我成为作家。
我这么说,可能有附骥之嫌。但我想为自己辩解:无论从事何种创作,都要调动起创作主体的热情,如果没有热情,作品很难成功。正是因为有相似经历,我才与朱先生拉近了心理距离,有了为他立传的情感基础。
于是,我在2019年3月18日去济南,用十天时间采访了朱先生的家人、他的一些同仁和许多朱门弟子,还采访了山师大党委书记商志晓先生、副校长王洪禹先生。正是春花开满山师校园的时候,也是校园里没有了朱先生的第一个春天,我听取大家满怀深情的讲述,目睹一些弟子回忆恩师时的泪眼,一次次被深深感动。这期间我与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张炜先生见面,他十分关心这部传记的写作,给予指导,提出建议。4月中旬,我去北京采访了朱先生的老同学、曾任中共中央委员、黑龙江省委书记的宋法棠先生和他的弟子王兆胜、张清华等人。5月中旬,又到郑州采访朱德发的妹妹朱德玉女士。这期间,我拜读朱德发先生的著作以及与他相关的资料,构思这部传记。7月6日,我去山师大参加朱德发先生教育教学思想研讨会,在听取大家的发言之后,汇报了《学海之鲸:朱德发传》的写作大纲,向与会人员征求意见。7日上午,我随同朱先生的家人和门生去山东福寿园为朱先生扫墓,随后去山东师范大学长清湖校区出席朱德发藏书捐赠暨朱德发藏书室启用仪式。在下午回日照的路上我思绪绵绵,几个月来对朱先生的了解与理解,全部化作了创作激情。次日一早,我正式开始了这部传记的写作。此后,我又在8月中旬去青岛大学采访了朱先生的两位老同事崔西璐先生和冯广廉先生以及几位朱门弟子。在写作过程中,还随时以电话、微信等方式向有关人士进行采访,并搜集和阅读大量资料。
在我采访与写作的过程中,有的文友不理解,说你用这时间和精力写小说多好,费劲巴力地为一个学者写传记,值不值得?我说,值得,非常值得!因为朱先生童年时历经苦难,没上过中学,经过长期拼搏,竟然成为一位杰出学者、国家名师,难能可贵,堪称奇迹。他的进取精神,他的高尚人品,值得大书特书。我甚至庆幸有了此次殊胜之缘,让我的写作生涯有了一段全新的经历。有的老师和朋友跟我开玩笑,说“德发写德发”,我觉得这也是难得的巧合,看来我与朱先生注定有这么一回精神相遇。我来写他,责无旁贷。
(作者单位:中国作家协会会委会委员,原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一位学者立体的形象
张学军
首先祝贺赵德发的《学海之鲸:朱德发传》出版。
朱老师是我的授业恩师。我1978年考入山东师大中文系,第一学期的现代文学课是朱德发老师给我们上的。虽然朱老师一口浓重的胶东口音,我们难以全听明白,但他在课堂上激情澎湃,意气风发,神采飞扬,话语滔滔,仍然激发起我们听课的热情。我担任现代文学课的课代表,经常向朱老师请教一些问题,由此也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可以说是朱老师为我打开了认识现代文学的大门。后来韩之友老师、姚建老师和蒋心焕老师先后给我们上过课,大学毕业后,我考入山东大学中文系,跟孙昌熙先生读研究生,仍然与山师大的诸位老师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一篇写冰心散文的论文,就是朱老师推荐由翟德耀老师发表在《山东师大学报》1985年第2期上的。在山东师大本科阶段的学习,为我以后走向学术研究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朱老师胸怀宽广,为人厚道,提携后进,看到年轻人的成果,他由衷的高兴,我的《鲁迅的讽刺艺术》出版后,他与张光芒合作为我写了评论,我的《中国当代小说流派史》出版后,他又为我写了书评,予以肯定和鼓励。朱老师每有新著出版,总送我一本,使我获益良多。
我与赵德发是三十多年的老朋友了,他以小说创作闻名于世。在一次学术会议期间,赵德发向我谈到了写作朱老师传记的思路和前几章的题目。当时我有些担心,学者生涯不是枯坐书房,就是教学或参加学术活动,人生平淡,怎样才能写得引人入胜呢?赵德发是一个不愿重复自己、勇于向未知领域进行探索的作家,一向以写农村题材的小说著称,但是,他要将具有深远影响的释道文化,在市场经济下的历史境遇作为创作的目标。他查阅释、道典籍,深入寺庙、道观体验生活,写下了《双手合十》《乾道坤道》,这两部探讨佛道文化在当今社会的生存状态的长篇小说。在写这部传记之前,赵德发已经写出了《1970年代 我的乡村教师生涯》这部以自己当民办教师经历的自传,也就是说在传记文学中赵德发已小试身手。但这毕竟是自己的经历,是对自己已经了然于胸往事的回忆,而为一个自己并不熟悉的学者立传,还是有很大的难度。为了写好这部传记,他查阅了朱老师的学术论著和有关文献资料,走访了许多朱老师的亲属、朋友、同学、同事和学生,获得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为他写好这部传记打下了基础。
这部传记并没有随着朱老师的生平经历作简单的记录。除了前六章追随着朱老师成长的足迹进行还原之外,在写朱老师的学术生涯时,赵德发把材料进行了精心的剪裁,分为情系五四、著作等身、学科建功、讲坛风采等几大块,分别将其学术成就、学科建设和教学贡献展示出来;而英雄情结、爱河行舟、泽被朱门等几章,则揭示出朱老师的禀赋性情和对妻子儿女、孙辈、学生关爱的情感世界。同时,在展示传主的学术贡献时,对朱老师的学术成就也进行了评说,也可以说是一部评传。并将采访的来的许多生活细节穿插于书中,既能反映传主的人品性情,又增加了可读性。这样,朱老师的生平经历、性情禀赋、学术成就、学科建设和教学贡献等都得到展现,一个学者立体的形象就树立了起来。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文学院)
巨鲸陨落沧溟,学海情深意浓
石兴泽
参加“《学海之鲸——朱德发传》研讨会暨首届朱德发五四青年学术奖颁奖仪式”回到聊城,还沉浸在会场内外,情绪也还波动着。尽管舟车劳顿,有些疲倦,躺在床上却无困意,打开《学海之鲸——朱德发传》,很快就被吸引住,忘记天黑晚饭,一口气读完。
“赵德发写朱德发”,著名作家写著名学者,被视为佳话。其实这段佳话并不好写也不好读。著名学者的生活从学校到学校,从书斋到书斋,从读书到写书,一生浸泡在书海中,没有红袖添香的逸闻趣事,没有浪漫缱绻的缠绵故事,没有迂腐儒生的笑林广记,没有跌宕起伏的英雄传奇,也没有牵肠挂肚的情节悬疑,面对这样的传主,即便是著名作家又能有何作为?作家,即便是周正严谨的作家,也需要曲折蜿蜒的故事支持,否则,想象力再强健也写不出生动有趣的文字,妙笔生花也会因了无情趣而难以卒读。何况,这是一本传记,传记体裁的特殊性决定了作家的想象要被限制在真实区域,而真实却是这般平淡无奇;给朱德发这样的学者写传记,似乎受到更多限制,也更缺少想象余地,而专业性、学术性更如两座大山横亘前面,作为这段佳话较为重要的内容,绕不开弃不掉,攀登和阅览都是艰苦而艰涩的过程。张清华在《序》中说“有些为难他”,是很有道理的。
但我竟被这段佳话吸引住了,很多读者都对这段佳话赞叹不已。会场内外赞叹之声不绝于耳,并非矫情表演。我一口气读完也是如此。但我之被吸引,质言之,主要觉得亲切。人物,事业,场景,著作,论文,很多描写都感到亲切。亲切引发联想产生魅力,超越无趣平淡,以巨大力量拨弄着阅读情绪。亲切如久别重逢的故友,欢畅的交流忘记时间空间,直到佳话结束,我还沉浸在其中。
巨鲸陨落,情海奔涌,我慢慢回味着,回放着,书中人物带着音容笑貌,故事带着原初场景,学术评价带着学术背景和认知接受陆陆续续出现在脑海。亲切不在于描写的细致传神,不在于铺排得深入得体,不在于语言光华流丽,不在于渲染煽情,甚至不在于口吻轻松随和——亲切于我而言,源于多个方面,在此只谈两点。
首先,对书中人物感到亲切。最主要的当然是传主朱德发先生。我并非先生的弟子,没有及门也无法说编外,我的受教多数是在会议上,主要是通过著作文章。从20世纪80年代初研究生答辩开始,尔后便是各种各样的学术会议,跟朱先生一起开过多少会没有统计,少说有十多次,自从认识之后,每次见面我都找机会与他攀谈,每次他都关切地问这问那。阅读这部传记,常常勾起回忆,回忆那些见面受教的情景——这些就不说了,我在研讨会上曾做过简短发言,虽欠具体细致甚至词不达意,但意思都表达了。在此我要说的是,书中采访和提到的其他人,尤其是那些年长的先生们,看到名字就倍感亲切。如跟朱先生交谊较深、素材贡献较多的郑庆笃先生,读作品犹如听他讲朱先生的故事,无论沉重的往事还是轻松的雅趣,都會勾起连篇浮想,都感到特别亲切。就此而言,这本传记以朱先生的生活工作为经,串联起山东师范大学内外的很多学人,串联起山东省内外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界的很多学人,作家借他们提供的材料撰写朱先生,而我却从书中读到了他们,勾起对往昔岁月的回忆。而朱先生在人生道路上的艰难跋涉,在学术道路上的辛勤劳作,他从农家孩子成为学术大家的历程,更给我留下深刻而亲切的印象。朱先生人生道路经历了很多坎坷,而正是这些坎坷突显了他坚韧顽强奋发有为的个性品质——这是珍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富有时代意义的主题。
其次,对书中很多事情和场景感到亲切。传记文学将对象置于特定的生存发展环境中,既撰写对象在环境中的生存挣扎,也写时代环境对性格的刻画塑造,表现传主为挣脱时代环境羁绊而付出的劳动和取得的成就。因为与先生同读一个专业,共同经历了中国现当代文学数十年的风风雨雨,感受过这个学科内外的风云变幻及其对学术研究的影响。先生树大招风看得深想得远,感受自然强于我,但栉风沐雨,草木知秋,书中所写很多都感同身受,阅读中颇有又经历一次的感觉。但对我而言,似乎感觉最亲切者莫过于先生在聊城那段生活。四年时光,对先生而言多半是生命和才华的荒废,尤其是生病住院的经历更是人生道路上不大不小的“坎儿”,而对一个在此工作数十年的读者而言,觉得书写那段生活的文字特别亲切。所写人物事件以及没有写进去的坊间传说,过后被当作佳话传笑,已听过不止一次两次,此时读起来仍如初次听说那般真实亲切。先生离开后我来到山师聊城分院读书,常因无缘当先生的学生而遗憾,但聊城经历是他生命历程中重要一段,无论生活磨难还是美好记忆都对他产生过很大影响。而他也因此对当年的山师聊城分院尤其是中文系有着特殊的感情,每次见面都关切地询问中文系尤其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即便是山师聊城分院发展壮大成为聊城大学之后,也依然如此。而我们学科的后学也把朱先生当作自己的先生对待。怀着这份情感阅读,感受着朱先生的聊城行难记,除了亲切,还是亲切。
在我的阅读视野里,传记文学有很多种类,而文学传记和学术传记是阅读较多的种类。前者侧重写人,后者侧重“事功”评价。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研究者,我更喜欢文学传记。窃以为这类传记有人物有情感,用想象虚构补充事件空缺,有可读性和艺术魅力。但这类传记也常常因此而产生异议,甚至是垢议。皆因虚构想象的尺度很难把握。赵德发所著介乎两者之间,并避免了虚构之滥。既有作家擅长的巧妙构思如把朱先生曾经写过的七千字自传艺术地嵌在叙述过程中,增加了真实性和历史感,有追求的生动情趣者如《爱河行舟》《泽披朱门》两章,写他对学生多种方式的关爱以及学生为丰富他的生活拉他跳舞的描写,这些文字带着先生的音容笑貌迎面走来,将先生的人格精神传奇表现的生动淋漓;也有学术评传的客观严谨如对他学术成就和贡献的评价——这是非常困难的地方。对于以创作为主而非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作家来说,他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较高的理论水平,要大量阅读和准确理解朱先生数百万言的学术著作,以便作出准确的学术阐释和专业评价,既不能因过高让有些人看了不舒服,也不能因评价不足而遮蔽其光辉。作家知难而进完成了既定目标,《学海之鲸——朱德发传》传、评双收共荣,“赵德发写朱德发”的佳话带着浓浓深情流传学界内外。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文学院)
无尽言说下的现代共情
叶诚生
为学人立传,在传记写作中是颇具挑战性的言说实践。学者生活大多单一平实,即使精神世界波澜叠起,但可见的有形的现实生活却难以见出足够的戏剧化场景。赵德发先生的《学海之鲸——朱德发传》逆流而上,专为一位毕生守在文学研究“书桌”前的学人立传,却能别具慧眼,以一个作家的诗性手笔勾画出朱德发先生的生命全貌,其中,那些盛名背后的生命故事、书房内景中的寻常人生,尤其引人回望一代学人的足迹,并于历史再思中生发无尽的共鸣。
对于我们这些80年代中期前后进入大学中文系的人来说,虽然读书时都已知道朱德发先生的大名,也都读过朱老师的论著,但真正近距离地接触朱老师,除了先生身边的弟子,一般也都是在90年代以后了。见到朱老师的场合一般都是学术会议、学会活动、毕业答辩等,在那样的场合,朱老师侃侃而谈,自信笃定,因为富于激情,常常发言超时,大家也都乐于接受。所以,我们眼中的朱老师总是一个乐观积极、不知疲倦的学人形象,好像朱老师原本就是这样的,生来如此。我们从来没有想过朱老师何以能够如此,从没想过朱老师有没有困顿焦虑和疲惫倦怠的时候。可以说,我们眼中的朱老师是一个久负盛名的师长,但也是一个静止的单一的过于确定的形象。读了这本传记,我们才看到了朱老师的幼年创伤、情感困顿、成长坎坷和生命全貌,看到了朱老师也曾有过的迷茫无助和苦难经历,我们终于获得了一个立体的鲜活的不断发展的学人形象。总之,这本传记让我们觉得朱老师比以前更亲近了,也更加引人感慨和深思。
为什么作者能为我们写出一个更加鲜活丰满的朱老师形象?除了一个作家所固有的文学才情之外,最重要的是作者与传主之间的共情与呼应。赵德发先生是一位著作丰硕的知名作家,他与朱老师不仅名字相同,而且拥有诸多相似的生活经历,比如二人都留有早年从事乡村教育的记忆,都经历了青春时代的情感困顿,特定时代也都共同遭遇过知识匮乏,尤其是在文化思考与精神创造上二人拥有相近的问题意识,这些都是生命共情的体现。所以,作者在叙事中常常引入第一人称,不断介入传主的经验世界当中,二者相互对话,也形成某种有意义的对照。作为读者的我们,尽管年龄、境遇、成长经历等都有差异,为什么也能与这本传记的叙事发生强烈的共鸣?我想一定还存在一种超出个体之间的更加深刻的呼应,这就涉及现代文学的学科特性。现代文学本身就是危难中的产物,也经历了一个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过程。我们的现代文学是历史转型和文学转型催生出来的,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这种转型实际上至今未完成,这就决定了我们的研究对象是向我们彻底敞开的,我们身在其中,研究者并不外在于对象,所以,赵德发作为著名作家固然是我们当代文学的研究对象,朱老师作为学者其实何尝不是未完成的新文学转型过程中的一部分呢?扩大而言,我们大家都以各自的阅读和写作或多或少地成为漫长转型中的一个构成部分,至少会参与到未完成的现代文学的建构实践当中。所以,说到底,文学转型乃至历史转型既是我们的阐释对象,更是我们“现当代人”存在的共同的规定情境,在这样一个共同的“现代境遇”中,我们在言说他人,实际上也都是在言说自己,无论是作家的想象与虚构,还是研究者的考辨与申发,都在共同的意义生产实践中相互激荡、缠绕互渗,这就是所谓更深刻的呼应同构。在某种意义上说,现代作家曾经遭遇的“问题”,也是包括朱德发先生在内的我们这些现代文学研究者同样需要继续面对的问题。举例而言,幼年的丧亲之痛、青年时代的情感匮乏、婚姻生活由困顿走向包容,这些既是无数现代作家当年的困境,也是朱老师自身实际的生命经验。尤其是传记作者为我们铺展开来的朱老师“爱河行舟”的曲折回旋与曲终奏雅,很容易令人想起那些現代作家们遭遇过的传统婚姻伦理与现代爱情观念之间的冲撞与苦闷,朱老师最终完成了新旧伦理的平衡与会通,也体会到了二元对立式的婚恋观所不能给予的温情真意,正如作者所言,这也正是朱老师晚年一度沉浸于胡适的精神世界中的一大缘由。可见,即使仅仅在日常人生的意义上,现代学人如朱老师者,也与他们的研究对象之间存在直接而又深刻的联系与共鸣。当然,作为研究者,更为用力的是要通过学术实践来与对象展开持续的对话,也正是在此意义上,传记作者写出了某种更为深刻的精神呼应。
这本传记由作家来写学者,正是这种内在的普遍的精神呼应的传神写照。朱老师以毕生精力贡献了丰硕的言说成果,我们要向这本传记的作者学习,通过更深地走近朱老师,把有关“现代中国”“现代文学”的言说和阐释更好地延续下去。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文学院)
真实再现当代知识分子的壮美人生
李恒昌
《学海之鲸:朱德发传》真实再现了朱德发先生从学海中的一条小鱼成长为一条巨鲸,最终献身社会的壮美人生,着力塑造了一代大师的学者风范和精神风貌,展现了他对教育事业和学术研究做出的杰出贡献。尤其重要的是,它揭示和回答了當代知识分子的真正使命是什么,以及怎样肩负这一使命的重大问题。那就是:修养自我,研究学问,实现君子豹变,逐步成长为一代“巨鲸”;教书育人,著书立说,建功立业,鲸落沧溟,努力反哺时代、奉献社会。
找到其走向成功、肩负使命的内生动力——始终怀揣巨鲸般的远大抱负。作者发现朱德发的成功,与他从小立志,心怀抱负,逐梦前行有关。在朱德发长长的人生经历中,作者发现了那些有关立志细节和片段在历史深处闪闪发光。早在很小的时候,朱德发便立下了远大志向和抱负。在家乡蓬莱海边见到鲸鱼,他便下定决心,要成为“学海之鲸”。他的弟子李宗刚曾说:“朱先生不止一次向我们强调:‘知识分子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这是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自我文化担当和文化使命,要强化自己参与社会、参与中国的文化建设。”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力量。正是他的远大抱负和强烈的使命感,使他的人生拥有了巨大而绵绵不断的力量,也让他最终成为一代“学海之鲸”。
找到其走向成功、肩负使命的根本所在——不断修养真学者的精神和素养。作者认为,朱德发之所以有别于很多学者和知识分子,就在于他不断修养真学者的精神和素养。作者首先阐明朱德发真学者的首要因子。对在朱德发的心目中,真学者首先是一种精神和品格,必须“特立独行、耿直率真、光明磊落、刚直不阿”,“既不怕受冷落也不怕遭围攻,为了探求学术真理、繁荣学术研究,哪怕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朱德发的教学和学术之路,是从提高“真学者”精神和品格开始的并贯穿始终的。其次阐明了朱德发修炼真学者的“四大法门”。一是学习,二是钻研,三是提升,四是坚守。可以概括为“内修外练”,全力提高人格素养。他认为,一个“真学者”不只是把致力于学术研究当成其生存方式或价值根基,要具有一种自觉的以身殉业的奉献精神,而且应树立为学术而学术、为学问而治学的坚定信念,见到发财之道不动心,听到官场升迁不走神,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学术桥。几十年来,他是这样要求自己的,也这样做到了。
找到其走向成功、肩负使命的关键因素——有一颗创新型的学术大脑。作者发现,朱德发是借助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的春风,用创新型思维开展文学研究的,他善于从浩如烟海、繁杂茂盛、已有结论的文学史料中,寻找新的焦点、疑点和难点,发现新的思想、新的立论和新的材料,从而形成一系列超越既有结论、符合历史真实、为时代所需要的新的研究成果。一是指出他始终坚持科学的治学态度,遵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去探讨和认识现代中国文学的本来面貌和内在规律,使自己的学术思维保持永久的活力,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前进。二是明确他积极践行“五四”精神。他是五四文学的研究者,也是五四精神的践行者。青春气息、创新激情、独立精神,是他从五四精神中获取的三样法宝,他一生都在护持,在坚守。三是高度礼赞他敢于大胆突破的精神。很多问题上,他“敢吼天下第一声”。敏锐的问题意识,大胆的探索精神,让他深稽博考,刮摩淬励。
找到其走向成功、肩负使命的重要品质——具有一代侠者的大家风范。作者特别书写了朱德发的“大侠风范”和“英雄情结”,并认为这一品质对其走向成功尤为重要、不可或缺。指出朱德发先生无论为人,还是做学问,都尽显大将风范:胸怀远大,无私奉献,高屋建瓴,胸有千壑,指挥倜傥,挥洒自如。一是让人深感朱德发先生“只志在功成,不在乎名声”。二是让人深感朱德发先生“坚守傲骨,舍我其谁”。三是让人深感朱德发先生“英雄气长,英勇作战”。作者挖掘到了朱德发自小就具有的浓厚的英雄情结。他低位逆袭,后来居上,自立门户,能征善战,靠的就是这种英雄主义的精神。担任山师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带头人之后,他像带兵打仗那样,做战略规划,搞战术研究,招兵买马,足智多谋,俨然一位将军。三十年间,他披坚执锐,一马当先,率领这支学术队伍攻克了一个个学术高地,赢得了无数骄人战绩。
找到其走向成功、肩负使命的最大成因——系统性、体系性、立体型发展和研究。在山东师范大学,一个人就是一个研究所,一个人就是一个国家重点学科。这个人的名字叫朱德发。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是体系性、立体化的。作者系统第总结了朱德发一生的“三大历史性贡献”。一是对现当代文学特别是五四文学进行系统性研究,形成“朱氏学说”。二是建功立业,和同事一道建成国家重点学科。三是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他从事教学工作长达67年,堪称“终身教育家”。他先后指导了硕士研究生60多名、博士研究生24名、博士后1名、留学生1名,教过的本专科学生一万多人。他所教授的一代代学子,如今很多已成长为山东乃至全国各条战线特别是文化教育界的中坚力量、领军人物和栋梁人才。
朱德发先生的得意弟子顾广梅曾写说:“他在80岁高龄时曾有言:‘学术是我的宗教。’”“视学术为宗教的朱德发先生,如同一位学术的圣徒,高举着真理的火炬,为后人照亮道路。”这是精神的烛照,殉道的光芒,也是人格的力量。
(作者单位:铁道战备舟桥处)
《学海之鲸:朱德发传》带来的启发
魏 建
这部书写了一个人命运反转的故事,是对普通人更有启发的故事。
启发之一:低位何以逆袭?
如果有人抱怨自己出于底层社会、没有家学渊源、没有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没有“211”“985”的大学文凭……你就让他/她读读这本书。一个学者创造学术奇迹往往仰仗优越的主客观条件,或是学术背景“根红苗正”,而本书传主却是来自平民之家,还是一个过早辍学之人,所有能帮助成功的学术根底本书传主都不具备,然而,他逆袭造就了学术奇迹。
启发之二:后来何以居上?
如果有人遗憾自己学术起步太晚,遗憾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你就让他/她读读这本书。本书传主几乎是同辈学者中学术起步最晚的。他30岁大学毕业,比他的同龄人平均晚了6年,他45岁独立发表学术论文,比“出道”早的同辈学者晚了约20年。别人50岁已经是教授了,他还是讲师,但他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创造了后来居上的奇迹。
启发之三:无师何以自通?
如果有人坚信“名师出高徒”,失望于自己的老师没有名气、缺乏影响,或是责怪导师对自己指导和帮助不够……你就让他/她读这读本书。本书传主没有学业上的导师,没有给任何老师当过助教,没有给任何专家做过科研助手,也没有哪位前辈专门指导过他,他也没有自觉继承哪位前辈的学术传统……但他自学成才,创造了“无师自通”的奇迹。
综上,一些学人借助家学渊源创造了奇迹,本书传主没有,所以更难得;一些学人的奇迹来自捷足先登,本书传主没有,所以更可贵;一些学人的奇迹有名师相助,本书传主没有,所以更了不起;别人各领风骚三五年已是奇迹,本书传主八十多岁不仅超越了前辈、同辈,甚至能超越晚辈,所以更是奇迹……其他学术奇迹的答案,在本书传主这里似乎都无效。本书传主的成功几乎是无所依傍,只靠自己勤奋努力创造的奇迹!
所以,我们希望更多人读一读这本书。
向创造了这一学术奇迹的朱德发先生致敬!
感谢本书作者赵德发先生!为写这本书,他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跨越三省市,采访了近百人,付出了很多,得到的却很少。
感谢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领导把本书作为山东师范大学省一流学科建设资助项目和对本书出版的大力支持!
感谢所有为本书付出心血的师长和朋友们!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