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演讲协同角色代入的案例教学在“工程伦理”课程中的应用

2021-01-13 19:45吴平张雪英
科教导刊 2021年29期
关键词:案例教学

吴平 张雪英

摘要工程伦理是目前“新工科”工程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因教学内容系统性不强、教学方法灵活性不够,而使案例教学越来越成为国内外开展工程伦理教育的主流教学方法。本文主要介绍了工程伦理案例教学的“角色代入法”“辩论式小组学习”的教学方法,以案例教学为特征、伦理教育为重心、辩论演讲为手段,通过设计“案例、情境、代入、点评”四大要素,进行全案例教析、判断、讨论、决策,提高学生对工程伦理问题的认知和识别,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创新思辨能力,拓宽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为未来走向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 角色代入 辩论演讲 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29.051

Application of Case Teaching of Debate Speech Collaborative Role in the Course of Engineering Ethics

WU Ping, ZHANG Xueying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03)

AbstractEngineering ethic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urses of "new engineer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makes case teaching more and more become the mainstream teaching method of engineering ethics educ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because the teaching content is not systematic and the teaching method is not flexible enough.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role substitution method" and "debate group learning" in engineering ethics case teaching. Takecase teaching as the feature, ethics education as thefocus and debate speech as the means, the whole case teaching, judgment, discussion and decision-making are carried out by designing four elements of "case, situation, substitution and comment", improve students’ cogni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engineering ethics issues, enhance students’ professional identity and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cultivate innovative thinking ability, broaden the depth and breadth of thinking, and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 society.

Keywordsrole substitution; debate speech; case teaching

隨着现代工程活动范围的扩大、工程对社会影响程度加深,因此社会各界对工程活动的责任问题越来越重视,要求工程师在进行项目工程设计、施工、运行中承担和考虑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因此工程伦理问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2018年国务院学位办发布的《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中正式将“工程伦理”纳入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公共必修课程。同时,工程伦理教育也被纳入教育认证、工程认证的制度体系之中。[1]

1工程伦理课程的内容及教学组织

工程伦理是一种以工程职业发展要求和工程注册认证标准为依据,以提升工程类学生道德敏感性、职业道德责任和社会责任为目标,融合工程专业设置和工程职业化发展要求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评估的教学模式[2](如图1)。

传统的工程伦理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向学生介绍工程伦理规范和讲授道德理论两个方面。[3]目前学校组织的工程伦理教学中,主要有以下3种形式,一是在工程专业开设的人文社科类课程中整合工程伦理的教育成分;二是在专业技术课程教学中穿插工程伦理的思想内容;三是通过单独设置工程伦理课程进行伦理教育。前两者在教学时主要按照主体课程的知识点,辅以部分素材进行伦理教育,缺乏整体脉络和工程立体观感,不利于学生的工程伦理意识培养、价值塑造、困境辨识和冲突解决能力的提升。独立开设虽然可以在集中时间内强化学生伦理教育,为学生提供直接的技能训练和专业知识,但在培养计划学时不断压缩的情况下,安排独立课程有一定的难度。

2我国目前工程伦理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国内外各大高校工程伦理课程开展情况差异较大,虽然大部分高校能结合自己学校的学科特色,开展具有校本特色的工程伦理教育,但总体而言还存在以下问题:

伦理教育专业师资队伍不足。虽然自国家把工程伦理教育纳入工程专业学生培养的必修课程,国家或省市的各级教学研究或教师发展管理部门开设了诸多研讨学习班,积极补充伦理教育的专业师资队伍。但从全国的工科学生规模和讲授课程的教师数量来看,师资力量远远不够,基本都是采用合班上课的模式。从授课教师的专业背景来看,从事工程伦理研究及其相关领域的老师也是屈指可数,普遍存在工程类老师缺乏伦理相关知识,文科类老师不了解工程项目特点的问题。

教学内容系统性不强。我国工程伦理的教学主要包括工程建设项目的伦理困境分析、工程师伦理素养等内容,没有很好地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去深入探讨挖掘基于历史沉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伦理智慧。其次,对我国目前工程项目伦理实际情况的调研不足,教学内容讲授与实际工程实践结合度不够,缺乏工程伦理在我国现阶段科学有效实施的中国方案。

教学方法灵活性不够。陈柯蓓等通过分析美国工程伦理教育指出交互性是伦理教育的有效方法,[4]陈大柔等认为案例分析法是工程伦理教育实践转向的标志。[5]但目前课堂讲授主要采用老师填鸭式的讲解,缺乏学生的主动参与,也不太吻合新工科学生的培养特点。

3工程伦理的案例教学组织

工程伦理案例教学组织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案例的任务模拟,搭建“问题导向”与“任务导向”的学习框架,将专业知识与工程职业规范和社会责任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现代工程师素养。[6]

3.1精选案例,构建案例分析课程体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工程伦理案例教学在“伦理教育为重心、案例教学为特征、辩论演讲为手段”的教学理念指引下,整合学校校本资源和行业资源,精心选取不同领域知识点的典型实际案例,并进行教学内涵分析,精心设计“案例、情境、代入、点评”四大要素,以案例教学为主线,以案例分析为核心,以案例发生的社会背景为引导,通过全案例教析、判断、讨论、决策,提高对工程伦理问题的认知和识别,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帮助树立项目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意识,训练道德推理和思辨方法,提高解决复杂工程项目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发展应对伦理冲突的创新精神。

3.2角色代入,搭建案例教学手段,提高学生专业责任感

“角色代入法”引进课堂教学中,可极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责任感(见图2、图3)。通过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和计划,分解案例涉及的不同伦理关系角色,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各自分配到的角色,通过创设情境和角色思辩,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巧,并升华到情感和价值观的共鸣,同时在过程实施中提高他们的思考深度、交流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但教学重点不在扮演角色的内心感受,而是在于对案例涉及知识的梳理、专业技术及管理规范等的掌握,以督促学生带着问题更加积极学习,掌握理论知识,并熟练运用,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3辩论演讲,搭建教-学互动平台,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

现代工程项目建设越来越复杂,传统单纯的工程教育模式已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要。在大力提倡新工科建设的今天,含工程文化基地、工程文化课程、工程文化环境和工程文化研究四维视角的工程文化,成为新型高等工科教育模式。[7]课程作为学校教学过程的核心,工程文化课程是实现工程文化教育的载体,“工程伦理”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门。它是通过分析工程建设所蕴含的历史背景、社会价值、精神素养等来使学生接受理论熏陶与实践锻炼的主渠道。

新工科下的工程专业学生,作为高层次应用型技术人才,课程内容设计更具有工程化与社会性。新工科的教学模式压缩了讲授学时,增加了学生互动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机会,并将现代教育技术广泛融入学习体验。[8]而以实际工程项目案例为依托的伦理教育教学模式正是符合了这一要求和特点。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以相互交流为手段,激发创新潜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综合素质提高。采用案例教学的“角色代入法”“辩论式小组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将未来职场的实际情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显现,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没有标准答案的开放式案例,有利于师生共同研究、共同讨论、共同得出结论,提高了教学效果。

在案例教学和实际授课过程中,针对教学的主要知识点选用国内外具有针对性和说服力典型案例,通过对教学实例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实例进行思考、分析、讨论,总结案例中的经验和教训,得出结论。在这个教学组织过程中,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作为中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而教师只是此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辅助者。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促使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和掌握案例项目涉及的专业基础理论、有关法律法规、问题解决技术和涉及的伦理道德规范等,启发他们的灵感,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来更好地应对和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通过辩论、演讲、讨论等环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把握问题的敏锐性和准确性,同时很好地锻炼逻辑思维,提高口头表达,资料查阅,统筹分析等能力;从多维度、多方面考虑问题,加深专业知识的灵活应用,培养创新思维和意识,进行发散性思维;锻炼团队协作精神,加强队友之间的默契,增加友谊;锻炼勇气和临场发挥能力,让学生对问题有一个全面认识,创新精神强,综合素质高。

4小结

工程伦理教育目前已成为培养未来优秀工程师的一个重要内容。案例教学作为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新教学手段,越来越成为开展工程伦理教育的主流教学方法。围绕涵盖工程开发设计、实施及后期运营等多项内容的工程实际案例,采用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探讨教学,可以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和职业操守,提高他们解决道德两难问题的能力,同时让他们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形成开放的课堂模式,发挥学习主动性,培养创新思辨能力,拓宽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为未来走向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通讯作者:张雪英

参考文献

[1]尹芳,杨智明,毛羽,等.基于案例分析的工程伦理课程实践[J].云南化工,2019(46):195-196.

[2]许沐轩.美国工程伦理教育教学模式研究[M].北京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18.6.

[3]张恒力,钱伟量.美国工程伦理教育的焦点问题与当代转向[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2):31-34.

[4]陈柯蓓,周开发,倪家强.美国工程伦理教育探析及對我国新工科建设的启示[J].重庆高教研究,2017,5(3):36-43.

[5]陈大柔,郭慧云,丛杭青.工程伦理教育的实践转向[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2,28(8):32-37.

[6]陈雯.工程伦理教育中案例教学的必要性与改革研究[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8,16(2):183-187.

[7]李齐全,李虹.“新工科”建设中的工程文化教育探析[J].安徽建筑大学学报,2017.25(4):79-82.

[8]周开发,曾玉珍.新工科的核心能力与教学模式探索[J].重庆高教研究,2017,5(3):22-35.

猜你喜欢
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在《国家公务员制度》课程中的应用探究
EDA计算机仿真技术在“电子技术”教学的应用研究
基于工程项目为载体的案例教学方法探讨
钢琴对环境污染的探讨
浅议课堂教学与管理的体会
案例教学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EXCEL在《投入产出法》案例教学中的应用
《运筹学》教学模式探讨
案例教学法在《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课程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