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屹峰
摘要:2020年5月21日,一部记录抗击新冠病毒的医疗类纪录片《人间世》抗疫特节目在东方卫视首播,开播后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豆瓣评分高达9.6分。究其根本,该片的故事化叙事、多元视角、视听艺术的运用以及对医生这一群体的形象塑造使得本片在艺术内涵和人文价值上呈现出较高的水准。此外本片中所呈现出的真实感以及对生命态度的思考也为其他医疗类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了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人间世》 医疗类纪录片 抗疫 叙事策略
纪录片作为一类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加工与展现的影视艺术题材,在反映社会客观现实、引发受众思考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医疗类纪录片作为社会现实题材的一种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20年5月21日,一部反映新冠疫情背景下医护人员英勇抗疫事迹的医疗类纪录片《人间世》抗击疫情特别节目在东方卫视首播。记录了疫情之下生离死别、悲欢离合的人生百态。将现实的残酷与人性的美好通过镜头叙事呈现出来。共同构建了艺术内涵与人文价值并存的优秀佳作。
一、《人间世》抗疫特节目中的叙事策略
1.故事化叙事营造节奏感
由于纪录片的核心点一直以真实为主,在过去一切虚构手法和戏剧化冲突都被创作者们所否决,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受众媒介素养不断提升,对于影视作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一直观的影像呈现已经很难再满足受众的需求。加之外国优秀的纪录片早已开始采用故事化的叙事手法,这也给我国纪录片创作变革提供了经验:即运用故事化策略,对情节进行构思、剪辑,将冗长沉闷的事件创造出跌宕起伏的故事内容给纪录片注人了新的生命力,增添了灵魂色彩,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观赏价值。开启故事化创作的方向。
《人间世》抗击疫情特别节目中围绕“疫情之下人性的呈现”这一主旨总共分为六集,每一集都有着清晰明确的級事主线,指明剧情的发展脉络,与此同时又加入各种不同的支线情节来塑造矛盾冲突,强调故事化的叙事方式,直至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链。以第一集《红区》为例,该集主要讲述了在武汉疫情最为严重的“红区”里医生为了拯救病人的生命与新冠病毒做抗争的故事。本集的主线剧情是围绕着一位感染了新冠肺炎的高龄糖尿病患者展开的,在这个患者身上一方面由于糖尿病引发的糖尿足面临截肢的风险,另一方面新冠病毒的侵蚀使得这位高龄老人的情况非常不容乐观。截肢手术迫在眉睫,然而作为临时救治病人的隔离病房自身不具备手术条件要进行手术则需要运送老人到十几公里外的医院进行治疗。运送的过程也十分凶险,不能出一点差点,否则病人就会有生命危险。这时剧情的走向出现第一个矛盾点,即老人能否顺利度过转院,安然走向手术台?张弛有度的叙事节奏牢牢抓住受众的注意力,随着剧情的推进,在医护人员的细心照顾下,病人安全转院,躺上了手术台。紧接着第二个矛盾点来临,即病人的腿脚由于糖尿病的并發症已经开始坏死,出现了渗液,这对于一个高龄老人来说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病人能否在新冠病毒和糖尿病的双重压力下安全地走下手术台,这对于受众来说又是一个引发内心共鸣的情节点。这一条叙事主线一共设置了两个故事化的情节点,通过剧情走向一步步地呈现给观众使得整个事件有发展、悬念和高潮。除此之外在主线剧情的发展中,导演还添加了许多支线情节来共同完成主题的建构,例如导演记录了在红区中医护人员苦中作乐,在衣服上画画、起唱歌给彼此加油打气的场景,展现出中华民族面对危险不畏艰险、乐观豁达的精神内核。此外本集还展现了红区内病人的不同状态,一位感染新冠肺炎的老奶奶由于对病毒的恐惧和对身的绝望使得她拒绝进食、拒绝接受治疗。医护人员则是耐的安慰开导她,直至她鼓起勇气,重新起对生命的渴望。这条故事情节则呈现了疫情之下人们最原始的本能一对于死亡的恐惧。主线与支线情节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讲述过程具有情感张力,引起受众的共鸣,从而完成了纪录片主题内涵的表达。
2.多元视角丰富叙事维度
叙事视角是影视作品创作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代表了作品自身观察问题和讲述故事情节的方向。能够帮助创作者在叙事的过程中构建起叙事的逻辑与框架。“法国文学批评家热拉尔·热奈特在其著作《叙述话语》中将叙事视角分为种类别,即“全知视角”“内视角”和“外视角”。在纪录片《人间世》抗击疫情特别节目中则是将不同的视角加以结合形成多元视角,在保证影片自身真实性的前提下带来更为丰度的叙事维度,增添了叙事的多样性。从而展现不同的人物内心世界,呈现疫情之下最真实的世间百态。
《人间世》抗击疫情特别节目第五集《武汉来信》中则是运用多元视角,从不同角度讲述了身在武汉抗疫前线的护士小丽写信为患有新冠肺炎的母亲加油的故事。影片叙事依靠医生对于小丽母亲病情的解释和与小丽的沟通所推进,包括小丽为母亲加油打气、医生之间互相交流病情、医生给小丽通电话告知母亲死亡的信息等等。这种通过纪录片中人物的视角进行叙事,即“内视角”,可以展现真实的空间背景,令受众对于影片所表达的情感与主题更加感同身受。但与此同时影片并没有单单局限于片中人物自身的叙述,而是通过解说词,从外视角的角度进行叙事拓展,将一些内视角无法展现的信息传递给受众,从而构建起清晰完整的叙事脉络。例如《武汉来信》中通过解说向受众传达了小丽母亲所处的位置、发病的原因以及病情的变化起伏等等一系列信息,详尽的叙事脉络为受众带来沉浸式的观看体验,构建起了丰富的叙事空间。使得影片的思想情感与人文内涵得到了升华。
3.视听元素増添艺术内涵
视听语言就是利用视听刺激的合理安排向受众传播某种信息的一种感性语言,包括影像、声音、剪辑等方面内容。在电影中视听语言元素的合理运用对于叙事空间的建构和环境氛围的渲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视听语言是电影发展的根本。但是在纪录片中,由于强调其内容的真实性,创作者们一直避免过多的运用视听艺术,而是将记录所得简单直接地呈现给受众,以维护其真实性。但难免会对影片的艺术性和可观赏性造成一定程度的削弱。在保证纪录片真实性的前提下合理运用视听语言增强影片的艺术内涵成为了当下纪录片创作的主流。在纪录片《人间世》抗击疫情特别节目中则大量运用丰富的视听元素来拓展画面空间,丰富信息量,增强叙事的戏剧性。在第一集《红区》的开场运用了交叉蒙太奇的表现手法将同一时间病区外街头巷尾的空旷寂寥和病区内医护人员与病毒抗争的忙碌场景交替呈现,形成强烈的反差对比,凸显出疫情之下的压抑感和医护人员英勇无畏的抗疫精神。此外该片善于运用隐喻的手法,导演并不是平铺直叙的将思想内涵赤裸裸地呈现给受众,而是运用不同的桥段隐秘地传递信息,类似于文学创作手法中的留白。能够丰富和扩展影片自身的外延和层次。例如在《红区》25分06秒时,医护人员护送患有糖尿病的新冠肺炎患者转院的路上,采用逆光的拍摄手法,医护人员前进的方向是迎着阳光的方向。隐喻着新生与希望。在第一集的结尾处,记录了病房内空旷的场景镜头,这与一开场病区内患者人满为患的场景形成鲜明的对比。隐喻了在这场与新冠肺炎抗击的过程中我们所取得的艰辛胜利。在色彩光影上影片也没有保持同一不变的风格,而是随着叙事的变化而变化。例如第二集《相逢》中,通过医生的视角看武汉,此时的镜头画面是黑白的,符合疫情之下空旷寂寥的城市景象。暗示疫情给中国人民的生活覆盖上了一层阴霾。随着叙事的推进,在结尾处通过新闻播报的声音传出湖北新增病例为“”的消息时,影片的色彩以亮色为主,伴随着医护人员的笑容,代表着胜利的到来。给人以轻快明亮之感。
《人间世》抗击疫情特别节目中极具艺术性的视听元素丰富了该片的叙事空间、营造出独特的叙事氛围,具有极高的艺术内涵,给受众带来了不同于传统医疗纪录片的观看体验。
4.塑造多元、丰富的医生形象
《人间世》抗击疫情特別节目作为一部医疗类纪录片,医护人员是该片叙事的主要对象,在本片中大多数医生都是层层防护,带着防护镜和口罩,无法看清脸,个人形象是模糊的因此在该片中对于“医生”的形象构建没有单单局限于某一个人,而是将其作为一个整体,全方位的对人物进行塑造。首先是对作为“医生”这个具有社会价值意义符号的正面塑造,例如在第四集《脸庞》中即将奔赴武汉的援鄂医生临行前将自己的银行卡密码告诉自己的亲人,抱着必死的决心奔赴战疫线。武汉疫区的医生叮嘱同事要保护好援鄂的志愿者们,有困准我们自己上。第二集《相逢》中作为援鄂医疗的护士瞒着父母偷偷报名,直到在医院连续奋斗了半个月才敢将自己在武汉的消息告知父母。这一系列的人物故事诠释了医生的正面社会形象,满足了受众对于医生的形象期待。同时该片对于医生的形象构建并不局限于此,而是对于“医生”符号背后的人物群体进行了还原。例如第四集《脸庞》中一位援鄂医生不幸感染了新冠肺炎,身体情况不断恶化,他对照顾自己的护士说“扩士,其实我会有些害怕”。此时的医生不再是普通人眼中救死扶伤的神,而是一个有着正常人情感,面对病毒和死亡会害怕的普通人。医生的父亲突发心梗,但由于正在值班无法及时赶到父亲身边,只能自己焦急的流泪。此外,病房内,士之间会相互在彼此的防护服上画画、一起手拉手跳舞,开玩笑打趣说自己还没有男朋友,面向国家在线相亲,互为医生的夫妻俩相见的第一件事就是确认对方有没有长胖……这种种一系列的行为均体现出医护人员作为普通人的喜怒哀乐,脱下“战袍的他们是父亲、母亲、妻子、丈夫、儿女,是大众身边的普通人。这些丰富多元的形象就像是一面镜子,将共同聚集的光亮照耀在医生群体身上,令医生形象更加立体、鲜明。
二、《人间世》抗击疫情特別节目中的价值呈现
1.真实再现抗疫过程中的战疫时刻
纪录片由于其自身“真实性”的核心属性,与含有虚构成分的影视剧等相比有着天然的优势。能够客观真实的记录并呈现抗疫过程中所发生的点滴事件。《人间世》抗击疫情特别节目的摄制人员深入到武汉抗疫一线,摄制组蹲点拍摄了28天,用镜头记录下战场上医护人员与患者们之间发生的真实故事。影片中所有的镜头都是摄制组亲自记录下的,与传统医疗纪录片中的情景再现不同,镜头所传递的信息都是真实发生的,带给受众的沉浸式体现与情感冲击也就愈发强烈。真实感成为了该部影片最大的特点。并且《人间世》的镜头画面从不避讳生死,记录生的欢畅,也记录死亡的心痛。无论是病房内患者暴躁焦虑的情绪、拍摄患者手术时的生死时刻还是太平间内停放的患者遗体,影片都是做到完整呈现,没有用马赛克等加以掩饰,从而保障其真实性的有效传递。例如第五集《武汉来信》中援鄂护士小丽的母亲由于感染新冠入院治疗,期间作为女儿的小丽一直坚持给母亲写信,鼓励母亲不要放弃。随着剧情的深入,最后小丽的母亲还是不幸遗憾离世,没有像影视剧中的大团圆结局那样好转起来。《人间世》中对于死亡的诠释与表达更加残酷也更加真实。
除了场景真实,影片对于細节真实度的展现也极为考究,例如第一集《红区》中医生为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做手术的场景,由于患者体内有新冠病毒残留,手术前要带好护目镜、防服、口罩等一层又一层的防护措施。在这样闷热高压的环境下,医生的汗水熟透了三层厚的防护服,通过镜头医生胸口的汗水印记清晰可见。并且在医护人员的个人采访时,他们的脸上也有着戴护目镜遗留下来的压痕。细节的处理使得影片情感的表达更加真实感人,也从侧面印证了抗疫过程的艰辛和医者的仁心。
2.“希望”为主旨的价值导向
《人间世》作为医疗类纪录片并不避讳对于生离死别场景的刻画,片中有对病人手术场面的直接表现以及记录下病人们死亡的信息。这些画面的呈现并没有给影片整体基调蒙上一层阴影,反而是借助“死亡”这一话题引发受众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该片整体所传递的价值导向是乐观和对生活的希望。疫情之下人类自身的不抛弃不放弃和对生活的希望成为影片的基调之一。例如在第一集《红区》的结尾处,医院病房昔日的人满为患到今日的空空如也,即便是面对凶猛的病毒,人们也依日凭借着自身的努力和对生命的望冲破了红区迎来了新生。展现出人类自身强大的生命力和顽强的意志力。此外对面疫情,乐观豁达的态度在本片的刻画中也尤为常见,以医护人员为例,即时面临着高强度的工作和被病毒感染的风险,他们也依旧能保持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在病房内合唱那些花儿、和病人一起跳舞、做游戏等,均能体现出中华民族的乐观与积极。影片通过与病毒的博弈向那些平凡而又伟大的英雄致敬弘扬了中华民族的抗疫精神,并将“希望”作为影片的价值导向,从理性的角度出发引导受众对于生命价值的思考和保持对生活的热爱。
结语
医疗类纪录片作为当下现实主义题材影视中较为火热的一类,在反映社会现实、还原医生形象、记录真实影像、传递希望主旨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而《人间世》抗击疫情特别节目作为医疗类纪录片中质量较高的一部,有着许多的优点值得其他医疗纪录片借鉴。与此同时,医疗类纪录片在创作的过程中也需要把握纪录片真实性与艺术性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真实性是纪录片的根本,如何在保证真实性的前提下提升纪录片的艺术性是每位医疗纪录片创作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注释
①孙洪.浅析影视纪录片剪辑的特征[J].文艺生活,2015.
②陈振浩.人物纪录片的叙事视角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9
③张欣一.浅析纪录片故事化的悬念设置[J].新闻前哨,2020
④张欢.医疗类纪录片《手术两百年》的创新维度与问题审视[J].中国电视2020
参考文献
[1]翁希典.浅析中国医疗题材纪录片的叙事视角[J].当代电视,2019.
[2]张欢.医疗类纪录片《手术两百年》的创新维度与问题审视[J].中国电视2020
[3]王丰嘉.医疗题材纪录片叙事策略研究——以纪录片《生门》为例[D].杭州:浙江大学,2018.
[4]王宇明,何静.医疗类纪录片《人间世》的创作特征与价值导向[J].电视研究,2017
[5]吴启越,刘雯.新媒体视域下绿色传播的实践与策略研究[J].新闻知识2019.
[6]张晓蕊.绿色广告的受众逻辑研究[J].大众文艺,2019.
[7]陈相雨,潘镜羽.接受美学视域下的领导人媒介形象塑造[J].传媒观察2018
[8]张银柱,蒋守龙.韩国电影《新世界》画面内容与音乐应用探究[J].大众文艺,2018
[9]黄慧敏,吴成晨.浅谈话刷《早餐之前》中罗兰太太的角色塑造[J].大众文艺,2018
[10]蔡雅雯.绿色广告的情感传播术[J].大众文,2019.
[11]蔡雅雯,杨登洲.提升绿色广告话语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大众文艺2019.
[12]曹青云,张刘刚.我国参与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建设的动因、困境及路径[J].戏之家,2019.
[13]张力引.绿色广告的诉求类型研究[J].大众文艺,2019.
[14張晓蕊.大众传媒视野下中国茶文化的传播困境与对策研究[J].大众文艺,2019
[15]陈雨萌.传播视域下红色文化空売化的成因与規制[J].艺术科技,2019
16陈相雨.新时代我国广电体制变革的现实动因和框架要求[J].今传媒2018(26)
[16]蔡雅雯.环保认同与社会责任:绿色广告话语的形成逻辑分析[J].新闻知识,2019.
[18]陈雨萌.商业科普:绿色广告价值新探索[J].戏刷之家,2019
[19]张晓蕊.微信公众号植入广告传播效果评价体系应用研究[J].戏剧之家,2019.
[20]代淇.绿色广告的监管缺陷和制度规训[J].戏剧之家,2019
[21]代淇.色广告的管理困局及其化解[J].大众文艺,2019
[22]张晓蕊.大众传媒视野下中国茶文化的传播困境与对策研究[J].大众文艺,2019
[23]吴启越,刘雯.浅析网络时代抗争运动的视觉化嬗变与机理[J].戏刷之家,2018
[24]陈相雨.新时代我国广电体制的价值研判及改革面向[J].新闻传播,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