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与吉祥:明清民间木雕纹样传拓形态及文化实践

2021-01-13 05:03刘喜林刘政
艺术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纹样

刘喜林 刘政

摘要:以明清民间木雕纹样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木雕纹样的历史梳理,探究其文化因素和寓意象征,对具体的木雕拓片进行图式分析,呈现出其社会历史文化意义,从而反映不同时代对木雕纹样的整体审美追求和美学风尚。

关键词:明清民间木雕 纹样 传拓

中国古代的先民对草木有着浓厚的情感,“自然比德”和禽兽比德”成为先民的审美意趣和道德的指向,而他们对树木有着更为多重的实用功能和审美趋向,古人把信仰和精神表现在对木制品的造型和细节刻画上,古人充分利用木头的特点,构建了中国的传统的木质结构的房屋和建筑,同时在木头上操刀不辍,用雕刻技巧,传达古老优秀的中华传统民族文化。甚至被誉为“凝固的诗,立体的画”,可以说中国古代木建筑及其构件不仅是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在古代建筑上所表现出了充盈的智慧和精湛的技艺,也赋予了美好的寄予和文化内涵,更是中华审美文化嬗变的历史。

就建筑的“材料的不同,结构方式不同,建造出来的房屋形态自然不同。而即使用相同材料与同样的结构方式,在不同国家与地区,也有不同的文化背景、自然环境与人文精神,其也会出现不同的形式。”其实建筑除了传统的差异,还存在宗教信仰、艺术喜好与传统成为不可或缺的因素。提及中国古代木建筑,不仅是实用和居住,更是文化的空间区隔和中国艺术的展现,而木建筑整体古典精致,园林俊秀,就其细部来说缺少不了中国建筑雕刻,民间俗称“三雕”(包括木雕、砖雕、石雕),中国建筑通过石雕、砖雕、木雕来承载历史文明的物质和精神形态,其中最为精细华美,玲珑剔透的,当属木雕。中国古代建筑木雕,具有美学艺术鉴赏性,又具有实用性,两者相互交错,无法分割,在生活中发挥实际的作用,这就是文化发展的必然。“木雕花版是传统文化的物化载体。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古老民居和家具逐渐的淡出人们的生活也代走了我们的文化记忆。保存好、研究好其中的木雕花版并将其中的文化信息传递下去、宣传开来,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需要。

千百年来,木雕工匠本这种“漫不经心"的积累,竟然逐渐长成了参天大树,无名的木雕工匠们,创造的木雕艺术,其纹艺意境,福荫后代。木雕“纹艺”,已成为一种意境、一种艺术魅力。木雕纹艺之美,不仅是视觉享受的装饰之美,藏身其中的风俗故事,蕴含深刻的精神之美,代表着百年来,普罗大众在居处所安放的心灵之美,是中国传统木雕纹艺意境之美。木雕纹艺的意境,是根深蒂固、源远流长的。木雕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距今7000年至5000年前,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木雕。由于木材脆弱的性能,木雕很难在正常情况下保存久远,对唐代以前的木雕作品存世稀少。明清时期,官廷建筑逐步走向规格化,而这一时期的民间建筑却是大放异彩。民间的四合院、进深房、围屋、吊脚楼和窑洞等民间建筑都是大放异彩。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越是带有地方特点的,越是有可能成为世界的。这一时期,是木雕艺术的鼎盛时期。老木雕具有文化深层次属性,因为其具有实用性又兼具审美性。即:民间建筑的实用功能不言而喻,而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既依附于建筑实体而存在,同时又超越了建筑的实用功能,两者相互交错。雕梁画栋之间,能够体味出古人的内心世界。从艺术的角度欣赏木雕,是很有趣味的。聪明的远古先民,托物寓意,纹艺赋予福、禄、寿、喜、财、文、吉、子、安、乐、康、,并将其升华、凝聚为能被理解的具有象征的纹样,有直接的、有抽象的。千百年来,每个朝代纹样,都是承继的,同时又带有各个时期的特点。

庞朴对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进行区分,前者是死的,后者是活的,前者是博物馆化的,后者是当下存在着的。也就是我们延续的是文化传统,并不是把明清民间木雕花版封存,也不是作为展览的装点,而是对其物质形态的承传,更是对其的媒介再造和绘画纹样的重组。其实就传统不仅是延续,也是对文化记忆和地理感知的追述,如宋代风格的《蝉肚螭龙雀替》早在宋代李诫《营造法式》就有记载,又替称为绰幕,在这对螭龙蝉肚绰幕中,储存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体现千古先民的荣耀,焕发着耐人寻味的意境。其实木雕纹样的长期流传下来,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纹样特有的形式之一。龙,为祥瑞之物,看到此件宋代螭龙雀替,观者就会想到祥瑞,同时,雀替,作为古代建筑构件,又具有实用性。其实木雕传拓技艺,是我国一项古老的传统技艺,是使用宣纸和墨汁,将木雕、额上的纹样,清晰拷贝出来的一种传统手工技艺。许多已失散、毁坏的历史文物,因有拓片传世,オ能感受文物的内容与风采。如,中国古代石碑都有拓片,从宋代开始,这些拓片就结集成书,欧阳修和洪适是整理拓片的先驱。当代,有些名碑已遗失,由留存的石碑拓片,我们依然可以欣赏到中国书法的神韵。其实木雕传拓和重组不仅是技艺,也是文化的象征和再延,象征“这一术语较为确当的含义应该是,甲事物暗示乙事物,但甲事物本身作为一种表现手段,也要给予充分的注意。”具体来说木雕拓片《喜相逢》:一对喜鹊,一枝蜡梅花,弯曲有致,自下而上,一气呵成,枝干秀长,梅花主枝粗壮随势偏左,枝丫偏右,枝梢数朵梅花有全放,有含苞待放。疏影清雅,花色秀美,一对喜鹊,一静一动,踏枝而立。右侧:文字花板,黄杨木高嵌篆书。而今未问和美事,且向百花头上开,款识为月下、弹琴,有着美好的寓意和期予。而木雕拓片《紫烟升处百花开》,此幅作品中央以柿蒂纹开光,柿蒂纹四角呈石榴状,寓意多子多孙,世代兴旺。开光中心雕饰三足香炉。板面上半部分有二朵缠枝牡丹,二朵缠枝芙蓉,板面下半部分有四朵四季缠枝菊花。整个板面可以说是百花齐开,洋溢着勃勃生机,且板面布局不是常见的对称美,而是种参差错落的美,更给人一种目不暇接、触目生春之感。香炉为什么總是居于核心地位呢?因为它代表着全家的希望,是家族凝聚力的标志。中国人祭祀祖先也好,供奉神仙也好,总是双掌合什,面观一炉香。所以香炉永远会把人的目光集中起来,它在花板中居于中心位置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不二之选。李白的诗云“日照香炉生紫烟”,不仅是写香炉峰之景,中国人读着就会心中产生暖意,就会有一种美好的期待,这是文化符号最经典的使用。“紫烟升处百花开”它会引导观者的目光由主心向四周散开,把他们心中的核心愿望转化成各种各样的美好追求。而木雕拓《博古图》画面繁复华美;中心雕饰长颈花瓶,瓶腹雕饰团寿纹,瓶插花卉,花瓶放置三足置物架上,置物架工匠也是用心雕饰,下树叶盏,雕工精细动感;左侧雕饰元宝盆插,盆腹饰花纹,盆底饰莲瓣纹,盆内盛花卉,盆插置于方形置物架之上,置物架满雕几何图形;右侧雕饰笔筒,筒身雕饰花纹,内置文房器物;逸绶带连接中心与左右两侧,画面充溢祥和的气氛。整幅画面,古意盎然,线条错落。木雕拓片《龙烟散罢石榴红》,传拓中央以石榴纹开光,寓意多子多孙,世代兴旺,开光中心雕饰三足香炉,云雾徐徐而上;香炉四周雕饰桃纹、折枝花卉、文房器物;板面上、下半部,是对称雕饰拐子龙纹。龙纹、香炉、石榴纹构成这幅传拓的核心画面。香炉最美的姿态,不是被擦得一尘不染,而是有袅袅炉烟升起,在氤氲缭绕中催生了人们的企盼,所以命名此幅作品,要让人联想到香的姿态和香的味道。炉香的姿态人人的脑子里都有,所以用“散”两字足以促发人的联想。味道呢?恰恰香炉左右就是龙纹,而“龙脑香”就是古代香中珍品,李清照《醉花阴》云:“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这里的“瑞脑”就是“龙脑香”,所以用“龙烟”两字,香的味道就呼之欲出。“龙烟散罢”,既写烟的美好姿态,也写烟的迷人味道,在这样的美好氛围中,石榴开花结子,饱满成熟,所以用一“红”字来为黑白色的传拓添色彩,其目的仍然是促发人的美好联想。“龙烟散罢石榴红”虽像是七言诗中的句,但不是说诗句就代表着诗意,文字的诗意指的不是像诗的文字,而是指文字能给人想像的空间,它使静态的画面成为了种生活的场景,让观者沉浸其中,回味无穷。正如黄光男在《中国纹饰及其象征意义序》中所说:“装饰”和“美化”是人的本能,除了纯粹装饰性的各种图像和符号之外,多数纹饰都具有特殊象征意义,若没有深入了解,中国人长久累计所得的生活经验、哲学和文化背景,便无法全面了解与掌握。

传统木雕传拓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美学观念和丰富的民俗性,又重创中国古代建筑的木版雕花,是一种艺术,更营造了艺术的场域和空间。

参考文献

[1]楼庆西.《中国古建筑二十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

[2]徐艳国.《明清木雕花版雅赏·前言》.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美]韦勒克,沃伦,刘象思,邢培明,陈圣生,李哲明译.《文学理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

猜你喜欢
纹样
传统装饰纹样衍生图一四季
吉祥纹样插画设计
蒙古族图饰纹样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浅析彩陶纹样与青铜纹样的发展脉络与传承关系
瓷上莲 历代瓷器上的莲花纹样
西夏陵出土砖饰纹样与特点
《2020年杭州亚运会纹样设计》
藏族传统纹样中几何纹样的类型及其文化解读
袁飞纹样设计
经典的艺术几何纹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