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懿
摘要:随着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水彩画在传入中国后迅猛发展不断壮大。历经百年,水彩画在我国已经进入相对成熟的阶段,为丰富画面的表现カ,画家将中国画元素融入到水彩画中,使水彩画展现出别样的艺术魅。国画与水彩画虽分属中西两个画种,但无论从绘画过程、材料工具还是技术效果都存在着相似之处,我国水彩画在发展的过程中,既要继承传统绘画的民族精神,又要汲取国外先进文化的特点。通过对中国画材料工具在水彩画创作中的应用,寻求两个画种之间的异同,进行画种之间优势契合点的融合,从而推动水彩画的创新。
关键词:中西融合 水彩画 中国画
水彩画起源于16世纪的英国,伴随清初“西学东渐”传入中国,它几经沧桑,扎根于中国深厚的文化土壤当中,经过了百余年的发展,形成了空前繁荣的新局面。随着现代审美需求的提高,以及水彩画和中国画诸多的共性,力求寻找画种之间的和谐统一,探究水彩画绘画过程中中国画元素的运用。
一、中国画与水彩画的区别与共性
1.水彩画与中国画在材料工具上的异同
以水为媒介是水彩画与中国画最大的相似之处,水彩画通过水来表现通透灵动之感,中国画又称为水墨画,可见水在两者中的重要地位。水在画面上干枯后留下的痕迹,正是水彩画与中国画中最显著的共性;除此在用笔方面,水彩画和国画都讲究笔的弹性和柔软度,大多吸水性较好,水彩画多用于貂毛笔或圆头笔,国画多用于狼毫笔、羊毫笔,但随着两个画种的相互沟通,根据画面的需要或笔的含水量的多少,形成了工具的互通;在用纸方面,虽然都是在纸张上作画,却有着较大不同,水彩画的纸张比中国画的纸张质地更为坚硬,分为机制与手工两种,含棉量也有所不同,在作画时渗化的速度要慢于国画的宣纸,而中国画的纸张较柔软,分生宣和熟宣两种,含棉量大,通过渗化更易出现晕染的效果;在调色方面,水彩画在调色时用调色盘调和水和颜料,而国画则是用台调和水和墨;在颜料方面,水彩颜料多为植物性颜料,经水调和后,大部分的颜色是透明的,颜料沉淀较少且不易覆盖,国画颜料是矿物质颜料,经水调和后颜色更为厚重,颜料沉淀较大是可以覆盖的。
2.水彩画与中国画在绘画技法上的异同
水彩画中较注重于塑造形体,以写实为主,所看即所得。在中国画中,谢赫的《古画品录》中提到“六法”,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气韵生动是六法之首,描绘形象时注重的是“意”,而非形”;在技法方面,国画中有皴、擦、点、染等,水彩画中有撒盐法、滴油法、喷水法,刀刮法等,根据两个画种材料工具的特性研究的,水彩画也会融入中国画技法,使画面更具表现力;水彩画和中国画都有留白的艺术处理,水彩画中通常会使用遮挡液来完成,但遮挡液有时过于死板,更好的方式是留出空白的纸张,使画面更加自然,具有美感。大面积的留白有时是为了表现阳光或雪景,画面对比强烈,更有意趣。国画有“计白当黑”,河流、天空等大面积留白,营造虚实相生的画面意境,给欣赏者无限想象。中国画注重意境,留白处理也是画家由客观到主观的艺术表达;水彩画和中国画都有干、湿两种画法,但效果大致相同,干画法力求落笔干脆,多用于塑造形体,湿画法能够使颜色自然衔接,表现柔和的效果。
3.水彩画与中国画在画面构成上的异同
在构图方面,水彩画遵循西方传统绘画的透视学原理,采用焦点透视,以主体物为中心,近大远小,近实远虚。中国画讲究形式美,构图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多以散点透视为主,使得画面视野广阔,构图灵活自由,冲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是中国画特有的的艺术特征。如北宋《清明上河图》(图1),整幅画面分成汴京郊外春光、汴河场景、城内街市部分,每一个部分都能独自成画。结构严谨,繁而不乱;在造型方面,水彩画注重光影塑造形体、颜色的透明等,致力于对画面整体的概括,对色彩协调的把握。而中国画表现物象的基本形式是線条,“描法古今ー十八等”,其本质就是线条的美感特征,中国画家通过自己的理解,对事物进行高度的提炼,准确的用线表现事物特征。
二、中国画绘画元素在水彩画中的应用与特性
1.颜色的运用
在颜料方面,国画颜料、水彩颜料与大量的水结合会使画面出现沉淀,因为国画料是矿物质料,且不易溶于水,它会根据水彩纸张的纹路形成肌理并出现明显的颗粒感,这是单纯水彩颜料做不到的,这种调色适用于想要表现老旧质感的题材,大面积渲染天空或背景呼应主体物。国画颜料与水彩料调和后形成的肌理加强整幅画面的绘画质感。
2.技法的运用
皴法”是中国画特有的表现技法之一,大多情况下是对于自然界的山石房舍进行描绘,有时也用来渲染气氛,早期的表现手法是线条勾勒轮廓,后敷色,随着绘画的发展,为更好地表现山石树木表面的纹路、凹凸、质地,画家归纳总结,逐渐形成了皴擦的笔法。“擦法”则是将笔的水分降到最低,笔在纸上摩擦,主要表现云雾等。在水彩画中,可多用于有斑驳质感、色彩丰富的画面。由于水彩画笔有一些局限性,加入中国画的毛笔和中国画技法会丰富画面,从而达到画面想要呈现的效果。罩染法,先铺底色,颜色厚重一些,层层叠加要表现出颜色层次,再根据画面需要平涂一两次浅色,颜色要透明、淡薄,底色和罩色的选择也要根据所描绘的物体特点。目的是使二者和谐统一,产生厚重、鲜明、丰富的颜色效果。罩染法在水彩画的创作中,主要起到了两个作用,一是罩染可以使画面统一色调,补救不和谐的部分;二是罩染法的运用要远比两种色加以调和后所产生的新色要纯净透明的多,增加画面层次。
3.线条的运用
从原始岩画、壁画、陶绘等艺术作品中可以看出,线是中国画的主要造型手段,这是形成中国画风格的重要元素,线条既能表现物象的形体、质感,又能使画面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特别是中国画中的工笔画,线条灵动流畅,极富韵味,吴道子的“吴带当风”笔法园转飘逸;曹仲达的“曹衣出水”笔法刚劲稠叠都可以作为历史佐证,在水彩画中运用的线更注重的是对形体的描绘,现在的水彩画也有借鉴中国画的线条,既保留了传统水彩画用线条描绘形体,又使水彩线条流畅,具有艺术魅力,如查尔斯·雷德的《女人体》(图2)运用了极简并富于流动感的线条,轮廓鲜明,水彩画家王维新的《月初升》(图3)画中的船大多用墨色勾勒,写意性极强。线条是具有精神价值和美学意味的绘画语言,中国画中的线条既是客观物象的概括,也是作者表达情感的载体,水彩画可以借鉴并融合中国画的线条,既可以细致的刻画轮廓又能够使线条具有流畅的美感
结语
水彩画在材料工具、用笔技巧等方面与中国画有诸多相似,随着时间的推移,与中国画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特点相互融合,相互借鉴,既有创作模式的冲突,又有异曲同工之所在两者的创作手法和构思框架都给彼此注入了新鲜血液,呈现出新的气象。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不论是对于中国画还是水彩画而言,都应取其彼此精华部分,了解水彩画与中国画的异同和中国画元素在水彩画中的运用,加强理论和实践性操作,在学习过程中加强探索和创新,从而使两个画种焕发出更具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绚烂色彩。
参考文献
[1]陈曼佳.国画元素在水彩画中的运用[J].大众文艺,2019,15:71-72.
[2]黎霞.浅谈水彩画与中国画的相互借鉴和运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8(11)
[3]钱晓品.中西绘画交融视域下水彩画在中国的演进[M].河北省:河北科技大学,2018.
[4]苏日嘎.宋步云水彩画艺术研究[M].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
[5]赵振华.借力笔墨“意趣”的当代水彩画创新思路[J].美术,2019(5)
[6]闫曦,杨晨.浅议国画元素在水彩中的运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6(23)
[7]赵娜.略谈水彩画中国画元素的渗透[J].美术教育研究,2016(24)
[8]徐志兴.中国书画美学概论[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16.
[9]姜华.浅谈水彩画与中国画的相互借鉴和运用[J].艺术教育,2016(7)
[10]陈淑敏国画元素在水彩画中的个体特色运用分析[J].艺术科技,2015(6)
注:本文系2020年黑龙江省艺术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研究成果,课题名称:新水彩人文主题创作与表现研究,课题编号2020B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