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研究

2021-01-13 00:48:14黄妙红欧海锋
科教导刊 2021年27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村振兴培育

黄妙红 欧海锋

摘要高校实践平台是大学生学习和工作的重要途径,更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立足于“乡村振兴”战略,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等一系列行动,认真分析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产生的主体要素、传播要素等困境。探究乡村振兴战略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现实路径,也是实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的价值融合、价值体验、价值践行。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27.033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Path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Based on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HUANG Miaohong, OU Haifeng

(Xiame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Xiamen, Fujian 361021)

AbstractCollege practice platform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way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study and work, but also an effective carrier for cultivating socialist core values. Based on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 series of actions such as "Youth Red Dream Journey" were carried out, and the difficulties such as main elements and communication elements in the process of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were carefully analyzed. Exploring the realistic path of integrat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nto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is also to realize the value integration, value experience and value practice of college students on the national, social and personal levels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Keywordsrural revitalization;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cultivation

習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1]高校则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在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要将其融入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中,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因此,深刻审视高校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境,在高校教育实践活动中吸收、借鉴、总结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创新路径,对大学生在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具有深远影响。

1审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困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2]面对当前国内国外的新形势,大学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同样出现的问题与危机,笔者将从三方面阐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要困境。

1.1主体要素:知行统一坚持难

高校学生正处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好奇阶段,面对不同意识形态的不同话语,其鉴别能力有待加强。当纷繁复杂的意识形态话语向他们涌来时,高校学生则会产生选择的迷茫和困惑。“自由、民主、平等”的普世价值让学生在意识形态的选择和评价上有所迟疑和紊乱。因此,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出现知与行无法高度统一的困境。高校学生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立场受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而产生动摇的倾向。

1.2环境要素:功利主义消除难

当代大学生在价值观念的选择上产生多种价值观兼容的现象,抱着“不排斥”的态度接纳部分非主流价值。特别是在高校学生价值标准务实化和价值观念边缘化的层面上,更加凸显多种价值观的兼容性。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独立意识和个性化的追求也日渐凸显。特别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决胜期,没有实现学生的切身所需,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也将是难上加难。总而言之,我国的社会转型也深刻地影响着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念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无论是务实化还是边缘化,都不利于主流价值观念的建构。

1.3内容要素:合法权益保障难

高校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时期,虽然对待事情有着自己的价值判断,但很容易受到错误思想的影响。“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高校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更有效的平台,不可否认网络传媒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但也造成了主流意识层面建构问题的负面影响。因此,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若只是一种“冲刺”模式,那么就会造成学生对其认同也只是一时之举。

2借鉴:乡村振兴战略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现实路径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并把它提到战略高度写入党章,充分强调了“三农问题”是关乎我国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这是我们党为全面实现小康,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步伐的重大战略决策。同时,为加强农民的幸福感,促进农业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要从内部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在实践中推进乡村振兴,大力发展生产力,而且要加强外部的灌输,引导、推动更多的资金、人才等要素流入农村,带动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进程。培养青年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战略,不仅能够使乡村得到发展,更使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有效培育。在这个过程中,乡村振兴具体做法包括:第一,维护行动:修缮改造上百个古建筑,占古建筑总数的91%,包含一栋红军遗址。旨在使乡村文化活力再现,发展旅游产业,具备脱贫致富的能力。第二,改造行动:古田镇五龙村改造提升规划设计。通过古建筑改造,提供研习、美食和旅宿多元组合的大众红色文化体验。带动农村精神风貌的提升,更使大学生在改造过程中深入红色文化教育,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第三,融合行动:“人社会环境”实践教育成果展、论坛等。大学生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行动中,学生从“旁观”到“核心”,成为活动参与的主体,主人翁意识明显增强。在活动中学生得到社会认可、他人尊重、工作成就,引领学生实现自我价值。

2.1注重主体引领

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一定要练就过硬本领。学习是成长进步的阶梯,实践是提高本领的途径。青年的素质和本领直接影响着实现中国梦的进程。”[3]也就是说,高校对学生在实践方面的培养是新时期迫切需要的。如何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载体的认同感,是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前提条件。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让大学生充分了解发生在乡村的“四史”故事,了解党的光荣传统、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注重思想引领的首要因素就在于理念创新。一方面,发挥大学生主观能动性,在“吸收什么”和“如何吸收”中发挥主导作用;另一方面,乡村的道德模范是社会的价值标杆,是我们生活中鲜活的事例,同时他们的身上具有淳朴、坚韧的性格,他们能引起群众的共鸣,对于当代大学生有着突出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能够在大学生的改造过程中引导价值取向,激发认同社会的道德、价值和规范。

2.2拓展传播方式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作为一项整体运行的工作过程,为使实践育人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就需要学校与社会各组织单位的协同育人,构建更加广阔的平台,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间的传播方式。这就需要在实践中实现内容、形式、效果等多方面的创新,搭建更加切合学生利益、满足乡村发展的实践教育平台。拓展传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创新的首要环节。针对不同的实践内容和目标,高校师生可选择有利于实现效果的创新实践形式。高校为主导的实践育人的工作共同体、企业单位为主导的实践育人的工作共同体、政府为主导的实践育人的工作共同体。这些不同模式的转换,使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模式更加多样化。

第一,鄉村振兴战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所达成效具有一致性。无论是学校、社会或是乡村,形成利益共同体,宗旨是实现国家人才的培养和促进城乡一体化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通过百姓的语言来表述。一方面加强表达方式的通俗化;另一方面加强表达方式的生活化。第三,将乡村振兴战略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必须两者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学生进入社会,为自身未来的发展埋下良好伏笔,实现自身的素质拓展,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意义。同时,在对乡村振兴的一系列行动中也获得了在校青年学生的创新想法和新的工作思路,成为社会发展的“智囊团”。在这种良好合作下,每一主体都将实现自身的发展和收益。

2.3营造传播环境

传播环境是各个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十九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的思想深入人心,同样在高校中,也需要依法行事,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许多环节都需要一些制度的保障,从而使高校实践培育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更需要一个长效机制的保障,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所谓长效机制致力于培育工作的长期发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能够在一定时间内持久地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其中包括各环节相互之间形成和谐持久的工作状态。

首先,组织机构政策的出台。每一项实践育人工作的展开都是由特定部门来承担的,在实施过程中发挥主导和解释的作用,应该树立起一定的责任意识。建立完善的责任负责机制,使参与活动的每一个成员都能落实自身的任务。同时,在高校和乡村之间也能够把握正确的工作方向,不断促进学生和乡村的共同发展。在这样的保护机制下,无论是学生、学校、乡村还是政府,都将始终遵循一个合法的机制开展工作。其次,大学生自身的价值取向和家校、舆论、文化等环境因素都会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效果。每一项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需要组织者和参与者的共同完成,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认同。在网络传媒流行的时代,消息的传播速度是十分迅速的,更要善于将大众传媒作为我们活动的载体。充分发挥电视、报纸、网络传媒等宣传,将实践育人工作的开展中创新思路与全社会进行共享,在社会上引起共鸣和认同。同时在实践中也要树立典型人物,在学生中起到榜样示范作用,激励学生参加到实践育人的工作中。

3发展:“乡村振兴”战略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三层现实价值

乡村振兴战略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将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进行科学的价值认同、价值体验、价值践行。

3.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融合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现代国家的标志。富强是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议题。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规定;民主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民主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实现国家的文明决定了社会、个体的文明水平,实现国家的富强、民主、和谐是社会团结稳定的基础,是个人幸福与自由的保障。乡村振兴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培育,让大学生走出象牙塔的学生才能感受到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在振兴乡村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培育国家责任感。

3.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体验

让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行动,第一,有助于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让乡村在年轻血液的带领下大步发展,从而促进区域平衡发展;第二,促进社会公平,在农村人口逐步转移到城市,而农村进程缓慢的社会大条件下,让大学生反哺乡村,同时社会也给予振兴乡村的行动以资金、技术、制度的支持,更好的带动社会文明的发展,带动乡村同现代化社会接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体验充分在农村中氤氲。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给大学生宝贵的实践机会,培育了大学生对社会层面核心价值的体验。

3.3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践行

十九大以后,党中央强调培育四有公民,即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这不仅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更是在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道德素质等方面全面提升。大学生需要这种实践活动来培养自己的责任感,高校这样才能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切实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尽快形成强大合力,积极营造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乡村振兴战略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既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更促进了自我价值的实现。中国历来为礼仪之邦,以培养谦谦君子为人生最高理想。乡村振兴行动所具有的丰富物质内容和精神内涵,引导大学生理想信念、道德素质、价值观念朝正确的方向发展,对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具有重大的作用和意义。在个人层面而言,学生从“旁观”到“核心”,成为活动参与的主体,主人翁意识明显增强,引领学生实现自我价值。

本文系2018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立项“利用‘乡村振兴行动’促进大学生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研究”;(项目批准号:JAS180799)2018年中青年思想政治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立项项目“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的乐学引导——基于‘游问行讲演’五位一体的探索”(项目批准号:JZ180139)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EB/ OL]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2/25/ c_119499523.htm,2014-02025.

[2]习近平.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

[3]习近平.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EB/OL] .http:// cpc.people.com.cn/xuexi/n/2015/0504/c385474-26942849.html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村振兴培育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当代党员(2017年23期)2017-12-20 21:42:47
一个高中生眼中的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经济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环球时报(2017-12-02)2017-12-02 04:50:09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7:13:51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56:25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40:02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中国火炬(2014年3期)2014-07-24 14:44:39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
中国火炬(2011年3期)2011-08-15 06:5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