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民币正向我们阔步渐行渐近

2021-01-13 20:52张国云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货币人民币数字

张国云

庚子岁末,数字货币再次火出“圈”了,成为时下人们聚焦与乐道的热门话题。

正如《人类简史》中所言:人类之所以成为地球的主宰,就在于人类能创造并且相信“虚拟的故事”。

先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故事:12 月11 日晚上,数币一片欢腾,我的老领导,原国家发改委投资司司长、现任苏州市委书记许昆林,随着他手中的手机触碰大屏,10 万个总计2000 万元的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正式启动发放。

当天,“双12 苏州购物节”正式启幕,作为购物节的活动之一,苏州隆重推出了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活动,在有效期范围内,获得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的中签市民,均可以到指定的商户进行消费。

这次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采取“摇号抽签”形式发放。2020 年12 月5 日0 时至12 月6 日24 时,不少苏州市民涌入抽签报名通道,希望“锦鲤附体”。

从11 日8 时起,活动主办方开始通过短信和“苏周到”APP 站内信息的形式向中签人推送中签信息。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有效期是2020 年12 月11 日20 时至27 日24 时,有效期内未使用的红包将失效并从个人数字人民币钱包中收回。

目前,苏州共布设了可使用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的商户近万家,在十个市(区)板块的核心商圈均有覆盖,使用场景涵盖商场超市、日用零售、餐饮消费、生活服务等领域,同时还与京东商城合作,首次在线上布设了使用场景。在支付样式上,活动期间,除提供线下二维码支付外,还将提供线下“碰一碰”支付功能和电商线上支付功能,部分人员还可以参加离线钱包体验。

“ 双12 苏 州 购 物 节” 贯 穿“ 双12”“冬至”“元旦”“春节”“元宵节”5个重要节点,至2021 年2 月底结束。据了解,在之后的几个节点时期,苏州市还计划陆续发放面额不等的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

此举,笔者专门联系了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相关负责人告之:目前我国数字人民币研发工作正在稳妥推进,先行会在深圳、苏州、雄安新区、成都及未来的冬奥场景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以不断优化和完善功能。

听懂了吗?苏州“尝鲜”,是我国数字人民币先前计划确定的一次试点测试,表明数字货币向我们渐行渐近。

再是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12 月16 日晚间,币圈一片狂欢,自CoinMarketCap 数据显示,比特币自2009 年诞生以来,一路飙涨,首次站上20000 美元关口,创出了历史新高。

在此之前,比特币的最高价格为2017年12 月16 日的18801 美元。截至17 日发稿时,比特币短线已经突破21000 美元,报收21243 美元,一天内涨幅达9.55%。

2020 年比特币涨势格外引人注目,自3月13 日创下4705 美元的年内新低之后,比特币目前价格已急剧暴涨了451%以上。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尽管现在看来比特币有继续创新高的趋势,但回顾全年比特币走势,加密数字货币市场仍有巨大风险。个人投资者在投资加密货币之前,应该考虑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保持理性,不要盲目追多。

有人吟唱“世界如此之新,一切尚未命名”。上面来自晚间的两个故事,也刚好印证了坊间一句俗语:黑夜是一块磨刀石,把数字货币越磨越锃“亮”。

人们知道,目前数字货币主要三大类:一类是以比特币、以太坊等为代表的存在于公有链上的加密币。这类加密币目前仅在小范围人群间、特定的场景内和部分平台上流通,更多时候被当成投机工具而非支付手段被公众熟知。

一类是由各类平台或机构自行发行的存在于联盟链或私有链上的加密币。这一类型的加密币如脸书公司(Facebook)的天秤币(Libra)和瑞波公司的瑞波币(Ripple)等。这些币种在发行机构、管理方式和发展愿景等各个方面均有不同,适用范围也有区别。

一类是国家信用背书、由央行主导发行的“央行数字货币”(CBDC)。相较于存在于公有链、私有链和联盟链上私人数字货币难以完全承担货币交易媒介、价值储藏和计账单位三大核心功能而言,CBDC 背后始终有国家信用,是央行政策工具之一,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金融效率有重大影响。

这么一划分,对数字货币我们就大致一目了然。就像上面刚刚发生的故事,有些让人趋之若鹜,有些又让人高处不胜寒。

如果非要我们做一选项的话,估计多数人喜欢央行数字货币。毕竟它拥有国家主体信用背书,可以提供比传统货币更高的安全性和效率。

就像时下央行数字货币(CBDC,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的风,早已蔓延到全球经济体。无论是中国的试点落地,还是美国、日本、韩国、欧洲各国的态度转变,CBDC 正在2020 年开启着一场史无先例的“全球共振”。

不是吗?对于CBDC 概念,如果笔者没有记错的话,早在1987 年就已被经济学家James Tobin,在他的著作《维持监管差异的情形》(The Case for Preserving Regulatory Distinctions)正式提出。不过,在其后长达20 多年的时间里,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直至2013 年,才有部分国家和经济体开始关注CBDC 并逐渐布局。直到2020 年,CBDC概念才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爆发”。

随着货币金融环境与业务模式的变革,现有的业务支持系统、生产环境与人员体系都需要重塑与衔接,同时银行经营过程中的风险类型也发生了变化,如信息技术风险、数字货币体系下的合规风险等要求银行的风险管理体制机制也进行相应的革新,对新形势下的风险管控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可以肯定的是,2020 年是央行数字货币蓬勃发展的一年。据国际清算银行(BIS)近期发布的工作报告统计,截至2020 年7 月中,至少有36 家中央银行发布了其数字货币工作进展。在参与调查的66 家中央银行中,约80%的中央银行正在从事数字货币的研究、试验或开发。而该数值在2017 年仅为65%,在2018 年为71%。

作为支撑未来经济发展的央行数字货币,之所以能迅速并褚多国家接纳,不外乎这几个原因:

首先,基于账户的数字货币,甚至允许所有的货币使用者,直接在央行开立和使用账户,从技术上提供了存款业务与信贷业务脱钩可能性。

其次,央行数字货币降低了货币摩擦,促进了竞争。数字货币将降低对银行柜台、自动取款机等物理设施的依赖,消除资金转移的物理界限,跨机构资金转移更加快捷和便利。这要求商业银行降低成本,加强差异化服务能力,通过提供高附加值的附加服务,增强客户黏性,提升竞争力。

再次,数字货币将变革银行业的业务模式。一方面,实物现金电子化将导致客户的交易模式与行为习惯、银行资金运营与管理模式均发生重大变化,需要银行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与服务结构。另一方面,法币数字化将变革货币金融环境,与更广泛的金融基础设施融合,为交易机制的创新提供共享金融环境。例如帮助银行实现业务下沉,创造全新业务形态,如点对点小额信贷等。

还有,数字货币化要求银行重构其经营要素投入。随着货币金融环境与业务模式的变革,现有的业务支持系统、生产环境与人员体系都需要重塑与衔接,同时银行经营过程中的风险类型也发生了变化,如信息技术风险、数字货币体系下的合规风险等要求银行的风险管理体制机制也进行相应的革新,对新形势下的风险管控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么说话,的确让人费解,好像也偏离了我一贯的写作风格。那好吧,下面我还是结合我国国情,尽可能通俗易懂,让非专业人士也能轻松把握——

是的,2020 年我国已在深圳、雄安、苏州等地,启动了数字人民币实测阶段的工作,常常听到有人问:数字人民币与支付宝或财付通(微信支付)有什么不同?

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笔者要提醒的是,数字人民币是央行货币,而支付宝、财付通等是银行货币或钱包货币,二者的法偿性与信用等级不同,安全性和流动性也截然不同。

在这里,数字人民币属于公共产品,其投放和流通可以是免费的,支付宝、财付通则是商业服务,其经办的支付结算是要收费的;支付宝、财付通不得直接面向公众(单位和个人)吸收存款和办理现金收付,所以必须与银行存款账户(主要是银行卡)勾连,而数字人民币无须与银行存款账户勾连;还有,支付宝、财付通属于线上支付,对网络和通信设施高度依赖,而数字人民币可以实现双离线“砰砰付”,对网络和通信设施的依赖度大大降低等等。

可见,不能将“数字货币”与“各类支付”混为一谈。数字人民币就是人民币的数字化,是人民币总量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是其表现形态与支付运行方式发生变化。

简单地说,数字人民币属于“货币”。支付宝、财付通等主要是货币“支付”运行体系,它们本身并不是“货币”。

为什么这么定论?

一方面是它们货币支付运行方式会有不同。央行将其投放的数字人民币定位于流通中现金(M0),不代表数字人民币就必须严格按照现金的式样和支付运行模式进行设计与管理。

当央行明确其投放的数字人民币就是人民币的数字化,定位于M0 之后,很多人就想当然地认为,数字人民币也必然要区分不同面值,要有数字人民币APP 或钱包类似现钞的画面设计,特别是要有每一张数字人民币的编号与识别密码等,从而保证央行能够跟踪每一张数字人民币的去向,强化数字人民币的使用监管等。

实际上,这种想法完全没有从传统的货币现金思维中跳出,真正适应“数字货币”的要求。如果这样做,在实际支付结算时,就势必会出现大量找换差额的问题,如果还需要传送和显示不同的彩色画面,则会增加大量运行成本,完全是画蛇添足(即使是比特币、以太坊等网络内生数字加密货币,也根本不存在对每一个数字货币分别加密的问题)。数字货币完全可以对每一笔支付进行核对保真,而根本不需要对每一张货币进行验证保真!

数字人民币“钱包”实质上就是“存款”账户,所以,央行也明确数字人民币运行需要依托“广义账户体系”。

再一方面,央行投放的数字人民币定位于M0,不代表所有的数字人民币只能由央行投放,只能局限于替代现金。

就像传统人民币体系一样,央行投放的现金部分属于M0,但除此之外,商业银行还可以通过发放贷款或购买债券等方式向借款人投放货币;央行也可以通过再贷款或资金拆借等方式向商业银行投放货币。

同时,数字人民币与传统人民币相比,在货币的本质以及投放和运行大的框架体系上不会有根本性变革:

数字人民币仍属于法定货币,中央银行仍然主要负责有限的M0 的投放,以及货币总量的调控(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并负责金融宏观审慎监管,对商业银行提供必要的资金融通等;各类金融业务,特别是发放贷款和购买债券以及货币支付结算等,仍由专业化的商业性金融机构办理,央行不会取代商业性金融机构与非银行支付机构(像比特币、以太坊一样,其支付结算完全在一个平台上单层运行),从而避免对现有金融体系带来巨大冲击,尽可能维护金融体系的基本稳定。

这时,央行有可能在数字人民币运行上实现全用户、全流程的监控。

尽管央行不会从事数字人民币各类金融业务的具体处理,但央行却可以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实现数字人民币用户信息和支付数据的全面归集,从而实现对数字人民币全用户、全流程的严密监控。

具体做法可能是:央行从源头上实施对数字人民币的中心化统一管理,所有的数字人民币用户都要下载央行统一的“数字人民币APP”后才能在其下具体业务经办机构开立“数字人民币钱包”,所有的数字人民币支付结算信息,都要同步发送给业务经办机构和央行登记与核对。这样,就可以在央行形成包括所有数字人民币用户和交易数据的“数字人民币一本账”。

这可能成为数字人民币支付运行最大的看点!

当然,这种模式将给央行维护数字人民币系统运行和大数据安全稳定带来极大挑战,也存在央行数字人民币用户信息和大数据的权利保护与有效利用等深层次法律问题需要研究解决。

没错,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数字货币是未来货币市场竞争的制高点,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世界上第二大金融市场,电子商务、电子流通产业市场巨大,数字货币的发展与应用很重要。

不可否认,数字货币的发展是今后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的领域和渠道。就像11 月3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建议”)全文披露中,提及将“稳妥推进数字货币研发”之后,释放出审慎信号。

紧接着,11 月6 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0)》。这份8 万多字的报告信息量巨大,其中,涉及数字人民币体系尚无正式推出的时间表。

事实上,中国已成为全球数字货币的“领头羊”,而面对全球众多国家加快央行数字货币研发及应用进程的背景下,这一稳舵奋楫,诚如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提醒我们说的:“做对比做第一更重要”。

一切尽在不言中,下一步我们如何才能行稳致远?笔者认为至少得扛起3 面大旗——

第一面大旗就是提高政治站位,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积极参与数字货币、数字税等国际规则制定,塑造新的竞争优势”。

数字货币作为金融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将在提高交易效率、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金融稳定、优化宏观调控、畅通经济金融运行、完善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从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数字中国建设。要求我们在国内运行基本稳定基础上,亟待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推动数字人民币国际化发展,促进国际货币体系与支付清算体系等深刻变革。尤其在数字货币的应用形态、技术标准等方面抢占先机,在打造国际竞争优势中争取主动。

第二面大旗就是找准工作坐标,按照“十四五”规划的建议要求,加快“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稳妥推进数字货币研发”。

数字货币作为金融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字人民币必须坚持“二元(或双层)模式”,除央行比照M0 投放有限的数字人民币外,还需要商业银行通过发放贷款或购买债券等方式派生更多的数字人民币,推动数字人民币尽可能替代所有传统人民币,推动实物现金的支付流通大幅度收缩(现有的现金收付业务,以及银行卡相关业务势必大幅度萎缩)。目前,数字货币一方面在坚持双层投放、M0 替代、可控匿名的前提下,基本完成顶层设计、标准制定、功能研发、联调测试等工作;另一方面要遵循稳步、安全、可控原则,合理选择试点验证地区、场景和服务范围,不断优化和丰富功能,稳妥推进数字化形态法定货币出台应用。

第三面大旗就是从严把关监管,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中心化监管的原则,强化监管顶层设计和整体布局。

目前数字货币的推广应用,可能面临新的金融监管等问题需要研究解决,对商业银行支付结算、客户服务、普惠金融、产品创新等方面的影响也需要研究解决。我们必须以创新监管工具为基础,在总结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经验基础上,完善风险监控体系,适时发布白皮书,尽早推出符合我国国情、与国际接轨的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以监管规则为核心,及时出台针对性的监管规则,确保金融科技业务在业务合规、技术安全、风险防控等方面有章可循,解决因规则滞后带来的监管空白和监管套利等问题;以数字化为手段,建设数字监管报告平台,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监管规则形式化、数字化和程序化,加快数字监管能力建设,提升监管穿透性和专业性。

莫非“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正因为数字货币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化发展已经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数字货币逐步取代纸质货币具有坚实的技术基础,也更适应未来数字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在新事物出现时学会“让子弹飞一会儿”,尊重市场和用户的选择,对伴随着新生事物和未来信息革命可能形成的种种变化,应给予充分的认可和宽容。

正如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所说:“如果意外总会发生,那么,我们唯一希望能够实现的一个最终的理想,就是——学会如何爱上风。”从某种意义上说,抓数字货币就是抓发展,谋数字货币就是谋未来,不是吗?

猜你喜欢
货币人民币数字
一国货币上的面孔能告诉我们什么?
怎样认识人民币
古代的货币
你不了解的人民币
走近人民币
答数字
古代的货币
100元人民币知识多
数字看G20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