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匈战争中匈奴的后勤保障

2021-01-13 15:09
关键词:城址后勤保障马匹

侯 茁

(渤海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后勤保障是战争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后勤保障是否充足往往能够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在汉王朝和匈奴长期的战争中,匈奴作为一个游牧民族本应该逐水草而居,这样的民族按照常理来讲是不能和具有稳定供给的农耕文明政权——汉王朝相抗衡的。但根据史书记载,匈奴军队不仅能和汉王朝的军队相抗衡,且有些时候甚至能够令汉朝军队落于下风。如当时的白登之围,匈奴军队使汉高祖刘邦被困于白登山“七日,汉兵中外不得相救饷”[1]41。该记载除了说明匈奴的军队战斗力强劲之外,也说明匈奴人具有较为完备的后勤保障体系。据《盐铁论》记载:“(匈奴)虽无脩戟强弩,戎马良弓;家有其备,人有其用,一旦有急,贯弓上马而已”[2],描述的就是匈奴的后勤保障问题。学术界对汉匈战争中后勤保障问题的研究大多侧重于中原王朝方面,对于匈奴在战争中的后勤保障问题研究不多。下文将从匈奴的粮食供应、武器保障以及马匹3个角度论述匈奴的后勤保障问题。

一、粮食——后勤保障的重中之重

粮食问题是后勤保障中最重要的问题,“战争是敌对双方人力物力的竞争,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去摧毁。保障军队大量粮草的需求,是秦汉政权进行战争的物质基础”[3]。可见,粮食问题对汉王朝或匈奴而言都非常重要。

(一)匈奴内部的粮食保障

考古资料显示,匈奴是存在定居城址的,如“伊沃尔加古城”“西拜达里格河畔古城”和“龙城”等城址,这就为匈奴发展农业生产奠定了基础。在近几年的考古发掘中,这些城址出土了很多金属农具。如在伊沃尔加古城中出土了“各式的农具,铁犁、锸、镢、镰刀、石磨盘、骨铲、大型的盛储器陶瓮等,显示出这里是一个定居的、兼营农业、手工业和畜牧业以及渔业和狩猎业的聚落”[4]。除了伊沃尔加古城之外,在外贝加尔湖地区也出土了大量金属制农具。这都说明匈奴是重视农业发展的。在匈奴的墓葬中也出土了大量农作物遗存,例如:诺音乌拉匈奴墓中发掘出农作物种子,博日城址灰坑中发现大麦遗存,伊沃尔加城北墓地、伊里莫瓦墓地、切列姆霍夫墓地、达尔汗山墓地和台布什乌拉墓地均发现粮食作物遗存。此外,在匈奴墓葬中出土的陶罐则是盛放粮食的陶器。这都说明匈奴地区存在大量的农业生产活动。

史书中也有关于匈奴发展农业生产的记载。《汉书·匈奴列传》中记载:“会连雨数月,畜产死,人民疫病,谷稼不孰,单于恐”[1]933,就说明匈奴是存在农业生产的,而且匈奴的最高统治者单于相当重视农业生产。书中还有匈奴人修筑水利工程进行灌溉的记述:“卫律为单于谋,穿井、筑城、治楼以藏谷……即穿井数百[1]971”,说明匈奴人在当时已经知道通过修建水利工程来保障农业生产。综上,匈奴农业已经获得较大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障战争中的粮食供应。

(二)匈奴外部的粮食保障

在遇到灾年的时候,匈奴人只能依赖外部的粮食保障军粮供给。匈奴的外部粮食指的是匈奴从别国得到的粮食,主要获取途径有:汉王朝的赏赐、在边境和汉朝进行互市以及靠武力对周边地区和国家进行掠夺。

来自汉王朝的赏赐。匈奴和汉王朝之间历经多次战和,双方也签订了各种合约,在合约中重要的一项就是规定汉王朝对匈奴的赏赐。“于是汉患之,高帝乃使刘敬奉宗室女公主为单于阏氏,岁奉匈奴絮缯酒米食物各有数,约为昆弟以和亲,冒顿乃少止。”[5]2895这段文字记述了汉王朝由于与匈奴和亲而赏赐给匈奴财物的史实,这些财物中就包括粮食。这种赏赐的次数在史书中记载不多,但每次赏赐的数量都很庞大,如在汉武帝时期:“岁给遗我蘖酒万石,稷米五千斛,杂缯万匹,它如故约,则边不相盗矣。”[1]932汉王朝赠与匈奴的粮食数量都是以“万”或者“千”作为计量单位,而且这种赠与是长期性的,足见粮食赠与已经成为匈奴人粮食的重要来源。

匈奴的边境贸易。除了汉王朝的赏赐之外,匈奴还通过边境贸易和开设互市获取粮食。“自是后,景帝复与匈奴和亲,通关市,给遗单于,遣翁主,如故约”[1]3764,记载的就是匈奴和汉朝开始互市的情况,双方百姓可以通过互市换取自己需要的商品,这其中就包括粮食。且根据史书记载可以发现,匈奴对于互市的依赖程度较高,“汉既班四条,后护乌桓使者告乌桓民,毋得复与匈奴皮布税。匈奴以故事遣使者责乌桓税,匈奴人民妇女欲贾贩者皆随往焉”[1]945,就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匈奴对互市的依赖。虽然互市所交换的粮食数量不多,但却是一种长期稳定的粮食获取方式。

对周边国家的掠夺。匈奴作为一支游牧民族,会采取对周边地区和国家掠夺的方式来补充自己粮食的不足。“孝文十四年,匈奴单于十四万骑入朝那萧关,杀北都尉卬,虏人民畜产甚多,遂至彭阳”[1]926,记载的就是匈奴人对汉朝地区进行的掠夺。“昭帝时,公主上书,言‘匈奴发骑田车师,车师与匈奴为一,共侵乌孙,唯天子幸救之”[1]971,记载的则是匈奴人对周边少数民族国家的掠夺。匈奴掠夺粮食的情况多发生于灾年,并且每次掠夺的数量“甚多”。

(三)匈奴对粮食的储存

根据上文可知匈奴确实存在大规模农业生产,其自身生产的粮食再加上汉朝给予的赏赐和匈奴对周边国家的掠夺,匈奴获取的粮食数量还是很可观的。这些数量可观的粮食不可能在短时间之内就消耗殆尽,所以粮食的储藏问题也是匈奴人需解决的问题。匈奴人重视粮食储藏问题,并且掌握了一定的粮食储藏技能。考古发现匈奴人是有固定城址的,固定城址为匈奴人储藏粮食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基础。“于是卫律为单于谋‘穿井筑城,治楼以藏谷,与秦人守之。汉兵至,无奈我何”[1]933就记载了匈奴人修筑城池用来储藏粮食,为与汉朝的战争作准备。

二、武器——在战场上获胜的重要因素

在战争中除了粮食问题,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武器储备。《汉书·匈奴列传》记载,“长兵则弓矢,短兵则刀鋋”[1]920。可见,匈奴的主要作战工具是“弓”和“短剑”。因此,在匈奴生存之地是否拥有制造武器所需的丰富自然资源非常重要。

(一)弓

弓是匈奴人的主要作战工具,弓主要由木质部分的弓身和箭杆、兽皮制成的弓弦以及金属制箭头3部分构成,由于金属制箭头和短剑类似,因此将在下一部分进行论述。就木质部分而言,在匈奴活跃时期的中国北方地区存在大量原始森林,“西起今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居延地区,巴丹吉林沙漠南部的合黎山、北大山、龙首山,包括今甘肃省境内的祁连山(及焉支山),腾格里沙漠东端的贺兰山,河套以北的狼山,以及乌拉山、大青山,直到大兴安岭西南的山地丘陵区,被匈奴游猎民当成制造穹庐、毡车、弓矢的原料取给基地”[3],可见这些地区森林资源相当丰富,在当时已经是木材生产基地。史书记载:“岁正月,诸长小会单于庭,祠。五月,大会龙城,祭其先、天地、鬼神。秋,马肥,大会蹛林,课校人畜计。”[1]923颜师古注:“蹛者,绕林木而祭也。”[5]3752而“绕林木而祭也”也能够说明在当时匈奴生活的区域内是存在大片森林的。

在匈奴生活的地区不仅有大量原始森林,还分布着大量“人工林”。据《汉书·韩安国列传》记载:“及后蒙恬为秦侵胡,辟数千里,以河为竟,累石为城,树榆为塞”[1]533,之后汉朝的大将卫青曾经“案榆溪旧塞”[1]555。据颜师古注“旧塞”指的是“上郡之北有诸次山,诸次水出焉,东经榆林塞为榆溪。言军寻此塞而行也”[5]2474,这里的“树榆为塞”其实就是人工种植的林木,可见当时匈奴人的生活区域有相当丰富的森林资源,为战争中制作弓箭的木质部分提供了充足材料[6]。中国古代弓弦用牛筋或生牛皮等动物皮毛作为主要材料,这种材料对于匈奴这种游牧民族而言是相当容易获取的。匈奴人自己饲养的家畜,打猎猎取的动物,再加上掠夺别国与受到汉王朝赏赐所获的牲畜,为其制作弓弦提供了充足的材料。

(二)箭镞和短剑

因为短剑和箭簇部分都是金属制造,所以将两者归为一类进行说明。

匈奴虽然是一个游牧民族,但根据以往的考古发现和史书记载可知,匈奴在冒顿单于时期就已经开始定居,并且出现了很多匈奴城址。除了上文提到的遗址之外,“堵列尼村聚落遗址”“高瓦道布城址”和“陕西神木大保当城址”等都是匈奴城址遗迹,这说明当时匈奴定居的情况相当普遍。“迄今为止发现的匈奴文化分布的最北部遗存是乌兰乌德附近的伊沃尔加古城和墓地,该城是一座设防严密的集农业、手工业、军事于一体的边防城市”[7],这表明匈奴人在城镇中发展农业和手工业,并且出现了专门的手工业从业者。“随着各种手工生产活动逐渐增多,操作者经验日益丰富,制作技术不断改进,于是,有人脱离畜牧业而转入手工业的专门化生产”[8],这说明当时匈奴的手工业发展水平很高。当时,匈奴所在的地区出现了特定的生产基地,“如内蒙古大青山、甘肃河西走廊一带,是匈奴人制作穹庐、车和弓矢的重要基地”[9]。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一处大型匈奴古铜矿遗址中出土了炼铁炉和废弃的铁渣,说明此处是匈奴人重要的青铜器和铁器加工地,这样的青铜器和铁器加工基地可以为匈奴源源不断地提供作战所用的箭镞和短剑。

从考古文物的出土情况看,匈奴墓中的重要陪葬品就是兵器,主要以箭镞、短剑和刀为主,可见其作战武器供给充足。“在伊利莫瓦谷底中出土有陶器、镞、铁剑、饰牌、带扣、弓的中间附件和弓饵等,在伊沃尔加城址的F9中出土的主要是铁武器、铠甲片和大石球,在F32中出铁工具、斧、刀,在伊沃尔加墓地中出土有铁刀、剑、匕首、等金属武器,在新疆哈密市东庙尔沟墓地中发现有铜镜残片、铜斧、环首小铁刀、铁短剑和漆器残片,在新疆和静县察吾乎沟口三号墓地出土有剑、镞、刀、饰牌、环等,补洞沟墓地中出土有铁鍑、铁镞、铁刀和骨勺等。”[4]

不论是匈奴人武器中的金属部分还是木质和皮质部分,原材料方面都能得到充足保障,这为匈奴对汉作战提供了强大的战力支撑。

三、马匹——战场上的不竭动力

匈奴作为一个游牧民族,其主要的兵种是骑兵,马匹就成为匈奴对外作战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史记》记载:“匈奴骑,其西方尽白马,东方尽青駹马,北方尽乌骊马,南方尽骍马。”[5]2894匈奴将汉高祖刘邦围困于白登的情况,就生动说明了马匹在汉匈战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马匹的数量和质量

作为游牧民族,匈奴很早就懂得驯化野马为己所用。在匈奴人最早活动的区域——阴山和河套地区出土了一批岩画,岩画记录的就是当时在该地区生活的人们驯服马匹的场面,“从阴山西段的狼山发现的一幅狩猎岩画,画了多种动物,两个人正拉弓搭箭瞄准中间的一匹野马,旁边还画着协助他们的人。岩画表现了当时人们准备捉野马的情景”[10]。《史记》所载“冒顿纵精兵四十万骑围高帝于白登”[5]635,也从侧面写出匈奴人马匹数量之多。此外,据《史记》记载,在战争中每个匈奴战士都拥有一匹战斗马,且拥有一匹甚至两匹备用马。由此可见,匈奴人马匹的数量是很多的。但是,仅马匹的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是不够的,马匹的质量也相当重要,甚至决定着战争的胜负。根据史书记载,当时匈奴人马匹的质量相当高,“奏言:‘方秋匈奴马肥,未可与战,臣愿留陵至春,俱将酒泉、张掖骑各五千人并击东西浚稽,可必禽也’”[1]2451,表明此时汉朝人认为匈奴的马匹质量要比汉朝军队的马匹质量好,在与匈奴人的战斗中汉朝人只能智取。

匈奴人还十分重视对马匹品种的改良。史书中有很多关于千里马的记载,如“欲得头曼时号千里马”[1]3780,这表明当时匈奴马匹的精良,且匈奴人还会通过杂交技术实现马匹品种的改良。

(二)匈奴的马具

对于马匹的驯化除了需要力量和智慧外,还需要工具作为辅助,而马具是最重要的工具。根据考古发现,在内蒙古地区的很多匈奴墓葬中发现了马具,说明当时的马匹驯养技术已相当成熟。如伊利莫瓦谷地出土了马具和铜马雕塑,德列斯图依墓地出土了铁马衔,诺音乌拉墓地出土了马镖和马衔,那依玛·托勒盖墓地出土了铁马衔和马镳,西岔沟墓地也出土了马具。这些随葬品的出土说明匈奴人的驯马技术已发展到较高水平。

马匹不仅是匈奴人生活中的必需品,也是战场上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物资之一,在战场上马匹可以用作动力支撑,保证匈奴军队的机动性。在后勤保障上,马匹可以远距离运送物品,以保障匈奴战征物资充足。所以,马匹成为匈奴对外作战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资。

综上所述,正是由于匈奴军队在粮食、武器和马匹3个方面都得到较为充足的供应,才使匈奴能够在远离本土的地区长时间作战,并且能够在长达400年之久的汉匈战争中和强大的汉王朝军队相抗衡。

猜你喜欢
城址后勤保障马匹
事业单位后勤保障管理的创新与发展
扎实做好疫情防控档案工作强化疫情防控后勤保障
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 后勤保障装备走向智能化
两城镇的龙山文化城址和环壕
两栖登陆作战后勤保障研究
盛装舞步竞赛马匹的设施和管理
马匹喝水
真正的动物保护:马匹专用“跑鞋”
云南巍山龙于图山城址
由即墨古城想到的 古代城址应如何向公众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