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肺炎合并心衰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1-01-13 11:15许清华林惠香邓云珍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心衰家属护理人员

许清华,林惠香,邓云珍

小儿肺炎是儿科呼吸道常见病,严重时可致心肌损害合并心力衰竭[1]。该病发展迅速,严重时会直接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我院在小儿肺炎合并心衰的临床干预期间,应用了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结果显示该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证明该护理模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12月我院收治的74例肺炎合并心衰患儿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经过影像学及痰培养等确诊为小儿肺炎合并心衰;②患儿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包括呼吸急促、心音低钝等;③家属知情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患儿合并其他疾病,如肝肾功能障碍、肺结核、先天性心脏病等;②中途退出者。将74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观察组中,男21例,女16例;年龄(0.7±0.2)岁。对照组中,男23例,女14例;年龄(0.6±0.3)岁。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在患儿入院后,护理人员随时评估患儿的身体状况,并遵医嘱给予患儿药物治疗。

观察组患儿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成立由护士长为组长的临床路径护理小组,并邀请各责任护士为组员,根据小儿肺炎合并心衰的护理要求,开展临床路径护理干预,主要护理路径内容包括:

1.2.1患儿入院第1天:①护理人员热情接待患儿,详细询问患儿的临床症状,并收集资料。②患儿取舒适卧位,将头偏向一侧,维持呼吸道通畅,根据医嘱给氧;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及时给予各种药物,并观察患儿用药后的生命体征变化。③对患儿进行心理干预,尽可能为患儿提供安静的病房环境,减少不良刺激;护理期间通过玩具等吸引患儿注意力,以改善患儿不依从现象。

1.2.2患儿入院第2~4天:①强化对患儿的呼吸道护理,护理人员通过健康宣教的方法,深化家属对疾病的认知,使之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各项操作。②记录患儿生命体征变化,针对明显的异常及时向主治医师汇报,并做好各项辅助检查。③认真解答家属针对疾病提出的各种疑问,并详细介绍本次治疗、护理的目的与方法,指导家属做好患儿保健,如翻身叩背等,并针对患儿饮食作出详细的规划。

1.2.3患儿入院第5~9天:①护理人员遵医嘱对患儿开展巩固治疗,随着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患儿可正常进食,并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胸片复查,评估患儿的治疗效果;病情恶化患儿需行血清过敏原检查、支气管镜检查,找到病情恶化因素,为治疗提供参考依据。②指导家属协助患儿完成适当的运动,如下床活动等。

1.2.4患儿入院第10天至出院:护理人员详细介绍患儿出院后的注意事项,与家属之间建立微信联系,叮嘱家属遇到任何疑问能够在第一时间与护理人员取得联系;告知患儿复查时间,并向家属介绍办理出院手续的相关内容,并对整个护理效果进行评价。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儿护理48 h后的心率、呼吸与肝肋下增大程度情况;统计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与住院时间。

2 结 果

2.1两组患儿生命体征及肝增大程度比较 见表1。观察组患儿在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干预48 h后,其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及肝肋下增大程度均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患儿生命体征及肝增大程度比较

2.2两组患儿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见表2。观察组患儿心衰纠正时间、喘憋缓解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表2 两组患儿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3 讨 论

小儿肺炎在儿科临床上较为常见,被认为是儿科呼吸道常见病。该病具有起病急、并发症多的特征,易引发心力衰竭。在临床干预阶段,患儿年龄小且自身耐受性差,难以全面表述自身问题,导致临床治疗难度较大,影响各项治疗手段的实施。因此为了弥补传统临床干预的不足,不仅要发挥药物治疗作用,还需要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手段,才能切实改善预后[2]。传统的护理手段只是根据患儿疾病发展而采取的被动护理,无法对患儿疾病发展做出科学有效的干预;且护理期间的护患沟通效果差,无法满足患儿的护理需求。因此,必须对传统的患儿护理模式进行改进,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现代化的护理模式。该护理的关键是在充分分析某一疾病的特征及其治疗方法之后,制定针对性的、标准化的护理干预计划;不仅实现了护理手段的创新,也能改进护理模式,提高护理质量。在本次研究中,重点分析了该护理模式在肺炎合并心衰患儿护理中的整体效果,整个护理以患儿的个性化需求为切入点,依靠连续、严格的护理手段,快速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最终加速患儿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在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后,其心率、呼吸频率、肝肋下增大程度等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与住院时间也短于对照组;进一步证明临床护理路径具有理想的临床应用价值。

笔者认为,在小儿肺炎合并心衰护理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之所以能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其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在整个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期间,各项护理措施的制定、实施都是连续的,护理人员通过充分评价患儿个体差异之后,制定了一系列护理对策,并根据患儿病情发展、临床治疗要求等依次实施,这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关键。②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下,护理人员通过与患儿及其家属构建信任关系,可以保证患儿的依从性。同时,在整个护理期间,护理人员遵照护患沟通要求,详细了解患儿疾病发展情况,通过开展全面的健康宣教,耐心介绍与疾病有关的相关知识,加强了护患之间的交流,提高了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3]。③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后期,护理人员遵照预见性工作要求,对患儿出院后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详细告知家属;并通过微信等与患儿家属之间保持紧密的联系,鼓励家属针对患儿护理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时向护理人员反馈,这样才能巩固临床干预效果,杜绝不良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在小儿肺炎合并心衰的护理干预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心衰家属护理人员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三维管理在促进护理人员医疗设备规范使用及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探析感染科护理人员焦虑状况调查与对策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