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小丽
【摘 要】 小学语文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特别是在核心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在教师引导的语文阅读中,不仅需要掌握语文教学中的基本知识,还需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能够形成自己的核心素养,从而传承民族文化,延续民族精神,最终成为优秀的中华儿女。教师在探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提前对语文阅读核心素养有所认识,并在研究中发现其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最终借助以上的综合分析探索出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法。
【关键词】 核心素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历史的长河中,先辈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时至今日,古老文明与传统文化依旧引领着中华民族繁荣发展。而小学语文教育是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传递者,阅读教学在帮助学生积累语文知识的同时,也需要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积极进行教学探索,使学生在收获语文知识的同时,能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一、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阅读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广,小学语文教学改变了传统的单纯知识传授模式,而是在此基础上从情感、价值、文化、民族精神等多方面开展教育,使学生在接受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借助丰富的语文内涵,促进学生情感、民族精神等的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分量较重,教师只有在阅读教学中重视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借助自己对核心素养和阅读教学的理解,积极开展相关的探索研究,才能确保小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在具体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对核心素养有所认识,加强自己对语文教材知识的理解和情感挖掘,将语文知识与情感有机融合,使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能够借助情感与知识的综合学习,发展语文核心素养。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自身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借助自己对语文知识、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等的理解,自然而然地形成自己的阅读教学风格,学生也能在这种综合性的阅读教学中受到感染,从而获益良多。另外,教师在阅读教学开展中,在关注学生语文知识掌握的同时,还需要观察学生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的情感体验,加强人文思想的渗透,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知和理解当下的社会价值观,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认知和积极向上的精神,从而促使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中能够以良好的心态去对待人生中发生的任何事,最终为学生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以核心素养为背景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在小学教育中,语文学科是基础学科,也是重点学科,其教育内容有助于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而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学生在理解语文知识内容的同时,还需要在语文的学习中不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而隨着核心素养的逐渐推广,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逐渐认识到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在传播语文知识的同时,学生的智力、情感、性格、思维等都得到了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能够扩宽他们未来的发展道路。
三、当前语文阅读面对的窘境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缺乏思考
小学语文阅读不仅仅是教师、学生同语言文字的沟通,教师还要借助语言文字与学生进行知识、情感等的分享,整个语文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积极思考、成长的过程。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问答交流是建立在双方思考的基础上,交流促进了思考,思考助推了交流,正是交流与思考推动了学生的成长。教师如果在课堂上依旧采用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全程为学生进行枯燥的讲解,学生就没有时间和空间进行独立思考,语文知识在学生思维中没有进行加工和处理,师生之间缺乏情感纽带,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就无从谈起。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广,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积极进行改进,但由于教学方法的不当,最终的效果依旧无法令人满意。许多小学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减少了学生的思考时间,学生无法对语文知识进行深入挖掘,为了紧跟教学进度,只能放弃深度思考,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较为浅薄。还有一些教师在教学中,过于重视情感的渗透,学生思考时间短,情感体验不佳,对语文知识认识不足,学生在语文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的是重重困难,易产生厌学心理,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2.课堂提问有效性不高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是引导学生思考的重要手段。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设计的问题过难,就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令学生无法冷静思考,不能客观地对语文知识进行理解、梳理和评判,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如果问题过于简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简单问题的价值较低,影响教学效率,也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从教学质量和效率出发,设计有效的问题,从而促使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四、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探索
1.营造语文阅读情景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发现小学生对情景内的知识理解更加深刻,记忆更加轻松。教师结合核心素养与学生的特点,营造语文阅读情景,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将情感融入阅读情景中,深刻认识到了语文知识的内涵,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了培养。在进行语文阅读情景创建中,教师必须立足于小学语文教材,积极引入各种工具和手段,将语文教材中的文字表达方式转化为情景模式,便于学生沉浸在教师营造的情景中进行深入学习和思考,学生在深入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对语文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自身情感也得到了激发和感染,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了培养。
例如,在小学语文《北京的春节》一课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在备课前,应该结合文章内容,提前准备饺子、榛子、风筝、走马灯等北京特有的春节物品。教师在课堂上将自己收集的民族文化、节日等内容以视频或图片的形式展示出来,借助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之后,教师可以直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春节经历,如习俗、物品、感受等。接着,教师让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阅读,让学生根据文章的时间线索,如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元旦、元宵等,结合课文内容,借助教师准备的道具,边阅读边“过春节”。教师借助语文阅读情景的创建,使学生在春节的情景中,对北京的春节习俗等有了深入了解,并在阅读教学情境中,感受到了北京春节的热闹,加深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学生也能够借助本课的学习更加热爱祖国。
2.重视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是引导学生思考的重要手段,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有着积极作用。教师在设计阅读问题时,要积极进行有效引导,从而使学生能够在问题的引导下积极思考。另外,語文阅读教学的问题应该呈现开放性,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使他们的思维进一步扩散,考虑问题也更全面,这样有利于其核心素养的提高。教师在以上情景教学的基础上,可以借助文字留白的内容设计问题,使学生在情景中,借助自己的体验、知识体系、思维方式、情感等对问题进行思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凭借自己的猜测,借助续写等方式,分享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学生在这种问题阅读教学下,对教材内容知识进行了延伸,学生在想象中积极思考,学习的热情更加高涨。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从正面进行积极引导,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鼓励,使学生能够借助教师的鼓励,长时间保持积极的语文阅读兴趣。
例如,小学语文《少年闰土》一课主要是借助月夜看瓜、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跳鱼儿这四件事的叙述来展示闰土的聪明能干。文中内容较多,文章的难点就是对“四角天空”的理解,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由于自身与闰土生活的年代相去甚远,教师直接进行提问,难度较高。这时,教师就可以借助文章中的四个故事,创设相应的情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想象和创作,加深学生对少年闰土的理解。如在雪地捕鸟的故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站在闰土和“我”的角度,分别对捕鸟的过程进行描述,并对捕鸟行为进行分析。学生在借助续写回答提问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了闰土的聪明能干。之后,教师借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对四个故事深入学习后,让学生回答对“四角天空”的理解,学生在经过深入学习与对比后,深刻感受到了作者对自然和农村的向往之情。
3.重视传统文化的渗透
在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立足于教材,将传统文化、人文情感等进行融合,让学生在阅读学习中感受民族精神,丰富自己的情感,从而促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发展。
例如,在小学语文《伯牙鼓琴》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高山流水》的曲子,并借助曲子的节奏,为学生讲解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让学生初步感受知音难觅。之后,教师带领学生对钟子期的语言描写进行深入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尽管钟子期的出身卑微,但音乐与身份的贵贱无关,钟子期仅仅通过音乐就能够理解伯牙的心思。之后,教师让学生结合“志在泰山,志在流水”,凭借之前的曲目欣赏,体悟伯牙琴声中所表达的内容。教师将本文与学生的生活进行关联,让学生分享自己与同学、老师、父母之间的情感,引导学生想象随着自己的长大,这些人物的离开,自己的情感变化会是怎样的。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深刻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多么难得。学生在学习完本课后,更加珍视周围的同学、老师、父母,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刻。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只有依靠核心素养培育,才能满足当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教师在阅读教学的开展中,要将语文阅读内容中的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等进行融合,以创新的手法开展阅读教学,从而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郭胤鑫.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析[J].科学咨询,2020 (2):238.
[2]曾春才.核心素养视角下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J].福建茶叶,2020,42(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