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本建构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

2021-01-12 07:08:49陆丽欣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21年12期
关键词:语法教学初中英语

陆丽欣

摘  要:学习英语离不开语法,适切的语法教学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前的语法教学中存在脱离语境、学生不乐于参与等现象。教师可以适当建构文本,以便让语法在丰富的情境中呈现,让语法承载认知、承载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文本建构

语法不是教师凭空讲出来的,而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呈现出来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知语法,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不一样的文本,让学生在经历不同文本的同时,领悟语法的内核。文章以译林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5“Good manners”一课为例,探讨基于文本建构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策略。

一、建构生活文本,让语法与生活对接

教材中的每个单元都有一个语法板块,以便让学生系统地感知语法。但是,语法板块设置的文本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训练和能力生成的需要。为此,教师要在教学中补充相关内容,以满足學生的学习需要。

例如,在教学“Good manners”这节课时,“to be + adjective + enough + to-infinitive”是本单元的一个语法结构。在之前的单元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过相关句子,对这一结构并不陌生。对于这个语法结构,如果将一个完整的句子掏空,让学生去填上这一结构,大部分学生都没有问题;如果给出一个句子让学生去翻译,大部分学生也没问题。但是,如果就一个话题让学生用这个结构自由地表达,对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学习语法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会用它,在顺畅表达的同时,也让能力同时发生。首先,教师设定的话题要与原文本有关联,让学生的认知轻松迁移;其次,教师设定的话题要让大部分学生都能感知,能让情感无痕转入;最后,教师设定的话题要让学生有表述的欲望。教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家里、在餐桌上是如何展示礼仪的。这是对教材话题的一次深化,也是让学生从了解西方国家的礼仪,转向对自身礼仪的思考。教师先让学生自由表达,接着让他们对此语法结构进行相关的调整,在多次揣摩中加深对这一语法结构的理解。有的学生说:I am polite enough to say “please” and “thank you” all the time to my family. 学生将语法表达变成了一次生活经历的分享,每名学生都跃跃欲试,情感与思维共飞,灵动伴课堂生长。

二、建构时事文本,让语法与热点对接

初中生对世界的认知有时会出现一些偏颇,教师可以将时事热点与语法对接,让语法发挥正能量。教师可以就相关单元的话题和语法结合热点构建新的文本,以让学生获得多样的语法体验。

以这节课中涉及的“too...to”语法为例,教师以新冠肺炎疫情为背景,设置了这样的文本:Manners during the special time. 明显地,这是学生亲身经历的一段时光,将语法植入这样的背景中,学生的表达会自然而出。教师呈现的第一张图片是警察在春节期间依然坚守岗位,在路上检查来往车辆的场景,图片下面是家人写的一封信,学生油然地表述出这样的句子:The policemen are too busy to meet their family members. 接着,教师改变教学方式,让一名学生出示场景,另一名学生表述含有语法的句子。有名学生剪接了一张一群驰援武汉的医疗人员来不及去宾馆休息直接睡在地板上的图片,大部分学生看了之后心随之一震,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他们酝酿之后,有了这样的表达:The medical workers are too tired to get a bed to sleep. 从这两句话可以看出,在特殊时期人们的礼仪变成了恪尽职守。当然,他们也想到了武汉人民那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传统礼仪,于是他们一起画了一张武汉人民站在马路边送英雄返乡的图片,也一起说出了这样的句子:When the medical workers supporting Wuhan came back,people were too excited to stop taking photos. 由此可见,时事热点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欲望,也促使他们更积极、主动地去使用语法。建构时事文本,让语法多了时代气息,也使学生多了运用语法的机会。

三、建构反思文本,让语法与思维对接

学习语法的过程,也是学生反思的过程,既反思学习的结果,又反思相关的内容。学习语法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能自觉地在生活中恰当地运用语法表达相关的事与物,而不是通过情境建构提出语法项目,再让学生运用。

例如,有的学生在呈现时事热点时,呈现了乱扔垃圾的图片。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反思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行为,再让他们在反思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观点。一名学生说:Good manners are more important to everyone. 明显地,这是学生在这节课的学习中对有关“manners”的再反思,也是其对运用语法过程的再思考。大部分学生认为,家园的美丽是属于每个人的,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要保持干净,这也是他们反思的结果。因此,他们说出这样的句子:How you treat environment can affect how environment treats you. 这个反思的过程有学生在思想上的转变,也有他们对认知的再思考。同样,在反思中学生也有了这样的觉悟:Everyone is never too old to learn. 反思让学生学到了更多的知识,也让学生学会了自然地运用语法。因此,在语法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建构反思文本,让学生多些思考、修正的机会,更多些活学活用语法的机会。

四、结束语

建构文本是语法学习的新路径,能给学生提供更多主动参与的机会,也能给学生提供更多补充与拓展的机会。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成为文本创建的主体,要让语法因为新文本而多一份丰盈。

参考文献:

[1]唐华.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策略[J]. 江西教育,2020(15).

[2]郭小红.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本的意义建构[J]. 华夏教师,2015(4).

猜你喜欢
语法教学初中英语
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以读促写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7:08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42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38
初中八年级英语教学实践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88期)2016-11-24 14:11:33
“四大原则”助力初中英语语法教学走向高效
考试周刊(2016年88期)2016-11-24 14:07:37
新课改背景下的英语语法教学误区及教学策略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88期)2016-11-24 14:06:14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
东方教育(2016年17期)2016-11-23 10:13:09
翻转课堂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8:44
初中英语教学“四部曲”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