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艳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最佳时机。在这一阶段,学生充满了好奇心,表达欲望强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要通过正确的引导方式,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会使用表达的技巧,进行有效的交流。随着语文课堂中交流展示机会的增多,学生会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实效性,逐渐形成对表达的渴望和向往。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策略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养的提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体现了一个人思维的深度,反映出其看待问题的角度,有效的阐述和表达,能够让他人有效地理解话语中的含义。因此,教师要抓住一切机会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其书面表达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一、创设交流环境
创设良好的交流环境是有效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前提,这样学生能更快进入身份和角色的设定,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对此,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适当的交流环境,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接触到的交流环境尽可能地在语文课堂上呈现。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以下统称“教材”)三年级下册《剃头大师》这篇课文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交流活动时需要设置“童年趣事”的主题,并为学生创设交际情境。教师结合本篇课文进行情境创设:今天这节课的主题是“我的童年趣事”,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小事情都能够体现出童年的快乐,而在这篇课文中,每个人物也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你们也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趣事。有的学生回忆起去游乐场玩耍后回家的经历:回家时天色已晚,但是家门前亮起了一个可爱的兔子灯,后来才知道这是妈妈为自己点亮的。就是这一个小小的细节,让学生感受到了爱的温暖。
二、利用多种资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教育教学的手段和資源也有了极大的丰富。教师可以选择的教学辅助手段和教学资源范围越来越广泛,内容越来越丰富。因此,教师应当善用多种资源组织小学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为学生提供语言表达能力训练的机会。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或者学校提供的资源,还可以利用社会资源,结合当地地方特色,邀请名师走进语文课堂,并与学生进行互动,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小学语文课堂的深度和广度。
例如,在教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猎人海力布》这篇课文时,教师带领学生熟悉文章,并利用信息技术设备为学生展示与文章内容有关的图片或者视频,以此来创设精彩的故事情境。随后,在讲解海力布拥有技能之后,教师可以暂停讲解接下来的内容,进行提问:海力布接下来还会遇到什么事情?他会听到哪些动物的声音?那些动物都会说些什么?你能尝试发挥想象力将故事补充完整吗?在故事情境的熏陶与感染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被有效调动,从而满怀动力地与其他学生展开故事情节的交流与讨论。此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发言,将自己想象中的故事分享给大家。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想象思维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与发展,并为海力布编写了各种各样的后续故事。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的进一步培养,进而为其表达能力的提升提供保障。
又如,教材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这节课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简单地阐述,而是要让学生能够条理清晰且明确地诉说。对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设备展示与童年有关的图片或者动画,给予学生一定的启发与表达,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吸引学生的目光。教师可以用生活中聊天的语气调动学生表达的积极性,进而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与目标的实现。同时,教师还可以随机利用生活中的资源促使学生进行表达,用温柔的语言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学生积极表达,促进其表达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三、加强听说训练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听说训练设置的比重较小。但是,实际上听说训练能够让学生捕捉他人话语中的关键点,在回应时能够提升表达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此,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听说训练,让学生学会提取所听内容中的关键信息,并进行复述和表达,既提升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又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教材三年级下册《赵州桥》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收集关于赵州桥的纪录片进行播放。在观看的过程中,让学生拿出纸笔记录下听到的关键信息,并在观看完毕之后进行交流,通过这种方式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学生有意识地筛选纪录片中的关键信息,并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表达。在表达的过程中,有的学生说:自己能够利用所记下的关键信息回顾纪录片中的内容,仿佛纪录片的画面又在自己脑海中播放了一遍。训练结束后,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个任务:让学生养成观看新闻联播的好习惯,拿出纸笔记录重点新闻信息。第二天课堂上,教师可以给予学生2 ~ 3分钟的时间进行复述,学生轮流进行展示,形成“课前3分钟”的固定展示模式,既为学生提供了表达的舞台,又让学生利用科学、合理的方法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重视日记写作
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口语交际能力;二是书面表达能力。提升书面表达能力,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让学生多写、多练、多看,教师可以通过日记写作的方式锻炼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由于日记写作对学生而言相对轻松,没有特定的内容和硬性的规定,学生可以将日记当作抒发情感和个性表达的“安全区域”,在养成习惯之后,学生的写作功底有所提升,语言表达也会逐渐变得更加流畅。
例如,在教学教材六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这节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日记的形式回顾自己的小学生活,记录每一天发生的令自己感动的事情和自己成长的足迹。在学生养成了记录的习惯之后,教师再开展班会交流活动,主题是“我的校园生活”,让学生讲述在校园中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对自己触动最深的人或事等。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每名学生都能条理清晰地表达自己心中的想法。在通过日记进行记录后,学生心中有了交流的“蓝图”,每名学生都渴望表达,教师通过这种方式将书面写作与口语交际相结合,最终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而言之,语文学习最实用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顺畅表达自己的思想,传递个人的观念,实现精神上的沟通和思想上的交流。因此,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至关重要。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的挖掘,为学生寻找其感兴趣的和能够有效表达的主题,并开展相应的活动,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参考文献:
[1]徐亮茹. 小学低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J]. 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0(2).
[2]邓小飞.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J]. 读写算(教师版),2017(29).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